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二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适当的窦性心动过速(IST)又称为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人身上的罕见综合征。Codvelle和Boucher于1939年首先报道。1979年Bauemfeind等报告了7例,并进一步指出这种心律失常的基本机制为自律性异常。我们遇到2例IST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给予β受体阻滞剂治疗,1例已随访1年,1例随访3个月,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祥 《心电学杂志》2001,20(1):59-63
窦性心动过速是人体生理性或病理性应激反应的表现 ,通常是由于迷走神经张力减弱 ,或交感神经张力增高的结果。近年来人们已逐渐认识几种少见的病理性窦性心动过速 ,包括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inusnode_atrialreentrytachycardia)、不适当性窦性心动过速 (inappro_priatesinustachycardia)、慢性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chronicnonparoxysmalsinustachycardia)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 ( posturalorthostaticta…  相似文献   

3.
窦性心动过速(ST)除了一般性ST外,还有不适当性ST、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以及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特殊类型。一般性ST多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处理原则是寻找并治疗导致心动过速的病因;不适当性ST主要表现为与机体生理需求不匹配的心率增快,症状明显时首选药物治疗,如无效可考虑射频消融治疗;直立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则表现为体位直立后心率不成比例的增快,药物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折返是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机制,射频消融治疗常可获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相称的窦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相称的窦性心动过速是一种迄今尚无明确定义的临床综合征。本文介绍IST的临床特点,讨论其发生机理及各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剂量和较大剂量心得安治疗Graves病心动过速疗效。方法将80例Graves病窦性心动过速病例随机分为二组,小剂量组采用心得安10~30mg/天治疗,较大剂量组60~90mg/天治疗,观察两组对窦性心动过速的影响。结果较大剂量组对控制窦性心动过速在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方面均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较大剂量心得安对控制Graves病致窦性心动过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Lamivudi是近年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因其可快速地抑制HBV-DNA的增殖,副作用少,服用方便,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现将其致严重窦性心动过速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 ,46岁。因反复心慌、胸闷 2 0余年 ,加重伴晕厥 2次来我院就诊。图 1 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图 2 恢复窦性心律后  患者为风湿性心脏病 ,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平时活动后气喘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就诊前3 0min突发晕厥 2次 ,每次 5min左右 ,伴咳嗽、咳白色泡沫痰烦燥不安 ,气急呼吸困难明显 ,大汗淋漓 ,急诊心电图示 :室性心动过速 (PVT) ,心室率 2 14次 min(图A)。经用 5 0J直流电击复律后 ,很快恢复窦性心率 ,心室率 10 1次 min(图B) ,患者症状缓解。讨论 预激综合征患者房室附加径路直接入…  相似文献   

8.
1939年 Codvil首先报道特发性心动过速 ,除有一般窦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外 ,其频率易受心外神经张力的影响 ,按压颈动脉窦时心率略渐减慢 ,停止按压后又渐增加 ,而且引起发作有一定原因 ,如体力活动、兴奋、吸烟、饮酒、疼痛等生理刺激 ,或见于发烧、贫血、甲亢、休克、心力衰竭等病理状态。而特发性心动过速患者多为原因不明、缺乏器质性心脏病证据及上述生理刺激或病理状态者。现将所见两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女性 ,39岁 ,干部。不明原因心慌乏力 1年余。并数次晕倒 ,曾较长时间口服氨酰心安及谷维素、维生素 B1等 ,无明显…  相似文献   

9.
许原  郭继鸿 《心电学杂志》2003,22(3):166-169
王医师(住院医师)本次教学查房的患儿女性,9岁,自4岁发现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后长期药物治疗。平素心电图大致正常(图1),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其心率不稳定,有时表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3次/min;有时有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图2)。患儿曾有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窦房传导阻滞等多种心电图异常史,同时,多次发生突发性意识丧失,全身抽搐,口吐白沫,以“阿-斯综合征”频繁住院治疗。住院心电监测期间,再次发生“阿-斯综合征”,症状与既往发作相同,同时记录的心电图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心率超过200次/min(图3)。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患者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例和对照组5例。两组均口服美托洛尔,从12.5mg/次,2次/d开始,根据病情调整剂量。治疗组同时给予稳心颗粒口服,每次1袋(9g),3次/d。2组均以4周为l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动过速变化及美托洛尔总剂量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P0.05)。治疗组平均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美托洛尔总剂量低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有效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18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5年,加重3天就诊。查体: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律整齐。做24h动态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阵发性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P1-R1为窦性心搏。R2、R3是两个起源心室不同部位的成对室性早搏。其后的R4-9为窄QRS心动过速,其前有相关的P′波,R—P间期0.32s,P—R间期0.20s,心率115次/分。  相似文献   

