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转移瘤是预后较差的常见颅内恶性肿瘤。灌注加权成像(PWI)、磁共振波谱(MRS)、扩散加权成像(DWI)、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等新兴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可用于单发脑转移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对脑转移瘤术前计划、术中切除及术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脑MR灌注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脑磁共振(MR)灌注成像测定脑内病变血液动力学和微循环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静脉注射增强剂(Gd-DTPA)或磁性标记流动血液中水质子技术测量脑血容量、脑血流速度、平均通过时间和团注造影剂首次到达时间;结果:缺血性病变和富血性病变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速、平均通过时间和团注到达时间可出现减少或增加,通过缺血性病变脑血容量减少或无变化,脑血流速度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团注到达时间延长;结论:脑MR灌注成像可以用于诊断早期脑梗塞和评价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对恶性脑肿瘤分级和评价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药物疗效也可提供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磁共振弥散及灌注成像,研究栓塞前、后及溶栓后脑组织不同区域的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其判定半暗带的价值。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280-320g),随机分成3组A、B、C组,A组为对照组(n=10),B组为缺血2小时组(n=5×5),C组为缺血6小时组(n=5×5)。采用改良Zea 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大脑中动脉拴塞模型,于再通前及再通后2h,24h用Signa Profile 3.0T MRI分别行大鼠脑冠状位弥散成像、灌注加权(D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评价血流再灌注情况。结果A组(假手术组)DWI及脑血流灌注NEI参数图均未见异常。B组(缺血2h再灌注组)再通前DWI出现大片浅淡的高信号,灌注图示大面积的灌注减低区,DWI异常面积明显小于PWI异常面积;再灌注后2h及24h DWI异常面积较灌注前稍缩小(P〉0.05),灌注图像上,血流逐渐基本恢复,rNEI值逐渐升高,DWI异常面积与PWI异常面积趋向一致。C组(缺血6h再灌注组)再通前DWI出现大片高信号,范围与PWI基本一致;再灌注后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DWI面积无明显变化,灌注图像上,血流恢复不均,局部存在灌注缺损。结论磁共振脑血流弥散及灌注成像可定量地提供脑组织血流量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可提供脑组织的病生理状态,判定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溶栓可能性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前后行PWI、DTI检查,评估术前术后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前双侧脑灌注存在差异,患侧MTT延长,CBF、CBV降低,术后患侧MTT缩短(t=4.396,P=0.000),CBF升高(t=-2.81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变化不明显。术前患侧额叶FA值较对侧降低(t=-2.539,P=0.013),术后患侧额叶FA值较术前升高(t=-2.322,P=0.032),而顶叶、枕叶、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FA值变化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PWI、DTI技术可提示脑组织血流灌注及脑白质受损情况,从而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前术后脑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灌注成像评价兔后肢缺血模型肌肉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MRPWI)在评估兔后肢缺血模型肌肉组织灌注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6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右后肢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前、术后1, 3, 7, 14, 21, 28, 42, 56, 70 d行MR灌注成像检查,原始灌注图像资料经Mean Curve软件处理,将感兴趣区(ROI)信号强度变化绘制成时间-信号增强百分比曲线,分析该灌注曲线特征并观察灌注参数(注药后开始强化时间、强化峰值、强化斜率)变化趋势. 结果:术后右后肢血流灌注较对侧急剧减低,术后7 d内灌注恢复非常缓慢,从14 d起灌注恢复逐渐加快,但直至术后70 d仍未恢复至正常灌注水平. 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安全、无创、半定量地且较准确地评估动物后肢缺血模型随时间推移发生的肌肉组织灌注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由于在采用动物模型进行脑缺血的机制研究及药效学评价时,多在单一时间点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测,所以无法实现对脑功能损伤动态演变进程的观察。而应用常规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动物脑缺血模型脑损伤的活体动态观察。其中,灌注加权成像、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张量成像及磁共振波谱成像可观察脑缺血损伤的动态演变进程。