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妇科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4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盆底悬吊术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围手术情况、术后复发率、盆底障碍功能量表(PFRI)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25、7.451、7.215、17.666、14.642,P<0.01);观察组术后12个月盆腔脏器脱垂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压力性尿失禁复发率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16、8.217、16.798,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术后6、12个月PFRI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留置导尿管时间,降低病情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5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壁修补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则进行盆底悬吊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制作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进行术后恢复调查.结果 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和导尿管留置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术后随访,研究组患者复发1例,对照组患者复发2例,无明显差异;于术后3月、6月,研究组PFDI-20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效果显著,明显改善预后,提升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被确诊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行盆底悬吊术治疗,对照组48例行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2个月治愈率均为100%,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2.1%,对照组为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6个月,观察组PFR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好,操作简单,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保留了患者的子宫,明显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悬吊术治疗需要切除子宫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至2012年手术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合并子宫肌瘤28例患者资料。将病例分为悬吊组和传统组,悬吊组采用盆底悬吊术加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对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传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行"U"字形缝合加强膀胱筋膜。结果:悬吊组较传统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增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传统组残余尿量、住院天数多于悬吊组,术后6个月及1年悬吊组与传统组比较,盆底组织脱垂及尿失禁复发率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悬吊组与传统组相比,在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复发方面,悬吊组比传统组疗效更明显,维持时间更长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盆底悬吊术与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PFD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盆底悬吊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结合阴道壁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至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要好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半年及1年盆底障碍量表评分均要好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盆底悬吊术可以作为临床治疗PFD的一个理想且重要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分、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PFIQ-7)评分及盆底器官脱垂/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的调查问卷(PISQ-12)评分]。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2组病人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O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Bb点(阴道前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C点(前穹隆或阴道残端距处女膜点)和Bp点(阴道后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POP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Prolift盆底重建术与传统手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的盆底功能恢复效果。方法:选取56例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行阴式子宫全切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Prolift盆底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及盆底肌力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且无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直肠损伤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天数及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Ⅳ级盆底肌肉肌力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olift盆底重建术能较好的恢复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子宫脱垂和盆底肌肉功能,效果优于传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某院1年之内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阴式子宫切除术和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实施保留子宫盆底重建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出血量、排气时间、保留尿管时间和并发症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方法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使用保留子宫盆底重建和经闭孔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更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68例重度子宫脱垂患者,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接受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评分、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性功能调查问卷(PISQ-31)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重建联合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可改善患者盆底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盆底悬吊术与经阴道子宫切除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住院治疗的盆底障碍性疾病患者70例分为悬吊组和切除组各35例。悬吊组采用盆底悬吊术治疗,切除组采用经阴道子宫切除治疗。结果悬吊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导尿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术后1年的复发率等均明显优于切除组。结论盆底悬吊术与经阴道子宫切除相比,在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疗效更加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勍  庄小兰 《当代医学》2016,(32):24-25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补片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发生泌尿系统以及直肠损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1例出现网片侵蚀阴道后壁,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采用新型生物材料盆底重建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复发率低等有点,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沂蒙山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分析采用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脱垂患者42例,为观察组,并与同期采用阴式子宫全切加传统阴道前后壁修补治疗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壁和/或后壁脱垂患者36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2例均取得满意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日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排尿困难及尿潴留,术后随访2年。观察组术后1个月复查阴道深度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随访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11.1%,与观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加阴道旁修补加改良阴道纵隔成形术能有效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济实用,特别适合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3.
乐燕  文仲勇 《当代医学》2010,16(36):89-90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加阴道顶端悬吊重建盆底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器官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集因子宫良性疾病行LAVH,并联合盆底重建悬吊阴道顶的病例22例,并抽取30例未行盆底悬吊的LAVH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并随访手术后阴道穹隆脱垂和性生活等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无术中并发症,且在随访时间内临床症状均减轻或消失。研究组术后无阴道穹隆脱垂,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有2例出现阴道顶脱垂。结论 LAVH加阴道顶端悬吊重建盆底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器官脱垂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PFD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行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13例;B组行阴式子宫切除(TVH)+盆底悬吊术17例;两组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实施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C组行传统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42例.比较3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 A组术中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保留导尿时间、住院时间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72例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等症状基本改善.A、B、C组复发率分别为7.69%、5.88%、14.29%.结论 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FD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其复发率低,近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5.
沙仁高娃 《重庆医学》2014,(26):3510-3512
目的:探讨和对比盆底重建联合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VT)与传统子宫全切术在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D )的近期疗效。方法对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88例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传统手术组(对照组)和盆底重建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和疗效指标,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的 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都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盆底重建系统近期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子宫肿瘤采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盆底、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的80例恶性子宫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38)。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盆底功能及性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4%,低于对照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性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恶性子宫肿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且安全性较高,在保护患者盆底功能及性功能方面亦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治疗盆底障碍性疾病(PF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108例PFD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行保留子宫的盆底悬吊术19例;B组行阴式子宫切除(TVH)+盆底悬吊术26例;两组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者同时实施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C组行传统TVH+阴道前后壁修补术63例。比较3组术中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A组术中出血少、胃肠功能恢复快、手术时间、保留导尿时间、住院时间短,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108例患者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等症状基本改善。A、B、C组复发率分别为5.26%、3.85%、14.29%。结论:保留子宫的盆底重建术治疗PFD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疗效好,其复发率低,近期疗效稳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盆底重建术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23例具有不同程度缺陷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DF-Q)分度法评价手术效果,调查其术前、术后的脱垂生活质量量表(P-QOL)评分,作为疗效的主观评价指标。结果盆底悬吊术的手术时间为(72±20)m in,出血量为(88±39)ml,所有患者在术后3~7d出院。123例患者PDF-Q分度明显改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24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P-QOL量表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24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平均24个月,发现网片暴露4例,10例术后复发。结论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疗效确切,手术方法简单,短期疗效肯定,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随访。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医学》2018,(4):328-329
目的探究保留子宫在改良盆底重建术中的远期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间安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行改良盆底重建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n=30)行阴式子宫切除术,观察组(n=30)手术保留子宫,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管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比较性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底器官脱垂行盆底重建术中患者保留子宫并不会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6例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Kegel组34例及康复训练组32例。对照组给予提肛法训练,康复训练组给予电刺激+生物反馈+阴道哑铃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盆底肌力、尿失禁发生情况及性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尿失禁情况、性生活质量均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且康复训练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在子宫全切术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优于提肛法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