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观察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SD大鼠,施以5/6肾切除,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衰竭模型并分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黄虫丸组。灌服中药相应制剂,观察药物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的防治作用。[结果]给予肾衰Ⅰ号方治疗后大鼠BUN、Cr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大黄虫丸组虽可降低BUN、Cr,与模型组比较,BUN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Cr与模型组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衰Ⅰ号方能够改善慢性肾衰的肾功能,但是与大黄虫丸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一个临床综合症。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未经有效地治疗均会导致慢性化,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笔者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脾肾两虚、浊瘀阻滞的病机拟定了肾衰Ⅰ号,并对我院肾病内科门诊及病房应用肾衰Ⅰ号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中药肾灵Ⅰ号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 ,将 4 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2 0例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治疗组 (2 2例 )在此基础上加用肾灵Ⅰ号 ,疗程为 6个月。结果 :治疗组在降低SCr、BUN和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提示中药肾灵Ⅰ号结合西医疗法可有效延缓肾功能衰竭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大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目前已得到肯定 ,近年来又有多项动物试验证实黄芪可改善慢性肾衰动物的肾功能[1,2 ] ,为评价黄芪在人类慢性肾衰中的治疗作用 ,笔者作了以下试验。1 临床资料1.1 对象 :9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肾功衰竭的诊断 ,年龄 2 5~ 65岁 ,平均 ( 38.4± 12 .6)岁 ;男 4 8例 ,女 4 2例。原发病包括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狼疮性肾炎、多囊肾。 Scr2 4 8.4~ 4 2 4 .6μmol/ L,平均 ( 312 .4± 4 1.6)μmol/ L。1.2 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常规予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及降压、纠酸治疗。第 1组以灌肠 号150 m L…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衰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性出血热临床表现复杂 ,病情变化快 ,并发症多 ,特别是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导致本病死亡的主要原因。现将笔者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的 1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8例中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18~ 56岁 ,血透前平均血 BUN4 6 mmol/ L,Cr96 0 μmol/ L,血钾均高于 6 .0 mmol/ L,血小板 (2 4~ 6 0 )× 10 9/ L,少尿 3天内透析者 11例 ,4~ 7天者 6例 ,7天以上者 1例。1.2 方法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即开始血透治疗 ,1少尿或无尿≥ 2天 ;2 BUN≥ 35.7mmol/ L,SCr≥530 .4 μmol/ L;3血钾≥ …  相似文献   

6.
近 2年来 ,我们用肾宁 号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68例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共 13 5例 ,均符合第 8版《实用内科学》中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其中男 79例 ,女 56例 ;年龄 18~ 68岁 ,平均 3 4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0 3例 ,高血压肾病 14例 ,糖尿病肾病 9例 ,肾盂肾炎 4例 ,梗阻性肾病 5例。血肌酐 2 3 1~ 442μmol/L 88例 ,442~ 12 0 0μmol/L 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 68例及对照组 67例。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用包醛氧化淀粉 (天津大学制药厂 ,生产批号 :2 0 0 10 3 0 4) ,1次 1包 ,1日 3次口服 ,3 0…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一种疑难病症之一。笔者用蒙药“布格仁哈伦 - 1号”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效果明显。本文总结 4 0例典型病例 ,用蒙医蒙药理论与临床经验治疗观察。根据病情分脾肾气 (阴 )虚、脾肾气 (阳 )虚及肝肾阴虚、阴阳两虚等 4种。通过临床观察蒙药“布格仁哈伦 - 1号”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显效率达 6 0 % ,总有效率达 85%。1 临床资料患者共 4 0例。其中男 2 2例 ,女 18例 ;年龄 <15岁 7例 ,16~ 30岁 14例 ,30~ 50岁 16例 ,50~ 6 0岁的 3例 ;病程 <1年 2 8例 ,1~ 2年的 10例 ,2年以上的 2例 ;全部病例具备下列条件 :(1)血尿素氮 >2…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与冬虫夏草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7~1991年我们对住院的慢性肾功能不全24例采用冬虫夏草治疗,与16例常规西医治疗对比观察。结果川芎嗪与冬虫夏草治疗组取得较理想疗效。临床资料共4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西医治疗组(常规组),川芎嗪、冬虫夏草治疗组(治疗组)。(1)常规组: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78~53岁,其中慢性肾炎8例,肾小动脉硬化2例,慢性肾盂肾炎4例,狼疮性肾炎2例。血清尿素氮21.3±5.8mmol/L(BUN正常值<7.0mmol/L),血肌酐152±18μmol/L(Scr正常值<97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30~50ml/min(Cur正常值120~80  相似文献   

9.
中药口服及灌肠治疗慢性肾衰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程较长,发作频繁,缠绵难愈,临床治疗比较棘手。笔者自拟中药方口服及灌肠治疗该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3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者26岁。病程最长者5.2年,最短者2个月。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8例,慢性肾盂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6例,高血压肾病5例。全组中血肌酐230~2100mmol/L,尿素氮12~29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7~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症状复杂,死亡率较高。1985~1989年我院共收治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均采用自拟口服汤剂“肾衰1号”并用肾衰2号汤灌肠的方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死亡率、延缓病人生命方面收到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 100例中,住院患者72例,门诊患者28例。男56例,女44例。其中61岁~80岁11例,51岁~60岁19例,41岁~50岁22例,31岁~40岁16例,  相似文献   

