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卫东 《临床荟萃》1999,14(17):792-792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惟一的症状是慢性咳嗽,我国1992年确定儿童哮喘诊断(试行)标准后,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儿童慢性咳嗽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本病,很容易漏诊或误诊,现将我科1994~1997年间在哮喘专科门诊和病房收治患者中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者计32例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1.1 诊断标准 1993年全国儿童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治疗常规(试行方案)。1.2 本组32例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14岁,6个月至3岁12例,~6岁9例,>8岁1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常见慢性咳嗽的病因及疾病表现的临床意义,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按慢性咳嗽的病因诊断流程对160例患者的病因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常见病因慢性咳嗽患者的咳嗽时相、性质、诱发因素及相关伴随症状,统计方法采用U检验,计算P值.结果 共入选160例2009年1月至12月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慢性咳嗽患者,其中常见病因分布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72例占45.00%、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54例占33.75%、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 14例占8.75%、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9例占5.63%,其他病因共11例、占6.87%.不同病因组临床表现有差异.CVA患者夜间咳嗽构成比为52.8(38/72),明显高于其他病因;UACS患者以白天咳嗽为主,70.2%伴有鼻后滴流症状,且绝大部分伴有鼻炎相关症状或有鼻炎病史,高于其他各组;GERC患者饮食相关咳嗽占66.7%,77.8%伴有反流症状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组;上述症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EB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结论 各种病因的慢性咳嗽具有一定的临床特征,慢性咳嗽病因构成及咳嗽时相、部分伴随症状对病因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儿童副鼻窦炎引起慢性咳嗽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咳嗽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症状,定义为持续或反复咳嗽3—4周以上,其病因复杂多样。儿童副鼻窦炎常表现为咳嗽,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之一,两者的关系正受到儿科医生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将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因慢性咳嗽就诊而确诊为副鼻窦炎者共计39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小儿慢性咳嗽病因。方法对223例小儿慢性咳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3例患儿上感后咳嗽7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61例,慢性鼻窦炎42例,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26例,过敏性咳嗽11例,胃食管反流6例,被动吸烟5例,精神因素2例。结论小儿慢性咳嗽病因多见于上感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鼻窦炎及支原体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5.
选择我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进行诊治的39例慢性咳嗽的小儿进行研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小儿慢性咳嗽最多见的原因为支原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以及鼻后滴漏综合征等。较少见的病因有气道异物、过敏性咳嗽、心因性咳嗽以及胃食管反流等。小儿出现慢性咳嗽的病因较为复杂,要通过了解患儿病史、年龄、影像学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等多项资料进行综合评定,进而制定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病因、发病机制及常见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患者-临床资料.结果: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临床易被误诊为慢性咽炎,鼻后滴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等疾病.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的慢性咳嗽临床易误诊、漏诊,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慢性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病因复杂且诊断标准不一。作者回顾分析本院门诊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无肺部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8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止嗽散加减辨位疗法在小儿慢性咳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咳嗽患儿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实行止嗽散加减辨位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与体征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与体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与体征评分(3.69±1.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6.54±1.37)分,P0.05。结论:选择止嗽散加减辨位疗法,对慢性咳嗽患儿进行施治,能够显著疗效,促进患儿相关症状缓解,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建议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咳嗽症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酮替芬、阿斯美联合疗法,治疗结束后评估总体效果。结果:经由针对性治疗后,咳嗽症状好转者94例,占比94.0%;喘息症状好转者55例,占比68.8%;咳痰症状好转者81例,占比90.0%;咽部发痒症状好转者96例,占比96.0%。上述症状和喘息症状的好转率相比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咳嗽患者以喘息、咳痰、咳嗽为主要表现,实施酮替芬、阿斯美联合疗法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对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咳嗽患儿分成两组,对照组在对因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美普清加开瑞坦,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实验组总有效率达93.6%,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症状均得到缓解,但在达到咳嗽缓解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孟鲁司特钠配合美普清、开瑞坦能有效控制慢性咳嗽症状,可作为儿童慢性咳嗽治疗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1.
