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3 毫秒
1.
目的:了解三好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家庭环境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尊量表对湖南某高校188名三好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三好大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1%,其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低于普通大学生(1.8±0.6/1.9±0.7,t=-2.65,P=0.008),焦虑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1.8±0.7/1.6±0.6,t=2.61,P=0.009);三好大学生的亲密度和娱乐性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8.0±1.4/7.6±1.7,5.2±2.3/4.5±2.2,均P<0.05);三好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得分高于普通大学生(30.5±3.7/29.1 ±4.1,t=3.50,P=0.004);回归分析表明,影响三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因素是:自尊、人际关系压力、其他生活事件、学习压力、道德宗教观(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30、0.20、0.21、0.17、0.11,均P<0.05).结论:三好大学生表现出其独特的心理问题,家庭因素和自尊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延安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对心理的影响,并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延安市大学生601名调查对象,采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SCL-90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调查评估。结果:延安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率19.47%,非医学专业生和医学生没有差别;网络成瘾者SCL-90的各因子均分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t=2.133~6.942,P0.01),阳性检出率为13.79%~68.97%,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χ2=5.1~33.7,P0.05);网络成瘾者的SAS量表得分高出正常使用网络者近5分以上,焦虑阳性检出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网络成瘾者的SDS量表得分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抑郁阳性检出率高于正常使用网络者。结论: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正常使用网络者。应丰富校园生活,加强大学生网络知识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学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网络游戏成瘾者与其他类型网络成瘾者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差异。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网络成瘾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问卷对4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学习倦怠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其他类型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性别(χ2=21.855,P<0.01)、年级(χ2=23.650,P<0.01)和专业(χ2=21.991,P<0.05)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男生比女生、大四学生比其他年级学生、理工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更易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游戏成瘾者情绪低落、行为不当和成就感低得分均大于非网络成瘾者(23.6±5.7/21.6±5.8,20.1±3.4/18.1±4.3,18.8±3.9/17.3±4.1,P=0.045、0.006、0.046);网络游戏成瘾者网络成瘾倾向的不同侧面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层面存在正相关(r=0.026~0.442);回归分析表明,学习倦怠的各个层面对网络成瘾倾向的不同侧面具有有效的预测作用(β=0.150~0.398,P<0.01、0.05)。结论: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者网络成瘾倾向与学习倦怠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通过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从324名学生中用Young的网络成瘾10项诊断标准问卷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者60名.年龄12-19岁.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时间透视简式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具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得分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55.3±2.5)vs.(48.1±1.4),P=0.012];现在时间定向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呈正相关(r=0.38,P<0.01);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具有较高相关(r=0.42,P<0.01),可直接预测病理性互联阿使用(R2=17.5,P<0.001).结论:上网动机、人际关系和现在定向对网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随机选取的3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网络信息成瘾率明显高于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率和网络游戏成瘾率。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的3个因子(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及网络信息成瘾)中网络游戏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健康适应因子上有显著差异(t=2.033,P0.05);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组与非成瘾组在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因子有显著差异(t=2.403,P0.05)和其他生活因子上(被忽视,缺少朋友,不知如何融入生活等)也有显著差异(t=2.151,P0.05)。结论:网络成瘾的3种类型中,网络信息成瘾率比游戏成瘾率、人际关系成瘾率高;网络游戏成瘾的大学生与正常大学生相比,其身心健康和适应性较差;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的大学生相对于正常大学生来说,可能具有更大的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特质自我客体化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主要关注性别之间和性别内部的比较研究。方法:采用自我客体化量表和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南京市3所高校的290名男大学生和21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男、女大学生总体的特质自我客体化程度约为-10和-12,非参数检验发现,女大学生较男大学生更重视健康、身体适应度、体重和身体尺寸,男大学生较女大学生更重视力量、性吸引力和结实的肌肉,两者之间的各项差异都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P0.001)。在女大学生中,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特质自我客体化得分差异边缘显著(t=1.777,P0.1);(2)男大学生的特质自我客体化与体重指数(r=0.137,P0.05)、网络人际关系成瘾(r=0.128,P0.05)相关显著,女大学生的特质自我客体化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r=0.217,P0.01)、网络信息成瘾(r=0.151,P0.05)相关显著;(3)在男大学生中,网络人际关系成瘾(P0.001)、网络信息成瘾(P0.01)和体重指数(P0.05)可以显著预测特质自我客体化,自我客体化可以显著预测网络人际关系成瘾(P0.01)。在女大学生中,自我客体化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可以显著地相互预测(P0.05)。结论:在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都存在特质自我客体化和网络成瘾之间的相互影响,且特质自我客体化主要与网络成瘾中的网络人际关系成瘾类型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不同类型的网络成瘾与社交回避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法,抽取202名海南某综合性大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样本进行施测,经检验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结果 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信息成瘾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均与社交回避呈显著性相关(r=0.294,0.342,0.236;P<0.01);网络游戏成瘾者,网络信息成瘾者和网络人际关系成瘾者与其未成瘾者在社交回避上呈显著性差异(t=4.347,5.391,3.915;P<0.01).结论 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均对社交回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在人际适应性与手机成瘾倾向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在校大学生498名(男217人,女281人),采用大学生人际适应性问卷(CSIAI)、手机成瘾倾向量表(MPATS)和自我认同感量表(PIS)进行测量。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法检验中介效应的统计学意义。结果:MPATS得分男生低于女生[(2.6±0.7)vs.(2.7±0.6),P0.05]。MPATS得分与CSIAI、PIS得分均呈负相关(r=-0.31、-0.36,均P0.01);CSIAI得分与PIS得分呈正相关(r=0.50,P0.01)。自我认同感在人际适应性与手机成瘾倾向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3.6%。结论:手机成瘾倾向与自我认同感、人际适应性关系密切,人际适应性能够通过自我认同感对手机成瘾倾向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并比较性别、学校与专业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为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方法: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和湖北大学大一至大四有效被试470名,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进行研究。结果:1中医院校男生的GWB得分高于女生,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72.97±12.121)vs.(72.79±10.519),P0.05];2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GWB得分高于医学专业学生的GWB得分[(71.63±10.416)vs.(74.18±12.097),P0.05];3中医院校非医学专业学生的GWB得分低于非中医院校大学生的GWB得分[(74.18±12.097)vs.(78.25±12.391),P0.05];4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及其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丧失、受惩罚、健康适应等六因子之间显著负相关(r=-0.512,-0.457,-0.387,-0.371,-0.302,-0.401,-0.462;P0.01);5回归分析表明,人际关系、健康适应和其他3个因子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β=-0.554,-0.779,-1.003;P均0.05)。结论:中医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生活事件之间关系密切,且其主观幸福感低于非中医院校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大学生手机成瘾与人际关系困扰之间的关系,羞怯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自尊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方法:使用人际关系诊断量表、自尊量表、羞怯量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472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手机成瘾倾向水平的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困扰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机成瘾倾向与羞怯、人际关系困扰显著正相关(r=0.228,r=0.349,P0.05)。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显著负相关(r=-0.184,P0.05),与手机成瘾倾向显著负相关(r=-0.155,P0.05)。手机成瘾倾向通过羞怯对人际关系困扰的间接效应受到自尊的调节。结论:手机成瘾倾向和人际关系困扰中既存在中介效应,也存在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