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摘要 目的 了解体检中心职工手卫生状况,探究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情况。方法 2020年9月对体检中心110名职工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及手部微生物监测,根据检查结果每月采取措施进行手卫生干预,干预3次后,比较干预措施前后职工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 干预措施前后体检中心职工手卫生知识掌握得分分别是(84.44±10.08)分、(91.60±9.38)分|手卫生依从率分别是75.5%、93.6%|洗手方法正确率分别是73.6%和89.1%,手部微生物合格率分别是30.91%、66.36%。各评价指标经统计学分析,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短期内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体检中心职工手卫生的依从性,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能减少医务人员手部暂存的微生物,有利于医院感染的防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卫生培训对减少社区医护人员手部带菌含量的效果.方法:选择沙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手卫生培训干预组,昌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对照组,每中心随机抽选医护人员各60名,对干预组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强化培训,培训前对两组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或操作后进行手微生物采样.在培训后分别对对照组和干预组进行手微生物采样进行追踪,比较分析、并提出对策,检查干预组成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效果.结果:经过强化培训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平方厘米手部所含细菌菌落明显减少,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卫生培训能使社区医护人员掌握正确手卫生的方法,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社区医护人员手部细菌的含量,降低社区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和依从性,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2018年1月-6月对2家医院的186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执行情况、依从性和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仅为60.0%,不同年龄段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卫生知识平均得分88.2±7.8,不同年龄段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手部可见污渍时,戴无菌手套前,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体液、排泄物或分泌物后等4种情况下依从率超过90.0%,而手从患者污染部位移向清洁部位前,饭前便后,洗手时长,合理的干手措施等4种情况下依从率低于60.0%。90.9%医护人员认为洗手池旁无干手设施是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缺乏手卫生知识,手卫生依从性较差,其可能的原因有洗手干手设施设备不完善、医护人员自身洗手意识差、工作繁忙和压力大等,应当增加洗手干手设施的便捷性和实用性,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知识和意识,不断提升科学洗手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手卫生的健康教育方法,促进患者建立科学的行为方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择10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进行干预,评价干预前后患者手卫生状况.结果 本组血液透析患者干预前手卫生认知得分为(54.7±5.7)分,干预后为(84.9±4.6)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855,P<0.01);干预后患者手卫生执行率从46.8%提高到85.7%,洗手正确率从5.2%提高到80.9%,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4.064,99.762;P <0.01).干预后MHD患者手部细菌培养平均菌落数为(5.62±3.6)cfu/cm2,明显少于干预前(112.0±12.4) cfu/cm2,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6,P<0.05).结论 运用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手卫生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辅佐管理对外科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外科135名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微信辅佐管理实施时间进行分组,干预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卫生管理,干预后为观察组,采用微信辅佐管理手卫生,连续干预2个月,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比较干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及管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外科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82.42%)高于干预前手卫生依从性(64.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医生(78.44%)与护士(85.56%)的手卫生依从性均高于干预前医生(62.64%)与护士(66.82%)的手卫生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外科组医护人员对流程的满意度(85.19%)、人性化满意度(88.89%)、有效满意度(91.11%)均高于干预前对流程的满意度(65.19%)、人性化满意度(66.67%)、有效满意度(6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辅佐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外科组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和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方法 2017年在院感办参与指导下对急救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调查及跟踪观察手卫生执行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综合干预方案。通过对急诊医护人员进行多渠道、全方位强化手卫生意识教育,完善手卫生基础设施、案例警示教育、多元化培训与考核及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综合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知晓情况、手消液使用情况、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结果综合干预后,急诊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提高,急诊手消液使用量高于干预前,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促进急诊医护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能正确洗手,切实提高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管理对重症监护室(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ICU工作的医生、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11月开始对我科手卫生进行集束化管理,通过观察干预前后半年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对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医院感染率进行统计学统计。[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优于干预前,干预后医院感染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实施集束化管理能提高其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8.
