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刺激退变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前后,锌指蛋白A20(A20)、NF-κB及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获取正常和退变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分为正常组、退变组、LPS刺激组和NF-κB抑制剂组,HE染色观察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的形态,免疫组化检测椎间盘A20、NF-κB p65蛋白及Ⅱ型胶原(COL-Ⅱ)的表达。Real-time PCR分别检测各组A20、IL-1β、TNF-α、NF-κB和COL-Ⅱ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观察A20、p65和COL-Ⅱ的表达。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1β、TNF-α的表达。结果退变组髓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髓核细胞聚集成团,COL-Ⅱ表达下降,A20和p65蛋白表达升高;与正常组相比,退变组A20、TNF-α、IL-1β和p65表达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COL-Ⅱ表达降低(P0.05);LPS刺激组中A20、TNF-α、IL-1β和p65表达较退变组更显著,COL-Ⅱ降低明显(P0.05);NF-κB抑制剂组较LPS刺激组A20、TNF-α、IL-1β和p65表达回降,COL-Ⅱ表达回升(P0.05)。结论髓核细胞炎性反应与兔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中A20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CXCR4信号轴对人退变椎间盘髓核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将术中摘取的椎间盘标本根据Pfirrmann退变程度分为正常组和退变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检测SDF-1和CXCR4的表达。用退变椎间盘髓核原代细胞培养,取第3~5代的细胞给予10 ng/mL SDF-1刺激、CXCR4-siRNA转染及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20μmol/L)等不同处理,Western blot和q-PCR验证转染效率和信号通路上靶蛋白(基因)的表达;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NF-κB的重要基团P65的核转移情况。结果 SDF-1和CXCR4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P0.05);SDF-1可以诱导退变髓核细胞的凋亡,但在CXCR4的表达受到沉默后,SDF-1的促凋亡作用被抑制(P0.05);加入SDF-1的诱导后,磷酸化P65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P65向核内移位;用PDTC抑制NF-κB活性后,SDF-1促凋亡作用明显减弱(P0.05)。结论 SDF-1/CXCR4信号轴促进髓核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3.
背景:NF-κB信号通路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是骨科学术界研究热点,深入研究椎间盘中各种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助于了解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静水压压力下益肾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对人椎间盘髓核细胞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期能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探讨益肾活血通络方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可能机制及作用靶点。方法:将第3代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分为8组,分别加入益肾活血通络方含药血清,在体外不同静水压加载条件(0.3,1,3 MPa)下作用2,4,6 h后,使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使用透射电镜观察椎间盘髓核细胞的超微结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Annexin V-FITC/Propidium Iodide凋亡试剂盒检测髓核细胞的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髓核细胞内NF-κB p65、CollagenⅡ、ADAMTS-4、MMP-13、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在同一压力及作用时间下压力+中药血清组髓核细胞形态较常压组、单纯压力组更完整,生长状况更好,其中0.3,1 MPa压力+中药血清组优于3 MPa压力+中药血清组;②压力+中药血清组髓核细胞增殖活性更高,其中0.3 MPa压力+中药血清组与0.3 MPa单纯压力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压力+中药血清组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凋亡率较常压组、单纯压力干预组低(P<0.05);④与单纯压力组比较,压力+中药血清组CollagenⅡ、Caspase-3表达增加,NF-κB p65、ADAMTS-4、MMP-13表达减少(P<0.05);⑤结果表明,益肾活血通络方能增加细胞活性,减少细胞凋亡,有效延缓髓核细胞的退变,其机制可能与椎间盘髓核细胞NF-κB信号通路促进CollagenⅡ、Caspase-3表达,抑制NF-κB p65、ADAMTS-4、MMP-1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白介素诱导的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髓核细胞凋亡、炎症和氧化应激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Ⅱ型胶原酶分离培养原代大鼠髓核细胞,采用番红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对第2代细胞进行鉴定;将第3代髓核细胞随机分为5组(1个正常组和4个模型组):Ctrl组、IL-1β组、IL-1β+Taurine(100μg)组、IL-1β+Taurine(200μg)组和IL-1β+Taurine(400μg)组,并用Hochest33342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各组髓核细胞Caspase-3、-9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氧化应激因子SOD、MDA、GSH和LDH的含量;ELISA检测细胞炎症因子IL-6、iNOS和IL-10的表达水平;同时蛋白印迹实验检测NF-κB p65磷酸化和TNF-α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65入核情况。结果:采用Ⅱ型胶原酶成功分离得到较纯的大鼠髓核细胞;牛磺酸能负向调节IL-1β对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9(P0.01)和髓核细胞凋亡率(P0.01)的诱导作用;能剂量依赖性的抑制IL-1β对氧化应激因子SOD、GSH含量的下调作用(P0.01)和对MDA、LDH含量的上调作用(P0.01);另外,随着牛磺酸浓度的增大,IL-1β对IL-6、iNOS表达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P0.01),同时其对IL-10的抑制作用得到解除(P0.01);IL-1β对髓核细胞NF-κB p65磷酸化、TNF-α表达和p65入核的促进作用均被牛磺酸扭转(P0.01),且这种效应随牛磺酸浓度增大而明显化。结论:牛磺酸能抑制白介素诱导的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髓核细胞发生凋亡、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核因子-κB在P-糖蛋白介导卵巢癌细胞多药耐药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卵巢癌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在活化及抑制状态时多药耐药基因1表达产物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多西他赛(Docetaxel)及NF-κB活化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yrrolidine dithiocarbamate,PDTC)作用于卵巢癌SKOV-3细胞,Western Blot法分析胞核P65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膜P-gp表达及细胞凋亡,MTT法观察细胞生长抑制。