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所用材料为PVA颗粒(直径350 μm~500 μm)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3个~18个月.结果:150例子宫肌瘤全部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肌瘤滋养动脉呈螺旋状,肌瘤染色明显,排空延迟.随访显示,症状缓解率达94%,不规则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1%,盆腔胀痛消失占91.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8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6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3个月~15个月,观察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5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15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肌瘤染色明显。排空延迟。4例术后1周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小出血点。随访3个月症状缓解率达92%。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0.5%。盆腔胀痛及腹胀等压迫症状消失约占9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84%。子宫体积缩小49.5%。结论:早期结果表明,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子宫肌瘤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术治疗,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32.6个月,观察其临床疗效、雌性激素的变化、生育情况及肌瘤复发率.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后,肌瘤体积缩小(P<0.01),月经恢复正常,贫血、压迫症状改善,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疗效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法,对黏膜下子宫肌瘤可以达到治愈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共30例,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观察确认导管置于子宫螺旋动脉内后,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6个月观察患者有无临床症状及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逐渐恢复到正常,贫血状态、疼痛及压迫症状减轻,能保留子宫原有的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马刚 《广西医学》2001,23(6):1406-1409
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UL)是妇女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传统的彻底治疗子宫平滑肌瘤的方法是子宫切除,但这不易为年轻患者所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保留子宫,其缺点是约有20%~25%的人手术后会复发[1],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但术时长、术中止血的问题较难解决.宫腔镜手术则只适用于粘膜下肌瘤.激素治疗虽可控制出血,但需长期服用,副作用大,可引起内分泌紊乱症状[1,3].因此,探索子宫肌瘤新的治疗方法成为必要.选择性血管造影术的应用导致了定位和控制严重出血新技术的发展,经动脉栓塞治疗已成功地用于妇科肿瘤[2].目前运用经皮血管超选择栓塞技术,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开辟了又一新的途径.本文就其临床应用方法、疗效、并发症观察及适应症,前景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3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子宫体及肌瘤瘤体体积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Hb值;记录术后经血量及其它症状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可缩小25.8%-86.7%,子宫体积也相应缩小,粘膜下肌瘤在术后脱落,月经过多,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2.3%.结论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是妇科治疗子宫肌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子宫及肌瘤血供状态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萍萍  张国荣 《浙江医学》2006,28(11):959-962
随着妇产科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技术日益成熟,近期和中期疗效确切,综合国内外文献,UAE治疗子宫肌瘤的症状缓解率在80%~92%左右,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缩小比率在40%~69%左右,部分患者肌瘤完全消失。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在于用栓塞剂阻断双侧子宫动脉,使肌瘤缺血坏死而缩小。超选择性彻底栓塞子宫肌瘤病理血管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但是盆腔血管吻合支的广泛存在、子宫肌瘤的富血管性以及子宫动脉栓塞后血管的再通等问题使超选择性栓塞成为一个难题,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疗效,是肌瘤复发或再发的根源。如何在保证正常子宫血供的同时有效地栓塞肌瘤血管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这关系到子宫血管的构造、肌瘤血管的特点等问题,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栓塞水平、栓塞程度、栓塞剂种类和数量、靶器官本身的状态等。Pelage等通过分析磁共振下UAE患者子宫及肌瘤的血供变化和肌瘤复发的关系,得出了应以子宫肌瘤栓塞治疗后瘤体血供的变化来预测远期疗效的结论,提示了对UAE后子宫及肌瘤血供状态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目前关于子宫肌瘤栓塞后血供变化的研究较少,特在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3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观察子宫体及肌瘤瘤体体积变化;观察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Hb值;记录术后经血量及其它症状变化;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可缩小25.8%-86.7%,子宫体积也相应缩小,粘膜下肌瘤在术后脱落,月经过多,贫血症状明显改善,临床总有效率达92.3%.结论 子宫肌瘤的动脉栓塞治疗是妇科治疗子宫肌瘤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奕龙  张文华  王巧如  陈文  傅华年 《河北医学》2009,15(11):1263-1265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27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所用材料为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及明胶海绵颗粒,术后随访3~15个月,观察术后子宫大小与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102例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25例完成单侧栓塞,术中造影显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肌瘤滋养血管呈螺旋状,肌瘤染色明显。排空延迟。4例术后1周行子宫切除术。手术标本病理观察,肌瘤呈点片状坏死,小出血点。随访3个月症状缓解率达92%。其中子宫出血症状完全消失者占90.5%。盆腔胀痛及腹胀等压迫症状消失约占9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84%。子宫体积缩小49.5%。结论:早期结果表明,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子宫肌瘤的较好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 (uterinearteryembolizationUAE)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并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32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 ,经超选择性插管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PVA微粒栓塞治疗 ,术后 6个月随访复查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子宫及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 :UAE术后患者子宫出血症状改善最为明显 ,栓塞后 6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 5 5 .6 %,肌壁间和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症状改善和体积缩小较浆膜下肌瘤明显。