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现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措施。方法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员,对8个病区38个科室手卫生设施和628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结果手卫生设施齐全科室为52.6%(20/38),628名医务人员应洗手1926次,实际洗手727次,手卫生依从性为37.75%。其中本院医生为41.2%(124/301例次),本院护士为51.6%(283/549例次),进修、实习医生和护士为33.2%(199/598例次),护工、保洁员为25.3%(121/478例次),各岗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患者前为5.5%(32/584例次),接触血液、体液后为100%(71/71例次),二者分别与其它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首先要有完善的手卫生设施,同时还需加强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洗手意识,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32名医护人员进行健康信念模式的健康教育培训,比较培训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情况。结果培训后医护手卫生概念、洗手指征的知晓率分别为92.42%、71.97%,均高于培训前76.52%、4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12.734,17.114;P0.01);其它几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依从率从50.63%提高到80.05%,检测合格率从58.54%提高到92.6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值=25.92;P0.01)。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在提高儿童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6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对该组医护人员实施知信行管理,从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强化手卫生的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该组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健康知识得分以及手卫生质量的情况.结果 知信行管理后,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等洗手率高于管理前,医护人员洗手符合程序规范、使用消毒液的情况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健康知识得分高于管理前,手卫生消毒合格率、洗手时间≧15 s、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儿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改善手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管理措施对ICU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我市3所三级综合医院ICU138名临床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08年1~6月的68名医护人员为对照组,不采用综合干预;2008年7~12的70名医护人员为观察组,实施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手卫生执行率、洗手方法正确率、干预前后手细菌培养.结果:干预前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认知、手卫生执行率和洗手方法正确率、手细菌培养、ICU院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个体、机构、环境三个方面的综合干预管理措施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认知,提高医务人员的洗手依从性,降低ICU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方法 通过完善手卫生配套设施、护理岗位职责优化、手卫生理论强化培训、手卫生考核、建立奖惩制度、长期监控等训练模块和改善措施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手卫生依从性两种洗手效果.结果 护理人员手卫生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前后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动水洗手与免水洗手2种洗手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不同时段2种洗手方法依从性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多种训练模块和改善措施综合干预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并进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行为观察法及问卷调查法对6个病房的84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进行调查,比较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共观察192h,涵盖1386个需要进行手卫生的医疗护理操作,手卫生执行次数709次,执行率为51.15%。医护人员自我报告的手卫生行为与观察到的实际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没有相关性(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较差,自我报告行为与观察到的实际行为不具相关性,对手卫生的研究不能单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对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培训的效果评价建议以实际观察到的行为改变为准。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效果。方法 于2015-2016年采用WHO颁布的手卫生直接观察法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法,对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项目满意率进行调查,并比较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 综合干预前后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74.29%和82.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均较干预前提升(均P<0.05);不同手卫生指征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其余均较干预前提升(P<0.05);除加强手卫生督导外其余手卫生意识、手卫生知识、手卫生奖惩落实、医院负担手卫生成本、手卫生设施改善、流动人员手卫生项目满意率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持续干预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增强RICU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增加手卫生知识,进而改变手卫生行为,提高手卫生依从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探索适合医院实际的手卫生促进策略和干预措施,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访谈法、暗访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江原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手卫生依从性,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干预措施,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采取一系列手卫生改善策略后,医院硬件实施得到明显改善,诊疗区域感应水龙头和干手纸应用率由35%提高到74%,所有诊疗区域均配置了速干手消毒剂。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六步洗手法演示、洗手与卫生手消毒选择原则、搓手时间总的正确率分别由原来的51.72%、74.14%、31.03%和33.62%提高到86.00%、91.00%、65.00%和93.00%(χ2=28.80、10.32、24.89、79.68,P0.01);医师和护士的手卫生依从性分别由干预前的58.33%和74.36%提高到66.67%和83.14%,总体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00,P0.05)。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促进策略应与医院实际情况结合,从重点环节入手,更易被医护人员重视并接受,可更为有效地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种不同手卫生方法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临床护理人员81名,随机分为观察组39名,对照组42名。分别给予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和7步洗手进行手卫生干预。观察2组护理人员手卫生结果及手卫生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合格率97.44%,对照组合格率95.2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P0.05)。2种手卫生干预方法的依从性分别为观察组94.92%,对照组30.1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7.84,P0.01)。2种方法平均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2.33,P0.01)。结论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消毒效果肯定,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易于推广和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对院前急救中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由我中心行院前急救的患者634例,按医护人员是否行手卫生干预分为对照组331例和观察组303例,对照组患者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未行手卫生干预,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行卫生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634例患者死亡18例,死亡率为2.84%,感染发生率为22.24%;对照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变形杆菌、其他菌属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院前急救医护人员手卫生达标率78.57%,明显低于观察组9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院前急救医务人员进行加强手卫生干预,能够减少医护人员手部菌群数量,提高其手卫生达标率,降低病原菌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手卫生依从性现状,探讨质控干预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在质控前先进行观察后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武汉市第一医院临床165名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调查,质控后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观察和问卷调查;得到临床带教老师对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干手方式和洗手合格率的结果。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进行手卫生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手卫生依从率、干手方式、洗手合格率。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为45.3%,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为65.2%。干预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手卫生依从率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洗手合格率为62.50%,干预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洗手合格率为70.70%,干预后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洗手合格率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实施手卫生干预是提高护理临床带教老师手卫生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速干手消毒剂与六步洗手法在临床应用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速干手消毒剂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手卫生的效果。方法选择12个病区224名医务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6个病区110人,对照组6个病区114人。分别给予速干手消毒剂快速揉搓和六步洗手法进行手卫生干预。观察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效果及医务人员在接触每位患者前后手卫生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监测合格率98.2%,对照组监测合格率96.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0.61,P〉0.05)。两组手卫生干预方法的依从性分别为观察组95.0%,对照组3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7.85,P〈0.01)。完成两种手卫生方法平均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91,P〈0.01)。结论速干手消毒剂快速揉搓是医务人员手卫生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消毒效果肯定,且能减少医务人员体力消耗、提高工作效率,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易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信群培训在提高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通过便利抽样选择8家乡镇卫生院共100名医护人员,建立微信群,培训8周,培训前后现场观察并发放问卷调查各1次,统计分析培训前后手卫生相关知识技能知晓度、依从性及洗手正确率。结果:应用微信群培训前后100名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度从23.0%上升至79.6%,依从性从22.3%上升至67.6%,洗手正确率从18.3%上升至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信群培训手卫生相关知识技能,有效地提高了乡镇卫生院医护人员的知晓度、洗手依从性及正确率,促进了手卫生的逐步规范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