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1995年,我市发生血吸虫急性感染(以下简称急血)53例,其中市区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共有4C例。现就40例流行病学方面问题浅析如下。1临床资料男32例,女8例;<5岁2例,6岁一10岁4例,11岁一15岁24例,16岁一18岁10例;年龄最小4岁,最大18岁;学龄前儿童3例,小学生16例,中学生ZI例;分布在市区7所小学,8所中学(技校)。除6名学生携带1名4岁幼儿子7月上旬在东门江滩游泳集体感染外,33例均为散在感染。4o例均无血吸虫病史,入院诊断按《血防手册瞅准。发病到入院确诊急血最长38d,最短7d。入院前均在各级医疗单位诊治不愈而到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站住院部收治32倒粪便检查阴性而血吸虫循环抗原(CSA)阳性的疑似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患者,应用吡喹酮作诊断性治疗,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 32例疑似“急血”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男女之比为2:1,发病月份为6~12月,其中7~10月为24例,占75%。年龄最小2岁,最大45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23例,占71.8%。全部均有疫水接触史。2症状体征 32例疑似“急血”病人均以发热为主,体温在37.5~40.7℃之间波动。发热时间最短7d,最长为 35d,平均 1…  相似文献   

3.
一起O139霍乱暴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7年绵阳市涪城区某镇O139群霍乱暴发流行原因及传染来源,为霍乱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暴发流行的个案调查表、调查登记表、实验室检测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本次暴发流行始于2007-09-25,止于2007-10-04,全部患者和带菌者解除隔离;暴露人口181人,发病2例,罹患率为1.10%,无死亡病例;检出带菌者11例;感染率为7.18%(13/181)。最小年龄6岁,最大85岁,20岁以下1例,20~40岁7例,40岁以上5例,平均年龄41.8岁,以20~40岁为主,占病例及感染数的53.85%(7/13)。9月27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综合市场某海、水产批发门市的甲鱼养殖水中检出O139霍乱弧菌,并开展病例对照调查,确定这起霍乱疫情由海、水产品污染凉拌菜所致。结论本次霍乱暴发流行的原因为集体性聚餐,传播途径为经食物传播,传染源为甲鱼。  相似文献   

4.
2003~2005年四川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四川省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发病规律,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5年四川省急血疫情资料,分析急血的发病时间,年龄、地区分布,感染环境、方式等。结果2003~2005年四川省共发生急血158例,其中男性110例(69.6%),女性48例(30.4%)。主要分布在眉山、凉山、德阳、绵阳、雅安和乐山6市(州)。儿童发病率较高,其中15岁以下儿童65例,占41.1%。4~11月均有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稻田和沟渠是主要感染环境,生产性接触疫水和游泳嬉水是主要感染方式。从发病到确诊的平均时间为15d。结论四川省急血在较低水平波动,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预防控制急血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掌握2005-2012年南昌市急性血吸虫病 (急血) 流行规律。 方法 方法 收集2005-2012年南昌市急血报表数 据, 采用描述性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2005-2012年南昌市共发生急血52例,2005年发病率为3.46/10万, 2012年为0, 不同年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61.077, P < 0.01)。发病时间最早为5月, 最晚11月, 7月为高峰。男性43 例, 占82.69%, 女性9例, 占17.31%,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 22.231, P < 0.01)。年龄分布高峰出现于6~15岁组和 30~40岁组。农民占65.38%, 学生占25.00%, 渔船民占3.85%, 不同职业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0.923, P < 0.01)。感染方式主要以生产性和娱乐性接触疫水为主, 分别占63.46%和26.92%, 不同感染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000, P< 0.05)。 结论 结论 南昌市急血重点人群为农民和学生, 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我县是湖北省重疫区之一,属湖沼型洲炼亚型,现有钉螺面积3335万m’,其中80%在河滩,余在境内,每年都有急性血吸虫病(简称急血)发生。为了寻找有效对策,我们对1985-1993年发生的急血病例,选择了诊断确定、病历完整的920例进行分析。一般资料92O例中男性占757%,女性243%,男女之比为3.1:1;各年龄组均有发生,最大为59岁,最小为3岁,其中<7岁者占77%,7-15岁38.8%,>15岁53.5%;农民占SO.7%,学生和儿童46.5%,渔船民和其它2.8%。流行特征1地区分布与感染人群免疫状况_920例分布在麻河、新堰、刘隔、洞隔水…  相似文献   

