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的检查对于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感染,尤其是脑囊虫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实验观察脑囊虫病患者的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变化,为脑囊虫病的早期诊断,预测病情的复发和了解机体的反应机能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对14例脑囊虫病脑脊液检测结果表明: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寄生虫感染性神经系统疾病(P<0.01);嗜酸性粒细胞查到与白细胞总数增多、蛋白质增高、脑压升高有一定的关系。结合文献对脑囊虫病脑脊液变化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对336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脑囊虫病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P<0.001);并结合文献对各种因素引起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经病理或血清学证实的8例脑囊虫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囊虫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脑囊虫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囊虫病以青壮年多见,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嗜酸性粒细胞不能提示感染本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者占50%,血囊虫循环抗体阳性率高而脑脊液低阳性率低。所有病例均为脑实质病变,脑电图及头颅磁共振检查均有异常表现,后者典型表现呈“靶征”。予吡喹酮或阿苯达唑驱虫,采用小剂量滴定法,合用甘露醇、地塞米松治疗,疗效佳,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脑囊虫病诊断主要依据典型头颅磁共振表现、病理或血清学检查,现行治疗有效而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评价脑脊液细胞学动态监测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鉴别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 117 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7 例患者中,结核性 脑膜炎 70 例( 59.83% ),病 毒性 脑膜 炎 30 例( 25.64% ),化 脓性 脑膜 炎 10 例( 8.55% ),隐球 菌性 脑 膜炎 6 例 (5.13% ),脑囊虫病 1 例( 0.85% )。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主要以混合细胞学反应为主,随着病情的 好转,嗜中性粒细胞逐渐减少,但持续时间较长;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以嗜中性粒细胞反应为主,抗感染治疗后,嗜中 性粒细胞在短时间内迅速减少;病毒性脑膜炎主要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隐球菌性脑膜炎通过脑脊液细胞学检测 可直接发现隐球菌,达到病原学诊断;脑囊虫病可见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杀虫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逐渐减 少。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通过脑脊液细胞学的动态监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的诊断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法,对192例经住院临床确诊的4种中枢神经系统(CNS)传染性疾病住院病人脑脊液嗜碱性粒细胞(basos)进行了检查,并将4个亚组之阳性率进行比较,卡方检验表明,脑猪囊虫病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01)。作者等还指出,脑脊液中 basos 阳性率增高与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阳性率增高之同时存在,对脑猪囊虫病的诊断及其与置面的3种脑膜炎之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脑囊虫病是神经科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症状和体征取决于囊虫的位置、数量和机体反应,故临床症状极为复杂。由于症状的多变,正确诊断者仅占1/3,而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常提示脑寄生虫病,特别是对脑囊虫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现将我们依靠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协助临床确诊的一典型病例介绍如下。患者男,16岁。13岁时因头痛、头晕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法,对35例脑囊虫病人脑脊液(CS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激活淋巴细胞、浆细胞进行分类分析,并与其中23例的CSF猪囊虫ELISA及头颅CT扫描比较。结果提示,CSF细胞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浆细胞和嗜硷性粒细胞的增高),特别在ELISA阳性和CT扫描正常者中对本病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三者配合检测,能提高对本病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将经临床诊断、头颅CT及脑脊液嗜酸性细胞检查证实为脑囊虫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治疗,结果其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认为丙硫唑咪治疗脑囊虫病具有毒性低、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将经临床诊断、头颅CT及脑脊液嗜酸性细胞检查证实为脑囊虫病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治疗,结果其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副作用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认为丙硫唑咪治疗脑囊虫病具有毒性低、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典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对 3 0例不典型儿童脑囊虫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无症状型和特殊型日渐增多 ,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阳性 2 2例 ,免疫学检查血清抗体阳性 8例 ,脑脊液抗体阳性 11例 ,头颅CT检查有异常发现 2 3例 ,MRI检查异常 5例。结论 早期诊断困难 ,宜常规行脑脊液嗜酸性粒细胞检查并作为首选方法 ,辅以免疫学检查、头颅CT及MRI等项检查 ,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对34例各型脑囊虫病病人作了脑脊液细胞学(CSF-C)和CT对照分析。79.31%的病人CT出现脑部病变(23/29),主要表现多发性小囊状低密度病灶或不规则病灶、增强病灶和脑室改变。78.12%的病人CSF-C出现异常(25/32),主要表现出现嗜酸性粒细胞、转化型淋巴细胞、激活型单核细胞、浆细胞。二项检查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种检查联合进行能提高脑囊虫病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14.
大鼠哮喘模型中气道炎症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建立了一种SD大鼠的过敏性哮喘炎症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用卵白蛋白(OA)低剂量多点皮下注射法致敏SD大鼠,2周后气雾吸入1%OA15min,吸入后6h和24h可见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加较明显;肺切片显示细支气管和小血管周围水肿、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渗出浸润;计算机图象分析表明,细支气管管壁面积及管壁单位面积内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显著。结果表明,抗原可诱导SD大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60份标本作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6例脑囊虫病的10份标本全部出现嗜酸性粒细胞(1~17%)。5例化脓性脑膜炎的6份标本中5份呈粒细胞反应(粒细胞占85~98%);4例结核性脑膜炎呈混合细胞反应;病毒性脑膜炎2例呈淋巴细胞反应;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中极易找到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105例脑囊虫患者的护理高庆鲜潘栓珍金便芬张兰俊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050000)关键词脑囊虫病;高颅压;护理学脑囊虫病常见,目前主要应用丙硫咪唑或吡喹酮治疗,治疗过程中易引起高颅压反应,甚至形成脑疝而死亡。因此,做好护理工作极为重要。1991~...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荆防方加减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荆防方加减进行治疗。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并对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进行评价,统计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做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细胞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荆防方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和临床症状,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数,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α-细辛脑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目的探讨α-细辛脑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卵白蛋白制作豚鼠哮喘模型,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并通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成分分析评价气道炎症变化。结果α-细辛脑处理组在卵白蛋白激发后呼吸困难明显减轻,T细胞增殖刺激指数显著低于哮喘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也显著低于哮喘组,且刺激指数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α-细辛脑可以抑制速发哮喘反应;且通过抑制T细胞增殖活化抑制气道嗜酸性粒细胞炎症。  相似文献   

19.
丙硫咪唑治疗脑囊虫病49例远期疗效观察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神经科,武汉430030唐荣华,杨明山关键词脑囊虫病;丙硫咪唑中图法分类号R532.33,R978.63脑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大量临床资料表明[1~3],丙硫咪唑是...  相似文献   

20.
郑九红  廉辰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0):1771-1772,1785
目的观察囊虫散胶囊治疗中度脑实质型脑囊尾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度脑实质型囊尾蚴病30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3组,对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影像学显示囊尾蚴钙化灶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通过囊虫散注射治疗皮肌囊尾蚴结节,观察囊虫散胶囊杀灭囊尾蚴的作用。结果囊虫散胶囊组治愈率82.1%,吡喹酮组治愈率67.4%,中西药结合组治愈率88.3%(P〈0.01);3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囊虫散胶囊组最低;囊虫散注射治疗皮肌囊尾蚴结节,证实其杀尾蚴效果显著。结论囊虫散胶囊治疗中度脑实质型脑囊尾蚴病效果显著,其不仅具有杀虫作用,同时促进死虫吸收作用,而且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