11.
《辽宁中医杂志》2015,(5):1095-1097
目的:研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同样的肾病治疗,观察组患者另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肌酐指标为(581.93±157.10)μmol/L,治疗后1个月为(491.62±161.14)μmol/L,治疗后2个月为(361.05±109.85)μmol/L;治疗前尿素氮指标为(22.31±3.15)mmol/L,治疗后1个月为(18.4±10.4)mmol/L,治疗后2个月为(18.4±9.4)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肌酐指标为(581.93±157.10)μmol/L,治疗后1个月为(515.4±172.04)μmol/L,治疗后2个月为(472.05±159.63)μmol/L;治疗前尿素氮指标为(21.15±3.63)mmol/L,治疗后1个月为(19.4±80.4)mmol/L,治疗后2个月为(18.1±5.1)mmol/L。两组患者的护理指数评分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能显著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衰速度,提高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保肾灵 号的制备、质量标准及用于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以下称慢性肾衰 )的临床疗效和干预慢性肾衰进程的作用。方法 :按处方比例采用传统方法制成小蜜丸 ,按药典方法进行质量标准控制。临床应用 :随机选择 10例口服保肾灵 号的慢性肾衰患者为中药组 ,随机选择不口服保肾灵 号的 10例慢性肾衰患者为对照组 ,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肌酐水平进行方差分析 ,以及两组之间的 1/Scr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 Scr无差异 (P>0 .0 5 ) ,治疗后Scr有显著差异 (P<0 .0 5 ) ,两组 1/Scr斜率 (b值 )分别为 - 3.4 6 9× 10 - 4和 - 1.190× 10 - 4。结论 :保肾灵 号的制备工艺简便 ,质量可控 ,保肾灵组对慢性肾衰的治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拟肾衰合剂,用其口服并配合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以下简称慢性肾衰)108例,与单用口服包醛氧淀粉治疗54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62例慢性肾衰患者,其中男性110例,女性52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17岁,平均40.7岁;病程最长者28年,最短者8个月.原发病属慢性肾炎128例,肾盂肾炎7例,糖尿病肾病22例,遗传性肾炎3例,中毒性肾病2例.绝大多数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腰酸乏力,舌苔浊腻等症状.均符合卫生部1995年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即SCr186~442μmol/L,BUN71~179mmol/L,CCr20~50ml/min;或经血液透析、中药治疗半年以上慢性肾衰患者.全部患者按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和对照组5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年龄、基础肾功能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睑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用麦粒肿Ⅰ号胶囊和头孢按苄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近(P>0.05)。结论麦粒肿Ⅰ号对睑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09-1411
目的:观察肾衰Ⅰ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脾肾气虚湿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西医CKD3期诊断标准及中医脾肾气虚湿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治疗上结合口服肾衰Ⅰ号方,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从临床总疗效、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理化检查指标等方面进行观察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治疗组治疗后BUN和Scr明显下降,eGFR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肾衰Ⅰ号方能有效改善CKD3期脾肾气虚湿瘀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功能,延缓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疾病,直至发展为尿毒症。笔者探索中医药治疗途径延缓病情进展,推迟或择期进行肾透析或肾移植的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0.7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其中氮质血症期(BuN:9~20mmol/L,Scr178~445μmol/L)12例,尿毒症期(BuN>20mmol/L,Scr>445μmol/L)23例。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型12例,肝肾阴虚型14例,脾肾气虚型2例,脾肾阳虚型3例,阴阳两虚型4例。2 治疗方法2.1 中医辨证施治 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段光堂教授运用肾衰Ⅰ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出段光堂教授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提出脾肾气虚为本,湿浊瘀血内壅为标,依据本病的病机创制出肾衰I号方应用与临床。应用肾衰Ⅰ号方治疗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说明肾衰I号方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18.
我们多年来应用肠炎I号经验方,治疗急性肠炎,疗效可靠,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6例中,男19例,女17例;10~20岁3例,20~30岁12例,30~40岁7例,40~50岁4例,50~60岁5例,60~70岁3例,70~80岁2例.诊断标准为身热下利清稀,腹痛或恶呕;便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在l5个以下(1个"+"以下)者.  相似文献   

19.
<正> 我们根据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加强心肌收缩,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血液循环,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应用黄芪红枣汤内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18例,经观察能缓解肾功能衰竭进展。 1 对象和方法 本组18例均为各医院已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18~74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慢性肾盂肾炎2例,高血压肾动脉硬化4例,狼疮性肾炎2例。病人均无可逆的肾功能受损因素,服药前血尿素氮(BUN)为22.16±8.60mmol/L,血肌酐(Scr)为598.60±120.50μmol/L,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为14.40  相似文献   

20.
"小儿早熟Ⅰ号"治疗女童性早熟6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祺 《河南中医》2003,23(7):53-54
性早熟是一种以性成熟的表现提前出现为特征的生长发育异常 ,近年发病率显著增高。仅我院“小儿生长发育专科”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有案可查的达 2 5 6例 ,而特发性真性性早熟 (ICPP)占较大比较 (98 2 5 6 )。部分患儿采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拟似剂 (LHRHa)治疗 ,疗效肯定 ,但药价昂贵 ,不能广泛试用。我专科门诊采用中药“小儿早熟Ⅰ号”治疗 ,收到较好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为我院“小儿生长发育专科”门诊患儿 ,共 6 9例 ,其中年龄 (CA) :6~ 7岁 3例 ,7~ 8岁 14例 ,8~ 9岁 33例 ,9~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