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年轻人,现代医学认为与性激素、皮脂腺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角化及炎症的产生有关[1].我院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痤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丽丽 《中医杂志》2007,48(7):622-623
痤疮,是青少年的常见皮肤病,属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现代医学认为,痤疮是由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引起皮脂腺肿大,同时使毛囊皮脂腺角化栓塞,皮脂淤积于毛囊形成脂栓,即中医所谓“粉刺”。临床以好发于颜面及胸背等处的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或结节为特点,多由饮食不节、多食肥甘厚味或感受外邪而诱发,病情反复,缠绵难愈。  相似文献   

3.
痤疮又称寻常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以颜面、胸背部多见,常表现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与瘢痕,影响颜容的美观。笔者用刺络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该病4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刺络拔罐法治疗痤疮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痤疮亦称寻常型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及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多见于15—30岁的青年男女。笔者用刺络拔罐法治疗该病4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痤疮是青年人最常患的皮肤病,易反复发作且顽固,好发于颜面、胸、背部。西医认为青春期中,雄激素分泌旺盛,致使皮脂腺分泌较多,同时毛囊皮脂腺上皮发生角化,而使排泄通道变窄,导致皮脂蓄积,加之痤疮丙酸杆菌和其他细菌的侵袭、  相似文献   

6.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是一种多因素疾病,到目前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认为主要与雄激素、皮脂腺和毛囊内微生物密切相关。属于中医"肺风粉刺"、"酒刺"等的范畴。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该病常表  相似文献   

7.
寻常型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其发生与皮脂产生过多、毛囊口上皮角化过度、毛囊内痤疮丙酸杆菌增生及雄激素分泌过多等有关,表现为粉刺、丘疹、结节等,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色素沉着、瘢痕疙瘩残留,影响美容。本病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目前临床上西医尚无满意的疗法,通常以治标为主。  相似文献   

8.
痤疮属中医学“粉刺”范畴,是一种南多因素导致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主要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多种类型的皮疹为特征,好发于颜面、胸背等处,尤其是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  相似文献   

9.
从温病辨治痤疮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温病辨治痤疮的体会艾军广西中医学院530001南宁市明秀东路21号关键词痤疮;温病辨证;中医药疗法痤疮为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等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部位,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损害,为常见皮肤病。常规以疏风泄热、清热...  相似文献   

10.
痤疮相当于中医的“肺风粉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好发于青年男女,发病部位多在颜面、胸、背等处。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结构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发病的原因可能是青年人体内雄性激素增多,皮脂腺分泌增多,堵塞毛囊口,而形成粉刺,进而发展为炎症性丘疹、脓疱或结节等损害。  相似文献   

11.
痤疮.又称“粉刺”,俗称“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发生于青年男女,好发于颜面、背部。临床表现为散在黑头丘疹.挤压可出现白色皮脂颗粒.合并感染时顶端形成脓疮,周围有炎症浸润,破溃后流出脓液.可遗有结节、瘢痕.  相似文献   

12.
寻常性痤疮(zcne vulgaris)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病,好发于面部,有皮疹、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及其瘢痕等多种损害,常伴有皮脂溢出。现代医学认为可能由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面部皮脂腺对激素敏感性增高,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的异常增生及宿主的炎症反应、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等引起,  相似文献   

13.
李瑞  刘清国 《中国针灸》2004,24(Z1):130-133
痤疮又称为"粉刺""肺风粉刺",好发于面部或胸背部皮脂发达部位,多见于青少年,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因皮脂分泌过多,再继发细菌感染而致.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雄激素和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异常菌群、炎症及宿主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痤疮验方1则     
痤疮多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粟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西医认为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笔者采用中西药内服治疗数十例,疗效满意,兹介绍如下。基本方:枇杷叶、桑白皮、黄芩、连翘、赤芍、牡丹皮各10g,夏枯草、生地黄、金银花各1...  相似文献   

15.
痤疮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青春期,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常发生于面颊、额部、胸部、背部。笔者从2006年至2009年使用大椎、肺俞刺络拔罐的方法,治疗寻常痤疮7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血穴位注射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性皮肤病,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颜面部及前胸后背皮脂腺分布部位,临床表现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为主要损害,少数患者甚至形成萎缩性或增生性瘢痕,影响美观而令患者痛苦,在临床治疗上颇有些棘手。笔者跟随皮先明教授采用自血穴位注射配合耳背放血疗法治疗痤疮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腕踝针治疗寻常型痤疮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雄激素、皮脂分泌较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及遗传因素有关。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是去脂,溶解角质,  相似文献   

18.
自血疗法合中药治疗痤疮15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胸部、背部。笔者采用自血疗法和中药配合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53例中,男49例,女104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28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7年。治疗方法自血穴...  相似文献   

19.
<正>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青春期人群多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痤疮发生[1]。痤疮发病机制复杂,一般认为与遗传背景下激素诱导的皮脂过度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的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的增殖及炎症和免疫反应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治疗痤疮4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穴位注射治疗痤疮46例(317300)浙江省仙居县人民医院顾艳明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俗称“青春豆”,亦称“粉刺”等,是青年男女常见疾患,好发于面部多脂部位,如颊、鼻前端及其两侧、额部、下巴等处以及胸背部,形成粉刺、丘疹、脓疮、结节囊肿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