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I对膝部隐性骨折和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有明显外伤史患者33例共36个膝关节,行X线平片检查及MRI检查,其中12例行CT检查。结果:X线平片及CT检查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MRI检查33例患者36个膝关节均有骨挫伤,表现为骨髓内T1WI呈低信号、T2WI及STIR像呈高信号的片状及地图样异常信号影,其中合并骨折25例,所见骨折呈长T1长T2改变,以不规则形居多,T2WI与STIR像呈高信号,以T1WI更明显,部分骨折线在T1WI,T2WI上均显示为低信号。MRI检查伴随病变有韧带的损伤,SE序列T1WI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而在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损伤部位及形态最好,其中17例合并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结论:MRI能早期确诊隐性骨折及骨挫伤,如患者外伤后X线平片未见骨折,外伤部位持续疼痛,软组织肿胀,不能承受重力,应作MRI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TC)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GRE T2W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膝关节外伤后接受MR检查的病例.所有患者均接受FSE序列T1WI及T2WI矢状面、MTC-GRE T2加权矢状面扫描,分析不同序列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范围、信号均匀性、边界,比较不同序列之间的差异.结果 56例骨挫伤病例中,FSE序列T1WI显示43例,T2WI显示45例,MTC-GRE T2WI显示50例.MTC-GRE T2WI显示骨挫伤的大小、边界和敏感性均高于SE序列(P<0.05).结论 MTC-GRE T2W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显示明显优于FSE序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脂肪抑制(STIR)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及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膝关节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平片及MR检查,其中9例同时行CT检查。MR检查序列包括FSE T1WI、T2WI,STIR,GRE等。对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5例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MR检查在常规FSE序列中能显示33个骨挫伤病灶,STIR序列能检出49个骨挫伤病灶,隐性骨折线13条,病变以STIR序列上表现最明显,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及隐性骨折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结论MRI在骨挫伤及隐性骨折影像检查中具有明显的诊断优势,其脂肪抑制序列是明确诊断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硬化再生结节(RN)、发育不良结节(DN)及小肝细胞癌(SHCC)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RN、DN及SHCC的MRI信号特点。结果:14例RN中10例(71.43%)T1WI、T2WI呈等信号;4例(28.57%)T1加权像呈稍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Gd-DTPA增强未见强化。6例DN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其中5例(83.33%)增强无强化;1例呈"快进快出"特点。25例SHCC中22例(88.0%)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增强表现"快进快出"特点;其中7例门脉及延迟期假包膜强化。结论: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可通过不同信号特征来反映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结合增强扫描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隐性骨折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对临床高度怀疑隐性骨折而常规X线平片检查骨质未见明显异常患者124例进行MRI检查。结果:其中膝关节周围64例、脊柱36例、髋关节8例、胫骨中下段8例、踝关节周围6例、眼眶2例。MRI主要表现为在SE序列T1WI上均呈片状广泛或局限的不规则的低信号,在FSE序列或TSE序列T2WI上呈高信号或略高信号,其范围和程度不如T1WI所显示明显,在STIR序列上,均呈明显的片状高信号,隐性创伤性骨折尚能显示一条或多条线样异常信号,代表骨小梁断裂交错形成的骨折线,线样异常信号多呈低信号,亦可以表现为高低混杂的异常信号带,常伴有韧带、软骨等损伤。结论:X线平片虽为外伤性骨折的基本检查方法,但易漏诊,若患者局部症状明显,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者应行MRI检查,MRI检查可提高隐匿性骨折检出率,尤其是MRI能早期诊断骨隐性骨折。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4544-4546
