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职业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2009—2014年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诊断的387例尘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新发尘肺壹期242例(62.53%)、贰期85例(21.96%)、叁期60例(15.51%);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4.09±8.88)岁,平均发病工龄(15.13±8.69)年。提示我市尘肺病发病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贰、叁期病例比例增加,且平均发病工龄较短。  相似文献   

2.
2007—2017年安徽省共报告新发尘肺病例4 913例,其中壹期4 324例、贰期429例、叁期160例,男性4 845例、女性68例。接尘工龄008~4917年,中位数2100(908, 2850)年;矽肺发病以接尘工龄5年最多,煤工尘肺发病以接尘工龄25~30年最多,矽肺患者接尘工龄明显小于煤工尘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0768,P005);壹期尘肺患者接尘工龄明显长于贰期和叁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0589,H=9300,P005)。尘肺患者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其接尘工龄明显长于制造业和建筑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0,Z=-197,P005)。矽肺和其他各类型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与十年前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482,F=331,P005)。提示应重点加强接触矽尘劳动者作业环境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矽肺与煤工尘肺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差异,探讨TNF-α作为尘肺病生物学指标的可能性。方法矽肺55例,根据期别分为壹期12例、贰期20例、叁期23例;煤工尘肺59例,分为壹期23例、贰期20例、叁期16例;健康对照组20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清中TNF-α含量。结果矽肺组与煤工尘肺组各期别血清中TNF-α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随着期别的增高,TNF-α含量也依次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壹期中,煤工尘肺组年龄大、接尘年限长(P0.01),与矽肺组血清TNF-α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贰期和叁期中,煤工尘肺组年龄大、接尘年限长(P0.01),矽肺组血清TNF-α含量高(P0.01)。结论血清中TNF-α的含量可能与尘肺病情的发展和接尘种类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病情评估的一项生物学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湖南省农民工尘肺病患者临床诊断特征, 为开展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2年2月, 通过湖南省尘肺病农民工医疗救治救助信息平台,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临床首次诊断的无责任主体尘肺病病例, 对其性别、年龄、工龄、尘肺病种类、尘肺病期别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累计临床诊断的无责任主体尘肺病患者共26 131例, 男性占99.8%(26 072例), 平均年龄为(60.66±8.04)岁。26 131例患者中, 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 分别为16 816例和9 078例, 共占诊断病例的99.1%;尘肺病壹期患者8 640例(33.1%), 尘肺病贰期6 601例(25.2%), 尘肺病叁期10 890例(41.7%);2 05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26 131例患者平均接尘工龄为(17.81±9.69)年, 其中矽肺患者接尘工龄为(14.60±9.62)年, 煤工尘肺接尘工龄为(19.60±9.26)年;与煤工尘肺患者比较, 矽肺患者接尘工龄更短(P<0.05)。结论湖南省农民工尘肺病患者首次诊断主要...  相似文献   

5.
选择煤工尘肺患者68例(壹期36例、贰期24例、叁期8例)和对照组38例,放免法检测甲状腺激素:血清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血清总甲状腺素(TT4)、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并检测肺通气功能: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25%与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V.25、V.50)、最大通气量(MVV)。结果贰+叁期组TT3、TT4降低,TSH增高,分别与对照组、壹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各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贰+叁期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均低于壹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煤工尘肺各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贰+叁期组肺通气功能异常率高于壹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煤工尘肺患者随期别增加和肺功能损害程度加重,甲状腺功能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煤工尘肺与矽肺患者肺功能的损伤情况,总结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煤工尘肺与矽肺确诊病例共180例,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煤工尘肺组(112例)与矽肺组(68例),选取同期可疑尘肺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统一予以X射线胸片检查、肺功能检测,分析煤工尘肺与矽肺不同期别(壹期、贰期、叁期)小阴影分布肺区情况、阴影的类型、尘肺小阴影密集度等。