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热是儿科急性感染最常见的症状。需要及时退热处理。我们于1999年4—12月应用赖氮匹林治疗小儿高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全部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高热患儿,共138例,年龄4个月~14岁,体温波动在38.5~40℃间,男73例,女65例。病种有:上呼吸道感染79例。支气管肺炎  相似文献   

2.
严重输液反应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男 ,3岁 ,因发热、咳嗽 2d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无高热惊厥史。诊断支气管炎 ,在当地医院予生理盐水加青霉素和病毒唑静滴 ,速度偏快。静滴结束后 5min出现寒战、抽搐 ,体温 4 0℃。立即予水合氯醛及安定、赖氨匹林及扑热息痛灌肠退热。症状未缓解 ,转入我院。查体 :体温37 4℃ ,血压 2 3 5 / 9 7kPa ,神志不清 ,呼吸略促 ,双瞳孔对光反射灵敏 ,球结膜轻度水肿 ,颈软 ,双肺少许痰鸣音 ,心音有力 ,心率 16 8/min ,肝脾不大 ,末梢循环不良。双巴氏征( ) ,克氏征、布氏征均 (- )。血常规 :WBC 6 2× 10 9/L ,L0 4 4 ,N 0 2 9,单…  相似文献   

3.
Liang Y  Wei H  Zhang JL  Hou L  Luo XP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11):845-849
目的 观察延长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a)缓释剂注射间期对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抑制情况和临床症状改善方面的效果。方法  4 6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孩随机分为两组 ,A组 :2 6例 ,年龄 (8 3± 1 4 )岁 (6 1~ 11 2 )岁 ,乳房开始发育年龄 (6 6±1 4 )岁 (2~ 8)岁 ,骨龄 (8 9± 1 5 )岁 (6 8~ 11 5 )岁 ;每 6周腹部皮下注射曲普瑞林 3 75mg ,平均剂量为 2 8± 0 6 (1 8~ 4 1) μg/ (kg·d) ;B组 :2 0例 ,年龄 (8 1± 1 3)岁 (5 1~ 10 3)岁 ,乳房开始发育年龄 (7 0± 1 2 )岁 (4~ 8)岁 ,骨龄 (8 9± 1 4 )岁 (6~ 11 5 )岁 ;每 4周肌肉注射曲普瑞林 3 75mg,平均剂量为 4 8± 1 1(3 2~ 7 4 ) μg / (kg·d)。两组均连续用药 1年以上。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以下指标 :性发育情况、身高、体重、生长速率、血性激素的水平、骨龄等。结果 每 6周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 75mg的治疗方案与每 4周肌肉注射普瑞林 3 75mg的治疗方案均能使患儿的第二性征减退、停止发育 ,乳房发育明显受到抑制 ,乳腺回缩或乳腺组织变松软 ;卵巢体积缩小 ,直径大于 0 4cm的卵泡消失 ;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 ,性激素下降至青春前期水平 ;A、B两组的年生长速率 (cm/年 )分别由治疗前的 6 3±  相似文献   

4.
潘生丁治疗儿童风疹7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资料:为2 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7月在我科就诊的风疹患儿78例,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就诊前病程均在12h至2d内。其中体温37 5~38℃者38例、~39℃者2 9例、>39℃者11例。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感冒症状,有2例经胸部透视检查为肺炎。将患儿随机分成2组,潘生丁组4 0例(男2 4例,女16例) ,年龄3~13(9 2±3 0 5 )岁;病毒灵组38例(男2 0例,女18例) ,年龄2 6~12 (8 6±2 92 )岁。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方法:潘生丁组给予口服潘生丁,每日3~5mg/kg ,分3次,每次≤2 5mg ;病毒灵组口服病毒灵,每日10~15mg/kg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剂量、短间隔应用甘露醇抢救婴儿脑疝的疗效。 方法   2 3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短间隔组 12例 ,甘露醇剂量为 0 5 g/kg ,间隔为2h ,直至两瞳孔等大 (多需治疗 6~ 10h)后改为间隔 4h。长间隔组 11例 ,甘露醇剂量为 1g/kg ,间隔为 4h ,应用 12~ 2 4h后改为间隔 6h。 结果  短间隔组 (12例 )纠正了 8例脑疝 ,抢救成功率 66 7% ;长间隔组 (11例 )纠正了 2例脑疝 ,抢救成功率 18 3 %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经治疗 ,短间隔组脑水肿范围 (2 1 1± 5 8) %显著小于长间隔组(5 4 0± 13 4) % (P <0 0 1)。 结论   0 5g/kg剂量 ,2h间隔应用甘露醇能阻止脑水肿发展 ,有效地逆转脑疝  相似文献   

