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因乙肝疫苗免疫效果随访2年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明良 《现代预防医学》1999,26(1):95-95,97
1995年9月对本校新生中的“乙肝易感者”(本文指经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均为阴性者)450例采用基因乙肝疫苗接种,于接种第1剂后的第6个月(T6)采血检测抗-HBs,有370例抗-HBs为阳性,其阳转率为82.80%(79.69%~85.75%),2年(T24)后再次采血检测HBsAg,抗-HBs及抗-HBc,未发现HBsAg阳性者。而抗-HBs的阳性保持率为73%(69.01%~77.21%),说明本文采用基因乙肝疫苗对青年“乙肝易感者”接种有良好的免疫效果,作者建议,对大学生群体中的“乙肝易感者”应将基因乙肝疫苗接种列有常规预防接种对象。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HBVM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随机选取福田区中小学校各一所,对在校的6~18岁学生2704名进行了HBVM阳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HBsAg、抗-HBs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9.43%、49.56%和18.79%;HBVM总阳性率为61.91%,单项抗-HBs阳性者高达41.72%,HBsAg或/和抗-HBc阳性率为12.35%,该人群所呈现出的高保护性、低感染率特征主要由于乙肝疫苗接种造成,说明乙肝疫苗计划免疫管理已改变了人群乙肝自然感染模式。研究还发现,该年龄组人群中HBV易感者为38%,表明乙肝疫苗接种率尚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少年接种乙肝疫苗7年定人随访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HBV标志阴性79名少年,以乙肝疫苗10μg×3的免疫剂量和0、1、2月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对其抗-HBs免疫应答和临床保护效果作了为期7年的定人随访。结果表明,抗-HBs阳转率在T3时为100%,均值为3084mIU/ml。至T84时疫苗接受者中仍有55.7%的抗-HBs水平≥10mIU/ml。6例检出抗-HBc,其中5例的抗-HBs持续处于高水平、全部观察对象无1例检出HBsAg或发生临床肝炎。少年接种乙肝血源疫苗至少7年内可具有保护性免疫,故在此时期内不需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4.
小学生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七年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了解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对344例小学生追踪随访,并采集血标本,以AbbotRIA法检测HBsAg、抗-HBc和抗-HBs。第七年时,抗-HBs≥10IU/L者为55.4%~75.0%,GMT为20.9~65.3IU/L;抗-HBs滴度越高,下降至10IU/L以下的时间越长;免疫后7年时,对66例抗-HBs不同滴度者给予第4针(10μg)疫苗后1月,抗-HBs升高6.3~57.7倍。说明儿童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后7年内可不必加强接种。  相似文献   

