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陶克  陈璧  胡大海 《中国药师》2005,8(3):179-182
目的:探讨β-七叶皂苷钠对烫伤后休克期大鼠血管通透性和组织水肿情况的影响,并观察了β-七叶皂苷钠对创周组织微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烫伤对照(SC)组和β-七叶皂苷钠(AC)组.用电烫仪对SC组和AC组大鼠制作深Ⅱ°烫伤模型(20%TBSA).烫伤前30 min,采用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对AC组大鼠给予β-七叶皂苷钠(1.8 mg·kg-1),NC组和AC组大鼠分别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应用改良伊文思蓝渗出法测定了烫伤后早期72h内创周和空肠血管通透性,并测定了组织含水量变化,采用硝酸镧示踪电镜技术观察了创周组织微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与SC组相比,β-七叶皂苷钠可以明显抑制烫伤后早期血管通透性增高,减轻组织水肿发生,并能减轻创周组织微血管结构的的病理性改变.结论:烫伤后早期应用β-七叶皂苷钠可以明显减轻烫伤后休克期组织内外渗加剧,因此对烧伤后早期休克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美乐涂膜剂治疗烧、烫伤的药效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美乐涂膜剂治疗烧、烫伤的药效学。方法:采用高温水蒸气烫伤大鼠背部皮肤,造成皮肤浅Ⅱ°烫伤模型。观察美乐涂膜剂对皮肤创面愈合率、痊愈率、血管通透性、痛阈值、体温变化的影响。结果:美乐涂膜剂高、中剂量组能明显使烫伤皮肤愈合,甚至达到痊愈,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痛阈值,降低由2,4-二硝基苯酚所致的高热。结论:美乐涂膜剂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减轻组织损伤及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烧烫灵软膏对大鼠皮肤烫伤的影响。方法 :用 80℃热水造成大鼠背部皮肤烫伤模型。与阴性对照组 (即基质组 )比较。结果 :烧烫灵高剂量组的皮肤烫伤痊愈时间明显缩短 ,而烧烫灵低剂量组的皮肤烫伤痊愈时间有缩短趋势 ,但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上述结果提示烧烫灵软膏对大鼠皮肤烫伤具有促进伤口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PA)对大鼠50%TBSAⅢ度烧伤休克模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活化和通透性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烫组,烫伤组(给予50%TBSAⅢ度烫伤),烫伤+VPA组及烫伤+2M2P组(烫伤后即刻皮下注射VPA 300 mg/kg或对照药物2-甲基-2-戊烯酸,即2M2P300 mg/kg)。分别于烫伤后2 h、6 h及12 h,伊文斯蓝(EB)染色法检测肺血管通透性;采血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及脏器功能指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干湿重法检测肺组织含水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E-选择素(E-select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EC)凋亡率。结果与烫伤组比较,伤后2 h及6 h烫伤+VPA组和烫伤+2M2P组血HCT和肺组织含水率降低,肺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P〈0.05),肺水肿等病理改变减轻;烫伤+VPA组PMEC凋亡率低于烫伤+2M2P组(P〈0.05)。烫伤+VPA组VEGF、E-selectin、ICAM-1阳性率均显著低于烫伤组和烫伤+2M2P组(P〈0.05)。结论 VPA能抑制烧伤休克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以及凋亡,从而减少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的血容量丢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大鼠中的抗渗作用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的调控。方法选用SD大鼠制备烧伤和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假烫组、烫伤组及治疗组。伤后24h检测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结果与烫伤组相比,治疗组大鼠的肺脏、肝脏及小肠的含水量及血管通透性均显著降低,血浆中TNF-α、IL-1β及IL-6的浓度也显著降低。结论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使用地塞米松,能下调TNF-α、IL-1β及IL-6在血浆中的总体水平,控制烧伤后过度全身炎症反应,有助于减轻脏器的水肿,从而减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Ⅲ°烫伤大鼠心肌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Ⅲ°烫伤模型,大鼠随机分成烫伤组、对照组、EPO治疗组。大鼠烫伤后按每kg体重1%烫伤面积4mL等渗盐水腹腔注射,并于伤后18h处死动物。HE染色及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结构改变和bcl-2基因表达情况。