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当代许多医家认为肿瘤就是"热毒"、"毒瘤"[1],处方中动辄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清热解毒药,或海藻、川贝母、浙贝母等软坚散结药。然而,历代医家皆把阳虚、寒积看作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发现很多肿瘤患者具有畏寒乏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阳虚寒凝的临床表现,更强调阳虚、寒积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投以温阳散寒药,用温阳法可收到很好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阳气的传统,历代医家无论在理论还是临床上都十分重视胸痹心痛发病过程中阳气的作用,五脏阳虚均可致胸痹心痛;由于阳虚在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治疗心绞痛,必须重视扶阳,根据临床症状可采取温阳散寒、补气助阳、通阳宣痹、回阳救逆、宣阳解郁等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3.
论阳虚与恶性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帝内经》"积之始生,得寒乃成"和"阳化气,阴成形"的观点,认为阳虚、寒积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中,阳虚既是发病的内在条件,又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而贯穿于恶性肿瘤病变的始终。  相似文献   

4.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难治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心身医学的发展,肿瘤属于心身疾病已得到共识。中医对情志致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自《黄帝内经》始历代医家皆有论述并不断完善,对多种肿瘤的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总结了丰富的经验。本文通过整理中医学中情志与恶性肿瘤发病的相关内容,从情志致病角度,以失荣、乳岩、噎膈等为例,对情志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情志致瘤”的病因病机,其发病多与郁火、热毒、瘀血、痰浊、湿邪等病理因素相关,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在治疗上除治疗肿瘤外,调畅情志也可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简讯     
《新中医》1985,(6)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增加的趋势,全世界每年原发性癌患者有五百九十万人,死于癌病者达四百三十万人祖国医学对肿瘤的认识渊源久远,历代医家对于癌瘤的论治有精辟的见解,近年来,广东省中医工作者在  相似文献   

6.
不寐病机复杂多样,《内经》提出"阳密乃固",张仲景、郑钦安、祝味菊等历代名医均对阳虚、虚阳浮越有诸多阐述,通过继承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对阳虚不寐源流、病机及温潜法应用的探讨,并结合阳虚不寐的案例分析讨论运用温潜法治疗阳虚不寐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药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恶性肿瘤是当今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历代医家认为,气滞血瘀是恶性肿瘤的发生及转移的重要病因病机,而活血化瘀则为防治恶性肿瘤的基本大法之一。现将活血化瘀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综述如下。1诱导癌细胞分化、凋亡诱导癌细胞分化和凋亡治疗恶性肿瘤是肿瘤研究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祖国医学认为恶性肿瘤属"积聚"等病证范畴。根据《内经》相关论述,阳虚寒凝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阳虚既是恶性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病理表现,可以说阳虚贯穿于恶性肿瘤的各个阶段,因此温阳法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大法,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简要探讨温阳法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从医疗典籍及历代医家对咳嗽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以及治则进行阐述,并且结合笔者多年临床治疗咳嗽的经验,对外感咳嗽及内伤咳嗽所致的不同临床表现遣方用药治疗的探索。”咳嗽咳嗽,医家对头。”这是历代医家对咳嗽易发不易治的感慨。咳嗽可见于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疾病。  相似文献   

10.
1中医对肿瘤的认识 中医对肿痛的认识最早可追溯到殷周时代,甲骨文上已有“瘤”的记载,我围现存最早医书《内经》对肿瘤的病因、病理、病名及症状均有较为详尽的记述,并提出了肿瘤的发生与情志、外邪、饮食及正气虚弱等因素有关,历代医家对肿瘤的病因、病理及分类有进一步的论述和发展。中医药应用于恶性肿瘤的临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对恶性肿瘤治疗观念的改变,据上海中医药大学统计,有85%左右的肿瘤病人在接受西医综合治疗同时接受中医药治疗,其作用越来越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