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了解门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en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患儿对哌甲酯治疗的依从性,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 对1999年1月—2007年1月间所有首次诊断为ADHD,并给予哌甲酯处方的患儿,根据自编的《ADHD儿童电话随访问卷》进行电话随访。 【结果】 共有病例325例,204例获得有效随访,84.31%(172例)的患儿接受哌甲酯治疗。用药达6个月以上患儿占用药人群的71.52%。依从性好者占总人群的28.4%。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占用药人群的29.7%,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主要拒药或停药原因为:怕药物副作用。药物剂型和是否合并家长教育或小组治疗对依从性有影响作用。 【结论】 ADHD患儿家庭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不高,长效制剂和父母小组干预有助于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69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9例ADHD患儿分为3组,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利他林组1、3、6个月有效率(90.5%、88.9%、83.3%)优于静灵组、非药物组。【结论】对ADHD以综合治疗(药物、行为干预及加强训练或/及生物反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影响因素,为ADHD儿童的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ADHD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ADHD儿童就诊平均年龄为(8.23±2.15)岁,男女比例为3.36∶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儿童ADHD与性别、出生时窒息、饮食习惯、家庭关系、教育方法有关,单因素分析还显示6月内喂养方式与儿童ADHD的发生高度相关。【结论】出生窒息、6月内非母乳喂养及家庭关系融洽程度低、教育方式不当是ADHD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听力筛查3016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了解先天性听力障碍发病率及相关高危因素,为孕期、新生儿期、婴幼儿期保健及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 016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从性别、分娩方式、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初筛通过率92.87%,复筛通过率76.74%,总通过率98.34%,确诊听力缺陷率0.17%;听力筛查结果与性别的差异、分娩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危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顺利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加强对高危儿的监测工作,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舟山海岛地区儿童哮喘发病率、哮喘相关因素及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舟山海岛城乡3~15岁哮喘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结果】共调查1436名儿童,男742名,女694名,现患病率男∶女为1.93∶1,累计患病率男∶女为1.80∶1,最后确诊哮喘59例,近12月有喘息发作44例,哮喘现患病率3.06%,累计患病率4.11%。25例(42.37%)3岁以前发病,52.54%有家族过敏性疾病史,89.83%以受凉感冒为起病诱因,有4例(6.78%)为进食海鲜诱发,其中35例进行吸入性过敏原筛查阳性率68.57%。仅10例(16.94%)的患儿正规激素吸入治疗,1例(1.69%)进行脱敏治疗。16.94%的患儿因哮喘影响家庭成员请假10d以上。常食海鲜,煤气煮饭,油漆等气味刺激,使用海绵枕头等是哮喘的危险因素。【结论】舟山海岛属儿童哮喘的高发地区,应大力推广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厦门市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发病状况,探讨与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及Conners量表(家长问卷),应用DSM-Ⅳ诊断标准确诊。调查了厦门市6所不同层次的小学1~5年级学生。【结果】厦门市小学生ADHD患病情况调查3989人,确诊ADHD256人,患病率6.42%。ADHD儿童男女之比约6∶1。单亲家庭与大家庭和核心家庭,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家庭内部社会化不足和过度及家庭外部社会化失控和不足均可对儿童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阿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 ,AS)学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的共患率及分析其易误诊为ADHD的原因。 【方法】 应用Vanderbilt ADHD评定量表对门诊确诊的90例AS患儿(男85例,女5例)评估其ADHD的共患率,并与249例普通学龄儿童(男223例,女16例)ADHD患病率进行对比分析;曾在外院接受诊断的39例AS患儿的首诊情况,分析其误诊为ADHD的原因。 【结果】 90例AS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44例(48.9%);249例普通学龄儿童中,符合ADHD诊断标准者9例(3.6%),AS病例组ADHD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学龄儿童,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02.732 ,P<0.01)。在39例曾接受外院诊断的患儿中,只有6例诊断正确(占15.4%)。而误诊率高达84.6%,其中最常见的误诊为ADHD,共19例(达48.7%)。 【结论】 学龄期AS患儿ADHD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且极易误诊为ADHD。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辽宁省2002-2008年确诊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患儿的治疗情况。 