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一种Mu外翻的手术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3.
五种Mu外翻矫形术的疗效分析比较:附148足手术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
(足母)外翻及相关畸形的综合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综合手术治疗Mu外翻与前足相关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中、重度Mu外翻合并前足畸形患者289例307足的临床资料,应用综合矫形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优良率:85.6%,患者对术后足外形及功能满意,前足痛改善。结论:对于中、重度Mu外翻患者,除纠正Mu趾外展外翻外,还应注意伴发畸形的处理,综合矫形手术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6.
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趾外翻畸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克  李柱田 《中国骨伤》2001,14(10):592-594
目的 探索简便、实用、疗效理想的Mu外翻矫正方法。方法 自1991-1994年采用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Mu外翻11例(15足)。结果 经5年6个月-8年6个月随访,优10足,良4足,差1足,优良率93%。结论 改良McBride手术简便易行,可早期恢复行走功能,病人易于接受。本术式更适合有症状的轻、中度Mu外翻畸形,不适合于合并第一跖骨远端关节面外倾而第一跖趾关节无半脱位者。  相似文献   

7.
第一跖骨籽骨系统与Mu外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9):537-540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996年10月-1999年11月应用第1跖骨基底部“人”型截骨治疗的Wu外翻随访及观察评价其疗效。方法:第1跖骨基底部“人”型截骨内固定。结果:27足随访3-37个月除1例单足外效果满意。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稳定性好,截骨愈合快,足外形矫形效果确定、可靠,恢复了原有跖趾关节的力线,术后疼痛及功能改善良好。  相似文献   

9.
跖骨截骨术(Mitchell)治疗Mu外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院从1957年-1991年共收治333例593足Mu外翻畸形患者,其中247例447足行Keller术,占75.38%,自1979~1991年行Mitchell术51例91足,占15.35%,其它手术占8%,本文重点讨论了Mu外翻的病因,介绍Mitchell手术方法,手术适应症,手术中注意事项。随诊4个月至6年,结果优良率达84%,(其中10足未随诊),本文将此术式介绍给年龄较轻,跖趾关节骨性关  相似文献   

10.
正常足与踇外翻足第一序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踇外翻的病理、发病机制、分型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正常足245足和踇外翻足141足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和统计学分析踇外翻角(HVA)、跖间角(IMA)、趾间角(IPA)、近侧关节固角(PASA)、远侧关节固角(DASA)、跖楔角(MCA)。结果踇外翻组PASA、MCA均大于正常组,IPA却小于正常组,而两组DASA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均可见随着HVA的增大,IPA减小。踇外翻组可见(1)随着HVA的增大,PASA有增大的趋势,而IMA无明显的变化规律;(2)IMA增大者,MCA也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HVA与MCA无统计学的联系。结论踇外翻的病理因素包括IPA、PASA及IMA。踇外翻可分为六型Ⅰ型,IPA增大为主,IPA≥22°,而PASA、IM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Ⅱ型,单纯HVA增大,HVA≥20°,而IPA、IMA、PASA均在正常值范围内;Ⅲ型,以PASA增大为主,IMA可以正常或轻度增大,PASA≥11°,而IMA≤15°;Ⅳ型,以IMA增大为主,其又可分为两个亚型,Ⅳa型,10°≤IMA≤15°,Ⅳb型,IMA>15°,而PASA在正常值范围内;Ⅴ型,混合型,IMA>15°,PASA≥11°;Ⅵ型,跖趾骨关节炎型。每一型各有不同的发病机制,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Mu外翻是极为常见的足疾,魏肇安等报告青年大学生Mu外翻10°~15°之间者,男29.4~33.3%,女36.6~38.4%,中年及老年患者更为多见。本病患者约半数有家族遗传。Lake认为第一跖骨的内翻畸形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此外,长期穿尖瘦型鞋,特别是高跟鞋,行走时足前部分受力,大Mu趾被挤向外侧,促使本病加重。长久站立足横弓减小也是病因之一。Mu外翻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各类报告很多,但使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未见报导。  相似文献   