5.
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阻断HBV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产痘苗病毒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和地鼠卵巢细胞乙肝基因工程疫苗(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进行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观察,剂量为20μg/支×3,接种HBsAg和HBeAg均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各40例,观察时间≥9个月者分别为33例和29例。结果:全部新生儿均无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T1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3.0%和13.8%;T9时达高峰,分别为78.8%和79.3%;疫苗保护率分别为79.2%和80.2%;抗-HBs滴度(S/N均值)T9时为高峰,分别为113.04和99.11。各组中均有1例抗-HBs和HBsAg同时持续阳性;并分别有1例和2例抗-HBs均持续阴性。结果表明国产乙肝基因工程疫苗均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效果较同剂量血源疫苗好,与30μg血源疫苗的阻断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乙肝疫苗免后效果,我们按年龄随机抽取了237名儿童用RIA检测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观察,其中母亲HBsAg阴性儿童免后抗-HBs、GMT(S/N)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HBsAg阳性率1.08%,抗-HBc阳性率为13.98%。母亲HBsAg阳性率为7.89%,抗-HBc阳性率为34.21%,说明免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确定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保护持久性及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免疫应答。方法采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新生儿免疫后13年的血清学效果和加免实验的抗体反应。结果941名免疫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和滴度已明显下降,66.0%的儿童抗-HBs水平在保护性水平(mIU/ml<10)以下,但仍有较高保护效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0.53%)与免疫后1年时(1.4%)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国产乙肝血源疫苗具有持久的免疫预防效果。使用5.0μg剂量的乙肝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对105名抗-HBs阴性的儿童进行加强免疫接种,结果加强免疫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达70.5%,回忆反应较好。结论国产乙肝血源疫苗低剂量免疫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持久性,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加强免疫有较好的回忆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乙肝疫苗免后效果,我们按年龄随机抽取了237名儿童用RIA检测法对乙肝两对半进行观察,其中母亲HBsAg阴性儿童免后抗-HBs、GMT(S/N)均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HBsAg阳性率1.08%,抗-HBc阳性率为13.98%。母亲HBsAg阳性儿童抗-HBs随年龄增长呈递减趋势,免后HBsAg阳性率为7.89%,抗-HBc阳性率为34.21%,说明免疫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9.
用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血源加热灭活乙型肝炎(乙肝)疫苗6μgμg和10μg全程免疫3~6岁幼儿,免疫后1个月采血检测,其血清抗-HBs阳转率为9818%,9814%,S/N平均值为10166,11369。而每剂含12μg的三步化学灭活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1个月抗-HBs阳转率为9881%,S/N平均值为7909,明显低于加热灭活疫苗6μg组(P<005)和10μg组(P<001)。说明加热灭活乙肝疫苗免疫原性更好,且免疫剂量、价格均可降低,这将更有利于在广大农村地区推广使用。本次共观察410名3~6岁儿童,接种两种不同灭活方式的血源乙肝疫苗后,仅个别儿童接种部位稍有疼痛感,未见发热及局部红晕反应,全程免疫后1个月检测HBsAg、抗-HBc均阴性,证明两种血源疫苗均安全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周玲  钮菊英 《中国校医》1995,9(6):404-407
193名接种血源乙肝疫苗后6年的中学生分别加强接种乙肝基因疫苗和血源疫苗后一个月抗-HBs阳转率(91.21%,90.20%)均显著高于加强接种前(79.21%、68.68%、P〈0.05、P〈0.01),加强接种前后两种疫苗组抗-HBs阳转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加强接种前抗-HBs〈10IU/L或≥10IU/L者加强拦种不同疫苗后,抗-HBsGMT均无显著性差别,加强接种前抗-HBs滴度越高,加  相似文献   

11.
106名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用10μg×3剂和以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于接种后1年检测时,对其中抗-HBsS/N值>2.1的87人,及免疫接种失败者HBsAg阳性19人和未接种乙肝疫苗而HBsAg阳性婴儿28人作了为期9年随访研究.在抗-HBS阳转者抗-HBS水平的动态变化观察中未发现HBsAg阳转者.至9年时仍有29人(44.6%)抗-HBS水平>2.1,说明疫苗的免疫源性和9年的免疫效果是好的.HBsAg阳性19人与未接种疫苗而HBsAg阳性28名婴儿同时追踪结果,仍持续HBsAg阳性,提示这些婴儿系宫内或围产期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收集了1982-1993年人群HBsAg携带率的监测数据,分别对乙肝疫苗使用前后的HBsAg阳性率进行了分析,并试用寿命表生存率法对初免后人群HBsAg感染的免疫保护率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接种组免疫保护率4的起下降明显,提示国产乙肝血源疫苗的加强免疫年龄以4-5岁为宜。  相似文献   

13.
用EIA微板法直接检测血清HBcAg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IA微板法直接检测血清HBcAg,在乙肝HBcAg阳性者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32.49%,在乙肝HBcAg、HBeAg、抗-HBc阳性者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2.08%,在乙肝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中,HBcAg阳性检出率为8.12%。HBcAg与P^re-S1有良好的相关性,HBcAg与HBV-DNA探针的阳性符合率为92.68%,特异性与HBV-DNA探针一致  相似文献   