章惠彬  童其田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1):1444-1445
慢性咳嗽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就诊时常见的主诉症状,但病因复杂,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常被认为属感染疾病(如支气管炎),而随意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现对近2年来本科诊治的56例儿童慢性咳嗽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治现状,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极易误诊为其他呼吸道疾病,现就本院确诊的28例病人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了解武汉地区青中年患者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青中年慢性咳嗽患者94例,遵循我国咳嗽指南慢性咳嗽诊断流程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和治疗后反应,确定病因诊断,分析特异性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94例慢性咳嗽患者明确诊断咳嗽病因91例(96.8%).单一病因咳嗽者86例(91.5%),二重病因5例(5.3%).慢性咳嗽病因分布依次为: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次(30.3%)、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3例次(23.2%)、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14例次(14.1%)、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例次(9.1%)、变应性咳嗽5例次(5.1%)、感染后咳嗽4例次(4.0%)、支气管结核4例次(4.0%)、其他病因7例次(7.1%)、病因未明3例次(3.0%).经特异性治疗后,94例患者临床控制73例(77.7%),显效13例(13.8%),好转4例(4.3%),总有效率95.7%.[结论]武汉地区青中年患者慢性咳嗽主要病因构成为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变应性咳嗽.对慢性咳嗽明确诊断后,针对性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临床资料,提高对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64例鼻后滴流综合征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病例的一般资料、诊断、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 47例(73.4%)被误诊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9例(14.1%)被误诊为哮喘;1例(1.6%)误诊为肺结核;7例(10.8%)肺炎和哮喘合并鼻后滴流综合征被漏诊.引起鼻后滴流综合征的病变中,鼻炎16例(25.0%),鼻窦炎45例(70.3%),腺样体炎3例(4.7%).结论 鼻后滴流综合征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易误诊误治,当慢性咳嗽反复不愈时,应考虑鼻后滴流综合征的可能,并给予相应的检查及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慢性咳嗽进行临床疗效评价,为临床更广泛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根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个数据库的不同检索规则制定相应检索语言后检索相关文献,筛检与标准相符的研究,然后运用RevMan 5.3统计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9篇文献、736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化裁组于总有效率、咳嗽严重程度评分和咳嗽消失时间方面皆优于对照组,漏斗图提示本结果可靠。结论: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慢性咳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学龄前鼻炎所致慢性咳嗽患儿的嗓音学变化。方法选取220例学龄前鼻炎所致慢性咳嗽患儿和100例健康体检儿童分别作为咳嗽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及声门噪声能量(NNE)变化,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这些指标与鼻炎所致慢性咳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咳嗽组Jitter、Shimmer及NNE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F0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炎所致慢性咳嗽能够明显影响患儿Jitter和Shimmer(P0.05);咳嗽组FVC、PEF25、MMF及FEV 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Jitter及Shimmer可以作为鼻炎所致咳嗽诊断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咳嗽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对96例慢性咳嗽患儿(咳嗽组)及5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结果:咳嗽组MP-IgM阳性50例,阳性率52.0%,以3~6岁组阳性率最高(74.2%).健康组阳性4例,阳性率8%,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MP感染与小儿慢性咳嗽关系密切,在对慢性咳嗽患儿寻找病因时,应常规进行MP-IgM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慢性咳嗽发生与耳鼻喉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例耳鼻喉疾病所致的慢性咳嗽儿童的临床资料,分析耳鼻喉疾病在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分布情况及发作特点。结果 150例儿童慢性咳嗽患者中变应性鼻炎58例(29.00%)、鼻窦炎54例(27.00%)、变应性咳嗽33例(16.50%)、咽部炎症29例(14.50%)、变应性咽炎26例(13.00%);变应性鼻炎主要见于1岁以下的儿童,鼻窦炎在1岁以下的儿童中发病率最低,咽部炎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变应性鼻炎及鼻窦炎引起的咳嗽以湿咳为主,而咽炎及变应性咽炎引起的慢性咳嗽以干咳为主,且变应性咽炎受运动影响较咽部炎症更为明显;3岁以下儿童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总免疫球蛋白E(T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高于6~14岁儿童(P0.05),而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水平则低于6~14岁儿童(P0.05)。结论耳鼻喉疾病所致的慢性咳嗽在不同年龄分布不同,且不同疾病所致咳嗽的发作特点也不同,可作为慢性咳嗽病因筛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慢性咳嗽是呼吸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复杂多样,诊断尚不明确。目前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往往反复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疗效不佳,是困扰患者的一个难题,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一个焦点。作者对120例慢性咳嗽患者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咳嗽是常见呼吸道症状,其中将咳嗽作为呼吸系统表现的唯一临床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片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为探讨慢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现对不明原因慢性咳嗽6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