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TLR2)是Toll样受体家族中表达范围最广的受体,也是固有免疫系统对病原微生物的重要模式识别受体.另外,TLR2还可识别内源性危险信号,参与缺血性损伤等非病原微生物性炎性反应.有关TLR2及其信号转导在缺血性脑白质损害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文章对TLR2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与果蝇Toll蛋白具有同源性的表达于细胞膜上与免疫系统识别微生物有关的一类受体家族,能够识别特定类型微生物的保守分子成分,即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如TLR4识别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  相似文献   

3.
Toll样受体(TLR)是主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能识别内、外源性“危险分子”,启动炎性免疫应答。近来相继发现,肝内多种细胞表达TLR,后者启动的炎性应答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4(TLR4)不仅是介导脂多糖信号跨膜转导的主要受体,而且也参与了缺血性损伤等非病原微生物性炎症反应。有关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深入研究TLR4在脑血管病中的作用,有可能为进一步揭示脑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彭建业  黄鹤 《心脏杂志》2017,29(4):487-490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一类跨膜受体家族,在先天性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免疫反应中都发挥关键作用。TLR4是最早被发现的 TLR,能识别脂多糖和器官损伤后释放的内源性配体。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TLR4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与病理性心脏重构密切相关。本文系统综述了TLR4在压力超负荷或高血压所致心脏重构、缺血/再灌注(I/R)或心肌梗死(MI)后心脏重构和糖尿病心脏重构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敏感性侵袭病原体侵入机体,生殖系编码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由此启动先天免疫系统.Toll样受体家族(toll-like receptors,TLR)是在免疫系统特异性识别微生物病原体抗原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受体家族.TLR表达于许多的免疫和非免疫细胞,参与多种细胞迁移,与细胞的迁移性运动密切相关.活化TLR诱导产生一...  相似文献   

7.
哺乳动物的Toll样受体(TLR4)是跨膜蛋白质,能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配体并介导机体的固有免疫反应,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细胞均表达TLR4〔1〕。研究证明动物和人体胰岛素敏感组织和细胞也同样存在着TLR4蛋白质表达,如骨  相似文献   

8.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表达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是进化中比较保守的一个受体家族,TLR能特异地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不仅在激活天然免疫中发挥着莺要的作用,而且还调节获得性免疫,是连接天然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主要桥梁.研究表明,TLR是介导宿主对结核杆菌的识别及抗结核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与抗结核感染免疫有关的主要是TLR2和TLR4.对TLR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结核病的发病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崭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是与果蝇Toll蛋白具有同源性的表达于细胞膜上与免疫系统识别微生物有关的一类受体家族[1].TLR4是其中一种跨膜受体,髓样分化分子88 (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为TLR4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主要接头蛋白,TLR4和Myd88相互作用最终介导炎性因子的释放.本实验通过检测TLR4、Myd88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相互关系,探讨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U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同时为UC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判定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BV)不具严格嗜肝特点,因此,其不但可致肝脏病变,而且还可引起其他组织损害。尽管HBV诱导组织细胞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Toll样受体4(TLR4)是人们最早发现、能够直接介导机体与病原体反应的Toll样受体,分布于各组织细胞表面,其信号分子是连接先天和后天免疫的重要桥梁。近年来TLR4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其能识别多种病毒,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诱导特异性免疫反应,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造成免疫损伤。本文综述Toll受体4在HBV免疫损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在天然免疫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TLR2/4-IRF3信号通路对胆固醇逆转运的调控能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产生影响。本文就TLR2/4-IRF3信号通路如何调控胆固醇逆转运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蛋白质,能够识别病原体分子。TLR可通过调节黏膜稳态、肠道菌群以及黏膜免疫等方面参与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本文就TLR与IBD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近年发现的一组天然受体,其不仅依赖胚系基因编码的保守序列识别病原微生物和激活天然免疫,而且调节获得性免疫和诱导免疫耐受,与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其宿主通过TLR识别大量病原体相关结构,利用细胞信号转导途径激活机体免疫细胞,一方面参与早期的宿主防御,在天然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分子等参与炎症反应,最终激活获得性免疫系统。本文就近年来有关TLR的结构功能、信号通路及TLR与支气管哮喘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是一个新发现的序列高度保守而古老的天然免疫受体家族,广泛存在于植物、昆虫、哺乳动物和人类。在研究果蝇胚胎背腹侧极化的发育过程中,首次发现了果蝇蛋白Toll(d Toll)。继Medzhitov于1997年成功报道第一个与d Toll同源的人类Toll即TLR4以来,迄今在人类已至少克隆10种TLR,命名为TLR1-10,其中对TLR2和TLR4研究最为深入。  相似文献   

15.
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表达于细胞膜上能够抵抗外源性微生物侵袭而产生免疫识别的受体家族,TLR4是TLR家族中表达最有活力的蛋白质分子,其主要在人体内皮细胞、心肌细胞、脂肪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细胞上表达。TLR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存在相关性,因此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重点阐述TLR4表达在CAS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疟原虫在侵染、繁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本综述从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LR)与疟原虫的相互作用关系入手,探讨疟原虫在突破机体防御屏障后如何被TLR识别,并启动下游炎症反应的机制。其中涉及到的部分重要结构保守的生物大分子有成为新型药物靶分子的潜在特性。  相似文献   

17.
<正> 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它在宿主对微生物的识别与清除、细胞凋亡与坏死、炎症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模式识别受体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能识别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的特定分子结构,主要包括甘露糖受体、清道夫受体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其中,TLRs被证实为天然免疫关键的模式识别受体,每种TLR识别一个成分广且量大的特  相似文献   

18.
Toll样受体(TLR)是固有免疫系统中的细胞跨膜受体及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识别受体之一,可激活固有免疫应答,同时还是连接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因此,Toll样受体在免疫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发现TLR信号通路和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和致病关系密切。此文主要介绍TLR的结构、信号通路及其在Hp感染和致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oll样受体(TLRs)是病原微生物跨膜信号转导的重要受体,其中TLR2是一种具有广泛识别能力的“模式”受体,而TLR4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体外观察证实它是细菌内毒素的识别与信号转导过程中的主要受体。N-乙酰半胱氨酸(NAC)可进入体内合成还原性谷胱甘肽,改变细胞氧化还原平衡状态。现采用NAC调整巨噬细胞内活性氧(ROS)水  相似文献   

20.
<正>1 NLRP3组成介绍1.1 NOD样受体(NLR)模式识别受体(PRR)是固有免疫中的免疫受体,其与病原微生物表面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相互识别和作用是启动固有免疫应答的关键。目前已知的PRR有四种:NLRs、Toll样受体(TLR)、RIG样解旋酶(RLHs)和C型凝集素(CTL)。与TLR这个膜结合受体不同,NLR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诱导细胞内病原体的先天免疫。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