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各自的特点,直接入药或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后再入药,这对中医药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中药生用和熟用提出了很多规律,并就中药的炮制品规范使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中药经加工炮制可增强药效或降低毒副作用。济生堂药店是六代中药世家,现整理介绍几种祖传中药炮制方法。一、当归的炮制将当归拣去杂质,洗净,每公斤用米酒100克喷淋均匀,另取山枝子20克,洗净,折断分插在当归中,稍闷,蒸1—2小时,凉干,放入熏缸中盖好,用硫磺熏2—3次;用前取出,除去山枝子,用热水洗清,晾至八成干,  相似文献   

3.
朱敏英 《中医药学刊》2005,23(3):535-535,550
中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各自的特点,直接入药或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加工后再入药。这对中医药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中药生用和熟用提出了很多规律,并就中药的炮制品规范使用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4.
介绍当归、川芎的炮制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酒洗当归切制法当归是中医常用中药之一,历来多为生用和酒制后使用。笔者根据樟树帮传统的炮制方法“酒洗”,将当归按比例用酒浸润后再切片。用于临床以来,收到较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将整件当归原药材拣去泥砂和非药用部分,并按大小分档。装药缸内,用水洗干净,并用干布抹干。按当归重量称好酒,100kg当归用酒10~15kg。首先在缸底下放一层约3cm厚的药材,然后均匀地喷一次酒,再放一层药材,再喷一次酒。这样依次放一层药材喷一  相似文献   

5.
王少敏  陆继伟  孟莉 《中成药》2014,(3):567-571
目的对干漆药材的挥发性毒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气相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干漆药材样品和饮片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挥发性毒性物质。结果共鉴定出了二甲苯、三甲基苯、甲基苯甲醛类同分异构体和乙酸至庚酸等系列有机酸类化合物等25个毒性成分。结论对炮制后的干漆色谱图中虽然仍有二甲苯类和甲基苯甲醛类物质的色谱峰,但峰强度明显降低,证明炮制后毒性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6.
荔枝核宜醋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燕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0):605-605
荔枝核为果实类中药,因其在治疗寒疝腹痛方面有特殊效果,故在临床中较常用。目前各种炮制规范将荔枝核的炮制品分为3种,即生荔枝核、清炒荔枝核和盐炙荔枝核。笔者在临床中根据本院协定处方,发现醋炙荔枝核的临床功效更强,使用效果更好,为此,特介绍炮制方法及相关理论。炮制方法:取净荔枝核,用取下刀片的转盘式切药机将之研破或碎,然后用醋拌匀,待醋被药料吸收后,再置锅内用文火翻炒,待炒至表面略有焦斑,微具香气时取出,放凉。  相似文献   

7.
探讨杜仲的炮制经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杜仲的炮制经验方法黑龙江省庆安县中医院齐继福,孙淑芳,齐秀芝中药炮制是祖国医学中的一门传统性的专门制药技术科学,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实践结晶,中药炮制质量好与坏将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杜仲的传统炮制方法是将杜仲切为小方块片放锅内用中火干炒,炒到杜仲皮...  相似文献   

8.
浅谈中药炮制辅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对中药饮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在漫长的应用过程中,炮制辅料已经逐渐成为传统中药的组成部分。中药用这些辅料炮制,是遵循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和临床用药的需求,通过炮制这一工艺手段以及辅料本身的作用,来影响或改变中药某些方面的性能,使之适应临床医疗的需求。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用辅料炮制中药确能改变药性、增强其疗效,  相似文献   

9.
苍耳子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苍耳子为菊科苍耳 Xanthium sibiricus Patxr.ex Widd.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具有通鼻窍、祛风湿止痛的作用 ,有小毒。临床上常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其古今炮制方法约 10余种。《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山东省中药炮制规范》《中国药典》( 1995年版 1部 ) ,只收载清炒法。近发现部分医疗单位临床上苍耳子生用 ,这样 ,既影响疗效 ,且生用苍耳子有一定的毒性 ,增加了毒性反应。临床上应严格按照炮制规范炮制后应用。现将苍耳子古今炮制方法、现代研究及临床生用之弊端论述如下 :1 炮制历史沿革苍耳子历史上的炮制方法很多 ,可分为净…  相似文献   

10.
<正> 中药炮制在复方药理研究中所具有特殊的意义。目前对中药炮制的研究,仅仅是从一味药物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来探讨炮制原理,未曾注意到药物炮制后对复方的作用到底有何影响。为什么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品可以出现在不同的方剂中,在这些不同的方剂中为什么不可以用同一炮制品?如地黄有鲜生地、干地黄(生地)、熟地、生地炭、熟地炭等不同,所组成的方剂有以鲜生地配方的黄连丸,有以干地黄配方的六味地黄丸,有以熟地配方的大补阴丸等。这些不同的炮制品在组方中起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新法炮制与传统炮制蜜制甘草品质与贮存。[方法]传统炮制炼蜜加1/3水熔化混合润透甘草片,拌炒至握之成团,松之即散,不粘手为度。新法炮制将甘草片、生蜜、酒、凉开水混合润透后拌炒至七成干,再用一定比例的炼蜜喷洒在甘草片中继续拌炒到握之成团,松之即散不粘手为度。[结果]新法炮制品表面呈金黄色、干爽、有光泽而不焦,不粘手,内部颜色均匀加深,维管束,有蜜液渗入痕迹,气醇香,味甘甜,贮存时间长,不发霉,增强补脾益气作用。[结论]新法炮制甘草外观性状美观,品质稳定,有利贮存。  相似文献   

