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1 毫秒
1.
局部晚期上颌窦恶性肿瘤患者常采取上颌骨切除,术中遗留口鼻相通,其修复手段很多,包括采取游离皮瓣或者游离骨肌皮瓣,或者局部皮瓣修复。对于高龄,糖尿病和放疗术后的患者,采取微血管游离皮瓣修复并发症多,局部组织瓣修复成为常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2.
实验性犬侧颅底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修复颅底骨硬脑膜缺损的目的,通过手术造成狗侧颅底骨及硬脑膜大面积缺损模型,利用自体阔筋膜或与细胞生长促进因子-骨形成蛋白进行修复,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所修复组织的成活及成骨的组织学变化情况,探讨了阔膜修复硬脑膜后组织学变化,证实生物膜与骨形成蛋白是一种理想的颅底缺损修复材料,为临床修复硬脑膜、颅底缺损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1998年1月-2007年1月手术治疗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20例(耳),全部病例行一期修复瘘管,其中行单纯筋膜修复9耳,行自体骨粉加筋膜修复11耳。结果术后随访1-10年,单纯筋膜修复术后转动头部仍有眩晕者2耳,自体骨粉加筋膜修复者术后无眩晕发生。结论胆脂瘤型中耳炎并发迷路瘘管,清除病灶后可以一期修复,用自体骨粉加筋膜修复迷路瘘管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颏下皮瓣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颏下皮瓣在头颈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对口颊癌、硬腭癌、软腭癌、唇癌、舌癌及下咽癌切除后的组织缺损,用颏下皮瓣进行了一期修复。结果 18例头颈肿瘤病人中,14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腭部修复皮瓣部分裂开坏列,2例腭部修复皮瓣全部坏死。结论 颏下皮瓣在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缺损中,具有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等特点,但在腭部修复中,易出现裂开坏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颌窦癌不同T分期术后游离皮瓣修复术后缺损的疗效。方法上颌窦癌术后游离皮瓣修复共30例,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一期修复术后缺损18例,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术后缺损12例。结果18例前臂皮瓣修复者中,17例成活,成活率94.4%;12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者中,11例成活,成活率91.7%。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上颌窦癌术后缺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部外伤性气管缺损的修复是一个棘手的难题,目前常用的修复方法有断端吻合、肌骨膜瓣修复或人工气管移植等,但都因有一定的缺陷,限制了它们的使用,特别是在急诊情况下利用肌骨膜瓣修复已成为一种较好的方法。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使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外伤性气管壁缺损1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聚羟基乙酸负载软骨细胞修复同种异体甲状软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PGA)负载软骨细胞在有免疫力动物修复同种异体甲状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酶消化法获取3天龄新西兰乳兔肋软骨和关节软骨细胞,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制备软骨细胞-PGA复合物,体外共同培养1周后用于修复同种异体成年新西兰白兔甲状软骨缺损(实验组7只)。设单纯PGA材料修复组(对照A组4只)和单纯软骨细胞修复组(对照B组4只)作为对照实验。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取材,对甲状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评价。结果 体外培养阶段可见黏附于PGA纤维表面的细胞分泌出丰富的软骨基质,呈蜘蛛网状分布于PGA纤维之间。术后4周大体观察:实验组修复区呈淡黄色,与正常软骨界限分明;组织学检查:修复区内有软骨细胞生成和基质分泌,但与正常软骨间存在界面无细胞区,未见明显炎细胞浸润。8周:实验组修复区色乳白,与正常软骨仍有界限;镜下见修复区软骨细胞较成熟,软骨基质含量丰富。12周:实验组修复区呈瓷白色,界面区软骨细胞不明显,但修复区软骨细胞数量、形态和基质与正常软骨相似。各时间点对照组大体观察修复区均呈不同程度的凹陷,暗红色,部分软组织充填其中,质软;组织学及特殊染色检查未发现软骨样结构及其分泌的基质成分。新生软骨内未见血管生长。结论PGA负载软骨细胞能修复具有正常免疫功能同种异体兔甲状软骨缺损,但新生软骨与正常软骨间存在无细胞区界面,无明显免疫排斥。  相似文献   

8.
