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赵红 《国医论坛》2013,(6):62-64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胀闷堵塞感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与西医学急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相似。中医药治疗耳胀耳闭重视从整体出发,注重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和整体相联系,具有一定的优势。本文现就中医治疗耳胀、耳闭的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辨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汤庆弟  葛蔷  贾明柱  李宾 《河北中医》2011,33(5):731-731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以耳内胀闷疼痛、中耳积液反复形成及听力下降为主症的中耳炎性病变。若治疗不当或失治,则可迁延成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相当于中医的耳闭),造成听力的永久性损失。  相似文献   

3.
姚向东 《四川中医》2006,24(6):93-93
目的:探讨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2例(89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鼓膜穿刺抽液并中耳腔内注药耳正压鼓气,配以中药通气复聪汤活血通窍、利湿聪耳。结果:治愈52耳(58%),好转30耳(34%),无效7耳(8%),总有效率92%。所有病例穿刺孔全部闭合,无并发中耳感染。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可恢复咽鼓管通气,消除中耳负压,是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对于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7例采取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于治疗前与治疗后六个月分别进行听力测定,对比听力的差异性评定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对于小儿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六个月后纯音测听0.5、1.0、2.0kHz气导听阈平均值为20.78±2.19dBHL,气骨导差〈10dBHL。结论耳内镜显示系统下中耳置管术具有手术视野清晰、精确度高以及手术创伤小、术后易恢复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正耳闭是指耳内胀闷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耳闭多为病之久者,耳内如物阻隔,清窍闭塞,多为耳胀反复发作,邪毒留滞耳窍,迁延日久转化而至。相当于现代医学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SOM)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主张将2个月以上病程归为慢性中耳炎[1]。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耳闭方法不多,口服药物疗效较差,咽鼓管吹张等局部治疗远期效果并不理想,寻求针对咽鼓管功能恢  相似文献   

6.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易引起不可逆的听力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近年来收集了60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常见中医辨证为风邪犯耳痰浊聚耳型患者及30例健康人的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测的指标,证实了证型与听力学指标之间有一定规律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泌性中耳炎(OME)中医学称为“耳胀”、“耳闭”,是以耳内闷胀堵塞感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又因其病因复杂,极易复发,迁延难愈,而成为耳鼻喉科的疑难病症,故对分泌性中耳炎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医学从辨证的角度出发,综合调节全身脏腑气血,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我们采用自拟清热利湿通窍汤配合西医治疗肝胆湿热型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见于儿童,本病以中耳积液为特征,不同程度影响听力,属祖国医学“耳闭”、“耳胀”范畴。笔者自2002年5月至2003年9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56例93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楚,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唐英 《中医药信息》2002,19(4):57-57
分泌性中耳炎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临床有急、慢性之分,急性者治疗不当则易转成慢性.本病是小儿常见病及常见致聋原因之一.治疗以清除中耳积液和改善中耳通气最为重要.现代医学最直接的治疗方法便是咽鼓管吹张、中耳穿刺及鼓膜切开,但常常不被患儿及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11.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多发是小儿而成人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术视野清楚,创伤小,疗效好,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泌性中耳炎是指以耳内胀闷堵塞感及传导性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小鼠分泌性中耳炎动物模型,用于评估复方银黄滴耳液的疗效。方法:利用卵清蛋白激发致敏建立小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评估复方银黄滴耳液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粘膜增生和浸润的疗效。结果:致敏组中,耳腔有渗出液,粘膜明显增厚且以浆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治疗组中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抑制。结论:复方银黄滴耳液治疗动物分泌性中耳炎有效,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肺论治分泌性中耳炎早期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江宁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3):155-156
分泌性中耳炎以中耳腔产生无菌性积液及传导性耳聋为特征,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其病因多为咽鼓管通气受阻,功能障碍,鼓室形成负压而造成中耳腔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又称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等。其临床表现特点为耳胀、耳闷、耳痛、自听过强、耳鸣、听力减退等,属中医学耳胀、耳闭范畴。“肾开窍于耳”,故耳病多从肾论治。临床发现,其早期病因多为风邪袭肺,  相似文献   

15.
分泌性中耳炎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光明中医》2009,24(6):1170-1170
分泌性中耳炎(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OME)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本病儿童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属于中医"耳胀"、"耳闭"、"耳痹"、"耳胀闭"的范畴.近年来,中医学依靠辨证施治的优势,在临床认识与治疗OME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就诊的患者中选取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8例,治疗组采用中耳变压疗法,对照组采用Valsava法,比较两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与治疗组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两组均未出现鼓膜穿孔及化脓性中耳炎等并发症。结论:采用中耳变压疗法治疗成人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导致明显的并发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9年4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行内镜下鼓膜穿刺术、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耳积液时间、气导听阈、气骨导差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观察组患者的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导听阈、气骨导差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上,采用耳内镜鼓膜置管术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可提升患者的听力水平,缩短中耳积液时间,且治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孙盛德  王素珍 《新中医》2015,47(3):97-98
目的:观察二陈汤联合微波照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71例(86耳)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5例(43耳)和对照组36例(43耳)。对照组给予微波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陈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不同频率气导听力变化情况、中耳积液时间、治疗6月后中耳炎复发率以及中耳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76.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0.5 k Hz、1.0 k Hz、2.0 k Hz气导听力阈值均下降(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中耳积液时间明显缩短,治疗后,中耳炎复发率和感染率均降低,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气导听力检测结果,降低中耳炎的复发率和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中药联合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上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报道国内成人发病率为2.16%,儿童为2.15%。一般病程早期中耳渗出液为浆性,稀薄,呈水样;病程较长者以黏液性为多,黏稠,混浊,甚至如胶冻状;如迁延日久,部分患者可发展成为终末期病变——粘连性中耳炎,治疗较为棘手,尤其对小儿患者若不能配合治疗甚至造成听力永久性损害。因此,对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笔者应用中药配合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6例40耳,并与单纯使用西医疗法治疗35例38耳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成辉  李燕 《四川中医》2012,(9):116-117
目的:观察速效鼓膜治疗仪联合泽苓汤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对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速效鼓膜治疗仪治疗后,给予中药口服治疗,随访1年,观察疗效。结果:疗效在3个月~1年随访时判断,80例(120耳)中治愈88耳,有效27耳,无效5耳,总有效率95.8%(115/120)。结论:速效鼓膜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可有效消除中耳负压,特别是对那些无法行咽鼓管吹张,鼓室穿刺或置管术者,能明显改善咽鼓管通气,提高此类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