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留置镇痛泵出现的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术后镇痛泵应用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275例骨科患者,在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PCA),并妥善固定。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预防和心理护理。结果镇痛泵的使用获得满意效果,但少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呼吸抑制2例,尿潴留15例,恶性呕吐14例,其他还有腹胀便秘、压疮、皮肤瘙痒等。结论静脉镇痛泵在术后镇痛方面有明显的作用,但因药物作用等原因会出现并发症,须加强护理,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足三里艾灸预防静脉镇痛泵所致脾胃失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留置静脉镇痛泵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给予半卧位、协助床上翻身和早期起床活动指导等常规术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配合足三里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及腹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及腹胀发生率为11.7%,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足三里艾灸能有效预防静脉镇痛泵所致的脾胃失和证,能减轻患者痛苦,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镇痛泵(PCA)目前在妇产科术后应用较多,极大地减少了患者的术后疼痛不适,提高了术后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笔者总结相关护理要点和体会,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2010年1月~ 2011年9月妇产科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泵(PCA)进行止痛的患者298例,子宫次全切除术及全切术107例,剖宫产156例,黄体破裂4例,宫外孕35例.年龄22~70岁,所有病人术后立即使用PCA,镇痛时间24 ~ 48小时,采用视觉模糊评分法(VAS)对镇痛效果进行评定,评定<3分者(镇痛优良)295例,并发症出现腹胀13例,恶心、呕吐21例,皮肤瘙痒13例.2010年1~ 12月术前未常规使用留置导尿术26例,术后出现尿潴留9例;2010年12月后术前使用留置导尿术272例,拔管后出现尿潴留2例,均未发生呼吸抑制情况.  相似文献   

4.
自控镇痛泵是通过静脉管或硬膜外导管接置有镇痛药物的自控注射泵。术后患者可视自己疼痛程度按压镇痛泵按钮 ,自行注射一定剂量的药物 ,以达镇痛目的。镇痛泵镇痛效果虽然明显 ,但也有并发症 ,现将并发症的诱因及护理方法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 2 0 0 1~ 2 0 0 2年应用镇痛泵治疗术后刀口疼痛162例 ,其中发生腹胀、恶心、呕吐 15例 ,尿潴留 9例 ,褥疮 5例 ,呼吸异常 1例。2 护理方法 腹胀、恶心、呕吐 :急症手术未能禁食 ,择期手术患者未按医嘱禁食或禁食时间短 ,镇痛药内的杜冷丁作用于阿片受体 ,能提高胃肠道括约肌及平滑肌的…  相似文献   

5.
丛红梅 《光明中医》2009,24(7):1387-1387
探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应用于术后病人镇痛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50例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治疗.结果:取得满意的效果,发生恶心、呕吐2例,排尿困难1例.结论:术后病人应用自控镇痛泵止痛效果好,并发症少.术前宣教和术后细致的观察、护理科学、有效地使用镇痛泵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将142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1例.研究组术后给予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泵(PCA2)常规镇痛48小时;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术后48小时测评,比较两组的疼痛情况,研究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认为静脉病人自控镇痛泵(PCA2)能有效地减轻病人的疼痛程度,但需要加强护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复合恩丹西酮与单纯应用恩丹西酮防治妇科手术后曲马多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CSEA)下行妇科手术病人60例,术毕行曲马多静脉PCIA.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在镇痛泵内加恩丹西8mg;Ⅱ组在镇痛泵内加恩丹西酮8mg+地塞米松10mg.观察病人12,24,36,48h病人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Ⅱ组术后12,24,36h均优于Ⅰ组.结论:地塞米松与恩丹西酮联用比单纯应用恩丹西酮更能有效地防治曲马多PCIA引起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镇痛泵的护理.方法;对我院951例训宫产术后采用镇痛泵的产妇进行回顾,结果;剖宫产术后秉用镇痛泵止痛效果好,利于术后早期活动,母乳喂养,促进睡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结论,剖宫产术后采用镇痛泵效果好,因有一些副作用针对性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我科120例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采用自控镇痛泵镇痛,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VAS评分<3分者占90.8%;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尿潴留、腹胀及静脉炎。结论: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并给予合适的护理措施,可以取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治疗普外科老年病人术后的切口疼痛,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总结护理对策.方法:60例老年病人术后使用切口导管镇痛泵联合静脉用药镇痛方式,术后12、24、48h对病人镇痛情况进行评分,同时评估病人发生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镇痛总有效率达98.3%,不良反应发生率1.6%.结论:该镇痛方式对切口局部起镇痛作用的同时,又控制内脏的疼痛,而对全身影响较小,临床观察较为适合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灸对骨科手术术后患者持续镇痛引起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8月将进行骨科手术后留置硬外膜镇痛泵48 h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患者手术后返回病房进食1 h后,进行穴位艾灸。取穴:合谷、内关、中脘等穴位,每天3次,至拔除硬外膜镇痛泵6 h后停止;其它处理与对照组一样;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的比例。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术后有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60例患者,术后有28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校正χ2检验,P=2.570.05。结论穴位艾灸可以缓解骨科手术术后镇痛引起的的恶心呕吐,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徐海霞  罗海霞 《河南中医》2021,41(2):271-274
