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80年至81年期间,在本院消化道专科门诊治疗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按中医的虚实辨证分型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故作如下小结。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在20岁以下者2例,21~40岁30例,4l~50岁12例,51岁以上者6例。其中慢性胃炎34例,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属于虚证者41例,实证9例。本组病例均有消化道症状、体征及发病史,并经纤维胃镜及胃、十二指肠X线钡餐检查后确诊。辨证施治本组分型的主要辨证依据,是以“痛而纳谷稍安”属虚证,“伤食恶食,腹痛作饱”属实证。治虚证施以补养脾胃,疗实证则以分消胃土。依据治法拟定了两张基本处方:  相似文献   

2.
笔者对胃脘痛(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慢性胃炎)56例,试以中医辨证分型和治疗进行初步探讨。敬请同道指正。一般资料本组56例(门诊42例,住院14例)均经X线胃肠钡餐透视,其中胃小弯溃疡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慢性胃炎16例.56例中,男42例,女14例.年龄在21~62岁范  相似文献   

3.
通过检索、归纳、总结中医胃病辨证分型与胃镜象、组织病理、Hp感染的相关性,针对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3个病种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镜像及病理相关性,以及Hp感染与胃病中医辨证分型、舌象、胃镜像的关系进行总结整理。参考文献19篇。  相似文献   

4.
1989年10月至1993年10月,我科对门诊和住院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60例进行了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门诊就诊前与入院前均进行钡餐透视或胃镜检查确诊,其中胃溃疡40例(合并慢性胃炎1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0例(合并胃窦炎5例),入院前门诊复查大便潜血阳性者12例。本组病例中男58例,女2例;年龄19~45岁31例,46~63岁29  相似文献   

5.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韩立民 《中医药学刊》2008,26(3):539-540
目的:探讨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泌酸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口服镁呼氢实验。结果:虚证为主患者中胃酸分泌下降;肝胃气滞、肝胃郁热型为主患者胃酸分泌较高。结论:胃泌酸功能与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胃脘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现将笔者对本病辨证施护体会介绍如下。 1 辨证分型与施护 1.1 肝气犯胃型: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暖气频繁,食欲减退,每因情志刺激诱发或加剧。舌质暗苔薄白,脉沉弦。王某,女,31岁。1991年4月9日收住院。胃脘  相似文献   

8.
组胺是胃酸分泌的强力刺激剂,早在1920年,Popielski 就指出,组胺能刺激胃酸分泌。动物实验表明,酸及某些化学药品刺激可使胃粘膜释放组胺并产生实验性胃及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粘膜组胺含量下降。国内对胃病患者泌酸功能与中医辨证分型等方面的工作已有报道,而对慢性胃病患者胃组织中组胺水平的分析研究,未见报道。我们对慢性胃病患者胃粘膜组胺水平与病理变化及中医辨证关系作了初步观察。  相似文献   

9.
<正> 胃脘痛是指因外邪犯胃、肝气犯胃、脾胃虚弱而致胃脘部发生以疼痛为主的疾患。一般病程较长,多有反复发作史,为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包括现代医学之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下垂等。我们根据中华全国中医内科学会脾胃病组科研方案,统一辨证分型和协定处方,分两组进行临床观察。一为汤剂组观察66例,一为冲剂组(由本溪市第三  相似文献   

