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顾平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0):164-165
目的分析并评价内科治疗方法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辅助扩血管药物。结果本组7例患者MRI检查出现异常,其中5例为单侧病灶,2例为双侧病灶;4例病灶位于脑叶,边缘不清、呈现不规则的楔形,并累及到皮质以及皮质下;MRI结果显示出长T1及T2信号。病灶在左额顶部扣带回区者2例,病变区外缘为指状或尖角,表现为长T1及长T2信号。通过病理组织学确诊的患者中有1/3的血管造影表现出串珠样改变。2例患者进行脑活检,表现为小血管程度不等的肉芽肿及非肉芽肿性血管炎,患者脑实质小血管出血。全部11例患者在1年的随访期内出现复发者1例,有1例血管炎患者停用激素后无复发。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并辅以扩血管药物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THS的病因、临床特点、MRI表现。方法 收集11例THS患者,对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MRI表现及其治疗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临床表现与其受累脑神经相关;MRI表现有其特异性,可提高阳性检出率;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显,对于复发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效果显著。结论 THS诊断需结合临床资料、MRI检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排除性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眼科误诊分析与影像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科临床工作中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患者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眼科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与MRI影像特点.结果 本组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4例,头痛伴视物模糊4例,一过性黑朦2例,视力下降9例,视物变形1例,眼前黑影飘动1例.本组21例眼底检查均表现为视盘水肿.其中首诊时17例分别误诊为视神经乳头炎、视盘血管炎、视神经网膜炎、屈光不正、弱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视盘玻璃膜疣.4例没有明确诊断.MRI检查:急性期2例表现T1加权像等信号和T2加权像低信号,亚急性期3例,T1、T2加权像均为高信号.慢性期16例表现T1加权像上出现高或等信号,T2加权像上出现不一致的信号.结论 对CVST的眼科临床特征和MRI认识的深入是眼科临床工作中CVST在早期确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在对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内部成分分析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的MR表现某些方面以及与其内容物成分的关系。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在MRI检查中,大部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本组患者为14例;少部分表皮样囊肿T1WI及T2WI均呈等或高信号,本组患者为2例;另有一部分病灶T1WI、T2WI均呈低信号,本组患者为5例;极少数表皮样囊肿T1WI、T2WI均呈低、等、高混合信号,本组患者为1例。其病理成分与MR信号改变呈对应关系。结论MR对中枢神经系统表皮样囊肿病理成分的分析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原发性脑淋巴瘤经CT和MRI检查后的结果。方法分析过去从2009年至2010年在我院接受检查,并确诊查出患有脑淋巴瘤的患者中随机选出的21例的CT和MRI的检查结果。结果经过CT和MRI检查后发现,21例患者一共有29例病灶,其中有11例患者在进行CT扫描后又进行了MRI的检查。患者的病灶通过CT扫描后均为等或微高密度,T1WI为等,低信号。这其中有3例病灶为伴局灶性高信号;9例病灶在T2WI上为等,低信号;11例病灶DWI为等,高信号,29例病灶均为增强状态。21例患者经过检查后,病灶均呈现出瘤细胞排列密集、核浆比变高等现象,且病灶内部没有血坏死现象的发生。结论在对原发性脑淋巴瘤进行检查时,CT和MRI的扫描结果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但是容易与其它类型的脑类病变相混淆,因此医务人员在检查时要保持严肃谨慎的态度,认真为患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白塞氏病(NeuroBehcet disease,NB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例NBD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特点、治疗情况。结果神经系统表现:头痛(6例)、锥体束征(4例)、肢体瘫痪、麻木(3例)、复视(1例)、记忆力及理解力下降(1例)、视力下降伴视乳头水肿(1例)。脑脊液异常5例,颅脑MRI、MRA、MRV及DSA提示:脑干受累5例,基底节、侧脑室旁病灶3例,横窦血栓形成1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5例患者症状均有所缓解,3例病情较重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仍遗留头痛或一侧肢体麻木。结论 NBD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预后较差,应提高警惕,尽早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疑似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研究组患者接受MRI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对病灶的检测准确率。结果 5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病理确诊,对照组患者中有64个病灶,边界清晰的38个,边界较为清晰的19个,边界模糊不清的7个;所有病灶均未出现出血以及钙化,仅有18个病灶周围未见水肿;研究组患者中有73个病灶,边界清晰的43个,边界较为清晰的21个,边界模糊不清的9个;所有病灶均未出现出血以及钙化,仅有20个病灶周围未见水肿。