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狗的前磨牙区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手术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和感染,然后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种植体周围炎症消失,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再生,种植体松动度减小。结论: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提高治疗效果,应重视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钛膜引导骨组织再生在即刻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效果的临床因素。方法:将30例即刻植入种植体患者的新鲜拔牙窝,用钛膜盖于牙槽嵴顶封闭拔牙窝,松弛唇颊侧黏骨膜瓣,严密缝合。术后拍片,3和6个月拍X线片检查种植周骨缺隙骨再生情况。术后6个月拆除钛膜。完成修复后随访观察2年。结果:无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术后3个月新生骨充满种植体紧密结合;膜早期暴露可导致种植体周牙槽嵴顶骨明显吸收。结论:钛膜用于即刻种植术能取得与延期种植相同的临床效果;膜的屏障作用最少保持2个月,术后6个月是拆除膜的最佳时间;膜早期暴露及其处理对引导骨再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超薄钛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牙种植应用超薄钛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8例牙种植病例,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植入人冻干脱钙骨再覆盖超薄钛膜,黏骨膜软组织瓣复位固定超薄钛膜。同期牙种植或3~6个月后行牙种植。[结果]共植入超薄钛膜19片,牙种植体28个。19片超薄钛膜就位良好,3片超薄钛膜小部分暴露,未予取出局部冲洗清洁,保持在位3个月。18例患者骨缺损满意修复,28个牙种植体全部愈合。[结论]超薄钛膜是一种良好的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材料。  相似文献   

4.
Endopore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应用Endopore 系统种植体行即刻种植,并对种植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具有即刻种植适应症18例患行26个人工牙种植体植入,牙槽窝较宽加用人冻干脱钙骨植入或联合超薄钛膜覆盖,3-6个月后,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26个种植体植入后,伤口一期愈合,义齿修复后行使咀嚼功能3-36月,未发现种植失败。结论:即刻种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避免牙槽骨损伤,保证充分的骨组织与种植体结合,软组织要充分松驰,伤口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5.
超薄钛膜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牙种植应用超薄钛膜引导骨再生,修复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18例牙种植病例,在牙槽骨缺损区域植入人冻干脱钙骨再覆盖超薄钛膜,黏骨膜软组织瓣复位固定超薄钛膜.同期牙种植或3~6个月后行牙种植.[结果]共植入超薄钛膜19片,牙种植体28个.19片超薄钛膜就位良好,3片超薄钛膜小部分暴露,未予取出局部冲洗清洁,保持在位3个月.18例患者骨缺损满意修复,28个牙种植体全部愈合.[结论]超薄钛膜是一种良好的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并比较了两种可吸收膜和一种不可吸收膜作为引导组织再生(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即刻种植的引导成骨能力。结果表明:防止术后创口感染和膜暴露是GTR应用于即刻种植取得成功的关键;e-PTFE膜和胶原膜具有较好的引导成骨能力,并能促进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间骨性结合的形成;由于胶原膜不引起明显炎症反应,并具有可吸收性而无需在植入后作二次手术取出,其可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e-PTFE膜应用于临床,而polyglactin910膜因其具有较高的水后感染率和较低的引导成骨能力,似不宜作为GTR膜应用于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钛膜引导牙种植体HA颗粒周围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 在狗的下颌骨区制备种植窝及人工骨缺损区后,植入HA涂层钛种植体,用钛片将骨缺损区平均隔离成两部分,一部分植入HA颗粒,另一部分作为空白对照,于缺损区上覆盖钛膜,种植后第4,8,12周分别作组织学切片,观察种植体周围形态学。结果 在第4周,种植体周围有明显的骨生长,第12周时骨量生成增多,骨的结构与周围的板状骨相似。结论 钛膜可维持膜下间隙的存在,可作为膜引导的材料,HA颗粒对骨的再生有引导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5):74-76