6.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0,自引:0,他引:90  
对象 :2 0 0 0年 6~ 9月 ,烟台市爆发流行手足口病(HFMD) ,发病总人数约 2 0 0 0例。本文选择收入我院的 30例HFMD患儿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男女比为 1 5∶ 1;年龄最小 5个月 ,最大 6岁 ,0~ 2岁 2 2例(73 3% ) ,3~ 4岁 5例 (16 7% ) ,5~ 6岁 3例 (10 % )。所有病例均伴发热 ,体温~ 38℃ 2例 ,~ 39℃ 12例 ,>39℃ 16例。手、足、口均有米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疱疹。对照组2 4例中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1~ 6岁 ,均来自同期住院的小儿外科非感染患者。方法 :病例组 30例均于入院次日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全部 5 4份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在极低体重儿 (VLBWI)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 将收住NICU的 76例VLBWI随机分为PICC组与周围静脉穿刺组 (PIV组 ) ,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局部感染及全身感染的发生率及穿刺次数、补液天数。结果 PICC组与PIV组在性别、孕龄 (w)、体重 (g) ,补液天数 (d)均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PICC组与PIV组穿刺次数分别为 1 37(1~ 3)次及 10 76 (3~ 18)次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感染率 :PICC组 :全身感染 3/38例(7 89% ) ,静脉炎 3/38例 (7 89% ) ,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2 /38例 (5 2 6 % ) ;PIV组 :全身感染 7/38例(18 4 2 % ) ,静脉炎 2 /38例 (5 2 6 % ) ,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3/38例 (7 89% )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ICC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VLBWI ,可显著减少静脉穿刺次数 ,其感染率也未见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麻醉方法在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中硝普钠的降压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对比在不同麻醉方法中硝普钠 (SNP)的降压效果 ,以便尽可能减少其用量和减轻副作用 ,提高SNP使用安全性。将我院 1982年 5月~ 2 0 0 2年 10月 6 0例行动脉导管未闭(PDA)手术患儿分成两组进行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6 0例 3~ 12岁行PDA结扎手术患儿 ,将其分为全麻加硬膜外 (或骶管 )阻滞组 (Ⅰ组 )或全麻组 (Ⅱ组 )。Ⅰ组 32例 ,其中腋下小切口治疗PDA 2 0例[1] ;Ⅱ组2 8例。麻醉前用药 :地西泮 0 .2mg/kg、阿托品 0 .0 2mg/kg肌注。不合作小儿先给基础麻醉 :氯胺酮 2~ 5mg/kg或硫喷妥钠 2 0mg/kg肌注…  相似文献   

