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网络成瘾,又称网络成瘾综合征(IAD),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lC)于2010年1月15日和4月26日分别发布了《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和《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两份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其中青少年网民1.95亿,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4.5%,远高于整体网民28.9%的平均水平。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瘾问题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国内不同研究表明,网络成瘾的"发病率"在6%~15%,其中青少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网络成瘾也形象地被称为青少年的"电子海洛因"。这一数据也得到了国外研究的证实,Young的研究表明在大学生人群中网络成瘾的发病率约为8%~13%。网络成瘾综合征正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社会学、心理学问题,它不仅是个体的心理、生理疾病,更是与吸毒、酗酒等成瘾行为类似的新型社会病。  相似文献   

2.
认知行为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网络成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应用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综合征的高发人群.在我国,网民以青少年居多,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严重[1].  相似文献   

3.
网络成瘾是一种非物质成瘾,其形成涉及到社会、心理、生理3个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近年来,运用针灸、中西医结合、中医药辨证论治等方法干预网络成瘾已经取得显著疗效,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倡把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渗透到网络成瘾的诊断和治疗当中,因此就近年来运用中国传统医学干预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吴京 《中医教育》2013,32(1):58-60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同时也诱发了许多新的问题,特别是大学生人群的网络成瘾行为日趋严重.网络成瘾是指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损害的一种现象[1].它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欲望.研究发现,网络成瘾高发人群多处在20~ 30岁、受到良好教育的年轻人,大学生尤为网络成瘾易感人群(Davis RA,2001)[2].林絢晖和阎巩固(2001)调查发现,大学生上网人群中网络成瘾者占9.6%[3];梁宁建等人的调查表明,当前大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4.95%[4].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的使用率为94.45%.网络成瘾者狂热沉迷于电脑,对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角色认同、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习和生活等方面都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甚至出现了由此耽误进而放弃学业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网络成瘾形成与心的关系及中医辨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成瘾是一种成瘾行为,是网络时代出现的一种新生不健康的习惯行为。网络成瘾属于中医心身疾病的范畴,从中医基本理论角度探讨网络成瘾形成的病因病机,认为心主神明,心在志为喜为网络成瘾的启动因子,气机紊乱、脏腑气血失调是其核心病机。治疗以疏导条畅气机,心身并治,重在辨心,调节气血,同时配合三因制宜为治则,以期为网络成瘾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崔畅 《中医临床研究》2012,4(2):121-122
网络成瘾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学习都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本文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形成原因、主要表现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中医病因病机。提出心脏气机紊乱、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脑络不通为其主要病机。治疗以疏导条畅气机,心身并治,健脾养心安神、活血养血通络,同时配合三因制宜为治则。总结了中医情志疗法、导引行气、针灸治疗和中药治疗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指的是强迫性的过度使用网络和剥夺上网行为之后出现的一系列情绪行为异常~([1])。作为成瘾行为的一种,IAD与传统的药物成瘾具有类似的行为表现及相似的特点~([2-3])。对于网络成瘾患者,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然而,心理治疗不易普及,药物治疗毒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欠佳。因此,寻求一种更为安全、高效、便捷的新  相似文献   

