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医药博物馆的定位必须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传统文化为着手,达到收藏、研究和宣传珍贵的中医药文物资料,促进中医药研究为目的,同时可丰富我国博物馆种类。中医药博物的建设必须从树立中医药博物馆自身独特形象、开发中医博物馆的科普功能、加强中医博物馆的数字化管理和利用社会多种力量多途径办馆等四个方面着手,强化中医药博物馆的内涵建设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是人类文化高度发展的产物,它发源于人类社会对文化遗存的珍视[1]。自诞生以来,其功能在最初收奇藏珍的基础上不断扩展,最终成为集文物收藏、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等为一体的重要的公众性社会文化机构。博物馆的收藏、科研、教育,归根结底都是对文化的储存、整理、研究和传播[2]。中医药博物馆是以专门收藏、展示中医中药文物和标本,对中医药文化进行保存、研究和传播的行业博物馆。当今,随着中医药博物馆外延与内涵的不断扩展,它在文化传递、传播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在校园中的表现,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国内的中医药博物馆在数量上不断增加,伴随着博物馆的建设与发展,其教育功能也出现多元化,为了充分利用现有博物馆资源,更好的发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有必要对博物馆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现以长春中医药大学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例,探究中医药博物馆在大学生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为展示几千年来中医药的古老文化与现代文明,使人们广泛了解我国传统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优秀文化,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的意义出发,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例,简要论述了博物馆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存在的优势及一些做法.具体内容包括:1、博物馆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的重要意义.首先,中医药知识的科学普及可以增进人民群众养生保健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和生存质量;其次,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中医药科普有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最后,中医药知识的科学普及还有助于整肃良莠不齐的中医药文化消费市场.2、博物馆开展中医药科普工作具有如下优势:以最直观的形式展示中医药科学丰富的内涵;用最大的容量和最少的时间传播中医药学知识.3、以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做法及改进措施,包括做好博物馆的内部建设及主动走出博物馆等等.  相似文献   

5.
高校中医药博物馆不但是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的场所,也是高校发挥传统医药文化传承重要载体。现以云南省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为例,探讨中医药博物馆在高校教学、科研、科普教育及对外交流方面的作用,对今后促进博物馆功能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承载着中医药大学文化精神与历史积淀的高校中医药博物馆,在全国各省市中医药院校内如火如荼地建立起来,成为21世纪弘扬祖国医药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在当前博物馆建设热潮中的问题,是必须首先转变高校对博物馆建设的认识,把博物馆的建设看成是一种有价值的投资,看到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必将对自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明确中医药博物馆的功能定位,建馆前做好可行性研究和论证,改变原先高校博物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本文以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为例,认为高校博物馆可以通过大力开展科普活动、主动走出原有的圈子、加大开放力度、不断实现展览创新,由点及面打造一批优秀的中医药科普示范学校和社区、形成中医药科普活动辐射点,积极开发科普活动资源包、实现资源共享,运用互联网系统给社会观众传递信息、开发中医药类的益智游戏等一系列科普宣教的工作方法建立公共服务机制,来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新媒体时代中医药博物馆的信息传播途径,了解中医药博物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以中医药(民族医药)博物馆联盟为研究对象进行整理分析.调查显示,中医药博物馆整体上新媒体技术应用不足,仅有少数博物馆在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主要传播途径为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存在的问题包括信息传...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创建于 1990年,展陈面积2300平方米,下设中国医学史和中药两大展厅,共收藏历代医学文物 900余件,善本古医籍 200余部,中医书刊 6000余册,中药材标本 2100种,药用植物标本 23000余份,药用动物标本250余种及大量中药饮片,中成药标本,是目前国内中医药高等院校中规模最大,内容最系统的专业博物馆。该博物馆始终把“继承、整理、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服务”作为办馆宗旨。这一宗旨既符合了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收藏、研究、教育”的三大功能,又根据本馆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别和侧重。通过对多年办馆实践的总结,笔者对博物馆在中医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博物馆具有开展中医药科学知识教育、中医药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素质教育等功能;教育方式包括动手操作、讲座、培训、知识竞赛、科普剧、实地考察、夏(冬)令营、健康咨询、健康体验、互动教学、送展等。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接受中医药科普与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7)
目的:比较广州市主要中医药博物馆,为广州市中医药社会科普的特色进行研究。方法:对广州市内主要的9个中医药博物馆进行走访,统计与分析规模、藏品、岭南特色品种与疾病谱的关系、对外开放情况、中医药知识普及力度等。结果:广州的中医药博物馆目前不论规模大小,对岭南特色品种均有专门的重点展示,对岭南中医药文化的知识普及和传承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中医药历史,在近现代中医药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广州的多个中医药博物馆在中医药文化传承、社会科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中医药文化的医疗属性、文化属性、产业属性和保健属性。方法:与高校的培育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四种职能相结合,从文化学习、文化认同、文化传承、文化自觉等方面探讨。结果:从文化学习中提升认知能力,铸造“四有”基础;从文化认同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化传承中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精神;从文化自觉中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栋梁。结论:中医药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优质资源,用人道、医道和文道共筑高校育人大道。  相似文献   