9.
婴幼儿肺炎68例支原体检测及其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象与方法 :2 0 0 3年 1月 17日至 2 0 0 3年 3月 2 0日在我院住院的婴幼儿肺炎 6 8例 ,其中男 38例 ,女 30例 ;年龄1~ 6个月 15例 ,~ 1岁 18例 ,~ 3岁 35例。对病程小于7d的患儿待其病程超过 7d后再抽血查支原体IgM抗体(MP IgM) ,其余病例均于入院第 2天或第 3天抽静脉血查MP IgM。特异性MP IgM测定采用间接血凝集法 ,以支原体抗体滴度≥ 1∶32为阳性。结果 :6 8例患儿中MP IgM阳性 (诊断为支原体肺炎 )2 7例 ,阳性率为 39 7% (2 7/ 6 8) ,其中 1~ 6个月组阳性 4例 ,阳性率为 2 6 7% (4/ 15 ) ,~ 1岁组阳性 4例 ,阳性率为2 …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川崎病 (KD)急性期患儿应用单次大剂量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 (IVIG) ,以期降低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率。病例资料 :我院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收治KD患儿 86例 ,其中男 5 2例、女 34例 ,年龄 5个月~ 7岁 ,均符合川崎病临床诊断标准[1] 。按不同治疗方法分A、B、C 3组 :A组 4 2例 ,其中男 2 5例 ,女 17例 ,年龄 (3 12±0 4 9)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 (6 2 7± 0 72 )d ;B组 2 3例 ,其中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3 13± 0 5 2 )岁 ,入院时发热天数(6 32± 0 5 1)d ;C组 2 1例 ,其中男 13例 ,女 8例 ,年龄(3 15± 0 5 1)岁…  相似文献   

11.
赖氨匹林退热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热是小儿常见的临床表现,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持续高热将引起机体调节功能紊乱等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对高热患儿应采取积极的降温措施.我科自1997年7~12月应用赖氨匹林治疗各种疾患引起的发热5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用匹莫林(A组)及哌醋甲酯(B组)治疗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MBD)各30例,年龄6~14岁,开始剂量A组为20mg,B组为5mg,以及逐渐分别增至60mg及15mg,随访1~4(1/2)月。其结果为症状明显改善A组为60.34%,B组为76.67%;症状改善A组为26.66%,B组为13.33%。副反应与B组相比,A组胃纳减少者少,晚上不易入寐者较多。A组中仅1例于服药后2个月有暂时性碘试验(±)。匹莫林治疗MBD的效果87%,可以与哌醋甲酯相比。建议匹莫林剂量开始以1.5~2.0mg/kg,逐渐增加,以不超过每日3.5mg/kg为宜。匹莫林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实验药厂供应。  相似文献   

13.
05 0 2 5 5 炎琥宁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1 0 6例疗效观察 /刘杏芳∥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 0 0 4 ,1 3( 1 2 ) .- 1 60 0~ 1 60 12组均常规予病毒唑 1 0 mg/kg加人 5 %葡萄糖液 1 0 0~ 2 0 0 m1中静滴 ,1次 /d。治疗组加用炎琥宁 1 0 mg/kg加入 5 %葡萄糖液 1 0 0~ 2 0 0 ml中静滴 ,1次 /d,2组均以 3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83.3% ,2组比较差异显著 ( P<0 .0 1 )。参 2 (张小冬 )0 5 0 2 5 6 先天性右支气管软化症 1例 /崔爱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2 0 0 4 ,1 9( 6) .- 5 0 00 5 0 2 5 7 …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浆及脑脊液乳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围产期窒息是引起新生儿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仍无确切的方法早期预测其预后。本实验研究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血浆和脑脊液 (CSF)乳酸 (Lac)的变化 ,观察Lac与HIE及窒息的关系。方法 对 2 6例HIE患儿 (轻度 8例 ,中度 10例 ,重度 8例 )和 8例正常对照组 ,在生后 0~ 2 4h、4 8~ 72h及 7~ 10d抽取动脉血测Lac含量 ,HIE患儿生后 4 8~ 72h腰穿取CSF测Lac含量 ,并于生后 7~ 10d做头部MRI检查。结果 对照组和病例组血浆Lac均随日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有统计学差异。生后 0~ 2 4h ,4 8~ 72hHIE组血浆Lac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P <0 .0 1)。重度HIE组血浆Lac(9.11± 3.2 9mmol/L)与轻、中度HIE组 (6 .0 3±2 .6 6mmol/L ,6 .5 6± 1.4 2mmol/L)相比较仅在 0~ 2 4h明显升高 (均P <0 .0 5 )。重度组CSFLac(2 .5 3±0 .2 7mmol/L)与轻、中度HIE(1.80± 0 .2 0mmol/L ,1.91± 0 .2 8mmol/L)相比有显著增高 (均 P <0 .0 1)。 5minApgar评分≤ 5分组CSFLac含量 (2 .4 3± 0 .34mmol/L)较 >5分组 (1.83± 0 .2 5mmol/L)明显升高 (t =5 .2 2 ,P<0 .0 1)。重度MRI改变的HIE患儿CSFLac较轻、中度MRI改变的HIE患儿CSFLac明显升高 (2 .36±0 .4 4mmol/Lvs 1.72± 0 .2 4mmol/L ,2 .14± 0 .2 6mmol/L  相似文献   