【方法】 以全省各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填报CH患儿治疗追访登记表的方式对辽宁省2001年10月-2008年9月确诊的CH患儿的治疗状况进行回顾调查。 【结果】 共确诊CH患儿364例,继续治疗254例,暂时性CH45例,治疗一段时间放弃治疗15例,确诊后即放弃治疗27例,并发其他疾病死亡5例,失访18例。 【结论】 应加大新生儿CH筛查及治疗重要性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CH患儿的治疗率及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的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现状和系统性家长培训对患儿的干预效果。【方法】在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知识问卷和Conner′s父母问卷(PSQ)对63例ADHD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之后,以讲座、观看VCD、现场互动、布置作业等形式开展了系统性家长培训工作,让家长全面了解儿童ADHD科学知识,与子女建立良好亲子关系,掌握一些帮助子女的方法。培训6个月后应用PSQ与家长未接受系统培训的53例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结果】培训前大多数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不甚了解,培训后家长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大为改善。PSQ评估结果显示家长培训组患儿在家长接受培训后学习问题、多动-冲动、多动指数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系统培训的满意度达90%以上。【结论】针对ADHD患儿家庭开展系统性家长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学校及家庭行为矫正治疗辅助哌甲酯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疗效分析。【方法】随访142例ADHD患儿,随机分成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分别应用单纯药物治疗和学校及家庭行为矫正治疗辅助哌甲酯综合治疗,并使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检测治疗前后患儿的行为问题。【结果】综合治疗组比药物治疗组治疗的依从性好;3个月时,综合治疗组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6个月时,综合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药物治疗组(P0.05或0.01)。Conners量表结果显示药物治疗组治疗后,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而综合治疗组的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和总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而综合治疗组学习问题、焦虑和总分也有明显改善(P0.05或0.01)。经过6个月治疗后,综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相比,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和多动指数和总分都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学校及家庭行为矫正治疗辅助哌甲酯治疗儿童ADHD的效果比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好,更能改善患儿的焦虑和学习问题,而且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筛查阳性小儿进行规范化管理,预防智力障碍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深圳市人民医院自1998年5月15日开展CH的筛查工作,并对CH筛查阳性小儿采取有效手段,召回,复查、确诊后规范化治疗及追踪随访。【结果】截至2006年12月共筛查新生儿34 588名,CH筛查覆盖率98.84%,筛查出CH阳性小儿128例,其中召回118例,召回率92%;确诊CH17例,CH发病率1/2 162,其中男婴6例,女婴11例,男女之比为1∶2.75。17例CH患儿经追踪随访,生长发育、神经智能发育基本正常。【结论】做好CH筛查阳性小儿的规范化管理工作,提高召回率,缩短检测周期,提早治疗时间,使其得到早诊断,早干预,避免因延误诊断所致终身残疾,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庆地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简称新筛)谱中两病: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的检出率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CH采用酶联免疫法、PKU采用全定量的酶化学法对49505例新生儿出生72 h、喂6次奶,足跟内或外侧缘采血;【结果】49505例新生儿筛查率达65.98%,确诊PKU 5人,检出率为1/9901;确诊CH 22人,检出率为1/2250。【结论】新生儿筛查的数量和覆盖面是影响新生儿疾病筛查发病率准确性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大范围的高筛查率才能反映全市两病筛查的实际发病水平,才能使筛查工作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学龄前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行为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长宁区70家幼儿园抽取10家幼儿园1 576名在读学龄前期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通过Conners家长问卷调查表获得学龄前期儿童ADHD行为的发生情况。【结果】长宁区学龄前期儿童ADHD行为阳性发生率为4.27%,男童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86%的ADHD行为阳性儿童同时合并有品行问题。【结论】ADHD行为在低龄段已有一定表现,家长应予以重视,早期发现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4.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儿童的疗效。 【方法】 对 3 0例符合DSM Ⅳ诊断标准的ADHD患儿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 ,治疗前后选用有关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儿童进行注意力、认知功能及多动行为测评 ,方法包括联合型瑞文测验 (CRT)、数字划消实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C WISC)算数、数字广度或背数、编码等测试及Conners指数 (CIH)评定。 