12.
不适应窦性心动过速(IST)常发于青年女性,且以心悸等为其主要症状,严重时可伴有晕厥、胸痛、头痛、呼吸困难、乏力等。而窦房结,电流阻滞剂伊伐布雷定,可选择性作用于窦房结细胞,推测对治疗IST可能有所裨益。现就伊伐布雷定治疗症状性IST的综合药效与安慰剂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资料为我院妇科从2002年~2003年中,对正常孕妇的变异度(HRV)以及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进行了观察,旨在探讨植物神经功能及对窦性心动过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对于肺叶切除术后窦性心动过速的效果。方法:回顾44例肺叶切除术后发生顽固性窦性心动过速患者应用艾司洛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艾司洛尔治疗后心率有非常显著下降(P〈0.01)。结论:艾司洛尔治疗肺叶切除术后顽固性窦性心动过速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2 4岁。因在家自然平产后发热不退 ,来院就诊。查体 :T 3 9℃ ,P 112次 min ,BP 10 0 70mmHg ,R 2 7次 min ,双肺呼吸音清晰 ,未闻及病理性干湿性罗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 ,未触及震颤 ,心界不扩大 ,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 :P -P规则 ,间期为 0 .5 5s,频率为 110次 min ,P-R间期固定为 0 .14s ,QRS波形态正常。V1 导联可见QRS波每搏振幅之差 1mm ,电交替 (见图 1)。心电图诊断 :①窦性心动过速 (ST) ;②QRS波电交替图 1 窦性心动过速伴QRS波电交替讨论 心电交替是 1种少见的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Gavers病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Gavers病窦性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予以常规的抗甲亢基础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在此基础上服用普奈洛尔片,10mg/次,3次/d。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步长稳心颗粒,1包(9g)/次,3次/d。疗程均为2周。1周及2周后分别检查心电图,并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冲剂与普奈洛尔联用治疗Gavers病窦性心动过速显效更快,有效率更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9年Codvele报告一例完全正常的年轻患者,休息状态时窦性心率可达160次/分,这是特发性窦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sinustachycardia)的首例报告。近年来,特发性窦速的病例报告有逐年增多的趋势,随之,对这样一个新的临床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在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伴窦性心动过速病人治疗中应用伊伐布雷定治疗的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段纳入86例心内科收治的中重度慢性心力衰竭伴窦性心动过速病人参与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3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采取伊伐布雷定的治疗方法,对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对窦性心率震荡现象在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各35例,同时令选取30例有室早现象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共同参与研究。观察研究三组患者震荡初始和震荡斜率的变化,并根据窦性心率震荡的变化程度对其进行分级的临床评估。结果: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和单纯室早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对照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其中室早伴心动过速组的震荡初始值明显大于单纯室早组,震荡斜率明显小于单纯室早组;此外,在窦性心率震荡分级中,对照组集中在0级,单纯室早组集中在1级,室早伴心动过速组则集中在2级。各研究小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会逐渐得到缓解,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率震荡变化程度比伴室早患者更加显著,且窦性心率震荡的损伤程度可根据其不同分级进行准确的临床判断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
检查过心电图的人.检查结果中首先出来的4个字是“窦性心律”。这说明你的心脏跳动是在心脏自律中枢——窦房结发出激动的调控下进行的。人在正常安静状态窦房结发放激动的频率在60~100次/分的范围内.假如静息情况下.超过100次/分便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属于可能不正常的范畴,需结合临床考虑。引起窦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很多,像心脏病、甲亢、发热、喝酒、喝咖啡、运动以及情绪激动等等,都会引起窦性心动过速.这种有原因或诱冈可查的窦性心动过速.一般称为继发性窦性心动过速.消除诱因或病因心率会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