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 4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22例),另一组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并发症及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保留肋间臂神经2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3例(13.6%),切除肋间臂神经的患者中则高达12例(66.7%)。结论 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成人尸体肋间臂神经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葛洁  赵凯  宁连胜 《中国肿瘤临床》2006,33(21):1241-1243
目的:为乳腺癌腋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JCBN)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5具成人尸体(2男3女)的10侧腋区进行了解剖,进行肋间臂神经观察和准确测量。并且对肋间臂神经周围组织结构及毗邻关系(血管、神经等)进行了仔细研究。结果:1)成人尸体的肋间臂神经直径较患者活体术中肋间臂神经直径为粗。2)成人尸体肋间臂神经的起止点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距离和乳腺癌患者术中测量值基本相同。3)成人尸体肋间臂神经的形态学特点比较单一,均为单干分二支型,考虑原因是解剖尸体例数较少。4)由于解剖较彻底,比活体肋间臂神经分支复杂。结论:明确成人尸体JCBN解剖特点可指导乳腺癌腋清扫术中对肋间臂神经的保留,减少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方法 对10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进行观察并随访。结果 91例患者术后无上肢感觉异常,9例出现上臂内侧感觉异常。结论 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价值。方法65例行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50例,切除15例,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50例中,术后患者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46例(92.0%),感觉异常4例(8.0%);切断肋间臂神经15例均有感觉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2.42,P〈0.001)。随访1年,50例均无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2009年在108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8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8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78例(95.1%),感觉异常4例(4.9%);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6例感觉正常3例(11.5%),感觉异常23例(88.5%)。随访2~5年,108例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对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2009年在108例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施行保留肋间臂神经,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8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26例。术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82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78例(95.1%),感觉异常4例(4.9%);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26例感觉正常3例(11.5%),感觉异常23例(88.5%)。随访2~5年,108例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对乳腺癌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利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6例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对照组24例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1.5%,而对照组高达54.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术后复发率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对乳腺癌需行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 2例)和对照组(38例),前者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后者术中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发生率为11.9%,而对照组高达42.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复发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乳腺癌需行腋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不影响手术的根治性 .  相似文献   

9.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保留肋间臂神经的腋淋巴结清扫术,清除乳腺癌患者术后患侧上臂的不适症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12例乳腺癌患者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游离并保留腋下脂肪组织中的肋间臂神经,术后测试患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结果:12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后侧感觉功能正常,上臂轻松。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保全了患者病侧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消除不适症状,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择23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根治术时游离并保留肋间臂神经,21例术后进行观察及随访,结果认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根治术能减少后上肢感觉异常的发生,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 43例乳腺癌患者在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游离并保留腋下脂肪组织中的肋间臂神经,术后测试上臂内后侧的感觉功能,观察其效果。结果 41例成功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上臂内后侧感觉异常发生率为4.9%(2/41),3周后症状消失,经1~4年随访,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腋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上臂内后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且不增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成研究组39例(保留肋间臂神经)及对照组43例常规手术(切除肋间臂神经),术后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患侧上臂、腋下、肩胛区等部位感觉异常情况及患肢疼痛变化进行比较,并随访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上肢感觉障碍、上肢疼痛变化等的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经随访两组均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 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Ⅰ、Ⅱ、Ⅲa期48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腋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肋间臂神经8例,术后对病人进行3-2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6例(90.0%),感觉异常4例(10.0%),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例病人中7例有感觉异常,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术后3-24个月随访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的38例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注意游离并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胸大肌功能、胸大肌外缘厚度、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的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对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感觉异常仅2例,占5.6%,4例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与之黏连,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胸肌神经,经术后随访观察,胸大肌功能均为5级,术后6个月复查B超,胸大肌外缘厚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可有效避免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手术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的38例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注意游离并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胸大肌功能、胸大肌外缘厚度、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的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对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感觉异常仅2例,占5.6%,4例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与之黏连,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胸肌神经,经术后随访观察,胸大肌功能均为5级,术后6个月复查B超,胸大肌外缘厚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可有效避免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手术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患者112例,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72例(试验组),切断肋间臂神经及胸前神经40例(对照组),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神经保护能够明显减少术后6个月胸肌萎缩、运动及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两组胸肌萎缩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运动及感觉障碍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及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能有效防止胸大肌萎缩和患侧腋窝上肢感觉及运动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期间Ⅰ、Ⅱ、Ⅲa期48例乳腺癌患者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腋淋巴结清扫术,其中完整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切除助间臂神经8例,术后对病人进行3-24个月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40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6例(90.0%),感觉异常4例(10.0%),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8例病人中7例有感觉异常,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术后3-24个月随访未发生肿瘤局部复发.结论:Ⅰ、Ⅱ、Ⅲa期乳腺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肢感觉障碍及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及其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3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8例。观察组患者在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时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对照组则一并清理肋间臂神经,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手术治疗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和腋部的皮肤感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上肢感觉客观异常的分别有1、5和2例,对照组患者术后1、3、和6个月上肢感觉客观异常的分别有34、31和27例,同为感觉异常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异常面积也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过程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上肢感觉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现已成为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1位,病死率的第5位[1-2]。随着国内外对乳腺癌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技术不断进步,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逐渐延长[3]。目前乳腺癌的治疗是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在中国改良根治术仍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术式。乳腺癌传统术式仅仅注重保留胸长、胸背神经以避免术后出现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而且有学者认为保留该神经可能在术中切断淋巴管,导致癌细胞扩散,违反了无瘤原则,影响手术的彻底性,并有局部复发的危险[4],加之操作繁琐,所以很多临床医师常常忽视保留肋间臂神经,造成患者术后出现感觉减退、麻木、疼痛、过敏等感觉障碍,导致患者心理负担加重。秦荣等[5]研究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感觉障碍的出现不但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乳腺癌治疗模式的改变,乳腺癌的治疗不仅要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还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减少患者感觉障碍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成为临床医师的共识。与此同时,相关学者对肋间臂神经的解剖研究越来越细化,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探索越来越深入,为认识肋间臂神经以及肋间臂神经综合征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3例,34例在术中成功保留肋间臂神经(保留组).29例未保留肋间臂神经(未保留组)。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上臂感觉功能。[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出现上臂的感觉障碍率为14.7%(5/34).未保留组术后出现上臂的感觉障碍率为65.5%(19/2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17.13,P=-0.0003)。两组患者腋窝清扫淋巴结数目无显著性差异(X^2=0.923,P=-0.337)。[结论]乳腺癌患者在遵循肿瘤根治原则基础上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可行的.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术后上臂感觉障碍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