【结果】 治疗后儿童的注意力、认知功能有明显提高 ,各项神经心理测试结果作自身治疗前后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均P <0 .0 1;多动冲动行为较治疗前减少 ,CIH分值治疗前后比较P <0 .0 1。 【结论】 ADHD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注意力、认知功能、行为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筛查的检出率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用美国WEICH ALLYN公司的听力障碍筛选仪,对新生儿做双耳测试,初查未能通过者建议30-42 d复查,复查仍未通过者建议进一步作脑干诱发电位检查以便确诊。【结果】初次筛查通过率为86.8%,复查通过率为66.4%,复查仍未通过者中有3例(3耳)确诊为先天性听力障碍。【结论】兰州市的听力损害发病率为2.7‰,新生儿听力筛查应在出生3 d后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中枢神经兴奋剂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取自身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就诊被诊断为ADHD并需要进行治疗的患儿711例;经过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后,分别于6周、6个月后采用斯诺佩评估量表(SNAP-Ⅳ)的家长使用量表、联合型瑞文测验(CRT)等相关测试,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评估.结果盐酸哌甲酯控释剂对注意力缺陷型和混合型的ADHD患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多动型/冲动型(χ2=73.109,P<0.01);对认知功能好的ADHD患儿疗效优于合并认知障碍者(χ2=100.225,P<0.01).结论盐酸哌甲酯控释剂治疗儿童不同类型ADHD疗效肯定;疗效受到ADHD类型、患儿智力、药物剂量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0~18岁儿童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0~18岁儿童夏秋季腹泻发病率、腹泻相关因素以及腹泻儿童家庭治疗行为。【方法】对123个调查点全部0~18岁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在调查日前28 d内曾发生腹泻的儿童进行详细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天津市58 346名0~18岁儿童,3 168人在调查日前28 d内发生腹泻,发病率为5.4%;腹泻发病率乡镇高于城市,男童高于女童,0岁~组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共有22.0%家长或儿童选择到医院就诊,53.6%应用药物治疗,83.3%的腹泻儿童经过一次处置后即告痊愈。【结论】腹泻仍然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对儿童腹泻正确处置,有效提高儿童腹泻的治愈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脑性瘫痪儿童合并视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脑性瘫痪儿童视功能障碍的发生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347例脑性瘫痪儿童进行常规眼科检查,并对其中合并视功能障碍的患儿的病因、其他并发症及脑瘫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瘫患儿视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14.41%,其中主要的视功能障碍为斜视,发病率为11.53%。【结论】视功能障碍的康复是脑性瘫痪患儿整体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连云港地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的流行分布特征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开展新生儿筛查,按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应用化学荧光法检测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PKU患者确诊后,即给予低phe饮食控制,Gesell发展量表跟踪测查15例PKU患儿智力发展情况。【结果】320159名新生儿中确诊PKU患儿51例,发病率1∶6278,各能区发育商平均得分均在正常水平≥80分(仅1例患儿动作能为68分),未见明显智力低下。【结论】PKU患儿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避免智力发育落后的唯一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选取本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 【结果】 118例问卷显示:1)患儿一般情况: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0.8%合并过敏性鼻炎、50.6%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 2)哮喘患儿家长行为:56.6%知道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该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96.6%在哮喘没有症状时会坚持用药。在选择哮喘长期治疗药物种类时,有51.7%选择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6%单独吸入激素、20.6%口服白三烯拮抗剂、13.7%使用抗过敏药物。家长不愿意给患儿使用长期控制哮喘药物原因,60.3%是担心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2.4%是担心对药物产生依赖;3)给予哮喘知识和行为低于平均得分的46例进行干预,干预后家长哮喘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提高(P>0.01)。 【结论】 今后应做好哮喘患儿及家长的管理和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哮喘知识,改善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促进患儿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