结果:EPO治疗组大鼠心肌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烫伤组(P<0.01),bcl-2蛋白表达也显著高于烫伤组(P<0.01)。结论:EPO对烫伤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EPO调控了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驻极体及联用氮酮对环孢菌素A的体外透皮促渗作用。方法采用常温电晕充电的-500V,-1 000 V、-2 000 V聚丙烯为驻极体,1%、3%、5%的氮酮为化学促渗剂,利用透皮实验仪和HPLC,研究驻极体、氮酮以及驻极体联用氮酮对环孢菌素A溶液的透皮促渗作用。结果不同表面电压的驻极体以及不同浓度的氮酮均能提高环孢菌素A的累积渗透量;-1 000 V驻极体与1%氮酮联用,环孢菌素A的累积渗透量较1%氮酮单独使用略有提高。结论负极性驻极体、氮酮对环孢菌素A均有促渗作用,负极性驻极体与氮酮联用对环孢菌素A没有明显联合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疆紫草油和滇紫草油治疗烧烫伤的药效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目的观察新疆紫草油和滇紫草油对实验性浅Ⅱ度烧、烫伤大鼠的治疗作用,比较二者的差异,为紫草油原料药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实验性大鼠浅Ⅱ度烧、烫伤模型,观察新疆紫草油和滇紫草油对创面愈合面积和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结果新疆紫草油和滇紫草油均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结论新疆紫草油和滇紫草油均有明显治疗烧、烫伤的作用,新疆紫草和滇紫草均可作为紫草油的原料药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抑制剂氨基胍对烫伤大鼠肌钙蛋白I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拘,体重200±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假伤组)、烫伤组和氨基胍组(烫伤前20分钟经腹腔内注入氨基胍40 mg/kg,余同烫伤组)。30%Ⅲ°TBSA烫伤,烫伤6小时后观测心脏功能、CTnI及血清NO水平的变化。结果烫伤后大鼠心脏舒缩功能明显下降,氨基胍抑制NO的形成加重了烫伤大鼠心肌损伤。结论氨基胍抑制NO生成加重了烫伤大鼠的心肌损害,提示NO对烧伤后早期心肌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张铭  黄跃生 《贵州医药》2007,31(5):404-406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抑制剂氨基胍对烫伤大鼠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雌雄不拘,体重200±30 g,随机分为对照组(假伤组)、烫伤组和氨基胍组(烫伤前20分钟经腹腔内注入氨基胍40 mg/kg,余同烫伤组).30%Ⅲ°TBSA烫伤,烫伤6小时后观测心脏功能、CTnI及血清NO水平的变化.结果 烫伤后大鼠心脏舒缩功能明显下降,氨基胍抑制NO的形成加重了烫伤大鼠心肌损伤.结论 氨基胍抑制NO生成加重了烫伤大鼠的心肌损害,提示NO对烧伤后早期心肌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烫伤大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及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鼠4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通过检测大鼠严重烫伤后肝组织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改变,观察川芎嗪对烫伤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40%TBSAⅢ度烫伤后大鼠肝组织内MDA显著升高,GSH-PX和SOD活力显著降低,川芎嗪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内MDA含量显著降低,GSH-PX和SOD活力显著升高,与单烫伤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烫伤后肝组织内脂质过氧化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川芎嗪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DCHP)对雄性大鼠的生殖-内分泌毒性,探讨内分泌干扰物评价的效应终点。方法用雄性Wistar大鼠DCHP灌胃染毒,剂量分别为125、250和500 mg/(kg.d),对照组给与玉米油。观察临床症状,体重增长,血常规,血清生化,血Zn和激素以及解剖及组织病理学等指标。结果1252、50和500 mg/(kg.d)剂量组大鼠WBC数量减少,125和500 mg/(kg.d)剂量组大鼠CHO水平升高,125、250和500 mg/(kg.d)剂量组大鼠ALB水平升高,同时250和500 mg/(kg.d)剂量组A/G值增大,250和500 mg/(kg.d)剂量组血清睾酮水平降低,250和500 mg/(kg.d)剂量组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1252、50和500 mg/(kg.d)剂量组肝脏器系数均明显增高,250、500 mg/(kg.d)剂量组肾脏器系数增高,其他检测指标未见有明显毒理学意义的改变。结论在没有引起生殖毒性的剂量范围[(125~500 mg/(kg.d)]内,DCHP可以改变睾酮和雌激素水平,干扰生殖内分泌调节平衡。本研究结果为评价DCHP生殖内分泌毒性提供新的数据,同时为评价筛检可疑内分泌干扰物提供了效应终点。  相似文献   

13.
