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观察10%葡萄糖酸钙与维生素K1联合应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85例,给予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注射+维生素K1 20mg肌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PPI);对照组76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观察两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10%葡萄糖酸钙与维生素K1的安全性。疗效评价:显效24h内止血;有效:72h内止血;无效:72h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安全性:临床观察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58例显效,25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65%;对照组37例显效,33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10%。两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发现临床不良发应1例,对照组发现不良反应1例,两组安全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葡萄糖酸钙与维生素K1联合应用有助于治疗和预防上消化道出血,且副作用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孔卫乾 《临床医学》2001,21(5):21-22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按出血出现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新生儿出血症和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两种。我科从1990年1月~2000年1月共收治晚发维生素K缺乏症97例,其中伴脑内出血的危重患儿56例,现将抢救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受损.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导致凝血因子减少,维生素K吸收障碍,使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因子Ⅰ、Ⅶ、Ⅸ、Ⅹ)前体不能变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肝素酶合成减少,肝素灭活能力下降,血浆肝素含量升高;血小板减少,功能异常;血循环中存在类肝素、抗凝血酶等异常抗凝物质引起PT、APTT的延长。所以出血倾向是肝  相似文献   

4.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45例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5例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CT征象。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27例,硬膜下出血21例,脑实质出血9例,脑室内出血6例。结论:CT检查可明确颅内出血的部位和范围,是诊断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尼莫地平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3 月收治的 70 例原发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 35 例。 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 平。 治疗 21%d 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脑微循环情况(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及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治疗 21%d 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 21%d 后,研究组脑血容量高于对照组,脑血流量快于对照 组,平均通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期间,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 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运用尼莫地平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脑微循环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我们于1997年10月以来应用降纤酶对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1)入选者经详细询问病史、神经系统检查、脑CT或脑MRI检查确诊为ICVD,排除脑内出血病灶;(2)脑卒中首次发作或过去有卒中病史已治愈者;(3)全身无活动性出血倾向;(4)治疗前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CT)、红细胞(RBC)、血小板计数(PC)、大便隐血(OB)均正常者。1.2一般资料:本组男13例,女11例,年龄33~72岁,平均58.8岁,均经脑CT或MRI证实为ICVD。其中右…  相似文献   

7.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特征,提高定性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临床确诊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及CT表现,并对临床表现和CT所见进行整理分析。结果:CT表现以颅内出血最多见,亦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血肿。6例中未见硬膜外血肿和脑室内出血。大脑中动脉梗塞1例。合并轻度HIE 1例。结论 笔者认为脑实质多发小出血灶(〈3cm),且多分布在皮质区和皮髓质交界区是本病CT表现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8.
患儿,女,2个月,生后母乳喂养,因呕吐伴阵发性凝视半天入院。查体:前囟隆起,张力高,左手中指采血处渗血不止。头颅CT示:(1)左颞硬膜下积液;(2)左颞枕部脑实质出血;(3)左枕硬膜下血肿。经常规静脉点滴维生素K及其他对症治疗,出院时头颅CT及生化检查均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螺旋CT扫描的表现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a来经临床诊断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20例的CT资料,总结其表现特点。结果:螺旋CT扫描影像特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硬膜下出血4例,脑实质内出血2例,脑室内出血1例,其中多部位出血6例。结论:新生儿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螺旋CT表现有一定特点,但需注意其他原因导致的颅内出血鉴别。  相似文献   

