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导致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病因之一是血管病变学说.培达具有扩张末梢血管使血流量增加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故而可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应用培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维青  吕芳 《医学文选》1999,18(2):151-15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导致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其病因之一是血管病变学说。培达具有扩张末梢血管使血流量增加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故而可用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应用培达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晶晶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17-18,4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故仍严重危害着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残疾。而中西医结合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减轻和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本文将对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邱玉明  邹茹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202-12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病率高达60 %~90 %,是糖尿病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临床报道前列腺素E1(PGE1)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疗效,但因其用量大,副作用多,尤其是对周围血管的刺激作用,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现采用前列腺E的脂微球载体制剂(凯时注射液Li po-PGE1)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渴足愈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2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颖 《中国医药导刊》2009,11(8):1398-1399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后者尤为常见.将我院2003年~2008年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中医中药能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减轻和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法:笔者近年来运用中医益气养阴活血法为主,中医理论以益气温经,活血通络为治则,结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53.33%,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中药能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减轻和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血塞通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特殊方法治疗.弥可保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周围神经形态的改善和感觉神经损害疗效较好[1].本文采用血塞通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90例,并设对照组60例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病理形态改变及中医中药对本病的干预研究的文献资料说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多变,可概括为高血糖所致小血管病缺氧缺血和代谢异常两个方面[1] .除高血糖作为本病发生的始动因素外,血管、代谢、自身免疫障碍、基因表达异常及环境等诸多因素均参与了本病的发生发展,并且这些因素共同用相互影响.中医药在探寻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总结国内医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临床上运用刺五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髓鞘功能, 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降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唐志民 《医学文选》2000,19(5):651-65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病因之一是血管病变学说。葛根素注射液有扩张血管、活血抗凝、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临床应用于治疗糖尿病各种合并症 ,收到良好效果。现就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例选择 以 WHO诊断标准诊断为 型糖尿病者 5 4例 ,均经肌电图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 ,并有肢体自发性疼痛 ,肢体麻木 ,冷感 ,针刺样疼痛 ,感觉减退 ,间歇性跛行 ,腱反射减弱等临床表现。排除其它原因造成的神经病变。1.2 方法 将 5…  相似文献   

10.
弥可保与灯盏花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Ⅱ型糖尿病合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病理改变是神经轴索变性和脱髓鞘病变以及血管炎性改变。其发病与代谢紊乱、非酶促糖基化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弥可保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有一定疗效[1]。而灯盏花注射液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总黄酮,是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改善神经细胞缺血、缺氧。我们通过联合用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王立波  刘晓阳  隋淑兰 《吉林医学》2009,30(17):1983-198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一般认为主要与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导致一系列生化代谢紊乱以及糖尿病性血管病变引致周围神经缺血缺氧有关。因此改善局部血液动力学及微循环对于减缓DPN发展及改善症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44例2型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臭氧气浴治疗糖尿病感染性足溃疡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1],称为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该病是与周围神经、血管病变相关的糖尿病重要慢性并发症之一.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辨治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机制与高血糖、高血脂、高粘血症以及高凝状态存在,导致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和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神经缺血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并发症较多,如感染、皮肤损害是最常见的并发症,足坏疽是糖尿病后期血管、神经并发症之一,该病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病变使肢端缺血,且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而失去知觉继发感染而导致坏疽。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在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的基础上,由于足外伤、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的总称.它是糖尿病患者因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足部观察与保健,可明显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与截肢比例.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坏疽早中期改变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坏疽是由于血管病变导致肢端缺血、周围神经病变、感觉障碍及并发有外伤感染所致的手足肢端坏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以下肢多见,多见于老年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肢体缺血预适应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缺血处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 将肢体缺血预适应应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神经血管症状.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变部位以周围神经为最常见.我院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足[1]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和周围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该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亦是医学界研究的难点和热点.自2007年以来先后接诊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笔者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系指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由于长期的高血糖状态,改变了周围神经的代谢,加之微血管病变引起供血不足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的病变.以肢端疼痛、麻木、畏寒、局部感觉异常、皮温降低、脉搏减弱、无痛性溃烂或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于下肢、足部.发病率可高达90%以上[1],临床上尚缺乏特意性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应用糖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