我院研制的虎杖烧伤涂膜剂经临床应用多年300余例证明有预防感染、消肿止痛、生肌止血、促进伤口迅速愈合并有较强的收斂和血管收缩作用,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成膜后透明,易观察创面变化,对Ⅰ、Ⅱ度烧、烫伤6~7天即可治愈,对深Ⅱ和Ⅲ度烧、烫伤时间略长。现将制备方法和质量控制介绍如下: 一、处方的组成及配制方法 1.处方:20%虎杖、地榆酒精浸出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改善烫伤创面微循环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1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丹参组和生理盐水组,用激光多谱勒血流仪监测两组烫伤后创面微循环血量变化,同时测定创面组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含水量及超氧歧化酶(SOD)活性。结果:烫伤后两组创面微循环血量急剧下降,2小时降到最低,但生理盐水组在烫伤后各时相下降温度显著大于丹参组。两组ET、NO含量伤后上升,ET4小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褪黑素(melatonin,MT)对烫伤大鼠脑组织GSH、SOD与MDA含量与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以探讨烫伤后MT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 随机将30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烫伤组和MT治疗组;MT治疗组在烫伤后10 min,3 h分别给予MT (10 mg/kg)腹腔注射治疗,对照组与烫伤组给予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MT治疗结束后1 h取脑行GSH、SOD与MDA含量检测,然后取额叶皮质行GFAP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变化并进行计量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烫伤组大鼠脑组织GSH含量下降,而SOD与MDA含量增加,GFAP阳性神经元增多(P<0.05).与烫伤组相比,MT治疗组大鼠脑组织GSH含量增加,SOD与MDA含量下降,GFAP阳性神经元减少 (P<0.05).结论 烫伤后早期应用MT治疗,可以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和神经系统的继发性损伤.  相似文献   

16.
小儿手部烫伤或灼伤愈合后多有不同程度的瘢痕挛缩,对患儿手部功能及手指发育影响极大。适时进行瘢痕松解和植皮手术能够使小儿手部功能尽快得到恢复。我院骨科自1984年元月-1989年6月手术治疗小儿手部烫伤、灼伤后瘢痕屈曲挛缩畸形21例61指,取碍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江琼  林新聪  陈晓东 《海峡药学》2011,23(12):30-32
目的观察烫伤大鼠血浆脂联素水平变化规律以及抗炎药物乌司他丁(UTI)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组,UTI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烧伤对照组、UTI治疗组大鼠均造成30%TBSA深Ⅱ度烫伤创面,并于伤后3h、6h、12h、24h、48h收集血浆,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脂联素水平。结果烫伤后大鼠第三~四十八小时各时相点脂联素水平不同程度降低,以伤后6h脂联素水平下降幅度最大;随后有所升高,但在观察期内仍低于正常对照组,UTI组脂联素水平高于烧伤组(P〈0.05),但仍低于正常组(P〈0.05)。结论严重烧伤后可导致抗炎介质脂联素明显下降,乌司他丁能明显地提高脂联素水平,达到调控机体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5岁,因咽喉部被热蒸气烫伤7h于1999年11月7日18:20急诊入院.患者于当日13:00在试用土暖气时,用口对着暖气管道吹风,被管道内热气流反喷入口内,引起唇部、咽喉部烫伤,当时觉唇部、咽部烧灼、疼痛,急就诊.值班大夫诊断为唇部咽喉部烧灼伤,建议住院治疗,患者拒绝住院.返家后未遵医嘱急救降温处理.自行青霉素静脉点滴治疗.  相似文献   

19.
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烫伤创面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100只,建立大鼠深Ⅱ度烫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芩柏复方烫伤膏组(0.4,0.2,0.1 g浸膏/g生药),湿润烧伤膏组(0.32 g浸膏/g生药),创面外用药物,每天一次,连续21 d。在伤后不同时间点取材,测定药物对烫伤创面的结痂面积和脱痂愈合时间、病理组织学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测定药物对烫伤大鼠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芩柏复方烫伤膏(0.4,0.2,0.1 g浸膏/g生药)在不同时相点可不同程度地减少大鼠烫伤创面结痂面积,明显缩短脱痂愈合时间;改善烫伤创面病理组织学变化;升高烫伤创面MVD含量;降低烫伤大鼠血清升高的MDA含量,升高SOD水平。结论:芩柏复方烫伤膏对大鼠深Ⅱ度烫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改善创面病理组织学的变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创面微血管生成,降低烫伤大鼠血清MDA含量,提高SOD活力,抗脂质过氧化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林岱  吕俊华  熊爱华 《中国药师》2012,(11):1650-1651
目的:建立大鼠烫伤模型,比较紫草膜剂与紫草膏对该模型大鼠烫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空白膜剂组、紫草膏组、紫草膜剂组等3组,并以3%戊巴比妥钠(30 mg·kg-1)腹腔注射麻醉,然后以沸水(100℃)中的一元钢币进行背部左右两侧皮肤烫伤。第2天分别在烫伤部按大鼠皮肤表面溃疡面积给予相应药物处理,每天1次,共处理7 d。并测定创面愈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处理后第5天,紫草膜剂显示明显的促进创面愈合作用,优于空白膜剂和紫草膏组(P<0.01);在第10天和15天时,紫草膜剂和紫草膏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相同,且对创面愈合后的脱痂无明显影响。结论:紫草膜剂与紫草膏均对大鼠烫伤后的创面有促进愈合作用,紫草膜剂作用优于紫草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