分析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损伤患者72例,均进行MRI检查,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对其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FSE T1WI、FSE T2WI序列诊断的敏感度均较高,但FSE T1WI序列诊断的特异度高于FSE T2WI(P0.05);本组患者中半月板损伤34例,韧带损伤32例,骨损伤6例。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干梗死MR成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干梗死的病理机理及MR表现特点。方法:本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21~86岁,平均66岁。采用GE 2.OT超导型磁共振仪。SE序列,T1加权,轴位;FSE序列,T2加权,轴位和冠状位。结果:72例中,中脑梗死16例,脑桥梗死52例(合并中脑梗死13例),延髓梗死4例。梗死灶在T1WI上表现为低信号、低~等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高信号,随着病程的发展,T1和T2的延长愈明显,T2WI对脑干梗死灶最敏感。结论:MRI是诊断脑干梗死的最好检查方法,能够显示脑干梗死的部位、数目和大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脂肪抑制序列在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中的应用.方法 对X线平片显示阴性,MRI检查发现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水肿6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MRI除常规T1、T2加权像外,均有矢状面和冠状面脂肪抑制序列扫描.结果 65例MRI检查发现存在膝关节外伤性骨髓患者中.MRI TlWI发现67处f79.76%),呈不规则斑片状低信号,边界较模糊;T2WI发现59处(70.23%),呈稍高信号50:脂肪抑制序列12WI 84处(100.00%)病灶全部显示,呈明显的高信号.结论 膝关节外伤后骨髓水肿发生率较高,MRI T2加权脂肪抑制序列能准确显示骨髓水肿的部位、范围以及临近结构的损伤,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低场磁共振对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膝关节半月板囊肿的MRI诊断。方法:38例膝关节检查的患者行常规SE序列T1WI和T2WI矢状位、冠状位.加扫脂肪抑制T2WI矢状位。分析半月板囊肿的发生部位、形态、信号特点。结果:半月板囊肿38例,外侧半月板囊肿32例.内侧半月板囊肿6例,合并半月板损伤30例。MRI表现为SE序列T1WI及T2WI和脂肪抑制T2WI均呈高信号。结论:半月板囊肿易发于外侧并与半月板损伤有关,MRI对诊断半月板囊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的低场强MRI表现、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膝关节隐性创伤骨折131例应用0.2T永磁型MR扫描仪行膝关节检查,采用SE序列T1WI、T2WI和STIR序列成像,分析隐性骨折部位、范围及程度。结果:根据损伤累及范围和程度,隐性创伤骨折分为隐性皮质下骨折91例,隐性骨皮质骨折22例和隐性骨软骨骨折18例。结论:低场强MRI可准确诊断隐性创伤骨折部位和类型,可作为疑似膝关节隐性骨折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51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平片检查阴性患者行MRI检查。结果:251例患者有431处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边缘模糊;21处T1WI、T2WI(T2*WI)高低混杂信号,其中12处为片状长T1长T2信号内可见点状或团状高信号影;STIR序列均呈明显高信号,边缘模糊。结论:MRI是早期诊断隐性骨折的理想方法。STIR序列最为准确和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膝关节隐性骨折的低场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膝关节外伤后X线及低场MRI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6例膝关节外伤X线片未见明显骨折征象.膝关节隐性骨折的骨折线表现为骨皮质下在T1WI、T2WI上呈线样、裂隙样低信号带,在T2WI低信号周围可见斑片状边界模糊的高信号,3例在T1WI低信号带周围可见点状、斑片状稍高信号,T2脂肪抑制序列显示更清楚.结论:MRI能够清楚显示隐性骨折,尤其当X线平片检查阴性而临床症状与体征怀疑隐性骨折时,MRI是本病的最佳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低场强MRI诊断膝关节外伤9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膝关节外伤后的MRI表现并探讨低场强MRI在膝关节外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关节镜或手术证实的90例膝关节外伤患者进行低场强MRI检查,分析、总结其MRI表现。采用0.23T低场强MRI扫描机,常规应用冠状位和矢状位SE序列,脂肪抑制STIR序列、T1WI、T2WI成像。结果:半月板损伤69例,韧带损伤77例,骨挫伤16例.骨折8例,合并关节积液59例,多种损伤可同时出现。结论:低场强MRI可以很好显示膝关节损伤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可作为膝关节外伤后常规性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MRI对儿童急性骨感染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临床手术证实的儿童急性骨感染9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9例病变部位T1、T2值均明显延长,T1加权像上呈低、稍低或中等信号强度,T2加权像上病变区是高信号。5例做了重T2加权像(HT2WI),骨感染病变显示更明显。结论:MRI能清楚显示儿童急性骨感染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及软组织受累情况,结合临床能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5.
