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腰麻-硬膜外联合镇痛产程进展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 (CSEA PCEA)是否对产程进展存在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2年 3月~ 8月 5 0 7例阴道分娩健康初产妇病历资料 ,观察组 (CSEA PCEA)共2 5 9例 ,对照组 (未采用CSEA PCEA) 2 4 8例 ,通过产程图比较两组产程进展。结果 观察组第一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 (2 71 93± 12 7 4 4 )min和 (5 7 39± 35 5 2 )min ,较对照组活跃期 (188 0 8± 110 2 9)min及第二产程时间 (44 84± 31 92 )min延长 (P <0 0 0 1) ;观察组产程图宫口曲线较Friedman产程图倾斜角度较小 ,即活跃期进展较慢 ,平均每小时宫口开大 1 5cm。结论 腰麻及硬膜外联合镇痛后活跃期进展减慢 ;镇痛后的产程处理不应单纯按照传统Friedman产程图。CSEA PCEA不适宜作为理想的分娩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对母儿预后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及连续硬膜外阻滞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儿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2001年8月至2004年10月施行分娩镇痛的2593例产妇,分为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组)1482例,硬膜外阻滞组1111例;未施行分娩镇痛的4078例产妇为对照组。比较3组产妇在分娩方式、母儿合并症方面的差异。结果(1)分娩方式比较:①剖宫产:联合麻醉组为423例(28.5%),硬膜外阻滞组为351例(31.6%),对照组为1847例(45.3%),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钳助产:联合麻醉组为231例(15.6%),硬膜外阻滞组为207例(18.9%),对照组为357例(8.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阴道顺产:联合麻醉组为828例(55.9%),硬膜外阻滞组为553例(49.8%),对照组为1874例(46.0%),3组间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母儿合并症比较:①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33.7%(499/1482)、17.3%(256/1482)、1.8%(27/1482)、6.1%(91/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29.8%(331/1111)、18.1%(201/1111)、1.7%(19/1111)、5.4%(60/1111),对照组分别为28.5%(1163/4078)、8.3%(337/4078)、0.8%(34/4078)、3.0%(124/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的母儿合并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联合麻醉组分别为4.3%(63/1482)、1.0%(15/1482),硬膜外阻滞组分别为4.1%(45/1111)、0.8%(9/1111),对照组分别为3.9%(159/4078)、1.4%(56/4078),联合麻醉组及硬膜外阻滞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中对产妇实施腰麻加硬膜外阻滞镇痛,可降低剖宫产率,但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发生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在分娩过程中,促进产程进展、减轻分娩疼痛等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各60例,在孕妇宫口开大约3cm以上,实验组采用间苯三酚80mg静脉推注联合硬膜外麻醉行无痛分娩,对照1组单纯采用间苯三酚80mg静脉推注;对照2组单纯采用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比较在用药后1h的镇痛效果及产妇运动能力,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血氧饱和度和新生儿评分等母儿结局。结果对照1组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剖宫产率与实验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痛效果差。对照2组镇痛效果良好,但第一产程活跃期较对照1组和实验组时间明显延长,剖宫产率相对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苯三酚联合硬膜外麻醉缩短产程效果明显,镇痛效果良好,对母婴无不良反应,减少了剖宫产。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206例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对产程、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分娩镇痛的产妇 2 0 6例作为观察组 ,将未采用任何分娩镇痛药物而进入产程的产妇 2 0 6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观察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两组产程活跃期比较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两组分娩方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CSEA用于分娩镇痛 ,疼痛阻滞完善 ,加速了产程活跃期及第二产程的进展 ,降低了剖宫产及阴道难产率 ,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疗效分析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目的 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的影响。方法 在全程胎心监护下 ,对4 9例产妇用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进行分娩镇痛 (观察组 ) ,与同期 5 7例未干预产妇 (对照组 )比较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Apgar评分。 结果 观察组分娩镇痛效果非常显著 (P <0 0 0 1) ,而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持续微泵给药有良好的分娩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6.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CSEA)进行分娩镇痛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试验组)无产科并发症和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分为自然临产组120例,缩宫素引产组80例;随机抽取同期条件相当,未实施分娩镇痛者200例也分别与镇痛组配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活跃初期使用小剂量低浓度麻醉药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给药,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以及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羊水性状的影响,并与200例对照组产妇相比较。结果试验组镇痛效果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缩短,此镇痛方式快速有效,不良反应少,能使活跃期明显加速,第二产程缩短;两组在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此镇痛方式快速有效,不良反应少,能使活跃期明显加速,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因其起效快 ,镇痛效果明显及安全性好而越来越多用于临床。特别是新的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具有使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分别阻滞的特性 ,使产妇处于可行走状态下的分娩镇痛成为可能。本研究通过对罗哌卡因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的观察 ,探讨其对产妇产程进展的影响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1.对象选择及方法 :选择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拟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 6 6例。随机分为罗哌卡因腰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 (研究组 )和肌内注射度冷丁镇痛组 (对照组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曲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成功经阴道分娩的2675例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头先露,根据是否实施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152例)和未镇痛组(1523例)。回顾分析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体重、身高、新生儿出生体重、宫口扩张程度及持续时间等资料。采用新产程标准处理产程,产程曲线的绘制采用重复测量数据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产程曲线图显示,两组的产程曲线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宫口开大5cm以后产程的进展呈加速趋势。宫口开大3cm后,两组宫口每进展1cm所持续时间的中位数与第95百分位数相似(P均0.05);未镇痛组第二产程持续时间的第95百分位数为1.6h,中位数为0.5h,镇痛组分别为2.4h和0.9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58,P0.01)。结论:无论是否行分娩镇痛,初次阴道分娩孕妇的产程曲线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宫口开大5cm后宫口扩张呈加速趋势,需对我国产妇的产程时限重新定义以指导临床。分娩镇痛不影响对初产妇第一产程时限,延长第二产程时限,临床需要根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对产程时限进行定义。  相似文献   

9.