目的探讨口腔修复膜材料对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已经进行过牙种植的患者72例,针对其手术时所用修复膜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应用钛膜进行修复)和实验组(n=36,应用Bio-Gide生物膜进行修复),两组患者均应用Bio-Oss小牛骨粉和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观察并分析两组牙种植的修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1周后的植骨密度和骨厚度。结果实验组的牙种植修复成功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周后实验组的植骨密度和骨厚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Bio-Gide生物膜作为口腔修复膜材料可以提高修复成功率,诱导骨再生,重塑牙槽骨外观,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有助于植骨及骨再生,在临床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再生中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行牙种植再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在接受牙种植治疗前均经完善的检查,确定治疗修复前无炎症及其他手术禁忌证。实施修复手术时,均按照常规程序进行种植体植入操作,口腔修复膜的材料,对照组选择钛膜,试验组选择材料选择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及Bio-Oss牛骨粉,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种植6个月后的植骨厚度、修复后骨厚度大于对照组,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牙种植修复过程中,使用口腔修复膜材料有利于引导牙缺失部位的牙骨组织再生,效果好,安全性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孔杨青 《吉林医学》2010,31(27):4745-4745
目的:探讨口腔引导骨组织再生中屏障膜材料应用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骨缺损、骨量不足的患者采用钛膜进行引导骨再生,修复骨缺损并行骨内种植周的骨增量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植入超薄钛膜38片,牙种植体56个。38片超薄钛膜就位良好,6片超薄钛膜小部分暴露,术后5例患者伤口裂开,牙种植体全部愈合,36例患者骨缺损满意修复。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中屏障膜材料的应用疗效较好,能有效地屏蔽软组织,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前牙区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牙区骨高度或骨宽度不足的缺牙区植入Ankylos根型螺纹纯钛种植体,种植体与骨缺损区植入天博骨粉,并覆以海奥可吸收生物膜GBR,增加骨量。结果 18例种植25枚种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融合。结论在前牙区种植中种植体周的骨质缺损区不大、骨量不足的情况下,引导骨再生技术有利于再生骨的重建及种植体骨性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国产骨粉及胶原膜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例牙槽骨骨量缺损或牙区颊侧骨萎缩吸收的患者,在植入种植体的同时行骨粉充填,再使用胶原再生膜覆盖在移植骨粉材料上,观察骨组织再生情况及种植体的稳定性。结果:经过1~3年的临床观察和X线片检查,牙槽骨缺损及骨萎缩区的种植体具有较好的稳固性,且骨组织再生良好。结论:对牙槽骨骨量缺损的患者实施骨移植技术及引导骨再生技术可提高牙种植术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Endopore种植体即刻种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Endopore系统种植体行即刻种植 ,并对种植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具有即刻种植适应症 18例患者行 2 6个人工牙种植体植入 ,牙槽窝较宽者加用人冻干脱钙骨植入或联合超薄钛膜覆盖 ,3~ 6个月后 ,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 2 6个种植体植入后 ,伤口一期愈合 ,义齿修复后行使咀嚼功能 3~ 36月 ,未发现种植失败。【结论】即刻种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避免牙槽骨损伤 ,保证充分的骨组织与种植体结合 ,软组织要充分松弛 ,伤口无张力缝合。  相似文献   

14.
<正> 种植义齿是一种新型口腔修复体,由于它省去了常规镶牙使用的套、冠、卡环等,明显地提高了前牙修复后的美容效果及游离端固定桥修复后的固位效果,种植义齿体积小,美观舒适,不影响发音,咀嚼效能等均似真牙.我院口腔科从1995年开始对11例患者种植了14枚种植体,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种植材料 均采用华西医科大学、卫生部口腔种植科技中心研制的CDIC钛种植体及种植器械.1.2 术前准备 种植义齿成功的前提是选择种植义齿适应症的病人,并行血液常规检查,延期种植法拔牙至少3个月后,行牙一期手术种植人工牙,术前摄牙片及全景片.口腔检查的重点为缺失牙区的骨组织,尽可能测出缺牙区的实际骨量,避免因骨量不足而不能植入种植体.还注意粘膜、颌合关系及邻牙的健康程度和选择适当的种植体及植入的位置、方向和深度.1.3 手术方法 常规口腔消毒,局部浸润麻醉,用叶状种植体的种植是在缺失牙部位的牙槽嵴上切开牙龈组织至粘骨膜,再用圆盘锯或裂钻开槽修整到种植体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轻轻敲击将种植体植入颌骨内,直至种植体颈部低于龈下1~2mm位置,倾斜度应与缺牙区长轴一致,调(牙合),缝合切口,7天拆线.螺旋状种植体的种植,一般不需要切开软组织,用先锋钻直接在种植的部位粘膜及骨组织上钻孔,  相似文献   

15.
