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血管外科心脏瓣膜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病病人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心外科体外循环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围术期常规护理上接受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尿管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尿管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血管外科心脏瓣膜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缩短术后尿管拔管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观察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甲状腺癌根治术的甲状腺癌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普通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利用快速康复外科指导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下床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住院总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在甲状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可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手术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手术期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甘肃省民勤县医院手术治疗的361例四肢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其中204例患者应用了快速康复理念指导围手术期护理,为观察组。另157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疼痛评分、住院时间,随访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逐渐下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7月1日~2019年6月30日82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能缩短患者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等,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胃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进行护理。比较2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快速康复护理组和传统护理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对快速康复护理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快速康复护理组术前未安置胃管,未常规行全肠道灌洗。与传统护理组比较,该组患者术后尿管留置时间、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P〈0.05);该组总体并发症明显少于传统护理组(P〈0.05),其中尿路感染、咽喉炎/肺部感染、伤口感染/裂开等并发症发生率少于传统护理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7.
沈菊艳 《当代护士》2016,(12):51-53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基础上,融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前后Harris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焦虑评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周、1月、3月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老年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食管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入选的接受食管癌择期手术治疗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传统围术期护理方法)和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比较两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胃肠减压时间比对照组有所提前、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治疗总费用相对减少(P<0.05);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食管癌手术安全、有效,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2例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护理,观察组给予FTS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结果使用FTS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肿瘤剜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神经外科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行栓塞手术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术后恶心呕吐、低体温、并发尿路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1.
林苏文  郭尚耘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1334-1335
随着心脏手术技巧和体外循环技术不断提高,婴儿期心脏手术日益增多。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围手术期死亡率比成人高。笔者根据患儿自身的病理、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收到满意效果。现将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陈春梅  业萍  龚静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19-1021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机在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同一外科组的71例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患儿进人手术室即开始监测肛温,两组降温阶段均采用降低室温的方法.在保温和升温阶段,对照组采用调节室温、添加被服等常规保暖方式,而实验组则在调节室温、被服保暖方式的基础上使用充气式保温机.结果 围手术保温阶段,尤其是改良超滤阶段,对照组体温波动大,实验组体温保持平稳.实验组在苏醒、住ICU时间上少于对照组,术后1h胸腔-心包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充气式保温毯作用于体表,在围手术期可以保持患儿体温恒定,有效预防室颤、心跳停搏、出血等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CRRT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静  杨慧芳  谢晖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2):2050-2051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通过对6例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应用CRRT进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观察临床各种指标变化,准确记录每小时出入量,保持CRRT体外循环的通畅,预防感染。结果本组6例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应用CRRT进行治疗后,5例患者于治疗3~4d后尿量恢复正常,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和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均得以纠正,肾功能接近正常,取得较好疗效。另外1例由于并发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CRRT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保证CRRT的顺利进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体外循环凝血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海卿  汤秋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122-1124
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已成为危重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与机械通气、全胃肠外营养并称为危重病的重要治疗进展,显著改善了危重病的预后,降低了死亡率。我院IcU2003年1月~2009年6月共实施血液净化治疗431例次,其中发生体外循环凝血19例次,现对凝血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治疗体外循环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懿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908-1909
PICCO(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仅用一中心静脉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的变化。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使危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20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有肺动脉高压或肺高压危象临床表现患者,用吸入一氧化氮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中心静脉压和血氧分压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在其他治疗不变的前提下,经过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后,中心静脉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血氧分压比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意义[(58.24±16.8)kPaVS.(46.0±13.9)kPa,P〈0.05;(13.2±4.70)mmHgVS.(24.3±4.4)mmHg,P〈0.05](1mmHg=0.133kPa)。结论吸入一氧化氮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动脉高压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并发症分析及术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并发症及术中护理对策.方法 以2010年1~12月在本院行OPCAB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分析原因并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结 果 102例OPCAB术后并发症有心律失常(14.7%)、心功能不全(2.0%)、肺部感染(4.9%)、低氧血症(1.0%)、胸腔积液(5.9%)、肾功能损害(2.0%)、神经系统症状(3.9%)等.结论 OPCAB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包括:术前基础疾病,术中患者体温下降,出血较多,输注过多库存血制品,术中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肾脏灌注不足等.术中采取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床边护理工作制在心外科优质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心外科优质示范区实行小组包干责任制,建立流动护士工作站,开展床边护理查房,实施表格式护理.结果 实施床边工作制后,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满意度、依从性(服药、运动)以及情绪状态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健康教育针对性、护理措施延续性、病情观察及时性、护患沟通效果以及了解患者心理变化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开展床边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我科护理质量,深得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欢迎与好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林淑霞  胡惠  胡强夫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6):1519-1520
低龄低体重的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心脏及各方面发育均不完善。不恰当的少量液体的输入,即可增加心脏的负荷,造成严重的心功能衰竭。严格的容量管理是低龄低体重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2009年3月~2010年5月对体重小于7kg的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容量管理的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贺敏  曾俊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473-474
糖尿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之一,其中95%为Ⅱ型糖尿病.以往的治疗手段包括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等,但很少能使血糖完全恢复正常[1].如病情控制不好,出现并发症,还会造成严重不良后果.近年来,我院开展一种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新型手术方式—胃转流术,通过手术改变食物的生理流向,减少营养在空肠内的吸收,促进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细胞凋亡并使之增殖,使胰岛功能恢复,糖尿病得到治愈[2].现已完成该手术5例,手术创伤小、术后切口美观、疗效良好.现将该手术配合的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