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分析农村留守妇女AIDS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效果,为今后有效开展AIDS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正确的工作方法。方法通过基线调查,制定并实施目标人群AIDS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方式,1年后以问卷形式的调查结果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留守妇女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的占80%以上,普遍较低。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留守妇女AIDS单项问题的知晓率均有显著提高、整体知晓率达到86.4%(P0.01),对AIDS及AIDS病人态度明显改善(P0.01),夫妻团聚期间安全套使用率由干预前的1.1%提高到干预后的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疗器械安全意识得到明显提升(P0.01)。结论在农村留守妇女中通过AIDS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方式来提高AIDS的抵御能力是切实可行和行之有效的,这对保护留守妇女的健康和防止AIDS向农村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凌文杰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6):1055-1057
构建农村留守妇女群体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农村留守妇女群体的生活质量,防范艾滋病的传播和扩张,降低艾滋病的发病率,延长艾滋病人的寿命.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建立农村留守妇女的电子健康档案,妇女健康检查,健康危险因素评估,医药干预管理等.农村妇女群体实施健康管理需要完善如下策略:提高对健康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构建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农村妇女管理信息平台;实施动态的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病因治疗”和“症状诊疗”双向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3.
孤独感对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孤独感对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河北省某地区的330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留守妇女在健康总体自测上低于理论中值的人数为36人,总检出率为11.88%。②留守妇女孤独感总分与睡眠质量(F=6.593,P﹤0.001)、锻炼时间(F=4.83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农村留守妇女孤独感与自测生理健康、自测心理健康、自测社会健康以及健康总体自测均呈显著负相关(P﹤0.001);农村留守妇女年龄与自测生理健康、自测心理健康、健康总体自测呈显著负相关(P﹤0.01)。④孤独感对自测健康状况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农村留守妇女健康总体自测水平偏低;睡眠质量、锻炼时间对农村留守妇女的孤独感有影响;留守妇女的孤独感越高,自测健康状况越差;应积极关注农村留守妇女,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泗县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和梅毒、HIV感染状况,探索适合农村留守妇女预防控制艾滋病、梅毒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选取15个乡镇,每乡镇4个行政村,每村不少于10人,共636名农村留守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血样进行HIV、梅毒检测。结果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3.40%,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029,P=0.000)。636名农村留守妇女HIV、梅毒均为阴性。结论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妇女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梅毒传播。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妇女健康教育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农村留守妇女的健康需求,为制定淮安市楚州区农村关爱工程中的留守妇女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66名留守妇女,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和访谈。结果留守妇女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052人,占50.9%,小学797人,占38.6%,文盲138人,占6.7%。留守妇女对健康知识需求占前6位的分别是:性病预防知识、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病毒性肝炎预防知识、肿瘤预防知识、饮食卫生知识、高血压预防知识。分别占95.6%、92.7%、92.3%、90.9%、89.4%、85.4%。调查对象认为获得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录像/电视、卫生知识讲座、健康教育知识资料人户等。结论农村留守妇女健康知识缺乏,学历层次不高,健康知识需求较高,应采取有效的、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健康传播方式以满足调杏对象希卑获得的健康知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比宁夏农村留守妇女在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前后的变化,以分析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妇女经过健康教育,对常见妇科病的认知大幅度提高,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有所改善。结论健康教育是促使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一项基本措施,应继续致力于健康行为的干预,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提高宁夏农村留守妇女整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态度和行为情况,探讨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河南省不同地区1 800名留守妇女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不同地区留守妇女艾滋病常识及对艾滋病态度的合计总认知率分别为63.3%和40.4%,不同地区略有不同,均显示出新蔡县固始县商城县;对艾滋病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赞同率仅有2.4%,而且出现新蔡县商城县固始县的状况,占94%的夫妻性生活是丈夫决定。结论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不全面,艾滋病防护意识普遍较差,安全套使用率极低,存在发生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可能性,急需政府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以保护留守妇女的健康。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5月2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留守儿童保健服务和疾病防治,在部分贫困地区启动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探索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和方法,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知》提出,各地要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的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对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营养与喂养、疾病预防等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茂南区"外来妇女"艾滋病(AIDS)知识知晓情况以及健康教育方式,探讨开展AIDS健康教育的模式。方法对1990年以后来自广西、云南、贵州和越南、缅甸的外来妇女进行AIDS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形式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58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主(61.5%),AIDS知识总知晓率为59.4%,倾向于以电视作为传播媒介开展AIDS健康教育最多(84.9%),其次通过乡村医生(48.0%)。宣传折页、培训和文艺表演等方式接受程度低。结论 "外来妇女"是特殊的AIDS高危人群,在该人群中开展AIDS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提供多样化符合该特殊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农村留守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生活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随机整群抽取的廊坊市1 372名农村中学生(留守600名,非留守772名)健康生活方式现状进行研究.结果 留守男生和女生在健康生活方式“较差”等级上的比例分别为24.45%和25.16%,非留守中学生分别为20.15%和22.63%;而留守男生和女生在健康生活方式“优秀”等级上的比例分别为10.54%和9.80%,非留守中学生分别为13.77%和11.80%.留守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6个维度得分在2.77~3.46分之间,非留守中学生在2.82~ 3.69分之间,均处在中等偏下水平.健康教育4个维度平均得分留守中学生在3.07 ~ 3.65分之间,非留守中学生在3.02~3.70分之间,对学校健康教育整体的满意程度较高.对农村留守中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程度较深或较强的家庭因素依次是监护方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母亲文化程度(β值分别为0.397,0.263和0.203);学校因素依次是健康教育活动、校园健康文化和健康教育制度(β值分别为0.448,0.364和0.306).结论 农村留守中学生健康危险行为主要表现在营养行为、身体运动、健康责任和自我实现4个维度.家庭和学校因素影响作用明显,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