李铁军 《河北医学》2012,18(9):1223-1226
目的:探讨不同的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40例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入院时间先后、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20例.两组患者牙种植均采用Xive螺纹根状种植体和Bio-Oss小牛骨粉,观察组采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对照组采用钛膜作为修复膜进行引导骨再生.观察和比较两组修复情况,不良反应及术后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2.38%,观察组种植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对照组出现2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骨厚度、植骨厚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上使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效果较好,手术成功率较高,能够充分的引导骨再生,重建牙槽骨外形,促进骨和植骨的发育成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种植材料和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牙种植体的即刻种植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常因种植体与拔牙窝不密合而不利于早期固定,也因牙槽峪萎缩而影响种植效果。我院采用颗粒型羟基磷灰石填入种植体侧牙槽窝内,以促进种植体早期固定和早期愈合,防止牙槽贿萎缩,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作者使用的羟基磷灰石(HgodroxylaP-atite简称HA)是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与四川大学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共同研制的致密颗粒型羟基碳灰石人工骨。种植体为纯钛螺旋种植体,直径3.smm,长10~15mm。1.2一般资料本组27例患者,男20例…  相似文献   

17.
李定梅  雷劲  涂文 《微创医学》2012,7(5):492-493
目的 探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意义.方法 对25例上颌后牙颊向错位及单侧后牙正锁颌患者,采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治疗方法,应用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将上颌后牙压低,对舌侧部位的下颌后牙缓慢牵引,以矫正单侧的后牙正锁颌.微型钛钉种植支抗的植入部位为腭侧根尖区、后牙颊侧、下颌后牙颊侧的根尖牙槽,颊向牵引力约为55.06 g,磨牙压入力约为70.82 g,观察术后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 采用上下颌同时牵引,多部位植入微型钛钉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压低上颌后牙以及矫正单侧后牙正锁,且钛钉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结论 微型钛钉种植支抗对压低上颌后牙和矫正单侧后牙正锁的治疗效果理想、稳定性强、治疗时间短、创口小、无不良症状、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垢骨界面形成。方法:将Ti75种植体植入犬新鲜拔牙创,左侧置GTR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12周组织切片行定量组织学分析。结果;GTR技术能促进骨再生及完全性融合。结论:GTR技术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可吸收Bio-Gide膜与不可吸收钛膜在牙种植骨再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牙槽骨骨量不足的牙种植采用植Bio-Oss骨粉或自体骨,随机盖Bio—Gide膜与钛膜各30例,进行引导骨再生。结果:术后Bio-Gide膜与钛膜的伤口裂开、膜暴露发生率分别为3.3%与26.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裂开的发生与手术切口、粘膜的厚度有关,盖钛膜伤口裂开后易发生感染。X线片显示:无感染膜下的Bio-Oss骨粉或自体骨改建形成了新骨.能与种植体形成紧密的骨性结合。结论:Bio-Gide膜与钛膜均可有效阻挡软组织长人植骨区,促进骨组织再生修复;Bio-Gide膜的使用方法简单,适应证广,临床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20.
制成了纯钛两段式筒状光面和筒状螺旋种植体,将两种种植体种植在狗的下前磨牙区,观察5个月。结果表明,在观察期间内牙龈无炎症,种植体稳固;X片显示种植体与牙槽骨间没有间隙;镜下可见牙和种植体间形成上皮附着样结构,骨组织与种植体表面大多呈骨性愈合,简内为骨组织所充满,壁孔处有骨小梁将内外骨段相连。这为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