研究组患者的病灶、边界清晰、边界较为清晰、病灶周围未见水肿的检测准确率分别为95.89%、95.35%、95.24%、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73.44%、78.95%、63.16%、5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边界模糊不清的检测准确率为100.00%,与对照组的7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采用进行MRI诊断,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可对于确诊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同时MRI还能探查到患者的病灶具体情况,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该诊断方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诊断与鉴别,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随机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确诊的该病患者50例,认真对其临床资料进行MRI分析。结果选出的50例病例都是B细胞弥漫大淋巴瘤治疗病例;其中单发者34例,多发者16例;共62个病灶,其中,在幕上者39个,在幕下者23个;形状多呈圆形或者类圆形,占位效应很低,且出现轻中度水肿现象者占68.9%。结论 MRI检查对临床诊断原发性的中枢神经淋巴瘤准确性较高,结合患者的年龄和病灶部位等相关因素进行检查,其诊断的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小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进行核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与常规MRI联合检查成像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小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人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评估两组蝴蝶征、病灶旁血管包绕征、病灶内血管包绕征、室管膜强化征、软脑膜、马蹄征等核磁共振影像学特征检出率;DWI图像中肿瘤实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并分析淋巴瘤的病理基础。方法对15例患者MRI检查和病理检查资料进行调研,分析MRI和病理特征。结果 MRI结果显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包括了单发性12例,多发性3例,肿瘤影像多呈类圆形肿块或结节,有轻度水肿现象, MRI平扫T1WI多显示弱信号,无钙化、出血等现象。病理检查结果与MRI诊断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术前诊断,需要在结合各种病史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例由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导致的孤立性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症合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该患者为69岁男性,因食管鳞癌多发性转移,使用PD-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治疗,用药5~6个周期后出现乏力、纳差。实验室检查提示低钠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鞍区MRI提示垂体体积偏小,部分空蝶鞍。诊断为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部分性垂体功能不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考虑与使用信迪利单抗相关。予糖皮质激素、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若出现乏力、纳差等症状,需警惕免疫相关性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及时发现、规范治疗、规律随诊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血管周细胞瘤MRI病理现象的分析,探索出提高血管周细胞瘤术前诊断效果的方法。方法分析2009年至2012年中已经确诊的18例血管周细胞瘤患者的MRI表现,对全部患者进行MRI平扫和增强检查,在选取其中的13例患者进行MRS和DWI检查。结果 MRI主要表现为病灶T1WI,这种信号平稳相等,而T2WI信号无规律可寻。结论结合DWI对血管细胞瘤进MRI和MRS检查,可以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的临床特点。方法 综合分析 4 1例MS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部位、重要辅助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MS多见于青年女性 ,病程多出现缓解与复发 ,上呼吸道感染、劳累可为其诱因 ,磁共振成像 (MRI)、电生理、免疫学有助诊断 ,视神经、脊髓受累多见 ,脑脊液显示免疫活性增高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结论 根据临床特点、结合MRI、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免疫学能明显提高临床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检查在脑脓肿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93例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MRI检查特征。结果本组93例患者经MRI检查后,其中17例患者病灶在T1WI上呈现不规则低信号,T2WI上呈现高信号;其余76例患者病灶在T1WI上脓腔和外周水肿区呈现低信号,脓壁呈现等信号,T2WI上脓腔和水肿区呈现高信号,脓壁呈现等或低信号,注射Gd-DTPA增强扫描脓壁呈环形强化。