未来在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基础研究中,将磁共振成像与病理学结合可以更好地综合评价脑缺血的损伤程度及客观评价药物对脑缺血损伤后脑功能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增强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脑灌注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53例AIS患者,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分为病情进展组(n=19)与病情稳定组(n=34),均接受常规MRI、MRI增强扫描检查,比较病情进展组、病情稳定组的病灶中心与对侧灌注参数[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TP)],并比较两组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elative mean?transit time,rMTT)、相对达峰时间(relative time to peak,rTTP),分析两组患者的脑灌注状态MRI特征。结果 病情进展组、病情稳定组的病灶中心CBF、CBV均低于对侧,MTT、TTP均长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的rCBF、rCBV低于病情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两组的病灶周围相对正常区域灌注情况将脑灌注状态分为4种:①灌注不足,主要表现为TTP、MTT显著延长,局部CBV、CBF显著降低;②侧支循环形成,主要表现为MTT延长,局部CBV增加或正常;③血流再灌注,主要表现为MTT缩短或正常,局部CBV显著升高,局部CBF稍微升高或正常;④过度灌注,主要表现为局部CBV、CBF明显升高,其中病情进展组的脑灌注状态以灌注不足为主。结论 MRI增强扫描可提供AIS患者缺血半暗带与脑灌注状态信息,有助于指导临床拟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促进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高血糖对脑糖水平及脑卒中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诱发大脑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模拟缺血性脑卒中,在再灌注前5 min单次腹腔注射50%葡萄糖溶液(6 mL•kg-1)诱导再灌注早期高血糖。在再灌注30 min和24 h时检测脑糖水平,并通过神经功能评分及脑梗死面积的统计评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结果:给予葡萄糖后,血糖显著增加,并持续至再灌注后120 min (P < 0.05)。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脑糖水平的增加,再灌注早期血糖的升高会进一步加重再灌注24 h时脑糖水平的增加,并显著增加再灌注24 h时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面积(P < 0.05)。结论:脑缺血后,再灌注早期高血糖可加重再灌注后脑糖水平和脑损伤的增加,脑糖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高血糖介导的脑卒中损伤加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陈捷  尤丽玲  徐邵樱 《浙江医学》2016,38(11):799-803
目的探讨脑微出血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择期行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术前MRI检查提示有脑微出血分为脑微出血(脑微出血组)和无脑微出血的患者(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进行认知评价,行常规序列MR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是否有新发脑微出血。术后3个月有新发脑微出血者再与无新发脑微出血者的临床资料再作比较。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微出血组术后7d、3个月MoCA总分[(22.98±3.43)、(22.12±3.15)分]低于对照组[(24.58±2.20)、(23.62±2.3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新发脑微出血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占比(64.4%)、糖化血红蛋白(HbA1c)[(7.26±1.64)%]多于或高于无新发脑微出血组[26.7%、(6.44±1.41)%],术后3个月MoCA总分[(21.18±2.24)分]低于无新发脑微出血组[(23.88±2.7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既往有脑微出血和糖尿病病史、术前脑微出血病灶数均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OR=45.694、63.877、3.762,P<0.05或0.01),术前脑微出血预测认知功能障碍阈值的ROC曲线提示最佳脑微出血病灶数阈值为5.5,灵敏度55.1%,特异度77.4%,Youden指数=0.325。结论脑微出血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脑微出血病灶数及糖尿病病史均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的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研究,探讨其在判断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中的价值。 方法  选取52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患者,对放疗后影像随访过程中首次出现异常强化病灶的患者进行常规MR及PWI成像,测量病灶强化区域的最大相对脑血容量(rCBVmax)值,根据病理及临床随诊结果,分析PWI对肿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的鉴别诊断价值。 结果  52例患者中,胶质瘤复发30例,放射性损伤22例,常规MR诊断准确率38.5%(20/52),肿瘤复发区rCBVmax值(2.43±1.52),放射性损伤rCBVmax值(0.67±0.44),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依据PWI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准确率为82.7%(42/52),常规MR与PWI诊断准确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  结论  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提高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损伤诊断的正确率,灌注成像rCBVmax值对胶质瘤复发与放射性损伤鉴别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