椎管内阻滞麻醉与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Ji X  Qi H  Liu A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7):398-401
目的 比较椎管内阻滞麻醉和笑气吸入两种方法的分娩镇痛效果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 30 0例产妇分为笑气组、椎管内阻滞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10 0例。在分娩过程中 ,笑气组给予吸入含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的混合气体 ;椎管内阻滞组给予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腔联合注入芬太尼和布比卡因 ;对照组未给予镇痛药物。并分别观察 3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的血气分析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1)镇痛效果比较 :椎管内阻滞组镇痛分级 0级为 88例 ,笑气组为 12例 ,对照组为 0例。 3组之间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2 )产程时间比较 :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 ,椎管内阻滞组短于对照组和笑气组 (P <0 0 5 ) ,笑气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第二产程时间椎管内阻滞组长于对照组和笑气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3)剖宫产术后出血量比较 :笑气组为 (373± 77)ml,椎管内阻滞组为 (2 5 9± 78)ml,对照组为 (2 39± 89)ml,笑气组与其他两组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4)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3组产妇桡动脉血及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结果各组之间比较 ,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5 )分娩方式比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积极产程管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至12月在新疆石河子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72例单胎足月孕妇,其中72例行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积极产程管理(观察组),100例采取常规分娩(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产妇镇痛后各时间点数字评分法(NR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起效时间(10.5±6.4)min。两组的活跃期及二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配合积极产程管理,镇痛效果确切,不延长产程,可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1.
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行0.1%罗哌卡因+芬太尼(1μg/ml)硬膜外阻滞的190例健康、单胎、足月临产初产妇为镇痛组。另选择同期222例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自然临产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1分钟和5分钟Apgar评分。结果(1)产程时间比较:镇痛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分别为(426±161)min、(54±27)min、(489±166)min;对照组分别为(364±167)min、(37±22)min、(409±170)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分娩方式比较:镇痛组阴道器械助产率为20.0%(38/1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14/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镇痛组剖宫产率及阴道顺产率分别为20.0%(38/190)、60.5%(115/190),对照组分别为28.4%(63/222)、65.8%(146/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Apgar评分比较:镇痛组新生儿1分钟及5分钟Apgar评分<7分者分别为7.9%(15/190)、2.6%(5/190),对照组分别为4.5%(10/222)、0.5%(1/22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产程有延长作用及增加阴道器械助产率,但对新生儿出生结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Epidural analgesia lengthens the Friedman active phase of labor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OBJECTIVE: To estimate the effect of epidural analgesia on the Friedman labor curve. METHODS: This study was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a previously reported randomized trial of the effects of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 labor compared with patient-controlled meperidine on cesarean delivery rate. All subjects had a singleton, cephalic, nonanomalous fetus at or beyond 37 weeks' gestation. This secondary analysis was limited to women who had cervical dilatation commencing of at least 3 cm (ie, active phase of labor). RESULTS: A total of 459 women were randomized. Twenty-five women were excluded for a cervix less than 3 cm dilated, leaving 220 women allocated to 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and 214 to 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meperidine available for analysi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emograph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cluding age, race, gestational age, and cervix on admission. The active phase of labor was 1 hour longer in the epidural-treated group (6.0 +/- 3.2 hours versus 5.0 +/- 3.2 hours, P <.001). The rate of cervical dil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with epidural analgesia (1.4 cm/h versus 1.6 cm/h, P <.002). The duration of the second stage tended to be longer in the epidural group (1.1 +/- 1.5 hours versus 0.9 +/- 1.0 hours, P =.079). CONCLUSION: Epidural analgesia prolonged the active phase of labor by 1 hour compared with Friedman's original criteria.  相似文献   

13.
