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99年至2001年共施行小儿单次硬膜外阻滞200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00例,男170例,女30例,年龄1个月~12岁,体重3kg~34kg,ASⅠ~Ⅱ级。手术种类包括幽门环肌切开木20例,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60例,肠管手术30例,隐睾手术20例,下肢手术70例。手术时间40min~120min,平均74min。1.2 麻醉方法:术前30min常规肌注鲁米那钠2mg/kg和阿托品0.02mg/kg,入室后肌注氯胺酮4~8mg/kg,面罩吸氧,开  相似文献   

2.
硬膜外阻滞麻醉已成为我国临床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麻醉效果的好坏,硬膜外穿刺是关键,作者对穿刺方法进行改进,观察其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全组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6~72岁,均为腹部手术,第一次穿刺,无硬膜外穿刺禁忌症,穿刺椎间隙为T_8~L_1,择期手术,AsAⅡ级以上。将100例病人随机分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部、会阴部手术麻醉可采用多种方法,我院近年来选择性的应用氯胺酮辅助骶管阻滞麻醉取得较好麻醉效果,现将方法、围术期观察及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择30例1~5岁拟实施腹部、会阴部手术患儿,男18例,女12例,手术时间25~100 m in。肌注盐酸哌替啶1 mg/kg,阿托品0.02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手术多采用颈丛阻滞麻醉,本文收集1997年12月~2000年10月我院行颈丛阻滞的甲状腺手术58例,对美托洛尔控制颈丛阻滞引起窦性心动过速作一分析探讨。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58例,男15例,女43例,年龄19~67岁,平均35岁,体重40~71kg,ASA Ⅰ~Ⅱ级,术前均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2mg/kg,东莨菪碱6μg/kg。 2.麻醉方法与结果:病人仰卧,头偏向对侧,双上肢紧贴身  相似文献   

5.
小儿腭裂修复术是整形、颌面外科常见手术,如何保证病儿在麻醉围手术期的安全及术后的平稳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我院自1987年12月至1998年12月间有资料记载1~12岁小儿腭裂518例,其中出现并发症及意外41例,发生率为7.9%,现就其原因及处理结果分析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41例中,男29例,女12例,体重10~45kg,1~4岁4例,5~8岁23例,9~12岁14例,手术时间40min~170min。 2.麻醉方法:常规术前用药,体重20kg以下小儿肌注氯胺酮4~6mg·kg,r-OH 80~100mg·kg静注,用2%利多卡因作口咽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4年~1998年,在全麻下异丙酚配合行小儿斜视矫正术7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年龄最小为5岁,最大为15岁,手术时间一般为一小时左右。术前用药,一般阿托品0.02mg/kg,安定0.1mg/kg,术前30分钟肌注,患儿入室后,肌注氯胺酮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91年至1992年开展硬膜外不留导管一次性注入镇痛药及局麻药进行手术后止痛观察,镇痛药用曲马多,局麻药用布比卡因,发现二药镇痛效果明显差异,现将40例病人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方法:选择18~50岁体质较好病人40例,性别不限,分成两组,每组20人,术中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部位为上腹部、下腹部、会阴部、下肢。上腹部手术以胃切除,胆囊手术为主;下腹部手术有直肠癌根治术,阑尾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会阴部手术有膀胱镜检查术、痔切除术;下肢手术有股骨内固定术,大隐静脉结扎术见表。麻醉药为1.6%利多卡因和0.2%  相似文献   

8.
1996年以来,我院曾对5例聋哑患者施行手术,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34.5岁(22~47岁),平均体重55kg(45~65kg),ASAⅠ~Ⅱ级。胃穿孔1例,嵌顿疝1例,阑尾炎3例。 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入室前肌注鲁米那钠0.1g或安定10mg,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麻醉平面满意后,静注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多功能监护仪监血压(NI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心电(ECG)等。  相似文献   

