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癌的影像学评价:1.5T MRI与常规CT、US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三种非创伤性影像检查方法MRI、CT和US在肝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52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HCC行MRI,CT和US检查。结果:MRI常规序列与FMPSPGR相比,敏感性以SET2W及FMPSPGR序列为高。对HCC检出总的敏感性依次为MRI(SE+FMPSPGR)85.89%,CT75.64%,US71.79%,<3cmHCC,MRI检出的敏感性为71.42%明显高于CT(51.42%)和US(45.71%),对于>3cmHCC,三者敏感性相似。HCC定性准确性依次为动态增强FMPSPGR(92.06%),常规SE序列(85.93%),CT(84.74%),US(75.00%),SE序列结合动态增强FMPSPGR对肝癌定性准确性可达95%,明显优于CT和US。结论:在HCC的检出敏感性和定性诊断上,1.5TMRISE序列结合动态增强FMPSPGR明显优于常规CT和US,为肝癌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动脉门脉造影CT(CTAP)研究肝癌门脉供血的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动脉门脉造影CE(CTAP)技术能够在门静脉观察肝恶性肿瘤在CT图上增强变化以及能够清楚显示门静脉4-5级细小分支。本文重点研究CTAP技术在活体状态下肝细胞癌和转移性肝癌门脉供血的情况。本组41个患者作了CTAP检查,男31例,女10例,年龄23-75岁。36例为病理证实或临床多种影像诊断技术和甲胎蛋白了性综合诊断是肝细胞癌,5例为转移性肝癌。  相似文献   

3.
研究动态增强GD-FMPSPGR多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小肝癌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35例SHCC患者进行了前瞻性MRI研究,所有病例均行SE序列及动态增强的FMPSPGR序列多期扫描,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4.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0  
目的 研究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征象,并着重探讨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异性征象即“渐进性强化”,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海绵状血管瘤中的价值。方法 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海绵状血管瘤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行B超检查,其中CT检查48例,CT增强扫描43例,动态增强扫描10例;MRI检查27例,动态增强扫描24例。结果 CT增强后36例(83.7%)显示不同程度的片状强化,10例CT动态增强  相似文献   

5.
小肝细胞癌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肝细胞癌(SHCC)进行了前瞻性CT研究。男109例,女9例,年龄18~76岁,平均49.5岁。118例均作了增强前和增强后扫描。其中20例还加进床/同层动态团注增强CT(DLB一CT、DSB一CT),5例作了4h延迟CT(D一CT),12例作了动脉造影CT(CTA),其中5例又加作了经动脉门脉造影CT(CTAP)。增强前SHCC主要表现为低密度(93.2%)。增强后动脉期呈明显早期增强,但密度很快下降,在门脉期呈低密度表现。在D一CT和CTAP图像上呈低密度,而CTA为显著高密度。不同CT方法检出SHCC敏感的排列顺序为:增强前CT<增强后CT<DIB一CT或D-CT<CTA或CTAP。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MRI在心绞痛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2例心绞痛作Gd-DTPA增强前后MRI检查,其中16例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1例作SPECT检查。结果:增强MRI上,18例(82%)可见局部异常强化信号,其部位与临床ECG吻合,与CA、SPECT所示心肌缺血部位一致。在MRI上的异常强化信号与冠状动脉狭窄、SPECT显示灌注缺损密切有关。结论:Gd-DTPAMRI为心绞痛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Cox模型对肝癌预后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作者旨在分析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评估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经介入治疗的62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3组:A组,68例,为单纯动脉内抗癌药物灌注(TAI);B组,168例,碘化油与抗癌药混合化疗栓塞(LpTACE);C组,385例,LpTACE再加明胶海绵栓塞(LpGsTACE)。对三组的生存率作了分析比较。结果:影响肝癌预后最明显的因素是肿瘤大小、门脉内癌栓和治疗方法。621例总的生存率1、3、5年分别为62.23%、12.85%和7.45%,中位生存期为16.23个月。结论:含药碘油和明胶海绵复合性化疗栓塞(LpGsTACE)的疗效较LpTACE或单纯TAI为好。了解肝癌的预后因素对选择与处理病人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垂体瘤的CT和MRI增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分析垂体瘤的CT和MRI增强表现,探讨增强后CT和MRI对诊断垂体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2例垂体瘤,回顾性分析CT和MRI增强前后表现。结果:242例中微腺瘤(≤10mm)81例,大腺瘤(>10mm)161例。微腺瘤直接征象为垂体内的CT低密度或MRI(T1WI)低信号。增强后CT和MRI显著提高低密度或低信号的显示率(P<0.01)。大腺瘤增强后扫描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强化。CT和MRI增强对于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范围、鞍旁结构如海绵窦和颈内动脉的受侵情况以及显示残存正常垂体均有很高的价值。介绍了一种新的MRI垂体瘤分级方法-SIPAP分级系统。结论:CT和MRI增强对垂体瘤的定位、定性、定量和定级诊断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B靶动脉胃及结肠癌术后的动脉介入和腹腔化疗的联合应用 1999:194暴力损伤CTEvaluationofViolentInjury1999:28鼻咽癌鼻咽癌动态增强的CT研究 1999:163鼻咽肿瘤鼻咽癌颅内侵犯的MRI诊断 1999:88病变组织慢性中耳炎病变组织的MRI鉴别诊断 1999:15病毒性心肌炎  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应用价值 1999:201病理大鼠小肝癌病理特性及其与影像学诊断关系的实验研究  1999:182CCT周围型肺癌间质比例与CT…  相似文献   

10.
肝癌门静脉瘤栓的经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例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瘤栓位于右支者7例、左支1例、主于4例、主干+右支8例。经肝动脉碘油化疗栓塞(Lp-TACE)后,肝区平片和CT平扫显示瘤栓内Lp积聚呈A型者9例、B型6例和C型5例。全组瘤栓缩小有效率40%,平均生存期8.2个月,累积生存率6个月45%、1年20%、2年10%。A型瘤栓缩小有效率77.8%,平均生存期12.7个月,累积生存率6个月77.8%、1年44.4%和2年22.2%明显高于B型和C型。表明Lp-TACE对部分肝癌门静脉瘤栓病人特别是Lp呈A型积聚者是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