同时进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煤工尘肺和矽肺的期别越高,患者的肺功能异常情况越严重;煤工尘肺和矽肺各期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和矽肺小阴影分布肺区、X射线胸片检查小阴影密集度与患者肺功能异常率呈明显正相关性(r=0.945、0.987);煤工尘肺、矽肺有小阴影及大阴影聚集者较单纯小阴影患者肺功能的异常率高(P0.05);随着患者工龄的增加、肺功能异常情况也随之严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戒烟组与不吸烟组比较,肺功能异常率较高(P0.05)。结论煤工尘肺病期别高,则肺功能异常率也相应升高;煤工尘肺病和矽肺患者的小阴影分布肺区、密集度与肺功能异常率呈现明显正相关;小阴影与大阴影聚集患者较单纯小阴影患者对肺功能的影响更大;吸烟和戒烟者的肺功能异常率要高于不吸烟者。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进行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的煤工尘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确定肺功能损伤程度,为判定煤工尘肺患者致残程度提供重要依据。结果显示,各期煤工尘肺患者各项通气功能均下降,壹期与贰期、叁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增加,肺通气功能呈下降趋势。提示,肺功能检查对煤工尘肺患者进行劳动能力分级及伤残等级鉴定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患者的发病特征,为提升尘肺病防治工作成效提供依据。方法 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子系统导出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个案库,对尘肺病分期、性别、病种、地区分布,接尘工龄和首诊年龄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尘肺病2 567例,其中尘肺壹期1 728例(67.31%),尘肺贰期548例(21.35%),尘肺叁期291例(11.34%);男性2 556例(99.57%),女性11例(0.43%);以煤工尘肺(1862例)和矽肺(642例)为主,占97.55%;以大田县1 297例(50.53%)、永安市997例(38.84%)分布较多;发病有4个高峰,分别为2010年、2012年、2016年和2019—2020年;尘肺病平均接尘工龄9.50(5.17,18.25)年,平均首诊年龄(49.99±8.05)岁。接尘工龄<5年610例(23.76%),首诊年龄≥60岁267例(10.40%);首诊尘肺贰期和叁期839例(32.68%);尘肺贰期和叁期的接尘工龄均低于尘肺壹期(H=42...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职业性煤工尘肺病住院患者的既往病历查阅,以期了解职业性煤工尘肺不同并发症的发生时序,以及并发症与职业性煤工尘肺期别、工龄、患者肺功能等之间的关系,总结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多发并发症的特点。为今后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不同时期并发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进而减少多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的寿命及生活质量。方法搜集北京京煤集团下属的4个矿区的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住院病例,通过筛选获得758例符合本次研究的病例,通过既往病例查阅得到患者并发症用肺功能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并发症的特点及关系。结果研究发现,职业性煤工尘肺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为97.6%,多发并发症(3种以上)发生率为67.3%;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多发并发症以同时存在2~5种为主(81.5%);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并发肺结核(P0.0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P0.05)、气胸(P0.01)在期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当职业性煤工尘肺发展到叁期后,患者的年平均感染次数与壹期、贰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功能的表现上,实际肺活量与预期肺活量的比值(VC%)、实际第1秒肺活量与预期第1秒肺活量的比值(FVC%)、最大呼气第1秒呼气量与预期值的比值(FEV1%)、最大1秒呼气量与实际第1秒肺活量的比值即1秒率(FEV1/FVC)等指标在壹期与贰期之间比较,仅FEV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壹期与叁期之间、贰期与叁期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肺部感染在肺功能评定为限制性、阻塞性、混合型中的发生次数与正常肺功能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性煤工尘肺多发并发症发生率高,并且并发症的出现有一定的时序性;职业性煤工尘肺并发症的发生时间(脱离粉尘的时间)会随期别增加而缩短;在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期别增加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升高;职业性煤工尘肺患者的肺部感染次数是影响肺功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6—2010年,黄石市报告新发尘肺病例1255例,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中以掘进工和采煤工发病为主,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煤工尘肺居多;贰和叁期新发尘肺病例比壹期尘肺发病年龄较早,发病工龄也较短。新发尘肺病例90%以上为壹期,超过一半以上由体检机构发现后经诊断报告。黄石市尘肺病危害形势很严峻,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为主,具有行业、区域聚集性,尘肺诊断期别越高,发病工龄越短,开始接尘年龄越晚。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淄博市2000—2019年新发叁期尘肺病病例,了解疾病的发病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和整理淄博市2000—2019年新发叁期尘肺病病例,分析疾病发病年龄、接尘工龄、种类、行业分布、经济类型分布和区域分布等。