12.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学能否得到长足发展,需要中医学者的继承和创新。在此过程中,中医院的发展承载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中医院科研的发展和提高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科研团队建设是促进医院科研力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分析中医院科研团队的整体现状,从科研团队体系、人才梯队构建、管理制度及团队整体活力等方面,探讨加强中医院科研团队建设的措施,冀此强化中医科研团队建设特色,促进中医科研水平提高,为医院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医药院校中药标本馆建设现状,结合甘肃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药材资源分布情况和中医药文化特色,进行地方特色中药标本馆建设的研究,提出建构中药标本陈列与专业教学对接的展示平台、与学术研究对接的支撑平台及与科普教育对接的教育平台,建设规模大、功能全的地方特色中药标本馆,在充分发挥教学、科研和科普教育等作用的同时,可为甘肃道地药材、地产药材的研究、保护、开发和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普及是传承的基础,中医药传承可以通过义务教育、将中医药的养生理念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作为高等教育的选修课、医学院的必修课等途径进行,中医药的普及可使其像饮食文化一样自然传承并为世界所认识、所应用,并有助于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构建,还弥补医疗保险制度的缺欠。根据对军队离退休老干部的实证调查,中医药普及可以在既定经济条件下大幅提升中国人的寿命预期。  相似文献   

15.
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不仅能缓解当前的就业压力,还可发挥中医优势,便民利民。创业环境的影响力贯穿创业过程的始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环境可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3个方面分析,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打造中医特色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创业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6.
岭南骨伤科流派是中医骨伤科学术流派、岭南医学流派的重要分支,深受岭南地区环境、文化、历史等的影响,以精确的理伤手法、独特的固定方法及有效伤科药剂著称。为加快岭南骨伤科流派学术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正骨理筋手法技术等岭南骨伤科流派特色,提高临床诊治的疗效,本文对岭南骨伤科流派概况与传承脉络进行总结归纳、同时从师带徒临证、集百家之长、挖掘流派名家用药经验、院内制剂与基础转化、研发专利、骨伤科名医经验融入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等方面探索岭南骨伤科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7.
以北京顺义区中医医院为例,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调研其在接受三甲医院统一管理、技术扶持、人才扶持、教学科研扶持等托管后的工作情况,了解其在托管平台下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顺义区中医医院参与托管后,业务量提升、科教研水平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增强,但需要通过协调托管经费、明确责权关系,加强被托管医院信息化建设、统一使用院内制剂,完善托管模式.  相似文献   

18.
通识教育对中医药高等教育来说具有其特殊价值和意义.由于通识教育的缺位,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传承正在流失最起码的地基,成为中医高素质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对通识教育的提倡,是要在课程中寻找一种思想传承的途径和育人的方法,是对专业教育目标的渗透和支撑.中医学的人文内涵和信念思维显示它是具有人文关怀的医学模式,因而它更需要加大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提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审视中药制药人才培养。需注意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特殊性,应利用医药类高校的优势,通过加强师资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在中药制药人才中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观念,培养出既重视传统技术传承,又有现代工艺创新,既有实践操作能力,又具有中医药文化思维的中药制药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