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择期拟行胃上部癌根治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对照组(2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体质量及血清胃蛋白酶Ⅰ型与Ⅱ型比值、血清胃泌素、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血清胃泌素、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单次进食量、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保留了胃及十二指肠相关生理功能,患者远期营养状况较好,且手术难度小、创伤小、安全性较好,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64-267
目的:探讨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在胃上部癌手术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其他方式进行比较。方法:以黄山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胃上部癌行胃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分为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DC)组、全胃切除Roux-en-Y空肠代胃术(RY)组和近端胃切除食道胃吻合术(GE)组。结果:所有病例距肿瘤远切缘>5 cm,切缘阴性,符合D2根治术的规范。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梗阻、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2个月,DC组患者的倾倒综合征、腹泻、餐后饱胀发生率分别是0.00%、3.03%和3.03%,分别低于RY组的16.67%、30.00%和83.33%(P均<0.05)。DC组返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6.06%,低于GE组的50.00%(P<0.05),但与RY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C组和RY组术后1年的体质量大于术前的比例、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均高于RY组,分别为78.79%vs 23.33%、(128.9±19.4)g/L vs(112.8±17.6)g/L和(349.9±20.6)mg/L vs(312.8±19.4)mg/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组患者术后1年的体质量大于术前的比例高于GE组(78.79%vs 50.00%,P<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残胃空肠双通道吻合术能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并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是胃上部癌根治术较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贲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1983年5月~1993年5月行贲门癌手术1258例,其中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317例,近端胃大部切除食管胃吻合术941例。现将60岁以内贲门癌患者4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0例,观察两种消化道重建方法术后的症状、生活质量、并发症、生存率总结报...  相似文献   

4.
陈勇  徐国良  潘锋 《浙江医学》2010,32(12):1770-1772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对60例近端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采用两种常用的消化道重建术式:食管与胃直接吻合31例(直接吻合组),食管与胃之间空肠间置吻合29例(间置吻合组).对两种重建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及营养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与直接吻合组比较,间置吻合组手术时间显著延长(P<0.01),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年间置吻合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较直接吻合组明显降低(P<0.01),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及营养状况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食管残胃间空肠间置吻合是近端胃大部分切除后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贲门胃底癌的近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贲门胃底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n=40,A组)和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组(n=34,B组)。统计两组围手术期基本指标、术后生活质量和防反流效果,随访3年后比较两组生存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时间长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并发症方面:B组反流性食管炎、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术后6个月Visick分级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端胃大部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治疗贲门胃底癌能取得同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相接近的近远期手术效果,且在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张元军 《中外医疗》2013,32(2):82+84-82,84
目的进一步比较胃上部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胃上部癌120例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手术后的相关对照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总并发症发生率全胃切除组为21.43%(9/42),近端胃切除组为20.51%(10/78),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手术后5年生存率比较,全胃切除组5年生存26例,5年生存率为61.90%;近端胃切除组5年生存43例,5年生存率为55.13%。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胃上部癌的过程中,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差异不显著,要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近端胃大部分切除胃浆肌瓣贲门重建术主要用于食道下段、贲门、胃体及胃底病变。此手术侵蚀较大而且有些还需做联合脏器切除,即同时切除脾或胰尾;周围淋巴结清扫。我科自2000年10月以来共施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胃浆肌瓣重建术18例,术后效果满意,避免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的发生,防止了返流性食道炎的出现,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术后往往出现反流性食管炎,作者近20年来对14例较严重的病例进行了残胃胃窦切除和Roux-Y胃空肠吻合术,术后症状逐渐改善,效果满意。本文就该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疤痕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疤痕长度、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清扫结果相当,但患者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疤痕少,住院时间短。因此,腹腔镜治疗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其中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eal-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早期AEG较其他部位胃癌有着更差的预后。近端胃切除术是目前AEG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但以胃食管反流为主的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临床上为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衍生出的各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如双通道吻合、空肠间置、管状胃、双肌瓣、改良管状胃等)的疗效尚未统一,且传统的反流评估方法正面临挑战。因此,本文对近端胃切除的防反流术式及其评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5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标准Roux-en-Y吻合术处理,而研究组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处理,两组患者皆进行〉3个月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三个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上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24.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排空时间与每次食量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每天饮食次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并发症较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较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胃上部癌患者共76例,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胃切除术,对照组患者给予近端胃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与血清清蛋白,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5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能够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2):1095-1097
目的比较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与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贲门癌患者110例,其中46例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食管残胃吻合组),64例患者行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Roux-Y吻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及体质量指数。结果食管残胃吻合组和Roux-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166.4±19.3)、(123.4±18.9)min,Roux-Y吻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食管残胃吻合组(P<0.05)。术后3、6、12个月,食管残胃吻合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体质量指数均显著高于Roux-Y吻合组(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与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手术效果,但全胃切除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手术时间较短,而近端胃大部切除后食管残胃吻合术能更好地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生存质量,更适合早中期的近端胃癌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4.