静脉和硬膜外自控镇痛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法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患者240例,随机分成PCIA组、PCEA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PCIA组和PCEA组患者应用含吗啡20Mg、氟哌定醇5mg的自控镇痛(PCA)泵,根据术后疼痛程度患者自控给药.对照组患者则不用任何药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观察3组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肠蠕动恢复时间、拔尿管后排尿情况、产后出血、子宫复旧及泌乳情况和是否有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1)PCIA组与PCEA组患者术后无明显疼痛感,镇痛效果良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患者则有明显的术后疼痛感.(2)PCEA组患者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为(17.51±10.33)h,明显快于PCIA组患者的(28.70±16.36)h,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PCIA组10例患者发生拔尿管后排尿困难,PCEA组为2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仅有3例,明显少于PCIA组和PCEA组.(4)3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搔痒、呼吸抑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患者产后出血、子宫复旧及泌乳情况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A及PCEA均有良好的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应用PCEA肠蠕动恢复快,但拔尿管后排尿困难发生率较PCIA为高,这类患者可采用延长拔尿管的时间来避免排尿困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腰麻及硬膜外麻醉联合应用于产科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0,自引:2,他引:4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腰麻及硬膜外麻醉(CSEA)减轻或消除产痛以及对产程、胎儿、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观察组),在宫口开大2~3cm时,给予联合腰麻及硬膜外麻醉,并与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80例初产妇进行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进展速度、分娩方式及对胎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活跃期较对照组缩短,宫颈扩张速度加快、剖宫产率下降,经阴道助产分娩率增高(P<0.05)。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SEA应用于产科,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笑气镇痛分娩对产妇及脐血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临产产妇分成笑气镇痛组(观察组)和非镇痛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宫口开大3cm时吸入50%笑气和50%氧气的混合气体镇痛,对照组则采用心理安慰、宫缩期按摩子宫等方法减轻产痛。观察比较两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等。胎儿娩出后立即分别抽取脐静脉血和产妇末梢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笑气镇痛分娩可以明显缩短产程的活跃期和总产程(P<0·05);对产妇血流变各指标无明显影响(P>0·05);可明显降低脐静脉血血流变的各项指标(P<0·01),降低其血液粘稠度。结论:笑气分娩镇痛效果明显并能有效地改善脐静脉血液流变学,从而有利于胎儿血液供应,而且对母体血液流变学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经阴道分娩的1367例自然临产的初产妇资料。按是否实施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和非镇痛组,比较组间产程时限及宫口扩张等指标的差异,并进行分层分析以排除待产过程中其他干预措施(人工破膜及缩宫素使用)对产程的影响。结果:1367例自然临产初产妇,各产程的平均值及上限值分别为第一产程8.3小时和16.0小时,第二产程44分钟和106分钟、总产程9.1小时和16.9小时;宫口扩张至6 cm时产程加速,产程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无明显减速期。镇痛组第一产程(潜伏期、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的平均时间均较非镇痛组显著延长(P0.05);镇痛组、非镇痛组分别于宫口扩张至6 cm、5 cm时产程加速。分层分析显示,产程干预组及非干预组中,分娩镇痛均可延长第一产(潜伏期、活跃期),但对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影响不一致。结论:实施分娩镇痛会减慢宫口的扩张,并延长第一产程。自然分娩产妇的产程曲线呈平滑上升趋势,无明显减速期。  相似文献   

17.
