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康复疗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认知和行为能力、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经过2个月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认知和行为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给予观察组中医治疗方案,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63/7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7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生活质量、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方案,既能缓解临床症状,又能改善神经功能,同时可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联合交替使用抗栓药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郏县第二人民医院102例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奥扎格雷钠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交替使用抗栓酶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治疗脑血栓患者时,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交替使用抗栓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塞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及运动能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科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章群飞  孙菲  陈丽丽  徐林颖 《新中医》2016,48(6):225-227
目的:观察血滞通胶囊辅助治疗脑血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10例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血滞通胶囊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接受康复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情况、脑血流动力学改善情况和脑血栓并发症情况以评价血滞通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共53例患者完成研究,对照组共51例患者完成研究;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观察组患者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三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9%,低于对照组1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血滞通胶囊对脑血栓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脑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患者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氯吡格雷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血塞通注射液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生活质量巴塞尔指数(Barthel)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NIHS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Barthel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配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且作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柴芩温胆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PSD住院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观察用药前及用药2、4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柴芩温胆汤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9.
隋文乐  李爱萍 《新中医》2014,46(7):40-42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恢复期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结果: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观察组88.33%,对照组68.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第1、2疗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第2疗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2组患者治疗第1、2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脑血栓形成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Barthe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炎广 《河南中医》2016,(3):450-451
目的:观察清泻活血汤治疗痰火瘀闭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泻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6%,观察组有效率为94.1%,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积分改善情况优于治疗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泻活血汤治疗痰火瘀闭证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点穴配合针刺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应用基础治疗联合针灸康复加点穴治疗;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加针灸康复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组内前后比较,治疗组患者经治疗1月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积分较治疗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Fugl-Meyer运动评定(FMA)积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BI)积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NIHSS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FMA积分、B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点穴配合针刺能较好地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塞通经验汤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辨治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本院在2014年3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认知功能性障碍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自拟血塞通汤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照组则只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um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oCA、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塞通经验汤剂联合脑蛋白水解物辨治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提高患者认知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蒙西医治疗缺血性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138例缺血性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蒙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蒙医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积分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蒙西医治疗缺血性萨病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M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A、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CA、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S、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DS、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200.05)。结论: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脑血栓的疗效。方法:114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1,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西药治疗对脑血栓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未使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观察组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6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8.
姜英  王慧英  秦静 《新中医》2016,48(5):253-256
目的:观察天麻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护理干预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天麻注射液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予天麻注射液结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疗程均为14天。观察2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2组患者血肿消退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较对照组77.5%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NIHSS、Barthel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上述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血肿吸收率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并发症发生方面,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天麻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出血患者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具有临床效果,且疗效安全、可靠,能提高血肿吸收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大活络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脑梗塞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活络胶囊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FMA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FMA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活络胶囊配合针灸治疗脑梗塞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能够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疗效十分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20.
冯彦辉  俎志勇  郝丹 《河南中医》2020,40(7):1101-110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偏瘫的疗效及对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治疗的80例早期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运动功能、平衡能力、下肢肌力变化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髋关节反馈力矩值评分、膝关节反馈力矩值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早期偏瘫,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