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腰椎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LIDP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急性期正骨组、亚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电针和中药热雾治疗,急性期正骨组、亚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在LIDP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恢复期给予正骨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疗效。结果亚急性期正骨组患者治疗后LDIP评分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急性期正骨组和恢复期正骨组LDIP评分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和中药热雾治疗LIDP疗效确切,中医正骨治疗LIDP的最佳时机是亚急性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疑似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10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50例,观察组埃索美拉唑口服,对照组第一周服用乳糖颗粒,第二周开始服用埃索美拉唑,观察和对比用药后第一周和第二周的返流症状记分。结果 (1)非胃食管返流病患者20例,内镜检查为阴性;胃食管返流病患者80例,内镜检查为阳性。(2)第一周,对照组下降率为(16.0±30.5)%,观察组下降率为(32.0±36.0)%,与对照组下降率对比,观察组下降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周,两组下降率无明显差异。(3)观察组治疗一周后,GERD症状积分下降率明显高于非GERD。(4)治疗一周灵敏度为88%,特异度为40.5%,符合率为81.3%;治疗两周灵敏度为95%,特异度为20%,符合率为83%,虽然治疗两周后的灵敏度更高,特异度更低,但是两者差异不显著,因此符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埃索美拉唑诊断性试验在胃食管返流病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对胃食道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治疗效果。方法52例患者随机分成雷贝拉唑组(雷贝拉唑10mg,q12h,,po)及奥美拉唑组(奥美拉唑20mg,q12h,po),于用药前与用药后第1、3、7天记录胃食管反流症状评分,6周时复查胃镜,了解食管炎的治愈情况。结果治疗1、3天后雷贝拉唑组与服药前症状明显改善,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1及p<0.001),奥美拉唑组至第3天症状改善(p<0.05),雷贝拉唑组第1、3天症状平分明显底于奥美拉唑组,但第7天时两组无差异。第6周时复查胃镜两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无差异,但1例奥美拉唑无效者改服雷贝拉唑效果良好。结论雷贝拉唑可快速有效的治疗胃食道吻合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相似文献   

4.
王蕾  王宗燕 《河北医学》2016,(10):1593-1595
目的::探讨CRP、IL-6、PCT水平变化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5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50例同期非感染新生儿为对照组,两组于入院当天未用抗生素前及观察组于治疗后恢复期均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ELISA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ILMA法测定降钙素原(PCT),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并对比两组患儿入院后1d、3d、6d血清细胞色素( Cyt-C)活性及血清sFas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前CRP、IL-6、PCT水平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恢复期CRP、IL-6、PCT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前PLT低于恢复期和对照组,MPV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恢复期PLT、MPV 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入院后第1、3、6天血清Cyt-C活性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入院后第1、3、6天血清sFa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CRP、IL-6、PCT水平在早期明显升高,对疾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表现为PLT下降,MPV增加,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联合监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抗生素选择、病情评估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白细胞下降后或停止化疗后第3天口服中药,每日1剂,至白细胞正常或下周期化疗开始时停用.对照组采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150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至白细胞正常停用.结果: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持久,价格低廉,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6.