结论脑脓肿进行MRI检查具有一定特征性,对临床脑脓肿的病情分期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8年9月漳州市医院诊治的26例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6例,女17例,男9例,其中16例子痫患者,6例高血压脑病患者,4例肾功能不全患者。23例出现头痛,18出现癫痫发作,17例出现视物障碍,5例肢体麻木无力,4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有精神异常。影像学病灶以对称性为主,大部分位于双侧大脑后部白质,CT低密度影,MRI长T1、长T2,FLAIR高信号,大部分患者DWI低信号,ADC高信号。22例复查后病灶完全消失。结论 RPLS是妊娠期女性好发的,以头痛、癫痫、视觉障碍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为可逆性后部白质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尽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黎江 《中国当代医药》2013,(27):89-90,92
目的总结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MRI特征及临床表现,提高临床对RPLS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临床随访证实的RPLS患者的MRI资料,10例患者均行MRI常规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OWI),其中2例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I例行MRI增强检查。结果MRI检查示病变主要分布于后循环供血区,10例均有双侧顶枕叶皮质下白质不同程度受累,脑干、小脑受累3例,基底节、丘脑各1例,累及额叶2例,脑灰质受累2例,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水抑制序列呈高信号,DWI图呈等或稍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呈高信号,为典型血管源性水肿表现,2例MRA未见异常,1例行增强扫描未见异常,9例患者及时治疗后1—4d内缓解,1例患者首次MRI检查后未正确治疗,5h后复查MRI病灶范围增大,并出现新病灶,10例患者均于治疗2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8例复查MRI,病灶基本消失7例,1例大部分消失。结论RPLS是一种可逆性临床影像综合征,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对疾病转归起决定性作用,常规MRI及DWI、ADC图具有明显特征性,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CT与MRI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收治的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患者100例为对象,术后3个月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并以DSA结果为依据,观察CT与MRI的病灶残留检出率、复发检出率等。结果:术后3个月原始病灶残留诊断准确率、复发病灶检出率、新增病灶检出率方面:CT分别为89.12%、44.44%、33.33%,MRI分别为95.92%、77.78%、71.43%,经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病灶残留及复发的诊断上应用MRI价值高,有助于临床医师早期检出病灶残留、复发以及新发病灶,准确评估介入术疗效,为术后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PCNSL患者的MRI表现。结果单发病灶13例,2例多发,肿瘤常位于天幕以上的深部白质。MRI平扫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肿瘤瘤周水肿及占位效应明显,强化均匀。结论通过MRI相对特征性表现,提高PCNSL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颜云霞  黄赛赛  朱赟  王红  马晓蕾 《江苏医药》2022,48(4):341-343+346
目的 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与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SLE合并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男4例,女9例。其中,5例诊断为SLE后确诊为TTP,8例同时诊断SLE和TTP。3例为SLE中度活动,10例为SLE重度活动。患者均出现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发热(12例)、肾功能损害(11例)和神经系统异常(10例)。7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3例有效;6例患者接受血浆置换联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5例有效。6例患者长期随访病情稳定,5例死亡,2例失访。结论 SLE合并TTP患者常伴随SLE中、重度活动。当患者出现肾脏及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检测LDH水平与外周血涂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基础上早期联用血浆置换有利于改善SLE合并TTP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王志学  吴涛  韩大正  丁春生 《中国医药》2012,7(11):1400-1401
目的 探讨MRI平扫+动态增强在肝癌热化疗栓塞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我院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24例,均于热化疗栓塞术后1.0~1.5个月行MRI检查,并于MRI检查后1~3d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治疗.结果 本组24例共36个病灶,经过经动脉热化疗栓塞治疗后,在MRI显示共18例28个肿瘤病灶残留,无新发病灶;DSA共显示19例29个肿瘤病灶残留,无新发病灶.以DSA为标准,MRI判断病灶残存的敏感性为96.5%(28/29),特异性为100.0%(28/28).结论 MRI平扫+动态增强用于肝癌热化疗栓塞术后随访可及时准确检出残癌,是一种可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