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38例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症的CT表现。结果:本组238例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症,其中膨出126例,其CT表现为腰椎间盘周围见弧形或环形软组织影;突出107例,其CT表现为椎间盘边缘的局限性软组织影,以中央型和后外侧型突出多见,其中中央型突出32例(30%),后外侧型突出66例(占62%),外侧型突出9例(占8%);L3-4椎间盘突出7例(7%),L4—5椎间盘突出59例(占55%),L5-S1椎间盘突出28例(占26%),L4—5及L5-S1椎间盘同时突出13例(占12%);腰椎间盘脱出5例。结论:CT能清晰显示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的方向和程度,同时也能显示神经根及硬膜囊。因此CT扫描对诊断腰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者2001年4月-2003年5月行后路椎间盘镜手术540例,其中60例(占11%)应用气动磨钻完成,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经皮穿刺腰5~骶1椎间盘后1/3径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1993年1月以来应用进口1250mAX线机,在其电视影像引导卜,对4例重度颈椎间盘脱出症患者实施了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和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水中定位及操作方法方便、准确,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29岁,农民,因四肢疼痛麻木,行走不稳半年余于1993年1月10日入院。查体:肱二、三头肌位反射及膝胜反射亢进,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退,Hoffman征(+),Babinsky征(+),呈脊髓病手。X线检查示C4-5椎间隙狭窄及推体增生,经磁共振检查示C4-5椎间盘突出,颈髓明显受压,临床诊断为C4-5椎间盘突出。于1993年1月24…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摘除术术后感染的经皮穿刺摘除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腰椎间盘感染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须引起高度重视。此文中分析腰椎间盘感染原因有两点:一是穿刺器械消毒不严格、不彻底,二是穿刺点和穿刺径路选择不当,以致损伤肠道。大家要认真吸取教训,避免这种不应发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探索对腰5骶1椎间盘突出和突出并髓核迁移病例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新途径,拓宽适应证范围。方法自1995年8月至1998年12月底,通过对2具尸体,3条成年犬实验,以及影像学和相关解剖学资料的对照研究,自行设计了压腹定位器并改良现有后路椎间盘切吸仪器,采用消化道造影,下腹局部加压及空心针穿刺技术,以逐层套管方式建立手术通道,在透视和椎间盘 监控下钳取髓核组织及负压切吸,实现椎间盘突出部位直接减压  相似文献   

7.
前入路经腹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穿刺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前入路经腹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穿刺技术和方法。方法 尸体标本2具,解剖暴露L5/S1椎间盘前缘,用细针行多角度穿刺,探讨L5/S1椎间盘前路穿刺的进针方向。腰骶椎骨标本30套,摄片观察L5/S1椎间盘穿刺的影像标志。钡餐检查时,随机选取200例被检者,观测各骨性标志的显示率。TALD治疗L5/S1椎间盘脱出68例进行回顾。结果 TALD关键的步骤是穿刺针与腰骶间隙平行刺入椎间盘,必须确定皮肤进针点和椎间盘前缘进针点,椎间盘邻近的5个骨性标志对穿刺定位有重要帮助。结论 正确的穿刺方法对TALD的开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渊辉  陈明源 《人民军医》2000,43(9):514-515
为调查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的部位和年龄分布 ,1 994~ 1 999年 ,我们将我院收治的周围地区经CT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膨出症 2 50 0例进行了调查 ,发现发病年龄为 30~ 4 5岁 ,部位以腰4~ 5者居多。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2 50 0例中 ,男 1 60 4例 ,女 896例 ;年龄 1 3~ 82岁 ,平均 4 1岁。其中椎间盘突出症 1 51 4例 ,膨出症 986例。1 2 检查方法 采用SomatomDR3全身CT扫描机 ,层厚 4mm ,层距 4mm ,常规扫描腰3~骶1,未发现椎间盘病变者 ,但症状明显者继续检查腰2~3椎间盘。1 3 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随着内窥镜技术的进步,微创手术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应用,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ED)就是微创手术在脊柱外科中的具体应用,它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感染机会少的特点。我们从2000-08开展此类手术以来,共治疗了30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结果 32例中27例完成镜下操作,随访4~54个月,优24例,良3例;术中出血30~400ml,平均120ml,切口长度平均2cm.中转开放手术5例,马尾神经损伤1例,硬膜损伤1例,损伤椎管内静脉丛3例.结论 MED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彻底、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易出现较多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钳取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适应症及安全性。方法 :在内镜监视下 ,运用侧后路穿刺 ,髓核钳直接钳取髓核治疗 61例患者。结果 :61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取得满意效果 ,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评价 ,显效 3 1例 ,优良 2 1例 ,有效 7例。结论 :侧后路穿刺髓核钳取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适应证相对较宽。  相似文献   