12.
<正> 自然铜为二硫化铁(FeS_2)矿石,煅后能增强散於止痛作用,系我院中医伤科临床常用中药之一。煅制都需医院药房自己炮制。我省1977年版《中药加工炮制标准》规定:取原药,捣成均匀碎粒,置烈火中煅烧至红透,立即倒入醋内,醋淬至变黑褐色,亮星消失并酥松时,用水洗净,干燥。依此法炮制,时间长,需反复几次,费燃料,煅制时有毒气产生,危害炮制人员身体健康。对此,笔者进行工艺改进,使用几年来,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浅谈中药炮制传统经验“三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1979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中药系,毕业后分配到湖北省安陆市中医院从事着中药加工炮制工作,1985年由于工作的需要调到湖北省安陆市中药职工中等专业学校任教,2000年又由于人才引进调到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任教。自毕业到现在从事中药加工炮制工作和中药专业课(《中药炮制学))理论教学工作20余年,对中药加工炮制研究颇有心得,本丈是根据历代祖国医药学中丈献记载及笔者长期中药加工炮制的体会,展开了中药炮制传统经验“三看”的论述。中药加工炮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要想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须将中药加工成合格的炮制品。要想得到合格的炮制品就必须在中药炮制过程中严格掌握传统的炮制经验“三看”。中药加工炮制历史悠久,是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是祖国医药学宝库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代医药学家长期临床用药的经验总结。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与疗效。宋代《太平圣惠方》一书中旱有论及“炮制失其体性……,虽有疗疾之名,永无必愈之效,足以医者,必须殷勤注意”。这就是说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明代(《本草蒙筌》中亦论及“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这就说明严格掌握炮制法则和操作技术,对保证药物功效有着直接的关系,精辟地论述了中药炮制的理论与意义。传统经验为了保证中药饮片质量达到配方用药要求的标准和治病目的,总结了中药在炮制工艺过程中的“三看”即看水性、看火候、看色气。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药制剂过程中,无论是中药材的炮制,还是将中药材煎煮提取制成汤剂或其它制剂,都要用水。最常用的有天然水(泉水、江河水等)及自来水。在城市主要是用自来水。有人主张用自来水煎药;有人认为:“目前城市自来水已基本符合煎药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中药炮制中“双向调节“的作用进行论述。其中列举了近三十味常用中药,通过炮制加工后呈现双向效能。并将中药炮制中常见的双向作用归纳为“升“与“降”;“泻”与“补”;“收”与“散”;“行”与“止”;“表”与“里”等几个方面。初步论证双向性的产生是与药物所含成分的量变与质变有密切联系。因此,通过对炮制“双向调节”的研究,将有助于揭开中药炮制的实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蜂蜜沫为蜂蜜在炼制过程中的杂质部分,多弃之不用。从蜂蜜沫来源于蜂蜜这一点出发,将其用于一些中药的炮制,经十多年来的临床观察,并与蜜炙的中药对照,无明显差异。由此提示,蜂蜜沫可以代替蜂蜜炮炙中药。我院用蜂蜜沫炮制中药款冬花、桑白皮、紫菀、远志、百合、黄茂、甘草等10余种,应用十多年,节  相似文献   

17.
雄黄炮制法的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黄临床常用干解毒、杀虫,为毒剧药物之一。其成分除二硫化二砷外,尚含少量砷的氧化物及重金属盐,三氧化二砷(砒霜)是造成其常量中毒的主要成分。因此,雄黄在应用前需经炮制。古本草多数载为干研法、水飞法和煮法等,《中国药典》85年版规定,雄黄以干研或水飞法炮制。但由于雄黄来源复杂,质量差异较大,故有用水飞法除砷效果不明显的报道。实际即使原药材质量相同、但水飞后干燥温度和粉碎度的不同,对其质量亦有很大影响。现在我们用银盐比色法对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现对中药炮制有所忽视,影响医病效果。如该切的不切,该炒的不炒,该煅的不煅,甚至成块的矿石类中药都配方入药。众所周知,中药不经炮制是不被入药的。尤其毒性药物,不炮制,非但不能治病,反会引起中毒。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曾见将块状的石膏配入药中,这对高热的病人就起不到清热降火的效果,甚至延误了病情。应用石膏,应碾碎呈粉状而入药,才能发挥其作用。再如鳖甲、龟板,也必须按炮制要求砂炒、醋淬,方能入体医病。大黄为常用之品,其中所含大黄素可清热致泻,所含柔质又涩肠止泻,临床应用必须按病情所需,经不同炮制入药,才能收到意想效果。因此,加强中药的炮制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浅谈辅料在中药炮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西部中医药》2001,14(5):72-72
辅料的性质直接改变着中药炮制品的性味功能。为适应临床病症的需要,辅料的应用范围随着科技的发展应不断地扩大。因此,中药工作者应不断向临床提供品种齐全的辅料炮制饮片,医生的处方用名除生品、制品外还应详细注明何种辅料制品,现具体叙述如下。1应用辅料改变药效中药饮片经过不同的辅料炮制后,其功能主治均有不同,如黄连以猪胆汁浸炒,用治肝胆实火;以醋浸炒,则治肝胆虚火;以酒炒,治上焦之火;以姜汁炒,治中焦之火;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下焦之火;以茱萸汤浸炒,治气分湿热之火;以干漆末调水炒,治血分伏火;以黄…  相似文献   

20.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据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的作用发生变化,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成分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