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毒性眼前节综合征是眼前节的一种无菌性炎性反应,与多种进入眼前房物质的毒性作用有关,多于术后急性出现,表现为急性角膜水肿等眼前节炎性反应,治疗措施很有限,预后与毒性物质的强度有关.随着内眼手术的发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2.
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眼前节毒性反应综合征(toxic anterior-segment sydrome,TASS)由Monson等[1]于1992年首次提出,是在白内障或其他眼前节手术后12~24 h内发生的一组急性前房无菌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防盲治盲的主要眼科手术.术后炎症反应轻微,但是,近年来,发现了一种眼前节炎症综合征,不同于感染性炎症,属于特殊类型术后炎症,即毒性眼前节综合征(TASS).此文中从临床表现、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其进行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马钰  贺经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4):669-672
眼前节毒性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 syndrome,TASS)是一种眼前节急性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临床相对少见,但近年来,随着眼前节手术的发展,TASS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手术中进入前房的各种非感染性物质均可能导致TASS的发生.大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预后良好,但少数可遗留永久性眼内组织损伤,以至于影响视力.现从TASS的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病因、预防、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对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聂海燕  周艳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11):2147-2149
眼前节毒性综合征(toxic anterior segment syndrome,TASS)是内眼术后眼前节的无菌性炎性反应,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手术中进入前房的各种非感染性毒剂均可能导致TASS的发生,主要表现为角膜弥漫性水肿、睫状充血、前房纤维素性渗出等,大多数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少数可遗留永久性眼内组织损伤,以至于影响视力,故早期诊断和治疗显得至关重要。我们现就TASS作一综述,希望能引起眼科医师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眼前节成像与生物测量分析系统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眼前节成像和生物测量分析系统广泛应用于眼前节疾病的诊断、白内障屈光手术的临床观察、眼前节结构生物参数的测量等.目前国内外许多仪器均能客观地对眼前节进行成像和生物测量,如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超声生物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本次我们就各种最新的眼前节成像和生物测量仪器的原理、各自的特点及其在眼科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眼前节毒性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内障手术已经成为防盲治盲的主要眼科手术,术后炎症反应轻微.但近年来,发现一种眼前节毒性综合征,不同于感染性炎症,属于特殊类型术后炎症.本文将从临床表现、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非接触、无创的组织结构成像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系统可对眼组织高分辨率成像。最初应用于眼后节组织结构成像,随后逐渐应用于眼前节。眼前节OCT技术的发展确保眼前节组织结构精准成像。近来提出的超高分辨率OCT(ultrahigh-resolution OCT,UHR-OCT)技术,实现了对眼前节各层次组织结构超高分辨成像,并成功应用于眼前节及眼表疾病的诊治。如定量测量干眼症患者泪膜厚度值,鉴别诊断眼表鳞状上皮瘤样增生性病变,监测各类角膜炎、圆锥角膜、角膜外伤等角膜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趋势。同时,UHR-OCT亦可协助临床工作者制定合理的眼前节手术方案,如角膜移植术,并追踪观察术后角膜组织愈合等形态学变化情况。此外,该技术加深了对眼前节组织结构生理及病理生理形态学的了解。本文主要对UHR-OCT的技术原理及在眼前节应用进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眼前节疾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眼科疾病。近年来,随着药物学和生物工程学的不断研究深入,眼前节给药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眼前节给药新技术已经给广大眼科医生和患者带来了更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便捷性,并给许多难治性眼病患者带来了治愈的曙光。本综述将系统的介绍眼前节给药技术的最新进展,尤其是纳米药物、眼内植入物、透角膜治疗、释药型泪点塞等新技术。了解这些新技术,将有助于广大眼科医生更好的运用药物治疗眼前节疾病。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正常儿童活体状态下的眼前节组织结构特点,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Biomicroscopy,UBM)对正常儿童活体眼前节结构包括角膜、虹膜、前后房、睫状体、晶体和房角细微结构进行测量和动态学检查。结果:在UBM下,正常儿童眼前节形态结构与正常成人相似。结论:UBM图像及眼前节参数测量说明,眼前节参数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前房及前房角逐渐加深,各项组织逐渐增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李晖  邹俊  吴强 《国际眼科杂志》2008,8(4):803-806
