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14C-UBT尿素呼气HP检测实验。结果:食积胃滞、肝胃郁热、瘀阻胃络、胃中蕴热型HP多为阳性。胃阴不足、脾胃虚寒型HP多为阴性。结论:HP感染与胃脘痛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韩立民 《中医药学刊》2008,26(3):539-540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脘痛的辨证分型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对100例胃脘痛患者采用辨证分型治疗。结果:100例患者中以肝胃郁热型最多32例,其次为肝胃不和型25例,寒热错杂型15例,胃阴亏虚型10例,脾胃虚寒型10例,胃络瘀血型6例,湿热中阻型2例。经用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胃脘痛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病证,治疗胃脘痛的关键是辨证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胃脘痛的辨证分型及“以通为用 ,以降为顺”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对 98例胃脘痛患者采用“通降和胃汤”加分型治疗。结果 :98例患者中以肝胃郁热型最多见 32例 ,其次为肝胃不和型 2 5例 ,寒热错杂型 15例 ,胃阴亏虚型 10例 ,脾胃虚寒型 10例 ,胃络瘀血型 6例。经用通降和胃汤加辨证分型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结论 :胃脘痛是临床上多见的一种病证 ,虽然病因复杂 ,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是 ,治疗胃脘痛的关键是通降和胃加辨证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6.
韩立民  张小萍 《四川中医》2007,25(11):34-35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浓度的关系。方法:血清放免测定。结果:胃脘痛各证型胃动素分泌大多下降。结论: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动素分泌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杆菌与胃脘痛中医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对210例胃脘痛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胃粘膜的组织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中性白细胞浸润及渗出坏死越明显,HP阳性率越高。脾胃湿热型HP阳性率(87.14%)明显高于肝胃不和型(42.85%)及胃阴亏虚型(54.05%)。脾胃湿热型61.43%表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64.29%表现为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寒型60.78%表现为消化性溃疡。提示HP感染继而引起的胃粘膜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其在胃镜下表现的联系以及辨证治疗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借助电子胃镜通过观察胃粘膜的形态、色泽、病理变化等,将中医望诊宏观和微观结合,为临床定量、定性研究提供客观依据,融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于一体,以求在胃脘痛的中医诊断及胃镜微观辨证方面加以研究,初步揭示其客观规律,更好地为临床和科学研究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返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胆汁返流及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返流性食管炎14 2例的中医辨证和胃镜下表现、胆汁返流及HP感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返流性食管炎分级与中医主要辨证分型有相关性 ,A级以肝胃郁热型 (71 6 % )为主 ,B级以胆热犯胃型 (4 4 % )为主 ;返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型与内镜下胆汁返流密切相关 ,HP感染多为实证。结论 :胃镜表现、胆汁返流、HP感染等因素在中医分型证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内镜所见加以辨证分型 ,能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慢性(活动性)胃炎。依据临床表现.胃镜及病理组织改变分为慢性(活动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不同命名,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血型为主要证型论治。自1983年warren和marshall从胃粘膜组织中发现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rlotti HP)以来,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道性胃溃疡及癌前病变的形成,胃癌的发生关系,  相似文献   

11.
胃脘痛辨证施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医对胃脘痛的辨证分型,分为脾胃虚寒型,肝气犯胃型,寒邪客胃型,肝火犯胃型,瘀血停滞型,饮食停滞型,运用辨证施护理论,从生活、饮食、心理及用药等其他方面进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胃脘痛简称胃痛,是指上腹部近心窝处出现的疼痛而言。笔者认为,治疗胃脘痛病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能尽快止痛,因为胃脘痛也属痛证之一,只有痛止,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综合治疗措施。在临床上根据病因病机可将胃脘痛分为六型,即脾胃虚寒型、寒邪犯胃型、肝火燔灼型、胃阴不足型、肝郁气滞型、饮食停滞型.现将其辨证分型与综合止痛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对各种证型胃脘痛实施辨证施护的效果。[方法]对胃脘痛分七型,依据证候特点实施辨证施护。[结果]分型施护能有效改善胃脘痛病人的临床症状。[结论]依据证候特点,结合个体特征实施辨证施护,可达到调畅气血,和胃止痛,调整阴阳,促进康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胃脘痛为中医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各类型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等疾病。本人近两年来收治胃脘痛患者54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补气散瘀法治疗胃脘痛1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它包括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中医学认为胃脘痛的辨证分型为:寒邪犯胃、肝胃气滞、胃热炽盛、食滞肠胃、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瘀阻胃络。本组病例均为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并且伴有恶心呕吐、腹胀灼痛、嗳气吐酸、厌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总结198例胃脘痛病人的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98例胃脘痛病人进行评估、辨证分型,根据中医护理特点实施辨证施护。结果:治愈出院169例,好转出院28例,死亡1例。结论:运用中医护理原则对胃脘痛病人实施辨证施护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辨证施护效果。方法通过对106例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以健脾益气,行气和胃为辨证施护原则,进行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以及中药熨烫、耳穴压豆、穴位贴敷、穴位按摩等中医特色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临床痊愈及显效70例,有效29例,无效7例。结论中医辨证施护对脾胃气虚型胃脘痛临床护理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隆起糜烂型胃炎(VG)的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研究中医分型与胃小凹形态、胃小凹形态与病变黏膜病理组织学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入选患者均行电子胃镜检查和Hp检测、中医辨证分型,在放大电子内镜下予蒸馏水及二甲基硅油稀释液充分冲洗后,用0.2%靛胭脂喷洒染色进行病变黏膜及周围胃小凹形态学观察分类,并选择病变黏膜区域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Hp阳性的VG患者的中医证型多见于肝胃气滞型及湿热内蕴型,高于其他证型(P<0.05)。列联表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300例VG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胃小凹形态改变有正相关关系(r=0.649,P<0.01)。湿热内蕴型VG患者病变胃小凹形态多见于C型、D型,共占76.33%。同时,胃小凹形态与病理组织学的等级相关结果亦显示有正相关关系(r=0.798,P<0.01)。结论:Hp感染的VG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临床多见肝胃气滞型和湿热内蕴型。放大内镜下靛胭脂喷洒染色技术对VG患者病变胃黏膜癌变有早期诊断价值,与病理组织学比较,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可行性,对胃癌的一级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晓燕  朱生梁 《北京中医》2004,23(6):323-325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辨证与胃镜表现、胆汁反流及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 14 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和胃镜下表现、胆汁反流及HP感染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反流性食管炎分级与中医主要辨证分型有相关性 ,A级以肝胃郁热型(71.6 % )为主 ,B级以胆热犯胃型 (44 % )为主 ;反流性食管炎胆热犯胃型与内镜下胆汁反流密切相关 ,HP感染多为实证。结论 胃镜表现、胆汁反流、HP感染等因素在中医分型证治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在辨病的基础上结合内镜所见加以辨证分型 ,能提高辨证用药的准确性 ,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420例胃脘痛辨证分型与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关系探讨张丽霞吴水盛湖南省怀化卫生学校(418000)主题词胃脘痛/分类辨证分型胃镜术/诊断应用胃脘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对其准确的辨证分型,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笔者于1990年1月~1994年12月对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