结果单用Docetaxel组胞核P65蛋白、胞膜P-gp表达均增多,加用PDTC可逆转此现象;Docetaxel(≥1 mg/L)或PDTC(≥10μmol/L)均明显抑制SKOV-3细胞的生长,引起细胞凋亡;小剂量PDTC(2.5μmol/L、5μmol/L)和Docetaxel(0.01 mg/L)联合应用与单用Docetaxel比较,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增加细胞凋亡率。结论P-gp表达可能与NF-κB活化有关;抑制NF-κB活化可增强卵巢癌细胞对Docetaxel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β-胡萝卜素对脂多糖(LPS)刺激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5μg/ml的LPS刺激巨噬细胞24 h后用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20、40、80、160μmol/L)处理细胞3 h,MTT法测细胞活性,荧光定量PCR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mRNA相对表达量,ELISA测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量,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5μg/ml的LPS和不同浓度的NF-κB抑制剂PDTC(1、5、10μg/ml)共同处理巨噬细胞24 h,Western blot测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量,荧光定量PCR、ELISA测炎症因子的表达和分泌。比较LPS+PDTC组和LPS+PDTC+β-胡萝卜素组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蛋白相对表达的变化。结果:与LPS组相比,不同浓度的β-胡萝卜素对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细胞活性有提升作用,对炎症因子和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抑制NF-κB蛋白的表达可以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LPS+PDTC+β-胡萝卜素组对炎症因子的抑制作用比LPS+PDTC组明显,且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对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不明显。结论:β-胡萝卜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通路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抑制LPS刺激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的分泌,且此通路不是唯一相关的通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法舒地尔(Fasudil)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及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新生C57BL/6小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分为PBS对照组、1μg/m L LPS刺激组、1μg/m L LPS联合15μg/m L盐酸法舒地尔处理组,Griess法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一氧化氮(NO)的水平,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和IL-4的水平,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星形胶质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TLR4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GFAP、TLR4和磷酸化的NF-κBp65(p-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与PBS组比较,LPS组NO、TNF-α和IL-6水平显著升高,IL-10和IL-4水平降低;法舒地尔能抑制LPS诱导的NO、TNF-α和IL-6的分泌,增加IL-10和IL-4的分泌。法舒地尔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显著降低,同时TLR4和NF-κB蛋白的水平也降低。结论法舒地尔阻断TLR4/NF-κB信号通路抑制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对佐剂性膝骨关节炎(KOA)大鼠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FLS)凋亡的影响,并探讨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右侧前、后膝关节处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建立KOA模型,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EX组和DEX+TLR4激活剂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大鼠设为对照组(将FCA注射液换为生理盐水)。DEX组鞘内注射100μL/kg DEX,DEX+TLR4激活剂组在DEX组基础上鞘内注射500μg/kg脂多糖(LPS),对照组和模型组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8 d。以KOA评估值和膝关节直径评价KOA情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形态;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检测膝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各组大鼠FLS分离培养后,CCK-8法检测FLS活力;annexin 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FLS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FLS中TLR4、NF-κB p65、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结果:建模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DEX组和DEX+TLR4激活剂组KOA评估值和膝关节直径显著升高(P0.05)。给药后,模型组出现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现象,纤维组织和滑膜细胞增生明显,呈重度滑膜炎现象;DEX组呈轻度滑膜炎现象;DEX+TLR4激活剂组呈中度滑膜炎现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KOA评估值和膝关节直径显著增大(P0.05);与模型组相比,DEX组KOA评估值和膝关节直径显著减小(P0.05),膝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升高(P0.05);与DEX组相比,DEX+TLR4激活剂组KOA评估值和膝关节直径显著增大(P0.05),膝关节滑膜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分离培养的细胞均呈纺锤形,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呈阳性表达,即培养细胞为FLS。