角膜厚度、房角宽度等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是眼前节疾病诊断和手术的重要依据,以往的测量方法简单直接、主观性强、不能定量研究,无法满足现代眼科临床的需要。最近几年临床上出现了许多可用于眼前节生物学测量的新的影像学新技术如Scheimpflug技术、超声生物显微镜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rbscan角膜地形图技术以及共聚焦显微镜技术等,它们使眼前节生物学参数的测量变得更加方便、准确、客观,极大地提高了眼前节医生的诊疗水平,本文就这些可进行眼前节生物学参数测量的技术设备进行综述,并对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回顾,以期为这些技术在眼科临床获得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适宜  任珏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0):1915-1918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不受屈光介质及瞳孔大小的影响,能清晰的显示眼前节的活体解剖结构,不仅能动态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改变,还能进行定量测量,并且具有非干扰、非侵入、非接触、实时的优点,为眼前节的生理病理研究,包括眼前节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效果的动态观察提供了准确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芹  党光福  段练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689-1691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是眼科最新应用的扫描技术。它利用相干光断层扫描获取全方位高分辨率的眼前节图像及准确的眼前节数据,包括角膜厚度数据、前房参数、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数据,临床应用领域于屈光不正、角膜病、青光眼和白内障等疾病中。此技术已逐渐成为眼前节疾病最主要的临床检查和治疗疗效评价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精确性。方法分别采用眼前节OCT、超声及光学方法对LASIK术前患者的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眼前节OCT在LASIK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结果与超声同样准确,经统计学分析无差异性。结论眼前节OCT可作为LASIK手术前角膜厚度测量的依据,并可作为术后分析观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学术快讯     
《眼科》2009,18(2):76-76
5-S-GAD,一种可清除自由基、防止晶状体混浊的新型化合物;白内障术中球筋膜囊内植入氟羟泼尼松龙和环丙沙星控释系统;眼前节毒性综合征:一项突破性的研究;纳米金微粒的抗糖化作用;玻璃体内应用贝伐单抗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黄斑水肿的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EAS-1000)与A超测量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的差异,以评价前者在眼前节参数测量中的准确性,为前者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正常人165例(312眼)分别用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A超测量散瞳前后中央前房深度及晶状体厚度。结果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测量中央前房深度为(2.80±0.24)mm,A超测量结果为(2.91±0.64)mm,u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的测量散瞳后晶体厚度为(4.18±0.31)mm,A超测量结果为(4.32±0.51)mm,u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A超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且在两者所测值的稳定性方面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阐述眼前节麻醉的方法和评估眼前节麻醉下行白内障手术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眼前节麻醉的方法为0.4%盐酸奥布卡因表面麻醉联合近角膜缘球结膜下2%利多卡因0.4ml注射。对552眼白内障患者经眼前节麻醉进行白内障手术,随机抽取同期552眼采用球后麻醉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麻醉镇痛效果和麻醉存在的并发症。结果球后麻醉组2眼术中黑朦,5眼球后出血,1眼中枢抑制,12眼后囊膜破裂,9眼术中有疼痛感;眼前节麻醉有5眼后囊破裂,41眼术中有可忍受的酸痛。2组患者均能较好地进行手术,眼前节麻醉中所有患者均能较好地配合手术,术中眼位可以很好地随医生的要求改变。结论眼前节麻醉是一种白内障可靠、安全且并发症较少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成像眼部结构的方法,最初用于眼后节的测量和检查,但随着OCT技术的进展,目前已广泛用于眼前节各组织的测量和检查.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AS-OCT)可将角膜、前房、瞳孔、虹膜等眼前节组织结构显示于一张图像上,并可用于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后角膜前后表面情况和角膜曲率的测定,青光眼患者房角、虹膜、睫状体的观察,抗青光眼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动态变化以及眼外伤患者的眼前节组织结构变化等.AS-OCT检测具有非接触、分辨率高、检测快捷、可定量分析等特点,因此是眼前节组织的检测的有力工具.就AS-OCT技术在眼科的临床应用、优缺点及展望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梅军  魏花  辛欣 《临床眼科杂志》2009,17(5):406-407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ICE综合征)的眼前节改变特点。方法对已确诊为ICE综合征者,进行UBM检查,观察眼前节的结构改变。结果对13例(13只眼)ICE综合征患者进行UBM检查可见,大部分患者有明显的角膜水肿、虹膜变薄,部分患者有虹膜裂孔形成,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周边虹膜前粘连。结论ICE综合征具有明显的眼前节改变,UBM是一种有价值的辅助检查,尤其适用于角膜明显水肿、无法直接观察眼前节的患者。  相似文献   

20.
由张秀兰著,葛坚、叶天才审校,国内著名青光眼学家赵家良、葛坚、王宁利教授亲笔作序的《图解青光眼眼前节影像学检查及诊断》一书,已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收录1500余张精美图片,系统而全面地阐释了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3种主要的眼前节检查技术以及基于这些检查的疾病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