12.
13.
McBride手术治疗Mu外翻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McBride手术治疗Mu外翻术后5年以上长期随访结果,并分析其疗效。方法自1985年1月-1995年12月,对行McBride矫形术的Mu外翻患者进行随访,共随访50例(90足)。随访时间为5年-10年2个月,平均7年1个月。对畸形矫正程度、局部症状及足趾功能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在术前,术后对部分患者进行足底负重点变化观察。结果:第一跖趾角大小与第一、二跖间角大小有显著的相关性,手术前后相关系烽分别为0.84和0.71,两者均与Mu外翻程度有关,手术后足部症状改善,畸形基本矫正者共64足,手术优良率为71.1%,并发症主要有Mu趾及前足疼痛,局部麻木、Mu外翻复发,Mu内翻、仰趾畸表等,部分行再次手术。结论:McBride手术能有效地减小已经增大的第一跖趾角;Mu外翻矫正后,第一、二跖间角也会相应缩小,McBride矫形术通过足部软组织力量平衡,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足部症状,改善足部功能,矫正Mu外翻畸形,对轻、中度及50岁以下较年轻Mu外翻患者是一个产好的,可靠的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发生与足部先天性畸形,Mu外翻程度较重及手术中过多的副损作有关。  相似文献   

14.
改良McBride手术治疗踇外翻30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踇外翻是足部常见畸形,手术治疗方法很多,但能够完全矫正畸形者却极少。我院自1995年3月~1998年5月采取改良McBri de手术治疗踇外翻患者30例,获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改良Keller氏手术矫正Mu外翻疗效随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慎谨  姚振均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2):708-710,T001
本文介绍了一种治疗Mu外翻畸形的改良Keller′s术。经过82例121足6个月~8年的随访,畸形矫正满意,疼痛症状消失明显,治愈率为91%。手术方法主要的改进之处于内外切口不在同一水平面,保留Mu囊外壁,防止皮肤与截骨直接粘连,趾骨截除1/3~1/2为宜,并以石膏外固定代替克氏针内固定。作者提出,对Mu外翻畸形前足尚未增宽者,畸形矫正效果最佳;对前足已增宽件第二趾屈曲畸形严重,应在矫正Mu外翻的  相似文献   

16.
第一,二跖骨头间捆绑术治疗扇形足Mu外翻: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天岳 《中华骨科杂志》1994,14(12):719-722
单纯扇形足仅为5个跖骨头分离,临床症状多较轻微,并发Mu外翻后,跖趾痛加重,不能长距离行走,我们将Castelana治疗Mu外翻的方法,即第一、二跖骨头间捆绑术与Mu囊,骨赘切除和第一跖趾关节囊成形联合应用治疗扇形足Mu外翻,经治患者5例9足,平均随访1年4月,全部结果优良。初步体会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Mu外翻畸形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73年4月~1991年6月应用跖骨颈斜行嵌插截骨术治疗92例(116足)Mu外翻,随诊时间:3月~6年,截骨愈合时间:5~6周,平均2.5月足部功能恢复正常。除2例外余114足效果满意,作者对该手术适应证和操作方法作了详细介绍,手术的优点:稳定性好,操作简单,多数病人可免去Mu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20.
第一跖骨颈移位截骨术矫治严重Mu外翻畸形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第一跖骨颈移位截骨术纠正第一序列畸形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第一跖骨颈内侧骨突切除和第一跖骨颈外移截骨术,矫治严重Mu外翻畸形,使第一序列成一直线排列。结果:平均随访5年以上,从畸形纠正、疼痛、负重功能、X线片和复发情况综合评价疗效。90%病人无痛、负重功能好、足形美观、畸形无复发。结论:研究Mu外翻畸形时,必须重视足第一序列解剖异常,以正确选择术式。第一跖骨颈移位截骨纠正严重Mu外翻畸形远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