为达到修复颅底骨和硬脑膜缺损的目的,通过手术造成狗侧颅底骨及硬脑膜大面积缺损模型,利用自体阔筋膜或与细胞生长促进因子——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ticprotein,BMP)进行修复。观察移植后不同时期所修复组织的成活及成骨的组织学变化情况。探讨了阔筋膜修复硬脑膜后组织学变化,证实生物膜与骨形成蛋白是一种理想的颅底缺损修复材料,为临床修复硬脑膜、颅底缺损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鼻中隔穿孔修复手术方法较多,其中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穿孔修复手术,因有良好照明、微创性,近来备受青睐。但因手术器械的限制,影响了鼻内镜下鼻中隔穿孔修复手术的开展。我科于1996年6月-2004年9月应用耳显微手术器械,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穿孔修复术,方法简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鼓膜穿孔修复机制与干细胞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综述了鼓膜上皮移行和增殖的特点,穿孔修复的组织学变化,鼓膜穿孔的自然修复机制。介绍目前上皮干细胞的研究进展,讨论鼓膜上皮干细胞的定位特点,干细胞在鼓膜穿孔修复中的作用,相关研究技术和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前庭功能性重建术术式的选择和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0月~2018年10月完成的鼻前庭病变行鼻前庭功能性重建术患者27例,其中行局部带蒂皮瓣修复19例、游离皮瓣修复7例、生物膜修复1例,术后随访2~24个月,评估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27例患者均Ⅰ期完成手术修复和功能重建,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对疗效评估非常满意为74.1%(20/27),满意为25.9%(7/27)。结论鼻前庭病变应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深度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修复和功能重建;局部带蒂皮瓣可作为鼻前庭组织缺损的首选修复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上颌窦癌行上颌骨全截除后腭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文献报道有腭部残存黏骨膜与颊侧切缘张力缝合,亦有用中隔修复法、颊黏膜瓣修复法,但对超越腭中线肿瘤切除后腭大部缺损的修复尚少见报道。1993~2002年,我们对15例筛上颌窦癌超越腭中线切除后设计用颌颈部有蒂的颈阔肌肌皮瓣一期修复缺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吴跃煌  唐平章 《耳鼻咽喉》1997,4(4):212-215
在口腔颌面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抽损修复常需用到各种皮瓣。我们应用以颏下动脉为蒂的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鼻咽腔及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初步经验。我们认为该皮瓣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组织厚薄适中,质地和颜色与面部一致,外形及功能修复效果良好;损伤小,制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1,为头颈外科,尤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整形修复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供皮途径和修复手段,颇具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口腔颌面部各种原因引起的组织缺损修复常需用到各种皮瓣。我们应用以额下动脉为蒂的颏下岛状皮瓣修复口鼻咽腔及面部肿瘤术后组织缺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和初步经验。我们认为该皮瓣血供可靠,成功率高;组织厚薄适中,质地和颜色与面部一致,外形及功能修复效果良好;损伤小,制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为头颈外科,尤其在口腔颌面外科的整形修复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供应途径和修复手段,颇具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的同种异体软骨细胞/高孔隙率聚乳酸(poly-DL-lactide,PDLLA)支架复合物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18只大白兔随机分为同种异体软骨细胞/PDLLA复合物加TGF-β1组(复合物组)、同种异体软骨细胞/PDLLA复合物组(复合物对照组)和不用任何修复材料的空白对照组,每组6只。分别于4、12、18周取材,行HE和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兔耳廓软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术后18周,TGF-β1复合物组修复软骨缺损的效果无论从大体标本观察或是病理组织学检查都比复合物对照组的修复效果好,空白对照组为纤维组织修复。结论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PDLLA复合物移植可形成组织工程化软骨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TGF-β1可提高同种异体软骨细胞/PDLLA复合物移植修复兔耳廓软骨缺损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面神经损伤导致的面瘫严重影响患者外观和面部功能。个体化修复方案的制订需结合患者病情和意愿。目前面瘫修复方法较多,且随着修复技术的发展,取得了更好的修复效果。本文回顾近年关于面神经端端吻合术、神经移植桥接术、神经转位术及双重神经修复、局部肌瓣肌腱转位术以及带神经血管游离肌瓣移植术等方面的进展,并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7.
斜方肌上部肌皮瓣在修复头颈部组织缺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以斜方肌上部肌皮瓣修复6例同侧颈部和下面部的组织缺损,均修复成功。表明该瓣成活率高,疗效可靠,不会给病人增加新的功能障碍;颈清扫手术后的头颈部缺损仍然可利用该瓣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报告鼻翼缺损修复手术体会。方法 6例鼻翼缺损根据外伤缺损面积及患者年龄分别采用旋转皮瓣,推进皮瓣修复和复合耳廓组织移植修复。结果 6例均一次手术成功,形态和功能良好。结论 该术式对鼻翼缺损小于2cm者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自体非神经组织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以自体非神经组织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的可行法,采用自体变性骨骼肌和静脉修复免而神经上颊支8mm缺损,术后20周面神经缺损均获修复,再生神经形态和电传导功能与自体神经移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表明非神经组织可有效地引导神经再生并修复面神经缺损。提示该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1例成功的面神经领骨内修复术和随后的面神经移植术,开创了面神经生理功能的外科修复术。该文回顾1978~1994年面神经修复术34例,评价近16年来面神经修复术和神经移植术的结果。34例中男女各半,年龄19~69岁。原发疾病:前庭神经鞘瘤18例,颈静脉体瘤6例,岩部胆脂瘤4例,而神经瘤2例,手术创伤2例,修复性神经瘤1例,滑波肉瘤1例、术前面神经功能状态(House-Brackmann分级标准):Ⅰ级17例,Ⅱ级6例,Ⅳ级1例,Ⅴ级3例,Ⅵ级7例。面神经修复方法及结果显示:13例行面一舌下神经吻合者,6例术后24个月面神经功能达Ⅳ级;12例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