15.
本院自 2 0 0 0年 5月以来采用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商品名 :伯克纳 )鼻内吸入治疗变应性鼻炎 (PAR) 32例 ,临床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32例均系本院门诊患儿 ,年龄 5~ 12岁 ,其中男性 2 0例 ,女性 12例 ;病程 1~ 4年。本组病例均按照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 ,进行治疗前的症状评分和体征评分 :喷嚏平均 (1 72± 0 6 8)分 ,流涕(2 13± 0 6 1)分 ,鼻塞 (1 5 6± 0 5 6 )分 ,鼻痒 (1 4 7± 0 5 1)分 ,体征 (1 84± 0 5 7)分 ,总评分为 (8 6 9± 1 38)分。全部病例均系经口服抗组织胺药及鼻内滴入 0 0 5 %…  相似文献   

16.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目的 进一步改善大剂量甲氨蝶呤 (HD MTX)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的治疗效果 ,减少毒副作用。方法  2 9例ALL患儿共接受了 86例次HD MTX(每次 3g/m2 或 5g/m2 )治疗 ,连续 2 4h静滴 ,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① 5 6例次接受 3g/m2 剂量的患儿在用药后 4 4h、6 8h的血MTX浓度分别为 (0 97± 1 2 4 )μmol/L和 (0 35± 0 2 8) μmol/L ,30例次接受 5 g/m2 剂量的患儿在 4 4h、6 8h血MTX浓度为 (1 5 9± 2 13) μmol/L和 (0 6 5± 0 83) μmol/L。② 5g/m2 组粘膜损害、骨髓抑制方面较 3g/m2 组发生率略高 ,但从恢复时间看 ,两组无明显差异。③ 2 4h连续静滴毒副作用没有见到明显的增加。结论 大剂量MTX(每次 3g/m2 、5 g/m2 )连续 2 4h静滴治疗ALL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40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方法 ,将 78例早产儿随机分成纳络酮治疗组 4 0例 ,氨茶碱对照组 38例 ,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 ,给纳络酮 0 .0 1~ 0 .0 3mg/kg加入5 %葡萄糖液 2ml稀释后静脉推注 ,继而予 0 .5 μg/(kg·min) 输液泵静滴维持 10~ 18h ,连用 3~ 5d。对照组应用氨茶碱 ,首剂按 4~ 6mg/kg稀释后静滴 ,12h后以 0 .5mg/ (kg·h)输液泵静脉维持 5~ 10h ,用药 3~ 5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5 % (37/ 4 0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1% (2 7/38)。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 ,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意…  相似文献   