12.
13.
利用改进的电动式经皮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322例分析孙钢,肖湘生,肖越勇,杨中杰,孙振峰一、临床资料:选择病例标准同文献 ̄[1]。本组322例中男226例,女96例,年龄19~62岁,病程1个月~16年,共有334个病变椎间盘,其中8例行2个椎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经皮穿刺切除椎间盘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报告大多为腰_(4~5)椎间盘,而腰_5~骶_1椎间盘则较少。我院自1991年4月至1993年2月,应用改进的国产ZC—I型椎间盘切割器,经皮穿刺切除腰_5~骶_1椎间盘治疗椎间盘突出症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侧前入路经皮穿刺腰椎间盘靶点髓核摘除术(APLD)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的可行性,并联合水针刀行椎间孔内、外口松解提高疗效。方法:经CT或MRI证实并与临床症状相符的30例旁侧型L4~5椎间盘突出患者,5例合并轻度髓核脱出,均在"C"形臂监视下行APLD,并联合水针刀行相应椎间孔内、外口松解术。所有病例均获3个月以上随访。结果:本组30例,显效率为80.0%(24/30),有效率为13.3%(4/30),无效率为6.7%(2/30),总有效率为93.3%(28/30),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PLD治疗L4~5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可行性,联合水针刀行椎间孔内、外口松解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国产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利用注射用胶原酶硬膜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7例。结果:对347例治疗,通过一个月以上的随访治疗后的疗效、优良率达95%以上。结论:注射用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痛苦少、疗效好,是值得临床推广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提高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效果,我们对我院近十年来再手术且进行随访的13例作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本组共13例,占同期腰椎间盘手术的1.5姑。再手术时间4个月~3年。第1次术式:全椎板切除2例,半侧开窗11例。第2次手术病人术前均行脊髓造影、CT或MRI检查。原间隙复发2例,部间隙突出3例,神经根受卡压8例。再手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5年。讨论明确诊断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前提。由于临床研究的不断进展,对于推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和病理过程认识水平不断提高,应该说,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是不困难的,但是,根据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割抽吸术(P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101例经临床和MRI确诊为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施行PCD,观察术后并发症、临床症状缓解程度和突出髓核还纳程度、椎体的稳定性。结果 PCD术后6个月及1、2、3、4年优良率分别为83.2%,86.1%,86.0%,85.7%,66.7%.36例合并失稳者随访3个月至1.5年无一例失稳加剧。并发椎间盘炎1例,穿刺点小血肿3例,脊髓一过  相似文献   

19.
1970年1月~1993年3月,我院行腰椎管内手术831例,椎管内和椎间盘肿瘤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2~65岁,平均4!岁。椎间盘转移性肿瘤4例,恶性纤维瘤1例,椎管内恶性淋巴瘤2例,神经纤维瘤。1例。硬膜外肿瘤2例,硬膜下髓外肿瘤4例,椎间盘肿瘤5例。病变发生于腰4。椎间盘4例腰5胀1椎间盘1例,腰‘椎管1例,腰。谁管2例,腰。椎管3例。5例行腰满枝摘除,术中发现椎间盘纤维环完整,送病理检查发现为恶性肿瘤,术后症状未缓解,血沉增快(45~85mm/h)。2例行腰髓核摘除术,未发现椎间盘突出,…  相似文献   

20.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盘炎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编者按]椎间盘炎或椎间盘感染是PLD和PCD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报道低于1%,应引起重视。本文在如何早期诊断、治疗上提供有益的经验可供借鉴,但还应该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可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目前研究表明术前应用能进入间盘内的抗生素,可进一步预防此并发症的发生。图1颈。椎间盘炎经再次PCD病灶清除半年后复查显示:乳,椎间隙变窄,终板硬化。图2颈。椎间盘炎病灶清除术中。圄3颈5。椎间盘炎术后3个月复查显示:椎间隙变窄,颈5椎体骨质疏松。我院自1993年起开展经皮穿刺颈椎间盘切除术(PCD)共120例。其中发生术后椎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