7.
急性血吸虫病流行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是血吸虫病流行的重要信息,是衡量疫情轻重的一个指标。根据急血的发生,可以分析血吸虫病流行因素,掌握流行规律,从而为制订有效的防制对策提供依据。近年来有些地方出现暴发流行,甚至蔓延到大、中城市,严重影响人民的健康,干扰了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为有效地控制急血的流行,现将急血流行因素综述如下。1自然因素1.1地理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大致可分为湖活、山丘和水网3种类型。急血病人主要分布在湖沼地区,约占90%左右,而内陆、山丘地区仅占10%左右[1、2、3]。湖语地区因水位、钉螺孳生地类…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流行和发病特征,对1996~1997年收治的4~10岁的儿童急血患者71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作简要分析如下。1资料1.1一般资料 71例儿童中,男 57例,女14例,男女之比为4,07:1;其中4~6岁 18例,7~10岁 53例。1.2流行病学资料71例儿童以嬉水为主要感染方式,居住在江滩地带20例( 28.17%),湖滩地带 37例(52.11%),洲滩2例(2.82%),内陆12例(1 6. 90%)。感染时间在 5~ 9月,但以7、8两个月发病为高峰,分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云南省巍山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现状,为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2—2012年巍山县麻疹发病资料和麻疹疫苗接种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2年麻疹发病共68例,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2.01/10万;2005—2008年出现6起暴发痰睛;2009年后发病大幅度下降。年发病高峰期为1—3月;15岁以下儿童发病50例(73.52%),7岁以下的儿童发病28例(41.12%);散居儿童24例(35.29%),学生28例(41.76%),农民12例(17.65%);仅28例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18例,免疫史不详22例。结论巍山县麻疹流行情况存在波动且伴随暴发,应该重点提高易感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10.
洪水期间急性血吸虫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8~9月,常德市牛鼻滩镇与贺家山农场暴发急性血吸虫病(下称急血)71例,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方法与结果1.1急血病人资料来源查阅市急血病人报表和患者住院病历,并与患者访谈,统计患者一般情况、发病时间、接触疫水时间、方式和地点。1.2急血诊断标准按1990年版《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标准进行。确诊急血71例。其中牛鼻滩镇30例,贺家山农场41例。71例中,粪检发现血吸虫卵66例,IHA与 ELISA二项阳性5例。1.3急血人群性别、年龄分布 71例急血中,男性50例,女性21例;4~6岁儿…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铜陵县西湖镇柴塘村 2 0 0 1年 10月 ,共有 7人被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 (以下简称急血 ) ,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该地有感染性钉螺 ,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基本情况柴塘村为山丘地形 ,属血吸虫病疫情控制地区 ,总人口2 4 0 0人 ,历史累计有螺面积 2 0 0 84 m2 。经过 4 0余年防治工作 ,尚有钉螺面积 2 0 0 0 0 m2 ,主要分布在柴塘水库水系的田、沟、塘、渠等。2 发病情况按照《血吸虫病防治手册》急血诊断标准 [1 ] ,急血患者 7例均经粪检确诊。患者均为男性 ,8~ 13岁学龄儿童 ,于 8月底在柴塘水库嬉水游泳接触疫水而感染 ,10月上旬发病…  相似文献   

12.
麻疹5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515例麻疹病例的临床分析,探讨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515例麻疹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月~3岁幼儿(30.68%)及〉3~7岁学龄前儿童(13.59%)麻疹所占病例较高(44.27%),8月前婴儿(18.45%)及〉20岁成人(24.47%)病例有增加趋势;农村及城郊人群病例较高(58.64%),无疫苗接种者居多(60.39%);发病季节后移,发病高峰期延后、延长;临床以典型麻疹为主(84.66%),并发症中以肺炎为主(53.02%)。结论加强卫生宣传,搞好计划免疫,清除免疫空白,及时进行复种,对易感人群进行强化应急接种,是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1998年夏季,安徽省铜陵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洪涝灾害,全县有13万民工、机关干部、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参加抗洪抢险,在清破的54个炼子中,有17个地区属血吸虫高危易感地带。“大灾之年必有大疫”,这是历史的教训。1962年,铜陵县洪灾后发生急性血吸虫病(以下简称“急血”)405例,死亡10人。1973年洪灾发生急血160例,1989年洪灾发生急血111例。针对今年的特大洪涝灾害,由于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急血暴发流行,仅发生散在性急血59例,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1疫区概况铜陵县位于安徽省长江南岸中部,境内长江段41.skin…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彭泽县1988 ̄1994年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调查,分析了该县急血流行规律;急血患者共61例,分布于16个乡(镇、场),56个村。男多于女,以20岁以下青少年的学生为多。9月为发病高峰,芙蓉乡病人最多。主要感染场所在长江江滩,以玩水洗澡感染为主。自1992年开展试点及科研后,采取扩大化疗,易感地带灭螺,血防宣教,改水改厕等措施,急血病人逐年显著减少,年均下降79.2%,发生急血的乡、村数分  相似文献   