  结果  淄博市2000—2019年共确诊尘肺病3 303例,其中新发3 116例,壹期、贰期、叁期患者分别为2 707例、255例、154例,分别占86.88%、8.18%、4.94%;晋期187例,其中贰期、叁期患者分别为103例、84例,分别占55.08%、44.92%;后10年叁期尘肺病患者占比远高于前10年(P < 0.01)。壹期、贰期、叁期患者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接尘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贰期、叁期尘肺病患者的接尘工龄均低于壹期尘肺病患者。154例新发叁期尘肺病患者中,男性占92.21%,农民工占62.34%,60岁以后确诊占20.78%。新发叁期尘肺病患者以矽肺、耐火陶瓷制品及材料制造行业、私有企业、博山区患者最多。新发叁期尘肺病患者主要为矽肺和煤工尘肺,矽肺患者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均低于煤工尘肺患者(P < 0.01)。
  结论  淄博市新发叁期尘肺病患者有人群分布特征和行业、企业、地域聚集现象。尘肺病首诊即为叁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发用人单位落实职业卫生工作的主体责任不到位是主要原因。应进一步强化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加大监管力度,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大型煤炭企业新发尘肺病的发病规律及特征,为制定尘肺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某大型煤炭企业2007—2015年从3 052人中确诊并报告的143例新发尘肺病例的检出率、发病年龄、接尘工龄和工种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3 052人中检出143例新发尘肺病例,占4.7%;以男性为主,其中矽肺叁期1例,煤工尘肺142例。煤工尘肺壹期占90.1%,贰期占9.2%,叁期占0.7%。新发尘肺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为(53.2±10.3)岁,接尘工龄(21.8±7.8)a,开始接尘年龄(21.9±5.2)岁,73.4%的病例集中在40~49、50~59岁年龄组,各发病年龄组的开始接尘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46,P0.01)。63.6%的病例集中分布在接尘工龄15~30 a之间,各接尘工龄组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3,P0.05)。开始接尘年龄25岁的病例占74.8%,与25岁以后组发病年龄和实际接尘工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9.81、7.38,均P0.01)。煤工尘肺患者以维吾尔族为主,占68.3%;汉族占31.7%,两民族间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95、5.16,均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大型煤炭企业2007—2015年尘肺新发病例以壹期煤工尘肺为主,工种以采煤工居多,掘进工发病年龄最小,总体尘肺发病有下降趋势。企业应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并做好离岗后的定期随访,以利于尘肺病的早发现、早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唐山市2006—2014年新发尘肺病发病特点,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06—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上报的新发尘肺病病例导出后用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唐山市共报告新发尘肺病例1 399例,其中男性1 352例,女性47例;壹期尘肺1 192例,贰期尘肺159例,叁期尘肺48例;新病例种类最多的为煤工尘肺,其次为矽肺、陶工尘肺;大型企业新发尘肺病最多,其次是中型企业、小型企业;不同规模企业尘肺病开始接尘年龄和接尘工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尘肺病例行业主要分布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结论我市尘肺病例以壹期尘肺为主,主要为煤工尘肺,分布在大型国有企业,主要行业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近年来中小企业是我市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2006—2015年石景山区共报告尘肺病7大类159例,矽肺、电焊工尘肺、煤工尘肺占总例数的73.6%,破碎、电焊、冶炼浇铸、采煤等工种占发病总数的53.5%。壹期108例(67.9%)、贰期44例(27.7%)、叁期7例(4.4%)。发病年龄27.3~87.0岁,平均(58.0±12.8)岁,接尘工龄3.3~45.3年,平均(21.6±8.8)年。接尘工龄与期别无关联,发病年龄与期别有关,叁期尘肺发病年龄高于壹、贰期(F=3.335,P=0.038)。提示应针对本地区特定工种及年龄特点制定有效的尘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2006—2018年河南省累计诊断尘肺病晋期病例767例,总计776例次,其中男性762例(99.3%)、女性5例(0.7%)。煤工尘肺519例(67.7%)、矽肺230例(30.0%)、电焊工尘肺8例(1.0%)、水泥尘肺6例(0.8%)、石棉肺2例(0.3%)、滑石尘肺及铸工尘肺各1例(0.1%)。尘肺病晋期以逐级递进为主。晋期病例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463例(60.4%),其次为开采及其辅助活动(72例,9.4%)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1例,9.3%)。晋期病例实际接尘工龄(18.6±8.6)年,晋期年限5.3(2.8,12.4)年,晋期病例中壹期晋贰期的实际接尘工龄[(19.4±8.3)年]比贰期晋叁期[(16.3±9.0)年]、壹期晋叁期[(16.1±8.9)年]的实际接尘工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煤工尘肺贰期晋叁期的晋期年限短于矽肺,实际接尘工龄长于矽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出生时间、接尘时间的后移,晋期例次无递减趋势,其中以20世纪60年代出生、80年代开始接尘的晋期例次最多。