笑气吸入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Su F  Wei X  Chen X  Hu Z  Xu H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2,37(10):584-587
目的 探讨笑气吸入分娩镇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将 130 0例单胎头位、足月初产妇分为两组。其中 ,研究组 6 5 8例 ,在产程中吸入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的混合气体实行分娩镇痛 ;对照组 6 4 2例 ,产程中间断吸入氧气。观察两组产妇疼痛的缓解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羊水情况、分娩失血量、新生儿出生时的Apgar评分、产妇桡动脉与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笑气吸入的副反应。结果 研究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率为 80 9% ,总产程时间为 4 6 8min ,活跃期时间为 15 3min ,剖宫产率为 11 6 % ,羊水污染率 2 2 0 % ,新生儿窒息率 1 2 % ,产时出血平均 2 37ml,39 4 %的产妇出现头晕表现的副反应 ;而对照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有效率为 0 9% ,活跃期时间为 187min ,剖宫产率为 19 3% ,与研究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产程时间 4 80min ,羊水污染率 2 4 3% ,新生儿窒息率 1 7% ,产时出血平均 2 5 3ml,与研究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对照组产妇无明显的头晕等副反应。两组产妇桡动脉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5 0 %笑气与 5 0 %氧气的混合气体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方便 ,易被产妇接受 ,可有效地缓解分娩疼痛 ,增加阴道分娩率 ,对产程及母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程以及母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的221例瘢痕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椎管内分娩镇痛110例,未行椎管内分娩镇痛111例。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比较椎管内分娩镇痛对瘢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产程及母儿结局影响。 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指数、孕周、产时出血量、新生儿体重和分娩前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379.35±145.85)min]明显大于无镇痛组[(334.61±150.65)min](P=0.012),第二产程时间镇痛组[(63.57±26.20)min]明显大于无镇痛组[(54.61±27.32)min](P=0.002);人工破膜率镇痛组[27例(24.55%)]高于无镇痛组[14例(12.61%)](P=0.023);缩宫素催产率镇痛组[33例(30.00%)]高于无镇痛组[20例(18.02%)](P=0.037);中转剖宫产率无镇痛组[14例(12.61%)]高于镇痛组[5例(4.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产时发热率镇痛组[18例(16.36%)]明显高于无镇痛组[7例(6.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两组间的1和5 min 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会阴Ⅱ度裂伤、产后出血和产妇产后腰痛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瘢痕子宫阴道分娩孕妇实施椎管内分娩镇痛可以明显缓解疼痛并降低阴道试产的中转剖宫产率,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可能会延长,但并不影响母儿分娩结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19.
Li JZ  Wang MS  Ji XH  Zheng LL  Tao H  Bi YL  Shi F  Liu YQ  Zhang YQ  Kang LP  Ma FG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19-824
目的 探讨双管硬膜外阻滞在产妇全产程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及其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产科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单胎足月初产妇206例,孕周在37~42周,年龄25~35岁.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206例产妇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双管阻滞组(103例)及单管阻滞组(103例).双管阻滞组产妇分别给予镇痛混合液(0.1%盐酸罗哌卡因+0.5 mg/L舒芬太尼)4~6 ml作为初始量,上管45 min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下管每次给药4~6 ml.单管阻滞组产妇给予镇痛混合液10~15 ml作为初始量,给初始量45 min后接PCEA泵.两组产妇均在给予初始量30 min后根据宫缩情况静脉滴入缩宫素.观察指标:(1)对产妇进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2)采用改良的Bromage评分评价产奸运动阻滞情况;(3)镇痛混合液总量、缩宫素使用率、总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4)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Apgar 1及5分钟评分;(5)分娩方式;(6)出现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至4 cm、宫口扩张至10 cm、胎儿娩出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水平;(7)观察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双管阻滞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1及5分钟Apgar评分分别为(3456±468)g、(9.8±0.6)及(9.9±0.7)分,单管阻滞组产妇分别为(3399±569)g、(9.8±0.5)及(9.9±0.7)分,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Bromage评分均为0分,无运动阻滞情况发生.(2)双管阻滞组产妇镇痛混合液总量、缩宫素应用率、总产程时间及第二产程时间分别为(57±9)ml、59.2%(61/103)、(532±140)min、(46±31)min;单管阻滞组分别为(58±11)ml、81.6%(84/103)、(608±150)min、(60±34)min;双管阻滞组产妇镇痛混合液总量与单管阻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管阻滞组产妇缩宫素应用率明显低于单管阻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总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也明显少于单管阻滞组(P<0.05).(3)双管阻滞组产妇在给予初始量后30 min及第一产程活跃期的VAS评分分别为(1.2±1.1)及(1.1±1.1)分,单管阻滞组产妇分别为(1.2±1.1)及(1.2±1.0)分,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阻滞组产妇第二产程时VAS评分为(1.2±1.1)分,单管阻滞组产妇为(4.5±2.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双管阻滞组产妇剖宫产率(7.8%,8/103)明显低于单管阻滞组(17.5%,18/103),而器械助产率及会阴侧切率也低于单管阻滞组,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剖宫产指征方面,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及羊水Ⅱ~Ⅲ度污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管阻滞组产妇胎位不正及第二产程阻滞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管阻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双管阻滞组产妇在胎儿娩出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及皮质醇水平分别为(86±25)ng/L及(278±53)nmoL/L,单管阻滞组分别为(100±20)ng/L及(311±53)nmol/L,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宫缩规律、宫口扩张至4 cm及宫口扩张至10 cm时的血浆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产妇均未发生严重麻醉相关并发症,两组产妇均未发生较为严重的腰痛,基本上是穿刺所引起的穿针点痛,双管阻滞组30例(29.1%,30/103),单管阻滞组32例(31.1%,32/1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管硬膜外阻滞用于产妇全产程分娩镇痛有良好镇痛效果,对分娩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