10.
从肝脾论治胃脘痛109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10 9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其中男性 90例 ,女性 19例 ;年龄最大者 70岁 ,最小者 19岁 ;病程最长者 30年 ,最短者半年 ,平均 6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4 1例 ,十二指肠球炎 2 7例 ,慢性胃炎 2 9例 ,胃下垂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 3例 ,十二指肠炎并出血 4例。辨证分型 :肝胃不和型 5 6例 ,脾胃虚寒型 5 3例。2 治疗方法基本方 :柴胡、半夏、佛手各 9g ,黄连、枳壳各 6g,党参、白芍各 12g ,蒲公英、丹参各 15g ,甘草 5g。肝胃不和型用基本方 ;脾胃虚寒型用基本方加黄芪 15g,桂枝 9…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胃镜检查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经胃镜确诊的慢性胃炎患者分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弱(寒)、胃络瘀血、胃阴不足5证型治疗观察。结果:总有效率95.39%。提示:以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胃镜检查确定证型治疗慢性胃炎较单一中医辨证施治提高了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胃脘痛中医辨证分型与胃电图、内镜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各型胃电参数及其病理变化过程一致。胃电参数胃阴虚组和脾胃虚弱组均低于正常,肝胃不和组和胃络淤阻组均高于正常。内镜病理结果,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炎多见脾胃虚弱组和胃阴虚组,消化溃疡多见胃络淤阻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不同中医证型与胃镜下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3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均行胃镜检查,并予中医辨证分型,主要观察中医证型与溃疡的分型、分期、黏膜状况的关系。结果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多见于溃疡活动期;而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多见于消化性溃疡的愈合期和瘢痕期。消化性溃疡黏膜表现:脾胃湿热证多见糜烂、充血、水肿;脾胃虚弱证多见苍白、糜烂及出血;肝胃不和证多见充血、水肿和糜烂;胃阴不足证多见苍白、充血、水肿。结论消化性溃疡的胃镜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密切关系,胃镜检查可作为望诊的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溃疡辨证分型与溃疡分期胃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十二指肠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溃疡分期、胃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将十二指肠溃疡 6 0例按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 3个组 ,每组 2 0例 ,另设 1个健康组 (对照组 ) 2 0例。十二指肠溃疡组与对照组均进行阻抗式胃动力检测。结果 :脾胃湿热组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亢进 ,脾胃虚弱组和肝胃不和组表现为胃动力功能低下。活动期溃疡所占的比率脾胃湿热型 80 %,肝胃不和型 45 %,脾胃虚弱型 35 %,十二指肠球腔变形例数所占的比率脾胃湿热型 30 %,肝胃不和型 40 %,脾胃虚弱型 75 %。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多发病,现发病率居众胃病之首。中医认为该病位在胃,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文章以脾胃功能关系为基础,从中医的角度综述了慢性胃炎的病名、病名病机及辨证分型。深入探究以中医思维预防和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忠明  王振华 《陕西中医》1993,14(7):299-300
对160例胃、十二指肠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脾胃虚寒和肝胃不和型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6.2%,并观察和分析了胃、十二指肠多种病变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验证总结胃得治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服用胃得治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3个月.30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服用胃得治每次2粒,每日3次,疗程2个月.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征候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7%,胃镜及病理学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6.6%;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征候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46.7%,胃镜及病理学疗效的总有效率为40%.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83.3%;溃疡愈合的总有效率为53.3%;总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56.7%.结论:胃得治对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一定疗效,尤对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并随用药时间延长,疗效相随提高.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正> 在胃电图检查中我们发现胃脘痛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胃电参数相比有差异,前者的症状与胃电参数似有一定的相关。为此我们在胃脘痛患者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观察了不同证型与胃电图的关系。一、一般资料104例胃脘痛病人均经胃镜检查或钡餐造影确诊。其中男75例,女29例,年龄21~70岁。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6例,浅表性慢性胃炎41例,萎缩性胃炎7例,十二指肠球炎10例,胃癌2例。中医辨证证型  相似文献   

19.
1979~1980年我们对纤维胃镜观察下的消化性溃疡病人进行中医分型治疗。从中发现脾胃虚寒型者采用自拟“胃疡汤”试治,疗效颇佳,特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3例均为住院病人,素有溃疡病史,近有溃疡病活动期的症状、体征,且于一个月内经本院内科消化组纤维胃镜检查有胃或/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也可伴有各型慢性胃炎的  相似文献   

20.
自1984年以来,根据胃痛的辨证分型原则,采用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胃溃疡3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280人,女20人;25~45岁者242人,45岁以上者31人,25岁以下者27人,其中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19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35年。1.2 诊断标准患者有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以及节律性上腹部疼痛的特征,X线钡餐摄片检查,在胃十二指肠球部需有龛影直接征像;纤维胃镜检查下,在胃十二指肠球部见到溃疡面;出血患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中医诊断按照张伯臾主编的第五版《中医内科学》胃痛辨证分型法,属脾胃虚寒者265人,属肝气犯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