MR在外伤性骨损伤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MR成像技术对膝关节外伤性骨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膝关节进行瓦W/TSE,T2W/TSE,STIR,FFE序列扫描,并与X线及CT结果相比较。结果:全部病例X线及CT骨结构均未见异常,MRI表现呈T1WI不规则网状、地图状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改变,ST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并与其病理改变相符合。FFE序列呈低信号表现,并可见微细骨小梁断裂。同时MRI还能够反应出合并的半月板、韧带损伤及关节腔(囊)内积血。结论:MR检查明显优于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X线、CT),有助于提高临床对外伤性骨损伤的认识,使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便于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脊柱单发性转移瘤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1例不同癌肿所致的脊柱不同部位的单发性转移瘤MRI征象比较分析。结果:单发颈椎转移3例,胸椎转移11例,腰椎转移7例;T1加权像(T1WI)呈低信号,T2加权像(T2WI)和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呈高信号改变,STIR像亦呈高信号。结论:MRI诊断脊柱单发性转移瘤有特性,较其它影像检查方法更敏感,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4例,MRI检查在T1WI呈不规则斑片状、地图状及长条状低信号;T2WI呈不规则高信号。结论低场MRI能清楚的显示膝关节骨挫伤的病变特点及严重程度,MRI检查是诊断骨挫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MR在诊断膝关节周围骨隐匿性损伤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膝关节周围骨质隐匿性损伤MRI诊断价值。方法31例外伤患者共33个膝关节均行X线平片检查及MR快速自旋回波(FSE)T1WI、FSET2WI、快速梯度回波(FFE)T2WI、频率选择及反转脉冲抑脂序列(SPIR)T2WI、SPIRPDWI以及三维水激励快速梯度回波T1WI软骨成像(3D/WATSc/FFE/T1WI)序列扫描。结果31例患者中33个膝关节周围骨均发现异常,其中骨挫伤20例,隐匿性骨折8例,关节软骨或骨软骨骨折5例。T2W/SPIR对骨挫伤显示清楚,呈大片状高信号;PDW/SPIR能清晰显示隐匿性骨折线,呈锐利的细线状、条带状高信号;3D/WATSc/FFE/T1WI显示软骨骨折最佳。结论MRI能准确显示并诊断外伤后膝关节周围骨隐匿性病灶,不同的扫描序列对不同类型的隐匿性病灶显示各有优势,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9.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由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液体衰减翻转回复序列(FLAIR)及SWI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8例,对常规MRI序列及SWI进行分析。结果:常规MRI序列中,6例显示为多发出血灶,2例显示为单发出血灶,所有病例在T1WI上呈以低、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部分病灶见短T1信号,在T2WI和FLAIR上呈以低、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SWI上,8例均显示为多发出血灶,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信号区,部分病灶中心可见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靶征”),SWI显示的出血灶数目明显多于常规MRI序列。所有病例的出血均主要位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其中合并基底节出血1例、丘脑出血1例。结论:SWI在检出脑微小出血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显示脑血管淀粉样变多发性脑出血的特点,诊断价值大于常规MRI检查。  相似文献   

20.
膝部隐性骨折的MRI诊断(35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膝部隐性骨折的MRI表现,评价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35例膝部外伤病例在外伤后7天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与T2^*WI。结果 35例共49处膝部隐性骨折。FSE T2WI与FE T2^*WI序列对病变检出率较高,分别为100%及93.88%。隐性骨折以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最多见。21例合并膝部韧带损伤。12例有膝部损伤其他征象。结论 MRI能敏感显示膝部隐性骨折及合并的其他表现,对于疑为膝部隐性骨折的病例应列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