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给予蒙脱石散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消旋卡多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4%和73.3%,平均止泻时间分别为(48.92±3.02)h和(100.23±3.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蒙脱石散与消旋卡多曲联合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余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8):4445-4446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43例采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退热、止泻时间和总疗程。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退热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加快患儿退热和止泻,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施红  蒋迎佳  安琪  唐天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07-3109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双八面蒙脱石散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267例,随机分成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组(甲组)89例,双八面蒙托石散治疗组(乙组)89例,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双八面蒙托石散联合治疗组(丙组)89例。结果: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组。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双八面蒙托石散联用可明显缩短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程,改善腹泻症状。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可以作为佐治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联合蒙脱石散在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ESR和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呕吐及腹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ESR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结合蒙脱石散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性肠炎可有效降低血清中CRP及ESR水平,缩短患儿止泻时间及退热时间,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80例6个月~3岁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随进对照分组,对照组予思密达+金双歧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按年龄组服用不等量的消旋卡多曲颗粒,二组均予综合治疗,均连服6d,追踪观察治疗后排便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加用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组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止泻时间、总病程较对照组短(p<0.01),且有效率达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较快减轻腹泻症状,改善大便性状,有效缩短病程,用药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评价消旋卡多曲颗粒与宝乐安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为急性轮状病毒肠炎的患儿195例,随机分为3组: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组(甲组)65例、宝乐安治疗组(乙组)65例、消旋卡多曲颗粒和宝乐安联合治疗组(丙组)65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丙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宝乐安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确切、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予蒙脱石散(思密达)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旋卡多曲治疗,疗程均为3 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34/40)和63.2%(24/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可较快缓解病情,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孙军英 《现代保健》2010,(14):40-41
目的 探讨消旋卡多曲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科室2008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到粪便RV-Ag(IgM)阳性的11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消旋卡多曲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消旋卡多曲和蒙脱石散联合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小儿轮状病毒肠炎应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224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的纠正脱水、纠正酸中毒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对照组服用蒙脱石散,观察组服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和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应用消旋卡多曲联合西咪替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几率小,对患者来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旋卡多曲与静脉丙球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6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大便性状改善快,临床症状消失快,病程短,疗效佳,且无任何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旋卡多曲与静脉丙球联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消旋卡多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无乳糖饮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泻、发热和呕吐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ST、CK、CK-MB、LDH和a-HBD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乳糖饮食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田淑新  杨硕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7):1642-1643
目的探讨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用药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某院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用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的脱水恢复时间、止泻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应用治疗婴儿轮状病毒肠炎能产生协同作用,既能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又能保护肠黏膜,从而迅速改善症状,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依从率。结果观察组的发热、腹泻、脱水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相关临床症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利于患儿转归。  相似文献   

14.
罗用 《现代保健》2010,(2):13-14
目的 研究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50例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更昔洛韦配伍西咪替丁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获得较佳疗效,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王会民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3):652-653,656
[目的]为提高治疗效果,探索性病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某科门诊接受治疗的128例性病患者,单盲抽样随机将其中98例分为观察组,余者分为对照组。对照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疗效情况、有效治疗者所需时间和费用及干预前后HAMD和HAMA评分。[结果]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57.5%。对照显示,观察组显效者和有效者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无效者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治疗者所需时间和费用对照显示,观察组治疗所需时间和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HAMD和HAMA评分对照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显著降低治疗所需时间和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周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96-5498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性肠炎与血清转氨酶和心肌酶谱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10~2011年收治的62例小儿RV性肠炎(观察组)和RV抗原阴性的57例肠炎患儿(对照组)进行血清转氨酶及心肌酶谱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转氨酶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年龄越小肝功异常率越高;观察组患儿心肌酶谱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RV性肠炎可引起血清心肌酶谱和转氨酶异常;早期监测血清转氨酶和心肌酶谱变化,对小儿RV性肠炎的诊断和干预治疗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阳光融和医院进行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并分析对免疫功能(IgG、IgA、CD4^+/CD8^+水平)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结果在治疗72 h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09);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肠道菌群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对于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患儿腹泻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150例急性腹泻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患儿予以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观察组给予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对两组患儿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呕吐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排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与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能明显提高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胱抑素C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肾功能损伤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因腹泻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128例,按照粪便RV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RV阳性)88例及对照组(RV阴性)4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肾功能相关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肠炎患儿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和胱抑素C(Cys 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UN<0.01,PCRE<0.01,PCys C<0.01);RV肠炎患儿肾功能损伤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以BUN和CRE为诊断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Cyc C为诊断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V肠炎患儿Cys C异常检出率(44.3%)高于BUN、CRE的异常检出率(13.6%)。结论 RV肠炎患儿存在肾功能损伤的情况,Cys C作为一种稳定的肾功能指标,可用于RV肠炎患儿肾功能损伤的监测中,及时发现肾功能损害,并对其进行干预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