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柳祥忠  高雅玲 《山东医药》2007,47(31):85-86
选择2003年8月-2006年8月临床确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rt—PA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50例,丹参20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对照组50例,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为8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血清脂蛋白显著改善(P〈0.05)。认为rt—PA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简单易用、高效、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8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尼莫地平及肠溶阿司匹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160mg/d静脉输注,连用10d,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日2次,连用7d。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对两组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g)进行测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显效率为7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3.5%(P〈0.01);两组血小板计数、PT、APTT、Fg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奥扎格雷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与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安全性和对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4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钙5000U,1次/12h皮下注射,治疗组加用氯比格雷75mg/次,1次/d,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加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及活血药物、降糖药物。观察用药前后TIA的控制情况,头颅CT以及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63、CD62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和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发生出血和不良事件。结论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钙基础上加用氯比格雷可进一步改善TIA的治疗效果,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TI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所观察的50例TIA病人分为治疗组:低分子肝素(速避凝,法国塞诺菲温莎公司生产)0.4ml腹部脐旁两侧皮下注射每12小时一次;对照组:5% 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丹参液20ml静点滴及肠溶阿斯匹林片75mg每日一次口服。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与副作用,并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低分子肝素治疗TIA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副作用小。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TIA效果好,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d1-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d1-3-正丁基苯酞(恩必普软胶囊)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人治疗前的一般情况、发作频度及发病至用药时间等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每次100mg,1次/日,治疗组病人服用d1-3-正丁基苯酞每次200mg,3次/日,疗程为20d。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加入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500mL内静脉输注,1次/日,为基础药物治疗,共14d。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时TIA发作控制率分别为30.00%,36.67%和23.33%,明显高于对照组3.33%,13.33%和43.33%(P〈0.01)。随访治疗组9个月内TIA复发率2例(7.14%),对照组卒中复发及脑卒中发生8例(33.33%),控制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病人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d1-3-正丁基苯酞治疗TIA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并与肝素钠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随机将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对照组用肝素钠注射液100mg,持续静脉滴注,5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1,7.16,P〈0.01)。观察组梗死后心绞痛发作率11.8%,对照组3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于肝素钙比肝素钠治疗AMI患者更安全、有效、方便。  相似文献   

7.
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祥忠 《山东医药》2008,48(16):83-8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腹部皮下注射,2次/d,连用10d;尼莫地平片30mg口服,1次/d;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4d后观察疗效.用药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浆中TXB2(血栓烷素82)和6-酮前列环素1α(6-k-PGF1α)的变化.结果 治疗14d,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且血浆TXB2和6-k-PGF1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认为低分子肝素钙、奥扎格雷钠、尼莫地平三联疗法治疗TIA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28例疗效。方法将56例肺栓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除常规口服华法林治疗外,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丹红注射液,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9%和78.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肺栓塞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1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尿激酶3&#215;10^3U/d静脉输注和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普通肝素100mg/d静脉输注,疗程均为7d,观察心绞痛发生与心电图改变。结果心绞痛缓解显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82.2%vs67.7%,P〈0.05);心电图改善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83.0%vs71.4%,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尿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减低出血并发症及心脏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联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频发TIA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予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联合治疗组36例,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每次10U静脉输注3d,尼莫地平4mg/d-10mg/d静脉输注2周。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2周后联合治疗组完全控制率为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联合治疗组发展为缺血性卒中5例,对照组为8例。结论在常规应用阿司匹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降纤酶及尼莫地平,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或华法林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动脉高压个体化序贯性治疗方法,提高长期缓解率。方法对2002~2005年住院的5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病因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A组:(1)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2)奥扎格雷40~80mg静脉滴注,1次/d,或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d。B组:(1)酚妥拉明10—20mg+5%葡萄糖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2)丹参注射液20—30ml(或川芎80mg)+三磷酸腺苷40mg+辅酶A100U+5%葡萄糖溶液250ml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10—14d后两组患者均转入口服序贯用药。小剂量地高辛0.125—0.250mg,1次/d,螺内酯20—40mg,1—2次/d,两药均服用3d停4d,持续服用6个月。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主肺动脉宽度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mPAP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序贯性用药治疗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刚刚起步,平均肺动脉压和左室射血分数前、后改善不明显,可能与我们观察病例较少有关,还有待于增加观察例数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将同期收治的113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随机分为肝素大剂量组28例、中剂量组25例、小剂量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肝素大、中、小剂量组均予低分子肝素(LMWH)5000IU腹壁皮下注射,分别为3次/d、2次/d和1次/d;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d。治疗1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肝素大、中、小剂量组间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肝素大剂量组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认为不同剂量LMWH均可改善ACI神经功能和预后,但中等剂量LMWH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3.
将10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分为联合组53例和对照组47例,联合组应用α-干扰素300万U,隔日1次肌注,连用6个月;苦参碱150mg静滴,1次/d,3个月。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静滴.1次/d,3个月后改为复方丹参片口服,3片/次,3次/d。连用3个月。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率(41.5%)高于对照组(2.1%),P〈0.001.肝功能指标、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认为α-干扰素联合苦参素具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rt-PA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8月~2005年8月临床确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rt-PA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组60例,对照组丹参20ml加入生理盐水中静滴,疗程均为1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二者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小剂量rt-PA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TIA,具有易用、高效、副作用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肾病综合征(NS)下肢深静脉血栓(DVP)形成的疗效。方法:将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在使用足量强的松及肾病综合征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丹红注射液30ml联合低分子肝素钙5000u,对照组40例,只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治疗15天后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治疗组2例(5.o%)发生DVP,对照组9例(22.5%)发生DVP,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显著减少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博璞青)、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 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严格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素钙0.4~0.6ml,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为1周,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长期服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性抗生素,扩血管、强心利尿,止咳化痰,低流量持续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4100U,2次/d,腹部皮下注射,疗程均为7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有无出血、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0例符合UA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予抗心绞痛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钠5000u,每12h皮下注射1次,连用5~7d,丹红注射液30ml稀释后静滴,1次/d,连用10d。观察两组疗效、主要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4.3%;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81.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UA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CI病人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用低分子肝素)、疏血通组(单用疏血通注射液)及联合用药组(低分子肝素与疏血通注射液联用),每组40例,疗程均为14d。于治疗前、治疗后14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检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ACI病人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和疏血通组(P〈0.05或P〈0.01);联合用药组显效率70.0%、总有效率92.5%,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和疏血通组(P〈0.05或P〈0.01),未发现出血等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A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用低分子肝素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5例TIA病人并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治疗组应用丁苯酞200mg,6h1次,低分子肝素钙5000U腹壁皮下注射,12h1次,均连用7d。对照组仅用低分子肝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54.1%。结论丁苯酞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TIA有积极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可靠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