去甲长春花碱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去甲长春花碱加顺铂冶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8~70岁,平均年龄54岁。鳞癌20例,腺癌9例,腺鳞癌1例。病理分期b期19例,期11例。经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和病检证实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arnofskg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gt;3个月。化疗前血常规,肝功肾功能正常,有CT观察指标,可评价近期疗效。2治疗方案去甲长春花碱25mg/m2第1天,第8天;顺铂40mg第1至第3天,3周后重复,至少2个周期以上。3止吐方案地塞米松5mg,化疗前半小时静冲,必要时加用胃复安10mg肌注,盐酸格拉司琼氯化钠注射液50mg于化疗前半小时静滴。恩丹西酮胶囊化疗后2h或4h口服。辅助治疗与化疗同时,开始应用口服升白药物,如白细胞降至2.0&#215;109/L以上,则给予G-CSF皮下注射。4疗效评价标准按照WHO统一标准分类CR(完全缓解),PR(部分缓解),SD(无变化),PD(进展),毒副反应按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5结果疗效:30例中,包括初治者22例,复治者8例,b期19例,期11例。鳞癌2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HIVIG)治疗新生儿低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和免疫学机制。方法设立HIVIG治疗组(30例)、常规治疗组(25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比较两组HIE病儿治疗后HIE症状消失时间、病程中多脏器受累情况、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BB(CK-BB)水平变化、恢复期初NB-NA评分及生后3、6个月时精神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同时检测HIE病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IL)2受体(IL-2R)表达率、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IL-6、IL-8及IL-10水平。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HIVIG治疗组HIE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t=2.057,P<0.05),血清CK-BB水平下降迅速(t=5.574~8.573,P<0.05),恢复期初NBNA评分及生后3、6个月时MDI和PDI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t=2.234~2.793,P<0.05、0.01),而两组间多脏器受损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HIVIG治疗后第3天血浆及PBMC体外产生IL-6、8、10水平明显低于第1天,尤以前二者明显(z=3.362~3.910,P<0.01),而常规治疗组第1天、第3天间差异无显著意义(z=0.314~1.371,P>0.05)。HIVIG组病程第5~7天血浆IL-6、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z=1.707~1.779,P>0.05),但IL-10水平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3.664,P<0.01);常规治疗组病程第5~7天血浆IL-6、8、10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z=3.512~4.805,P<0.01)。结论HIVIG可通过抑制损伤性细胞因子的产生,减轻免疫病理损伤,减轻低氧后脑损伤程度,缩短HIE病程,并明显改善HIE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羟基脲、阿糖胞苷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联合化疗的疗效.方法 18例CML患者均采用羟基脲6g,每周第1天用;第8~14天,阿糖胞苷50~100 mg每天1次,每疗程15 d.结果 14例初治患者中10例获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2例未缓解(NR),复治4例急粒变,1例CR,3例NR,治疗后脾脏均缩小,CR患者恢复到正常.结论羟基脲、阿糖胞苷联合化疗对初治CML有较满意疗效,使患者较快进入CR或PR,达CR或PR后,改为小剂量羟基脲等维持,可以明显延长化疗作用及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体重婴幼儿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探讨其对甲状腺激素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10kg以下婴幼儿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分别于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和第四天采取其静脉血样,观察其血清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变化。结果T3浓度在体外循环后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二天降至最低,至术后第四天仍未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T4在体外循环结束时及术后第一天轻度下降,第二天明显下降(P〈0.05),第四天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TSH于体外循环时轻度升高。术后第一天和第二天明显下降(P〈0.05),第四天升高超过体外循环前水平。结论10kg以下婴幼儿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囤术期不同时期可以发生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表现为T3、T4和TSH的下降,这表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低体重婴幼儿甲状腺激素代谢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围术期患儿甲状腺激素的监测及术后尽早补充甲状腺激素对患儿恢复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本院自制制剂金黄膏外敷与硫酸镁外敷治疗静脉留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科室住院患者中60例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金黄膏组30例,硫酸镁组30例,观察两组对治疗静脉留置导致静脉炎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比,第3天金黄膏组治愈18例,占60.00%;硫酸镁组治愈9例,占30%;两者对比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第7天治疗组治愈22例,占73.33%;对照组治愈19例,占63.33%;两者对比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金黄膏组治疗静脉炎第3天疗效明显好于硫酸镁组,第7天两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吞咽分期深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口腔期及咽期均各为15例。治疗组采用吞咽分期深刺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疗效,并记录两组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4%(29/30),高于对照组的67%(20/30)(P<0.05)。两组口腔期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口腔期患者吞咽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为93%(14/15),对照组为60%(9/1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咽期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咽期患者吞咽疗效比较,治疗组为93%(14/15),对照组为73%(11/1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经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吞咽分期深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遵循辨证施治、中病即止的施针方法和治疗原则,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常规针刺法和"项九针"联合"背三针"针刺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法将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取"项九针"联合"背三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在治疗3个疗程以后(每个疗程10天)对于2组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估对比。并在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疗程后均进行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定。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项九针"联合"背三针"相比于常规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长效消心痛与苯那普利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病人的疗效,以探讨对EISH病人的临床用药问题.方法 96例EIS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第一组给予长效消心痛20mg,每日二次口服;第二组给予苯那普利10mg,每日一次口服,疗程为4周.结果 两组间收缩压(SBP)下降幅度无明显差别(P<0.05);舒张压(DBP)下降幅度第一组小于第二组,差别有显著性(P<0.01);脉压(PP)下降幅度在前2周无明显差别(P>0.05),第3周开始第一组PP下降幅度即大于第二组(P<0.05),第4周差距进一步加大,差别有显著性(P<0.01). 结论长效消心痛在有效降低SBP的同时降低DBP不明显,使PP减小,因而在治疗DBP基本正常的EISH时优于苯那普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穴位贴敷疗法与激素吸入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西药组(44例)。治疗组采用天灸散穴位贴敷治疗,10天贴1次,治疗3个月。西药组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鼻内吸入,疗程3个月。治疗结束、治疗后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6例、有效36例、无效7例,西药组分别为21例、19例和4例;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35例、无效6例,西药组分别为10例、19例、15例。治疗结束时,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吸入疗法疗效优于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后3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穴位贴敷疗法疗效优于激素吸入疗法。结论:穴位贴敷疗法对变应性鼻炎近期疗效不及激素吸入疗法,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激素吸入疗法。  相似文献   

15.