结论 :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其疗效与栓塞术后肌瘤血管的重新构建 ,肌瘤类型 ,血供状态 ,子宫动脉单双侧栓塞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肖亦明  郭文波 《广东医学》2007,28(9):1504-1505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育龄期的子宫肌瘤患者,以聚乙烯醇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60例子宫肌瘤患者症状如月经量过多、压迫症状、腹痛等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栓塞术后6个月子宫体积减少57.0%,肌瘤体积减少91.7%,2例患者栓塞术后出现暂时性停经,2~3个月后月经恢复正常.结论 对于育龄期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安全、有效,可部分替代子宫切除术而成为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翠萍 《当代医学》2011,17(34):3-4
目的 评价聚乙烯醇颗粒(PVA)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的初步临床疗效并探讨其相关技术.方法 对60例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子宫肌瘤缩小程度.结果 子宫肌瘤的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明显增粗,分支数量增多、迂曲,子宫体增大、染色明显且排空延迟等.59例完整随访者术后6个月肌瘤体积缩小76%,5例肌瘤消失,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子宫肌瘤是中青年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中医治疗作用有限,临床多采用子宫切除或肌瘤摘除术,但存在创伤大、不保留子宫器官等问题.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以其疗效确切、创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正在逐步推广.但多数患者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经对60例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就将其腹痛原因分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子宫肌瘤的疗效、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子宫肌瘤患者38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造影确认后注入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PLE)、PVA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术后3、12、24个月复查、随访。观察栓塞后子宫大小和肌瘤体积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后,治疗后3、12、24个月肌瘤体与正常子宫分界清晰,肌瘤缩小分别为12%~48%,48.2%~96%,52.2%~96%。2例肌瘤消失。2例肌瘤缩小不明显。1例自然受孕并顺利生产。所有以月经量增多为主要症状的患者术后月经量基本恢复正常,盆腔胀痛、压迫症状明显改善,保留了子宫和卵巢完整的生理功能。结论:通过对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观察,表明介入治疗对于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UAE)对于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于2003年3月~2010年10月对10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双侧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并对其进行随访分析疗效.结果 插管成功率为100%,随访3~12个月.B超显示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0%~60%;6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平均缩小50%~70%;其中8例肌瘤完全消失.95%的患者症状消失或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约1%.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肯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导管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3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子宫动脉造影及栓塞,栓塞材料为聚乙烯醇(PVA)颗粒和明胶海绵,其中12例栓塞治疗后有完整的随访资料,对造影所见、治疗后反应及肌瘤大小改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子宫动脉造影表现为子宫动脉增粗、受压移位和肿瘤染色.栓塞治疗后月经量减少,肌瘤瘤体缩小.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优点,对改善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是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仙珠 《微创医学》2004,23(1):113-114
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超选择性插管至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剂以栓塞子宫动脉,阻断肌瘤血供使肌瘤缺血、坏死、缩小的介入治疗方法.具有微创不开腹,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保留子宫等优点[1].我科2003年4月以来采用UAE治疗子宫肌瘤(UL)共1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子宫动脉栓塞(uterine arterial embolization,UAE)作为一种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微创疗法,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恢复快等优点[1].2002年至2004年,作者应用UAE治疗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5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妇女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 ,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长期以来 ,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剥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手术需经腹或经盆腔入路 ,术后常需数月恢复 ,术中、术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如大出血、感染等 ,术后病人将失去生育能力 ,心理及生理上将蒙上巨大创伤。随着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出现 ,为子宫肌瘤病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7年以来共对 19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现将经验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1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明胶海棉或PVA微粒行子宫动脉栓塞 ,…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Ping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PLE)经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子宫肌瘤患者行经导管子宫动脉注射PLE栓塞治疗,观察栓塞前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肌瘤大小的变化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对出血症状控制率达93.3%,所有患者贫血得到改善直至恢复正常;对肿瘤压迫症状改善率达90.9%,术后3月超声随访复查肌瘤平均缩小33.7%,术后12月肌瘤平均缩小58.4%.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