10.
小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可导致严重的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常常危及患儿的生命.我科于1993年至1995年收治10例,除病因治疗外.护理配合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l临床资料共收治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胎龄不足1个月~l个月5例.不足2个月~2个月4例.不足3个月~3个月1例。本组10例匀为母乳喂养.病前母亲和患儿均未使用维生素K之类的药物.从发病到入院时间.最短者9小时,最长者3日.本组病例经检查脑省液6例确诊为颅内出血;入院时以抽搐、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为主要症状者2例.其中1例入院时已昏迷;以呼吸道感染缺氧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外伤所致的弥漫性脑肿胀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及影像类型。方法分析48例脑外伤引起的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及影像图像资料。结果48例脑外伤引起的弥漫性脑肿胀中有33例合并脑挫裂伤(包括1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合并大脑基底节区梗死)、31例合并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内血肿、27例合并颅骨骨折、10例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肿胀影像表现:①双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双侧脑室、脑池对称性缩小或消失,中线结构无移位;②一侧大脑半球弥漫性肿胀,同侧脑室、脑池受压缩小或消失,中线结构向对侧移位;③可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或皮层下小灶性出血;④脑实质CT值可低于、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脑组织。结论颅脑外伤导致下丘脑和脑干血管运动中枢受损引起脑血管扩张是广泛弥漫性脑肿胀的发病机制之一,弥漫性脑肿胀有4种CT表现,非出血性弥漫性脑肿胀可由脑缺氧后再灌注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变化,探讨其与病情演变的关系。方法 对3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人发病后l一3天、发病后7—9天、发病后13一15天血清FSH、LH进行动态观察,用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MCA)。结果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FSH、LH发病后l一3天、发病后7—9天各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发病后7—9天变化最明显;术前、术后有脑血管痉挛组和非脑血管痉挛组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血清FSH、LH含量与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病情演变、脑血管痉挛(CVS)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26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资料。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23例,硬膜下出血19例,脑实质出血16例,脑室出血3例,其中多部位混合出血15例。脑水肿7例。结论:CT扫描是诊断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病因,诊断,误诊,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至2005年4月收治3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硬膜下出血14例,脑室及珠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实质出血7例。结论: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颅内出血早期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典型,易被误诊,故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与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认识水平。方法:分析了24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头颅CT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发病年龄集中在1~2个月;临床表现为出血、贫血、神经系统症状。结论:出血、贫血、颅压增高可称为维生素K缺乏症合并颅内出血的“三联征”;早期诊断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关键,建议加强对乳母的营养指导,建立预防用药制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维生素K,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的疗效。[方法]观察17例血浆置换联合维生素K1治疗急性溴敌隆中毒前后出血倾向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治疗疗程和复发率,并另附2例漏诊病例单用维生素KI治疗和复发情况。[结果]确诊组血浆置换治疗后出血倾向明显改善,PT、APTT明显缩短,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一例复发。2例漏诊病例疗程3个月,均复发3次。[结果]血浆置换合并维生素K1治疗溴敌隆中毒是安全有效的,不但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而且能够明显降低出血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我科1995—01~2004—12开展了穿刺引流术治疗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并与内科综合治疗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男39例,女23例,年龄40日龄~2月龄。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易激惹、烦吵、呕吐、抽搐、前囟隆起、面色苍白、注射部位有出血不止现象。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瞳孔不等大42例,昏迷呼吸不规则3例。Hb30~50g/L 42例,50~70g/L 20例,血小板均正常,凝血酶原时间均较正常对照组延长2倍以上。全部患儿入院时CT检查,硬膜下出血5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脑内出血8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实质内出血时,血液走向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04例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患者均予入院当天行颅脑CT检查;并随访至发病后6个月,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脑实质出血后血肿破入脑室组预后较血肿未破入脑室组差;血肿延及脑干者预后差。结论: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时,血肿破入脑室及血肿延及脑干两者均是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0年~1997年,共收治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8例,现将临床资料、治疗与转归情况及远期随访结果简要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8例患儿的诊断标准均参考松坂哲应提出的诊断标准:①母乳喂养儿;②生后2周~3个月突然发病;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④呕血、便血、皮下出血,注射部位出血不止;⑤给予维生素K后出血倾向及贫血表现得以改善;⑥给予维生素K、新鲜血后不能查明颅内出血的原因。1.2一般资料男14例,女4例。足月儿13例,早产儿5例。发病年龄25天~3个月。母乳喂养16例,人工和混合喂养各1例,所有病儿出生后均未…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生命早期维生素D干预与儿童过敏性哮喘(A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确诊为AA的儿童50例,纳入病例组;同时选取健康儿童50例,纳入对照组。设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记录儿童一般情况、喂养方式、添加辅食时间、摄入维生素D最初时间、剂量等情况,比较两组差异,并经Logistic回归分析生命早期维生素D干预与儿童AA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家族过敏史、出生方式等无显著差异(P>0.05);病例组摄入维生素D最初时间晚于对照组,摄入维生素D剂量少于对照组,维生素D摄入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摄入维生素D最初时间、摄入维生素D剂量、持续时间均与儿童AA有关(P<0.05)。结论 摄入维生素D最初时间、剂量、持续时间均与儿童AA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