9.
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两组手术患者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CSEA选择L2~3或L3~4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针后孔置入腰麻针注入0.25%罗哌卡因(轻比重)3~5ml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3cm,保持患侧向上体位,需平卧者待麻醉固定15min后将患者平卧.EA组于L1~2或L2~3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向头侧置硬膜外导管3cm,平卧给试验剂量1.6%利多卡因3~5ml,5min后根据麻醉平面及病人情况酌情追加局麻药0.5%罗哌卡因4~8ml.结果 肌松效果CSEA组优为98.3%,EA组优为60%.结论 轻比重罗哌卡因CSEA用于70岁以上高龄患者麻醉是安全的,它是一种简单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 98年初至今 ,我院对 2 4例普胸开胸手术应用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麻 ,取得了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及方法1 .1 临床资料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普胸开胸手术病人 2 4例。年龄 4 6岁~ 79岁 ,病种包括肺癌1 0例 ,食管癌 1 4例 ,其中男 1 6例 ,女 8例。1.2 方法病人在全麻诱导前先行T8~ 9硬膜外穿刺。留置导管 4cm。硬膜外用药选 1 .73%碳酸利多卡因 ,高龄病人选用 1 %~ 1 .5%盐酸利多卡因 ,含肾上腺素 1 :2 0万 ,阻滞范围T12~T2 ,此后每隔 4 0~ 60min硬膜外常规追加局麻药。然后静注芬太尼 0 .1mg ,异丙酚 2~2…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人口日趋上升。肥胖并发疾病的人数也逐渐增多,因而给这类病人的麻醉和手术带来相应的难度。现将我院六年来对肥胖病人行硬膜外麻醉穿刺的体会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182例,男114例,女68例,年龄19~73岁,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108例,急诊手术74例。手术种类包括疝修补术、阑尾或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下肢骨折内固定术等。 2.麻醉方法:全部选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取左或右侧卧位,穿刺间隙T_(10)~L_4,用直入法或旁入法。  相似文献   

12.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氯胺酮在无痛肠镜中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0例ASAI~II的门诊做无痛肠镜的病人 ,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18~ 74岁 ,体重 (6 0± 3.2 1)kg ,随机分为两组 ,I组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组 (n =2 0 ) ,II组为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 (n =2 0 )。两组病人均无呼吸、循环系统疾病。1.2 方法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 ,麻醉时先静脉推注A药 (I组为芬太尼 0 .0 5~ 0 .0 8μg kg ,II组为氯胺酮 0 .5~ 0 .8mg kg) ,2min后再静推B药 (异丙酚 ) 1.0~ 1.8mg kg ,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适当追加异丙酚 0 .4~ 0 .6mg kg ,手术全程吸氧 (1.0L min)。采用欧美达监护仪连续监…  相似文献   

13.
观察了300例妇科手术,将吗啡、氟哌啶用于术后镇痛,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方法 一般资料,300例病人,ASA Ⅰ-Ⅱ级其中剖宫产86例,子宫肌瘤162例,卵巢肿瘤52例,平均年龄(38.2±12.6)岁,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穿刺间隙为L_(1-2)或L_(2-3)头向置管3cm,所用的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术中阻滞完善,手术结束前10min将配制好的合剂注入硬膜外腔。配制方法:吗啡2mg,氟哌啶2.5mg加生理盐水至5ml,术毕拔管。镇痛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复合辅助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6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中下腹部手术病人,术前禁食满意,年龄13~48岁,体重35~67kg,随机分为三组,每组20例,各组病例均行硬膜外阻滞,阻滞完善后(上界阻滞平面T7~T6),于  相似文献   