目的:观察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入组的60例患者均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地佐辛注射液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在镇痛泵中同时配伍托烷司琼,揿针组术后另给予揿针针刺内关、合谷穴,两组镇痛泵均留置48 h。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揿针组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揿针组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发生恶心呕吐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揿针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度为83.4%,揿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术后镇痛有协同作用,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艾灸中脘穴防治腰椎术后镇痛泵致胃肠反应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治疗组采用艾灸中脘穴配合注射用兰索拉唑静脉用药防治,对照组采用单纯注射用兰索拉唑静脉用药防治。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7.3%,对照组为64.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是一种防治腰椎术后镇痛泵致胃肠反应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术后护理和镇痛的基础上采用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对骨科大手术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均予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8 h,并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加用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连续干预7天。记录术后1~3天的呼吸监测结果 (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评分,镇静评分),每天记录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评价患者的焦虑情况、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3天,2组呼吸频率逐渐下降、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镇静评分逐渐降低(P 0.01),恶心、呕吐评分均下降(P 0.01),观察组术后第2、3天的恶心、呕吐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术后第2天,2组NRS评分均较术后1天下降,但在第3天因停用镇痛泵,NRS评分又开始升高。术后第5、7天,2组NRS评分逐渐降低(P 0.01),观察组术后3、5、7天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干预7天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1),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 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常规术后护理和镇痛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耳穴压豆,能进一步减轻骨科大手术术后疼痛,减轻镇痛药物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00例手术后留置镇痛泵病人的观察,探讨术后留置镇泵出现的镇痛不全、血压下降、头晕、恶心呕吐、尿潴留、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以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讲述镇痛泵在产科术后镇痛应用及术后护理。经本院多年临床验证,产科术后镇痛泵运用已取得满意效果:但同时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尿潴留等;护理要点:及时做好心理护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更有利于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耳穴埋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将46例接受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常规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穴埋豆,比较两组术后6h、24h、48h、72h、7d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h、48h、72h、7d被动活动时VAS疼痛评分;两组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术后第一次镇痛泵自控按压给药时间。结果:静息状态下VAS疼痛评分,术后48h、72h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时间点无差异﹙P0.05﹚;被动活动时VAS疼痛评分24h、48h、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无差异(P0.05);两组间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次镇痛泵自控按压给药时间有差异(P0.01)。结论:围手术期耳穴埋豆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镇痛效果较好,能延迟第一次镇痛泵自控给药时间,减少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治疗卵巢囊肿中的作用.方法:针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本医院治疗的21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围术期进行护理.结果:共计进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3例,卵巢切除术8例.手术时间平均(5.1±21.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9±46.4)ml,住院时间平均(10.0±4.7)d;术后无任何死亡病例、穿刺孔引发的出血、压疮、尿道感染、高二氧化碳血症、盆腔出血以及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其中7位患者使用镇痛泵,其中4例患者术后行药物镇痛,其中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治疗后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围术期护理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提高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的成功率,并且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痛;镇痛泵组采用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留针组应用电针刺激仪镇痛,术前穴取日月、气冲、阳陵泉,平刺穴位置入针灸针,用无菌贴膜固定留置,于术后8、20h给予电针刺激,疏密波型,频率2Hz/100Hz,均持续30min。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4、8、12、24、3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术后2、4、8、12、24h各时点留针组与镇痛泵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留针组在以上各时点的镇痛效果优于镇痛泵组(均P0.05);留针组没有不良反应发生,而镇痛泵组出现嗜睡3例、恶心6例、呕吐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留针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14.77±4.99)h vs(18.50±4.22)h,P0.01;(14.77±4.99)h vs(18.17±4.69)h,P0.05]。结论: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LC术后镇痛安全、有效,避免了术后应用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促进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20.
<正>术后疼痛是机体对手术造成的组织损伤和机体恢复的一种复杂生理反应,疼痛不但能给患者带来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而且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使患者身心受到影响。对于骨科手术而言,采用镇痛泵进行镇痛效果十分明显,但是同时也容易出现尿潴留的并发症,因此本文对骨科术后镇痛泵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尿潴留的发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1-12月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科术后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80例,男60例,女20例,患者年龄32-68岁,患者全部进行术后静脉留置自控镇痛泵,镇痛泵中药液的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