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控制源和应付方式特点,并探讨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和应付方式问卷(Cop ing S ty le Scale)对32例焦虑症患者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患者的机遇心理控制源得分最高(3.48±0.82)分,其次是内控、有势力他人分别为(3.13±0.72)分和(3.04±1.02)分;②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幻想、自责的应付方式得分最高分别为(0.69±0.20)分和(0.63±0.25)分,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得分最低[分别为(0.43±0.16)分、(0.45±0.18)分和(0.55±0.29)分];③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症患者心理控制源与应付方式呈显著相关(P<0.05);④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遇心理控制源对成熟应付方式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效果(F=4.743,P<0.01),有势力他人心理控制源对不成熟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F=7.121,P<0.01),内控性和机遇心理控制源对混合型应对方式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效果(F=16.741,P<0.001)。结论焦虑症患者面临应激事件时倾向于采用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这与其心理控制源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30名大学生进行了幸福感指数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量表以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的测量.结果:①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心理控制源的机遇成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②心理控制源中的内控性和机遇以及应对方式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与心理控制源可以分别独立预测主观幸福感.积极应对是心理控制源的内控性预测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结论:积极应对方式在心理控制源影响主观幸福感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自我肯定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对自我肯定的影响。方法:用GHO-自我肯定量表(GHO-S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372名大学生施测。结果:自我肯定不存在性别、年级、专业差异;内控性、机遇、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自我肯定具有直接影响,内控性可以通过主观支持间接影响自我肯定,机遇可以通过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间接影响自我肯定。结论:不同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的自我肯定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五年制医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现状以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和《控性、有势力他人和机遇量表》对550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五年制医学生的总体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平均分为3.44;②五年制医学生内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r=0.428,P<0.01);③内控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0.430,P<0.001).结论 五年制医学生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显著正相关,内控性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的影响,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3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内控性与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r=0.330,P0.001),与突显行为显著负相关(r=-0.134,P0.05);有势力他人、机遇与自我效能感显著负相关(r=-0.128,-0.141;P0.05),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r=0.408,0.472;P0.001);自我效能感与手机成瘾显著负相关(r=-0.186,P0.001)。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的内控因子与手机成瘾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心理控制源的有势力他人因子、机遇因子与手机成瘾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心理控制源影响大学生手机成瘾,且部分影响通过自我效能感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家庭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对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心理控制源量表(IPC),横断面整群随机抽取本、专科大学新生493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本科生在内控性上显著高于专科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上显著低于专科生;2男生倾向于解决问题,女生倾向于求助;3母亲情感温暖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父亲情感温暖是求助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4内控性是解决问题的正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机遇是求助的负向单独显著预测变量。结论:1专科生相对于本科生感受到更多负性家庭教养方式、低内控,更倾向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2父母温暖理解是培养积极应对方式的主要成因;3家庭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影响深远,建议由政府统筹开办家长培训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控制源与精神科护士焦虑情绪及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418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OCS)、焦虑自评量表(SAS)及应付方式问卷(CSQ)进行调查。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大于50的护士共有158人,作为焦虑组,其余护士作为非焦虑组。结果 1焦虑组护士心理控制源量表中3个因子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焦虑组护士的应对方式问卷6个因子得分与非焦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内控性与解决问题、求助和合理化呈正相关,而与自责、幻想和退避呈负相关。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与此相反。结论较多精神科护士存在焦虑情绪,而护士焦虑情绪及不成熟应对方式与心理控制源有关。  相似文献   

8.
通过探讨菏泽市中小学教师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改善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实证支持。以245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具有较好信效度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90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心理健康总均分与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自我效能呈现非常显著的负相关(-0.300相似文献   