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LS活力、FLS中TLR4蛋白水平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核外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DEX组FLS活力、FLS中TLR4蛋白水平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FLS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及核外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DEX组相比,DEX+TLR4激活剂组FLS活力、FLS中TLR4蛋白水平及核内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caspase-3及核外NF-κB p65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DEX能够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促进KOA大鼠FLS凋亡,实现对KOA大鼠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和活化蛋白1(AP-1)信号通路在尖吻蝮蛇毒蛋白C激活剂(PCA)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组织因子(TF)表达中的作用。方法:MTT法检测HUVECs活力,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NF-κB p65、TF、c-Fos和c-Jun蛋白的表达,qPCR法测定TF mRNA在HUVECs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F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组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胞质内出现明显的黄染颗粒,胞质染色加深,TRAF6平均吸光度值升高(P0.01),NF-κB p65、c-Jun和c-Fos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1),TF mRNA和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加(P0.01);PCA+LPS组的细胞活力较LPS组升高(P0.05),细胞形态正常,胞质黄染颗粒不明显,TRAF6平均吸光度明显小于LPS组(P0.01),NF-κB p65、c-Fos和c-Jun 3种蛋白表达则明显降低(P0.01),TF mRNA及蛋白亦表达减少(P0.01)。结论:PCA可明显减轻LPS引起的HUVECs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TRAF6、NF-κB及AP-1核因子的活化进而减少组织因子的释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镧调控内毒素/脂多糖(LPS)激活巨噬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分子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随机分为:LaCl3 +LPS组、LPS对照组、LaCl3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p65蛋白核转位情况;分别提取细胞总蛋白或胞核胞质蛋白,ELISA法测胞核蛋白中p65蛋白与靶基因结合的活性;Western blot分析胞核蛋白中p65蛋白、胞质中核因子抑制蛋白α(IκBα)和磷酸化的核因子抑制蛋白α(p-IκBα)水平,及总蛋白IKK激酶的表达和磷酸化情况.结果 镧可阻断LPS诱导p65蛋白活化,如抑制其核转位、降低其在胞核中的表达并减弱其与靶基因结合活性.镧可抑制LPS诱导的IκBα降解,但LPS诱导IKKβ磷酸化不能为镧所阻断,且p-IKKβ磷酸化IκBα的能力亦未受到镧的影响.结论 镧可通过抑制LPS激活巨噬细胞IκBα蛋白降解、p65蛋白核易位及与靶基因结合,从而抑制LPS诱导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这可能是镧抑制LPS活化NF-κB通路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竹醇(Gar)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髓核细胞,用含不同浓度山竹醇联合或者不联合IL-1β的新鲜培养基进行培养,根据细胞处理方式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Gar 2.5μM组、IL-1β+Gar 5μM组。采用MTT法检测大鼠髓核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 blot、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髓核细胞的基质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结果山竹醇在0~10μM剂量下对大鼠髓核细胞无细胞毒性;IL-1β可诱导髓核细胞活力降低(P<0.05),剂量为2.5~10μM的山竹醇能够改善IL-1β刺激下的髓核细胞活力(P<0.05)。IL-1β刺激后髓核细胞中MMP-3、MMP-9、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山竹醇能抑制IL-1β刺激后的髓核细胞中MMP-3、MMP-9、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表达水平(P<0.05)。IL-1β下调了髓核细胞中Col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P<0.05),而山竹醇则显著改善了IL-1β刺激下髓核细胞中Col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P<0.05)。IL-1β可显著提高髓核细胞中TNF-α、IL-6、IL-8、COX-2和iNOS mRNA表达水平(P<0.05),而山竹醇可抑制IL-1β诱导的TNF-α、IL-6、IL-8、COX-2和iNOS mRNA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激活了髓核细胞中的NF-κB信号通路,而山竹醇逆转了IL-1β对NF-κB p65的活化作用(P<0.05),同时逆转了IL-1β引起的IκBα蛋白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L-1β刺激下髓核细胞核中发生p65核转移,山竹醇显著抑制了p65向核的转移。结论山竹醇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IL-1β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炎症反应,降低分解代谢水平,具有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IDD)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β-细辛醚抑制核转录因子Kappa B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β-细辛醚对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应用开发打下基础。方法培养RAW264.7细胞,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NF-κB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系统Luc2P/NF-κB-RE/Hygro,0.2μg/mL LPS刺激,以15、150μmolβ-细辛醚干预,孵育24 h后检测相对荧光素酶活性;按以上分组干预培养RAW264.7细胞,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NF-κB蛋白表达。结果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β-细辛醚有抑制NF-κB启动子活性作用,且随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蛋白免疫印迹法结果表明,β-细辛醚有抑制NF-κB蛋白表达作用,且随剂量增大抑制作用增强。结论β-细辛醚能抑制NF-κB转录与表达,可能有较强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NF-κB激活和抑制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获取和培养原代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分别以NF-κB-decoy和错配-decoy预处理细胞,然后以内毒素LPS刺激诱发内皮细胞凋亡,设立单一LPS处理组和空白组做对照,比较各组之间NF—κB活性和凋亡率差异。结果LPS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凋亡,NF-κBdecoy组NF—κB活性被显著抑制(P〈0.05),而错配decoy组则不受影响;LPS组,错配decoy组和NF-κBdecoy组凋亡率依次递减,三组之间P〈0.05。结论NF-κB激活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抑制其活性可能减轻由于内皮细胞凋亡带来的毛细血管渗漏。  相似文献   

14.