蒙锦莹  牛云霞  陈治  许诚 《海南医学》2023,(10):1412-14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早期胃上部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况和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早期胃上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全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近端胃切除双通道吻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并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随访至2022年8月1日时的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总蛋白、血红蛋白水平为(57.29±5.13) g/L、(66.52±5.81) g/L、(120.02±11.84) 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05±4.33) g/L、(50.73±5.81) g/L、(108.12±8.10)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5.
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营养和免疫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比较,探讨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将24例胃上部癌患者分为全胃切除组(简称全切组,n=12)及近端胃大部切除组(简称近切组,n=12),并术后随访6个月,对两组病例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第1天体质量、血红蛋白、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及IgG、IgM、IgA、CD3+、CD4+、CD4+/CD8+比值均下降,CD8+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14 d两组间前白蛋白、IgG、IgA、CD3+、CD4+、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IgM比较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lt;0.01);术后1个月及6个月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全胃切除"P"-Roux-en-Y代胃术式是一种较好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于术后的营养及免疫功能维持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 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腹腔镜手术的112例Ⅱ、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患者45例(LAPG组),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患者67例(LATG组)。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肿瘤大小、肿瘤距上切缘距离、TNM分期、近期并发症及3年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TG组清扫的淋巴结数目(22.9±6.7)枚,较LAPG组(19.7±4.6)枚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PG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40.0%),远较LAPG组(3.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治疗SiewertⅡ、Ⅲ型AEG均是可行和安全的,考虑到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生存质量,建议尽量选择LATG术式。  相似文献   

17.
李舒明 《当代医学》2011,17(26):62-62
目的总结分析48例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治疗胃上部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结果病例距肿瘤远切缘5cm切缘阴性,清扫淋巴结符合根治术的规范,未发生吻合口漏、梗阻、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钡餐造影部分钡剂经过残胃——十二指肠径路进入空肠,无钡剂返流入食管。随访15个月无返流性食管的病例,近期生活质量满意。结论近端胃切除间置空肠双通道吻合术能够保留残胃的部分功能,手术简单,难度小,可防治返流性食管炎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近期效果良好,是胃上部癌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根治与近端胃切除根治的术后效果.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收治的36例贲门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全胃切除组)18例及B组(近端切除组)18例,对比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1年、3年、5年生存率,分析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根治与近端切除胃癌根治的术后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年存活率88.9%,3年存活率61.1%,5年存活率38.9%;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38.8%,1年存活率83.3%,3年存活率44.4%,5年存活率22.2%.两组比较,A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3年、5年存活率均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胃切除根治术治疗贲门癌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并能提高远期生存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在治疗近端胃癌、贲门癌中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2年3月共收治近端胃癌及贲门癌18例,随机分成两组,9例施行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患者为观察组,9例施行全胃切除、近端空肠襻代胃术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于15天行钡餐检查及99mTc-DTPA同位素测定返流比值及排空情况以了解代胃功能.结果回盲肠代胃具有贮存、排空及抗返流功能.结论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回盲肠代胃术能有效预防术后返流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在治疗近端胃癌,贲门癌中的疗效,方法 1998年1月-2002年3月共收治近端胃癌及贲门癌18例,随机分成两组,9例施行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间置回盲肠代胃术患者为观察组,9例施行全胃切除,近端空肠襻代胃术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于15天行钡餐检查及^99mTc-DTPA同位素测定返流比值及排空情况以了解代胃功能,结果 回盲肠代胃具有贮存,排空及抗返流功能,结论 保留幽门,近端胃切除,回盲肠代胃术能有效预防术后返流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