15.
当涂县2003年共发生急性血吸虫病感染病例(下称急感)35例,现具体报告如下。35例急感的病例特征,年龄最小9岁,最大55岁,集中在25~35岁,其次是7~14岁,分别占57.14%和31.43%;其中男性31例,女性4例,分别占88.57%和11.43%;农民16例,学生15例,分别占45.71%和42.86%,其它职业4例。感染方式主要以游泳戏水为主,占54.29%,其它感染方式有养蟹、捕鱼等以及抗洪救灾、生活用水等。病例接触疫水时间最早为5月初,7、8月份为接触疫水最集中的季节;发病时间最早为7月份,高峰发病时间为8~9月份,8月份发病16例,9月份发病17例,从病人接触疫水到发病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彭泽县1988~1994年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的调查,分析了该县急血流行规律:急血患者共61例,分布于16个乡(镇、场),56个村。男多于女,以20岁以下青少年学生为多。9月为发病高峰,芙蓉乡病人最多。主要感染场所在长江江滩,以玩水洗澡感染为主。自1992年开展试点及科研后,采取扩大化疗,易感地带灭螺,血防宣教,改水改厕等措施,急血病人逐年显著减少,年均下降79.2%,发生急血的乡、村数分别减少3个、25个,感染场所发病月份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7.
徐州地区1989—1993年脊髓灰质炎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地区1989~1993年脊髓灰质炎发病772例,1989年呈暴发流行,发病率达9.01/10万,以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季节集中在7~9月,占81.48%;3岁以下儿童患病占89.12%。1989年流行毒株以Ⅰ型为主,其他年份则Ⅰ、Ⅱ、Ⅲ并存。分析认为,引起脊灰流行主要与儿童免疫水平低下,疫情报告不及时,群众卫生状况较差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祝县2009年风疹流行情况,为防制风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天祝县2009年报告的风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天祝县2009年报告风疹417例,报告发病率为178.06/10万,病例中学生352例,占84.41%;幼托儿童33例,占7.91%;发病高峰为4~7月,占88.94%;病例中5~14岁和15~19岁分别占67.15%,25.18%;共发生15起风疹暴发,发病388例,占全部风疹病例数的93.05%;有风疹疫苗免疫史者6例,占1.44%;无免疫史或不详者411例,占98.56%。结论风疹暴发的主要原因与风疹疫苗接种率低有关,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在5~19岁人群,采取风疹疫苗应急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风疹暴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雨量及水位对人群急性血吸虫病(急血)的影响,为控制急血提供预警预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东、南、西洞庭湖区域2003~2007年垸外水位和降雨量资料及急血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血发病人数逐年下降,2007年较2003年下降95.37%,3年来无急血暴发流行,近5年急血发病高峰时段月平均降雨量逐年明显减少,急血发病与同期月平均水位高低相关。结论急血发病与水位涨落和降水量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坚持科学的防控措施,因地制宜,适时干预,则可有效减少急血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疫情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描述和分析2005年全国急性血吸虫病(急血)和突发疫情的特点和流行趋势。方法根据急血周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网络直报数据和突发疫情报表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年全国共报告急血病例564例,其中确诊病例460例,临床诊断病例104例。湖区5省报告515例,山区2省49例。血吸虫病突发疫情6起,病例55例。全国报告输入性病例3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2%。全国急血病例以散发为主,但突发疫情较为集中。急血病例多为农民和中小学生,主要感染方式为生产生活和嬉戏接触疫水。结论长江流域的江洲湖滩地区是急血、特别是突发疫情的重点地区,应该做好重点人群的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