依托度酸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抑制剂依托度酸(etodolac)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 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etodolac处理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半胱氨酸酶-3 (caspase-3)活性的变化;TransAMTM NF-κB p65/p50核转录因子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核因子-κB (NF-κB)活性变化。 结果: 流式细胞术显示etodolac(0.25、0.50、1.0、2.0 mmol/L)作用SMMC7721细胞48 h后,与对照组(0 mmol/L)相比,出现明显凋亡峰(P<0.01 vs control);高浓度etodolac处理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出现明显的DNA Ladder, 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下降,Bax表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0.25 mmol/L)caspase-3活性未明显活化(P>0.05),NF-κB活性也未受明显抑制(P>0.05),随着etodolac浓度的增大(0.50、1.0、2.0 mmol/L),caspase-3活性明显活化(P<0.05 vs control); NF-κB活性明显受到抑制(P<0.05 vs control)。经Pearson 相关分析,caspase-3活性和NF-κB活性呈显著负相关(r=0.919, P<0.01)。 结论: 选择性COX-2抑制剂etodola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结合活性,调节Bcl-2、Bax蛋白表达,活化caspase-3,从而诱导肝癌SMMC7721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对IL-17和TNF-α联合诱导的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 NF-κB p65活性、STAT3表达及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穿山龙总皂苷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穿山龙总皂苷和雷公藤(阳性对照)含药血清;取大鼠滑膜细胞株RSC-364经IL-17(10μg/L)和TNF-α(10μg/L)、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雷公藤多甙片含药血清单独或联合应用孵育,孵育24 h,提取各组细胞核蛋白用于TransAMTMNF-κB p65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提取各组细胞总蛋白后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STAT3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VE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IL-17+TNF-α诱导的细胞模型组中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STAT3蛋白表达及VEGF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0.01,P<0.05);与细胞模型组相比,雷公藤含药血清组、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组的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STAT3蛋白表达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5),且2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穿山龙总皂苷含药血清可以抑制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及STAT3蛋白的表达,考虑穿山龙总皂苷通过上述信号转导途径来调控血管新生关键因子VEGF的产生,进而抑制RA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EP可能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均=10):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与其它二组等量生理盐水;LPS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大鼠ALI模型;EP+LPS组,于静脉注射LPS前1h腹腔内注射EP(40mg/kg)。所有动物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4h颈动脉放血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blot测定其NF-κBp65的表达,用ELISA测定其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增加,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降低(P0.05)。结论:EP通过下调大鼠LPS诱导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了TNF-α和IL-lβ的释放。EP可减轻ALI大鼠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诱发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CXCL1和CCL2的表达及释放,分析Toll样受体2(TLR2)以及Toll样受体4(TLR4)的作用。方法:培养新生SD大鼠(<3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荧光鉴定纯度达95%之后分为空白对照组、LPS处理组、TAK-242+LPS处理组、LPS-RS+LPS处理组。在LPS(1μg/ml)作用下,采用real time RT-PCR法检测SD大鼠(<3d)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CXCL1和CCL2 mRNA表达;Western Blot用于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TLR2、TLR4、CXCL1以及CCL2表达;ELISA检测CXCL1和CCL2释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作用6 h,背角星形胶质细胞CXCL1和CCL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上调(P<0.05),CXCL1和CCL2释放增加(P<0.05)。LPS刺激CXCL1和CCL2表达和释放增加的效应可以被TLR4受体拮抗剂TAK-242(50 nmol)以及TLR2/TLR4受体拮抗剂LPS-RS(500 ng/ml)明显阻断(P<0.05)。与正常组相比,LPS刺激星形胶质细胞GFAP、TLR2、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表达上调(P<0.05),该效应亦可被TAK-242和LPS-RS所阻断(P<0.05)。此外,与LPS处理组相比,TAK-242预处理背角星形胶质细胞可明显抑制LPS诱发的TLR2表达上调。结论:TLR4/NF-κB信号可能参与了LPS诱导的培养的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趋化因子CXCL1和CCL2表达上调和释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