15.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4岁,最小9个月,体重14~5.5公斤。麻醉至手术结束时间160~210分钟不等。 2 麻醉方法 2.1 麻醉前处理:(1)术前药:阿托品0.02毫克/公斤,安定0.03毫克/公斤;(2)手术前置入胃管用注射器吸除胃内液。 2.2 麻醉处理:(1)入手术室后,肌注氯胺酮4~5毫克/公斤,连续监测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面罩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置左侧曲屈位;(2)按骶管穿刺常规消毒局部皮肤,7~#注射针头作骶裂孔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分析40例素属活体肾移植供体的麻醉处理方法,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男22例,女18例,年龄38~68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ug/kg,阿曲库铵0.5mg/kg,丙泊酚30~50mg诱导,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2~0.4ug/kg/min持续泵入,阿曲库铵间断静注维持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4~6mg/kg/h持续泵入,芬太尼和阿曲库铵间断静注,七氟醚1%~2%吸入维持麻醉,调整麻醉深度,使平均动脉压始终维持在麻醉前±10%,精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术后均行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畀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安全取肾成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叉(P>0.05).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都可安全有效用于该类手术.  相似文献   

17.
自1999年以来,我科采用硬膜外麻醉下复合小剂量氨胺酮(AMP)于剖宫产手术,并与常规硬膜外麻醉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80例足月妊娠,年龄21~34岁,体重56~75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Ⅰ组为观察组,Ⅱ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经L2~3间隙穿刺置管连续硬膜外阻滞,局麻药为1.6%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既往采用开放式后路手术,有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康复时间长等缺点。如何减小创伤、降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一直是脊柱外科的发展方向。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行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 Copy Discectomy,MED)53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其中女21例,男32例,年龄21~58岁,平均43岁。病程10年,平均4年。突出部位:L_(4、5)31例,L_5、S_1 18例,L_(3、4)4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26例,足拇背伸力减弱19例,下肢感觉减退、肌力减弱27例,腓肠肌压痛16例,明显下肢跛行4例,脊柱侧弯8例。 2 手术方法与结果 2.1 手术方法:患者俯卧术台,经硬膜外麻醉或局部麻醉后,两侧胸前及髂嵴处垫软枕,使腹部悬空,术野皮肤常规消  相似文献   

19.
陈本军  吴雪峰 《医学信息》2010,23(15):2866-2867
目的总结分析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的麻醉处理方法,为临床麻醉提供参考。方法 40例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男22例,女18例,年龄38~68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静注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5ug/kg,阿曲库铵0.5mg/kg,丙泊酚30~50mg诱导,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A组患者采用丙泊酚4~6mg/kg/h,瑞芬太尼0.2~0.4ug/kg/min持续泵入,阿曲库铵间断静注维持麻醉;B组患者采用丙泊酚4~6mg/kg/h持续泵入,芬太尼和阿曲库铵间断静注,七氟醚1%~2%吸入维持麻醉,调整麻醉深度,使平均动脉压始终维持在麻醉前±10%,精确记录每小时尿量,术后均行静脉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安全取肾成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都可安全有效用于该类手术。  相似文献   

20.
全麻手术过程中,气管插管可导致严重的高血压和心动过速等心血管副反应,数分钟后随即消失,我们测定全麻过程中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变化,旨在探讨气管插管前后血压变化与血浆中ET含量变化值之间的关系。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48例病人均为ASAⅠ-Ⅱ级的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我们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4例(男女各12例),平均年龄34±6.5岁,平均体重55±4.7kg;B组24例(男11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4.5岁,平均体重54±3.2kg,两组年龄及体重无显著差异,术前均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患,肝肾功能正常,也无心血管疾患及激素用药史。麻醉方法:术前30分钟肌注鲁米那钠1mg/kg、阿托晶0.01mg/kg。麻醉诱导:A组:安定0.3mg/kg,氟哌啶醇5mg、硫喷妥钠5mg/kg、司可林1.5mg/kg;B组安定0.3mg/kg,芬太尼0.1mg、氟哌啶醇5mg、硫喷妥钠5mg/kg,司可林1.5mg/kg。两组均为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插管均在15~20秒内完成,麻醉维持复合液为A组:10%G.S250ml、2%普鲁卡因250ml、司可林300mg;B组为:10%G.S 250ml、2%普鲁卡因250ml、芬太尼0.3mg、司可林300mg,皆为慢速均匀地滴入。 二、方法:A组分别于入室时,插管后1分钟和5分钟时分别记录血压值,并分别抽取动脉血1ml。B组于入室时,插管后1分钟,关腹时分别记录血压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