14.
单项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5名单项抗-HBc阳性者按0、1、6方案接种3针10μg血源性乙肝疫苗,15.4%出现回忆反应,提示这部分人为过去感染已获得免疫;26.7%产生原发性反应,这部分人可能是血清学假阳性结果;60.0%对疫苗无、弱应答,可能代表“低水平”HBsAg携带者。对经ELISA和RIA两种方法确定的70例单项抗-HBc阳性者用PCR方法检测HBVDNA,阳性率为12.9%,说明单项抗-HBc阳性是与HBV携带有关的指标,单项抗-HBc阳性者中有一部分人为HBV携带者  相似文献   

15.
1986年9月对大学生某人群进行HBC感染状态调查,并于当年12月对多数易感者接种乙肝疫苗。1989年6月对该人群492名大学生进行免疫前后配对观察比较其HBC感染率和新感染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进行HBV感染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免疫前后感染率分别为69.9%和57.1%,后者明显下降。在免疫前HBsAg、抗-HBs和抗HBc3指标全阴性者148名中,接种疫苗121人和未接种者27人的新感染率分别为4.1%和18.5%。其HBsAg阳性率各为4.1%和25.9%,抗-HBc阳性率各有3.3%和22.2%前者均明显低于后者。表明乙肝疫苗预防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易感人群,降低了该人群的感染率和新感染率,从而产生了人群整体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农村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0年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持久性及远期保护效果,从1986年开始,结合农村计划免疫给新生儿接种3针10μg/ml血源乙肝疫苗,对免疫后首次检测HBsAg阴性的762名免疫儿童进行了最长10年的追踪观察。结果(1)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抗-HBs阳性率以S/N值≥2.1标准计算,分别从免疫后第1年94.44%和84.21%降至第10年50.24%和34.78%,均呈逐年下降趋势;抗-HBsS/N值的GMT由第2年的31.62和23.99降至第10年的3.09和2.51,下降更为明显,且GMT以免疫后3~5年下降最快,而抗-HBs阳性率则以9~10年下降最快。(2)母亲HBsAg阴性儿688名,共观察了3559.0人年,出现5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14%;母亲HBsAg阳性儿74名,共观察了456.5人年,出现1例HBsAg阳转者,HBsAg年阳转率0.22%,出现的6例HBsAg阳转者均未形成慢性携带状态。与乙肝疫苗免疫前同龄HBV易感儿童HBsAg年阳转率4.27%相比,乙肝疫苗对母亲HBsAg阴性儿和阳性儿的HBsAg阳转保护率分别为96.72%和94.85%。  相似文献   

17.
两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的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两种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加强接种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244名52~60月龄出生时已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检测HBsAg、抗-HBc、ALT及抗-HBs滴度,随机分A、B两组,分别加强接种一针重组酵母基因乙肝疫苗、细胞产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均为5μg,一月后复查抗-HBs滴度。结果:A、B两组加强后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6.77%、100%,GMT较加强前分别上升10.71、12.26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日照市自然人群抗-HBs和HBsAg感梁情况,1999年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到市卫生防疫站接种门诊接种乙肝疫苗及接种乙肝疫苗后进行抗体检测的人员分组进行了抗--HBs和HBsAg检测。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诱导抗体阴转者对HBsAg的免疫记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观察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新生儿期接种9~10年后,疫苗诱导抗体转阴者是否仍对乙肝表面抗原(HBsAg)保持免疫记忆。采用RIA方法测定并比较乙肝疫苗加强免疫(加名)前后受试对象的抗-HBs水平。结果48名受试儿童加免后1个月,抗-HBs阳性率与滴度均明显高于免前(p〈0.01),70.9A%(34/48)的加免儿童保持免疫记忆,持续时间至少已3年,提示3针10ug乙肝血源疫苗新生儿期接种9~1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ELISA法检测无疫苗接种史502例航管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标志物,其中102例检测IgG、IgA、IgM。结果:乙肝总感染率为8048%,以抗-HBc和抗-HBs检出最高,存在13种感染模式,注射血源乙肝疫苗二年后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接种前水平。辐射组IgG显著低于对照组。认为HBV感染状况与长期暴露于低强度射频辐射职业环境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