提示河南省传统矿山行业的粉尘危害形势严峻,应加强源头治理和尘肺患者的健康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煤工尘肺患者血清白介素18抗体(antibody against Interleukin 18,anti-IL-18)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的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 serologic assay,ELISA)对328例煤工尘肺患者、230例观察对象、309例接尘者及393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抗体及RF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观察对象组及接尘组人群血清IL-18抗体及RF的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贰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IL-18抗体的表达水平高于壹期尘肺患者(P=0.019),叁期尘肺与壹期尘肺相比患者血清IL-18抗体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7).不同X线分期患者血清RF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76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组中IL-18抗体与RF间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 煤工尘肺患者血清IL-18抗体及RF均存在高表达,且在一定范围内随X射线胸片表现分期的增高表达升高;但是两者间不存在相关性,提示IL-18抗体及RF可能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参与煤工尘肺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895例尘肺病例中新发病例733例,晋期病例162例。接尘工龄3~5年的患者275例,占尘肺总数的30.72%。尘肺患者的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1~70岁年龄段(83.68%)。壹期尘肺与贰期、叁期尘肺的平均接尘工龄、平均发病年龄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纯掘进工种作业人员发病工龄较其他工种短。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根据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探讨各个尘肺期别煤工尘肺(CWP)的中医证候学及证型学特征,为规范中西医结合治疗尘肺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200例观察对象和320例CWP患者,分析其中医证候、证型特征及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效果.结果 观察对象组、CWP壹期组、贰期组和叁期组之间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对象证候表现轻微;CWP壹期表现为于咳、少量黄黏痰、喘息,证型以实证为主;CWP贰期表现为咳嗽、中量黏痰、喘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纳少等,证型实虚夹杂;CWP叁期表现以喘憋、大量痰液、发绀等,证型以虚证为主(P<0.05~0.005).对CWP进行辨证施治取得明显疗效(P<0.05~0.005).结论 随着CWP的进展,证候表现由实到虚,血瘀贯穿始终;<尘肺病诊断标准>将其尘肺分为壹、贰、叁期科学性强,中医如在此基础上辨证论治,有利于治疗规范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病发病特点,为指导煤工尘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矿业集团坚持定期健康检查、资料保存完整的3个煤矿,以调查前一年进行过尘肺病检查,但未诊断为尘肺的全部在岗接尘工人为调查对象,共8535人,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职业史,对其进行尘肺健康检查,由具有尘肺病诊断资质的尘肺诊断组按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做出尘肺诊断.比较煤工尘肺的发病率,分析煤工尘肺患者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及不同工龄、不同工种人群煤工尘肺发病率的分布.结果 共8527人受检,受检率为99.9%(8527/8535).新发现Ⅰ期煤工尘肺49人,发病率为0.57%;平均发病年龄为(44.4±2.7)岁,平均发病工龄为(26.1±4.7)年.掘进工煤工尘肺病的发病率为0.92%(21/2282),高于采煤工(0.35%,5/1430)和辅助工(0.35%,5/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掘进工和混合工的平均发病工龄分别为(21.7±4.8)和(22.3±5.1)年,明显低于采煤工(27.8±4.6年)和辅助工(29.4±4.7年),各工种煤工尘肺平均发病工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42,P=0.001).煤工尘肺发病工龄多在20~30年,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5~55岁.结论 煤矿在职接尘工人煤工尘肺发病率为0.57%,掘进工的发病率高于采煤工和辅助工.掘进工和混合工的平均发病工龄较采煤工和辅助工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I期煤工尘肺患者肺功能损伤特点及影响因素,对I期煤工尘肺患者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方法:用日本产HI-38肺功能测定仪对重庆某煤矿357例I期煤工尘肺患者进行肺功能测定并分析肺功能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煤工尘肺患者FVC、FEV1.0、FEV1/FVC%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分别为76.8%、54.6%、58.1%,肺功能明显降低(P<0.05)。分析肺功能各项指标及肺功能损伤与工龄、患龄、工种、吸烟之间的关系,表明肺功能降低和损伤严重程度与工种、吸烟密切相关。结论:应加强对煤矿工人的劳动保护,提倡不吸烟的健康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