阴挺即现代医学的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以上,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者。笔者自1983年以来,应用针药并施的方法治疗阴挺33例,疗效较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33例中,年龄在20岁以下3例,21~30岁19例,31~40岁10例,41岁以上1例。病程1年以内29例,1~5年3例,5年以上1例,全部病例均经本院妇产科检查确诊为子宫脱垂,病情按子宫下降程度,第一度32例,第二度1例。 观察方法:全部病例均在门诊观察治疗,3~7天复诊1次,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研究临床中对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运用中医针灸、康复、中药等综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研究抽选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5例脑梗死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观察组98例,使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实行治疗,对观察组实行针灸、康复、中医药等综合治疗,两组疗效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对脑梗死后遗症期或恢复期患者实施针灸、康复、中医药综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那根联合氨茶碱、激素、抗菌素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激素、抗菌素治疗,治疗组加用非那根,两组分别于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0天观察哮喘慢性持续期分级的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3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积分相比较,第3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705),第7天两组有显著性意义(P=0.041),第10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96)。结论非那根治疗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抗宫糜栓治疗68例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情况,评价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慢性宫颈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第一组和第二组,每组34例。第一组采用苦参碱栓疗法治疗。第二组采用抗宫糜栓疗法治疗。评价疗效。结果:第一组治疗2个疗程后治愈16例(占47.1%);好转12例(占35.3%);无效6例(占17.6%),总有效率为82.4%。第二组共34例,治愈20例(占58.8%);好转10例(占29.4%);无效4例(占11.8%),总有效率为88.2%。与第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第一组治愈18例(占53%);好转12例(占35.3%);无效4例(占11.7%),总有效率为88.2%。第二组治愈24例(占70.6%);好转8例(占23.5%);无效2例(占5.9%)。总有效率为94.1%。与第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宫糜栓治疗68例慢性宫颈炎疗效良好,可以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Infliximab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147及MMPs的影响。方法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MTX治疗3个月但效果欠佳。其中20例患者加用Infliximab治疗14周,为第一组;10例患者加用Infliximab治疗6周,为第二组;10例患者继续给予MTX治疗14周,为第三组。分别于第0、10、18周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147和MMPs水平,外周血CD14+细胞CD147的平均荧光强度,第0、18周检测外周血清MMP2、MMP3、MMP9的表达情况。另选择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第一组晨僵、ERS、CRP、RF、HAQ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0.01),第二组晨僵、ERS、HAQ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但第三组各指标前后变化不明显。治疗后第一组和第二组CD147、MMP9表达均较治疗前下降,而第三组较治疗前增加,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组和第二组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MMP2和MMP3三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第一组的MMP2、MMP3、MMP9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第二组MMP3、MMP9均较前明显下降(P<0.01)。第三组各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Infliximab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以下调外周血中CD147、MMPs的表达,从而改善症状、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ixed acute leukemia, MAL)的治疗缓解率低,复发率高,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联合高三尖杉酯碱或阿克拉霉素和小剂量阿糖胞苷的预激化疗方案治疗MAL的临床疗效.方法 共8例MAL患者,男5例,女3例,采用预激方案治疗.给予小剂量阿糖胞苷10mg/(m2·d),第1天至第14天,每12h皮下注射;阿克拉霉素20mg/d,第1天至第4天,静脉输注.或高三尖杉酯碱1mg/(m2·d),第1天至第7天,静脉输注;G-CSF 100~200μg/(m2·d),第1天至第14天,皮下注射.结果 4例患者经治疗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5%.治疗中患者主要表现为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继发感染及发热等,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预激方案治疗MAL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