8.
王心光  樊瑞震 《光明中医》2016,(14):2134-2136
脑卒中后焦虑(PSAD)是一种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由于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关于脑卒中后焦虑的研究也日益增多。通过阅读、综合分析、整理近十年有关文献,对脑卒中后焦虑的治疗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期望为今后临床上对本病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网络成瘾是近年来随着网络发展而产生的新病种,是中医学面临的新课题。为了有助于大家对网络成瘾这一新病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中医药界对网络成瘾的研究,现依据有关文献,把网络成瘾的基本概念和临床表现做一大致介绍,并结合临床实践,对中医药干预网络成瘾作一简要探讨,冀希有益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网络成瘾综合症因其严重侵蚀人们的身心健康,正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问题.本文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观点,认为网络成瘾综合症主要由情志失常所致,其发病机制从“喜伤于心”始,以气机紊乱,肝失疏泄为核心,最终以情志太过,五脏损伤为结果。从情嘉相胜、意念定志、辨证施膳、针穴配合、辨证施治多方面探讨了中医对网络成瘾综合症的调治方式,揭示出中医对网络成瘾综合症认识上的独有特色和调治上的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虚证网瘾交往障碍者与正常人的情绪图片加工的差异以及虚证网瘾交往障碍者对于不同情绪性图片的注意偏向。方法:网瘾交往障碍者与正常对照组各12例。采用ERP技术,通过Go/Nogo研究范式检测两组被试者的情绪加工和抑制能力,分析ERP成分差异。结果:(1)网瘾交往障碍组的N2幅值显著降低,且潜伏期明显延迟,且网瘾交往障碍组不存在显著的N2Nogo刺激效应。(2)网瘾交往障碍组的P3幅值显著增强,却未表现出与正常组类似的Nogo刺激效应,中性和负性情绪刺激却使网瘾交往障碍组被试者诱发出比正性情绪刺激更大的P3。结论:网瘾交往障碍组被试者对于刺激的抑制反应和冲突监控能力与正常组相比较低。虚证网瘾交往障碍者对于负性情绪有较为显著的注意监测和反应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医学院校725名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及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抑郁的关系,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结果发现男生及高年级学生更易网络成瘾,随着网络成瘾程度的增加,大学生抑郁程度增加;建议对已产生抑郁症状的同学,则应采取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办法,同时学校应采取措施减少网络成瘾状况.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83-286
目的:探索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的体质类型及其情志状态,为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心身干预方案奠定基础。方法:用中医体质量表、中医五志测量问卷对109例网络成瘾患者进行综合评定,采用患者自评方式,辅以访谈法和观察法,统计处理各型体质的情志状态,进行比较。结果:109例患者中,复合型情志状态91例(83.49%),以喜思郁结、悲恐郁结和忧思郁结为主。中医体质分类量表得分显示气虚质和气郁质者分别为32例(29.36%)和38例(34.86%)。对各型体质的情志状态进行比较,各情志状态不同体质类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网络成瘾者多具有气虚、气郁体质基础,不同类型的体质伴有的情志状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以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心理带来了严重影响,多数人出行受限,不同人群在家中时患眼病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目前未有充足的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过结膜传染,因此在家且周边无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无需刻意眼部防护,如佩戴护目镜等。佩戴隐形眼镜或角膜塑形镜的人群更应注意手卫生与镜片的防护;在家上网课或使用电子产品时应调成护眼模式,防止用眼过度;老年人适量运动,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同时也应预防年龄相关性眼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基础疾病者应注意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合理饮食;妊娠期孕妇如发生突然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中心暗点应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就诊。本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各类人群的眼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美沙酮戒毒治疗者实施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毒品依赖并自愿戒毒者2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即针对戒毒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干预措施。结果:出院时戒毒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后各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综合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显示,戒毒者在实施心理干预后各维度分、因子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复吸率为40%,出院后6个月内复吸率为58%。结论:对毒品依赖者在戒毒脱癌治疗期问,同时采用系统的心理治疗措施,可明显改善其心理状态,纠正其不良行为,提高其社会适应社会能力及抗拒毒品的能力来降低复吸率,以达到戒毒目的。从而减少艾滋病的感染几率,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EQ是萨洛维和梅耶称EQ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成果之一,高尔曼认为EQ至少包括认识自身情绪、妥善管理情绪、自我激励、认识他人情绪和人际关系五方面的能力,心理学家认为,这些情绪特征是生活的动力,可以让智商发挥更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渴求及继发觅药行为是精神依赖的主要表现,为复吸的动机力量。动机敏化理论的提出为成瘾复吸提供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为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从文献复习角度探讨了中医七情之"思"与成瘾心理渴求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个人多年工作经验,从医生和消费者两个层面归纳分析人们对鹿茸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希望能对鹿产品开发和培育消费市场有益,从而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并应用鹿产品造福百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