18.
地塞米松和氨基胍及氨力农对内毒素休克兔氧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HX  Fan XM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4):282-285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氨力农和氨基胍三种不同作用机理的药物对内毒素休克兔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35只兔随机均分成 5组 ,即手术对照组、内毒素组、地塞米松组、氨力农组和氨基胍组。各组分别于术后 30min(T0 )、注射内毒素 (40 0 μg/kg)后达到休克诊断标准时 (T)、用药治疗后 1~ 6h (T1 ~T6 )取动脉、混合静脉血作血气分析 ,记录心输出量。计算氧运输量 (DO2 ) ,氧消耗量(VO2 )和氧摄取率 (ERO2 )。结果 T0 点所有指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内毒素组DO2 与VO2 逐渐下降 ,试验结束时DO2 为 (8 1± 2 4)ml/ (kg·min) ,VO2 为 (2 7± 1 0 )ml/ (kg·min)。地塞米松组DO2 和VO2 于治疗后保持稳定 ,T6 时分别为 (1 2 4± 3 1 )和 (5 1± 1 6)ml/ (kg·min) ,均显著高于内毒素组 (P分别 <0 0 1 ,<0 0 5)。氨基胍组T1 、T2 点DO2 分别为 (1 7 0± 2 8)、(1 7 2± 2 5)ml/ (kg·min) ,明显高于内毒素组的 (1 2 2± 2 6)和 (1 4 1± 3 8)ml/ (kg·min) ,P均 <0 0 5 ,但试验结束时DO2 为 (1 1 2± 1 7)ml/ (kg·min)与内毒素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用药后VO2 缓慢升高。试验结束时VO2 与内毒素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氨力农组仅T3、T4 点VO2 较内毒素组显著升高。T6 时DO2 为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评价连续血液净化 (continuousbloodpurification ,CBP)对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inbornerrorsofmetabolism ,IEM )重症有机酸血症的治疗效果 ,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用BaxterBM 2 5机对 9例IEM重症有机酸血症患儿行CBP治疗 ,对比治疗前后血气、生化值 ,并比较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9例患儿入院时 pH值 (6 87± 0 2 5 )、BB(1 6± 0 0 8)mmol/L、SB(4 0± 0 5 8)mmol/L、BE(- 2 6 1± 2 80 )mmol/L、乳酸 (15 2± 3 6 4 )mmol/L ,血氨 (2 87 5 3± 132 4 3) μmol/L ,呈重度代谢性酸中毒。经 1~ 2次 ,9~ 32hCBP治疗 ,患儿症状、体征好转 ,酸碱平衡部分纠正 ,pH(7 33± 0 18)mmol/L、BB(18 0± 2 5 6 )mmol/L、SB(19 1± 2 2 5 )mmol/L、BE(- 3 4± 1 6 2 )mmol/L、乳酸 (3 1±0 5 5 )mmol/L ,血氨 (39 2 1± 2 2 85 ) μmol/L ,较治疗前显著好转。 结论 临床观察提示 ,CBP是治疗IEM有机酸血症的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优先策略治疗肺血多先心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优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 (NCPAP)优先策略对肺血多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的心肺功能支持作用和长期疗效。方法 对 1994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住我院PICU符合下列条件的先心病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1.年龄 <3岁。 2 .室间隔缺损 (VSD)、房间隔缺损 (ASD)和动脉导管未闭 (PDA)或上述联合畸形的先心病。 3.入院临床资料完整 ,符合心衰或心衰伴呼衰诊断标准。 4 .除外其他复杂畸形、急诊室行心肺复苏术或入院 2 4h内死亡病例。分别以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和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为先心病常规治疗组 (常规组 )和NCPAP优先策略组 (优先组 ) ,观察优先组NCPAP对心肺功能短时作用和比较两组病死率、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应用率和时间。结果 常规组 6 2例 ,应用NCPAP 10例 (占 16 .1% ) ;优先组 117例 ,均应用NC PAP ,4 1例短时疗效显示 :心率由 175± 2 8次 /min降至 14 8± 17次 /min(P <0 .0 1) ;呼吸频率由 6 9± 9次 /min下降至 5 4± 8次 /min (P <0 .0 1) ;PaO2 /FiO2 从 16 2± 5 4 .7升至 2 6 5± 39.0 (P <0 .0 5 ) ;PaCO2 由 5 4 .9± 2 2 .9mmHg降至 5 3.1± 17.3mmHg(P >0 .0 5 ) ;pH值由 7.2 77± 0 .0 87上升至 7.2 94± 0 .0 70 (P >0 .0 5 )。两组长期疗效比较 ,病死率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