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心理控制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调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健康心理控制源,及与应付方式、社会支持、抑郁和焦虑情绪、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应对方式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质量评定问卷SF-36、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并检测肝功能及乙型肝炎血清学标记物。结果 患者内控性、机遇性及有势力他人三种心理控制源之间呈正相关;内控性和机遇性心理控制源与自责、幼想应对方式及隐瞒应对方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1148名来自四川省、贵州省和重庆市的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测评,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运用AMOS16.0对数据进行路径分析。结果逐步回归的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t=-10.391,P=0.000)、自我和谐(t=11.166,P=0.000)、消极应对(t=5.365,P=0.000)和积极应对(t=-4.300,P=0.000)均进入回归方程,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应对方式、自我和谐和心理健康。结论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及自我和谐均影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但这3个变量并非单独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考察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以及应对方式的基本情况,了解高三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邯郸市9所高中82名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农村学生在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量表分上低于乡镇、城市学生,具有统计学意义(d=8.680,P<0.05);②积极应对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307,P<0.01),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37,P<0.01);消极应对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正相关(r=0.228,P<0.05),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正相关(r=0.282,P<0.05);③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负向预测作用(B eta=-0.278,t=-2.615,P<0.05;B eta=-0.334,t=-3.256,P<0.01);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正向预测作用(B eta=0.231,t=2.248,P<0.05)。结论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特质应对方式对自我和谐有一定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2.
卫校学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卫生学校学生自我和谐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自我和谐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为研究工具对363个卫校学生进行施测。结果①卫校学生在自我的灵活性上显著高于高中生,其他2个分量表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②应对方式与自我和谐总分及其分量表得分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有助于促进卫校学生的自我和谐,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对其自我和谐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校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9名高校学生问卷调查.结果 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与自我的灵活性呈正相关(r=0.327,0.106;P<0.01),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与经验的不和...  相似文献   

14.
女中专生自我和谐性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了解女中专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其面对生活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应付方式量表及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362名女中专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中专生的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性程度很高,自责与幻想因子上也明显高于常模,在面对生活压力方面较少应用解决问题的方式。结论女中专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在应付困难和压力方面,更多采用以自责和幻想为主的应对方式,倾向于矛盾心态和两面性的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高中生自我和谐状况及其与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多维度多归因量表对3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不同性别、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均无显著差异;②在是否独生子女变量上,独生子女的自我和谐水平明显低于非独生子女;③自我和谐水平与不同的归因方式有不同程度的相关;④努力归因在自我和谐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结论高中生的自我和谐水平与归因方式存在一定的联系。积极正确的归因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自我和谐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和应付方式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14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一新生自我和谐总分符合常态分布;②大一新生主要采用解决问题、求助、退避的应对方式;③高自我和谐组较多使用解决问题、求助等成熟的应对方式,低自我和谐组较多使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结论大学新生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自我和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对736名中小学教师进行测量。结果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自我处在比较和谐状态,但有一部分教师自我和谐水平不高;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自我和谐在性别、学校类型等人口学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工作满意度与自我和谐总分(r=0.162,P<0.01)、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r=-0.150,P<0.01)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刻板性(r=-0.008,P>0.05)没有显著相关,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r=0.135,P<0.01)。结论工作满意度是影响中小学教师自我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越高,其自我和谐程度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随机整群抽取49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大学生在机遇上存在性别差异(t=3.93;P<0.01);②本、专科生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上存在显著差异(t=-3.99,6.95,5.02;P<0.01);③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显著预测内控性(β=0.134;P<0.01),父亲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母亲惩罚严厉、情感温暖理解能显著预测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β=0.143,0.145,0.147,-0.161;P<0.05;β=0.219;0.148;0.127;-0.132;P<0.05),而母亲偏爱被试显著预测有势力的他人(β=0.139;P<0.01)。结论①女生和本科生的家庭教养方式更积极,更内控;②家庭教养方式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形成内控性,消极因素更能影响外控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7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和谐之间关系的研究 ,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以症状自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对随机抽取的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有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与自我的灵活性有显著正相关 ,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与自我灵活性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心理症状的变异量。结论 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