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用冲突管理的方法,稳定护理队伍,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对我院护士从上下级和同级冲突2个层面进行倾向型管理干预。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短式量表进行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工作满意度得分;并对干预前后护士离职的原因进行分类比较,同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度。结果干预前后护士总体满意度分别为(68.67±10.58)分和(79.18±10.01)分,其中内部满意度分别为(39.35±8.19)分和(45.78±7.73)分,外部满意度分别为(28.53±7.93)分和(33.82±8.61)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离职人员明显减少,其中因环境不满的离职人数较干预前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对护士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我院实施的冲突管理方法取得明显效果,提高了护士自身工作满意度,稳定了护理队伍,患者对护士服务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体检中心护理质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期间我院体检中心接收的88例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44例,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护理质管效果与护理服务水平。结果:观察组体检者满意度为97.7%(43/44),高于对照组86.4%(38/44)(P0.05)。护理质管效果、护理服务水平评分:观察组分别为(88.76±9.21)分、(89.25±5.37)分;对照组分别为(72.44±4.57)分、(65.39±4.26)分(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质管工作中,落实PDCA循环法,可明显提高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深受体检者的认可与好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方法:将护理专科分组管理模式引入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进行护理专科分组,护士定期轮换,分别对实施前后医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自我评价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实施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后,医生和患者的满意率以及护士自我评价(100.0%、95.0%、93.8%)均高于实施前(81.8%、75.0%、68.8%),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专科分组有利于提高护士专科技术水平,使护理工作赢得医生和患者的共同认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5月1日~11月30日59名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前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将2019年12月1日~2020年5月31日同组手术室护士作为管理后组,采用亚专科分组管理模式。比较亚专科分组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及手术室护理管理效能的影响。结果:管理后组护士在病志书写、器械管理、消毒隔离、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基础护理、器械配合能力、巡回配合能力等方面评分均高于管理前组(P<0.01);管理后组护士术前药品准备、术前器械准备、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穿刺、体位安置、器械清洗、留置导管等工作达标率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人员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了解程度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手术医生、护士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管理前组(P<0.05);管理后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管理前组(P<0.05)。结论:亚专科分组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护理管理效能,提升护士对手术医生手术习惯的了解度和临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护理服务的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方法:建立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科护士长-护士长-责任组长/高级责任护士-责任护士构成的五级纵向护理质控模式,比较模式实施前、后护士晨晚间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结果:五级纵向护理质控模式实施后,住院患者和出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72±1.96)分、(95.33±2.57)分,与实施前的(92.29±2.17)分、(88.65±2.31)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晨、晚间护理质量评分从实施前的(60.67±2.88)分提高到实施后的(80.11±1.97)分。结论:实施五级纵向护理质量管理可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廖亚显  罗艳  陈丽莉  韩伟婵 《全科护理》2020,18(23):3091-3093
[目的]探讨循证实践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ICU护士22人作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6月开展ICU循证实践护理层级培训,比较培训前后ICU护士的循证实践能力。[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9.25±3.32)分和(88.47±3.01)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ICU护士循证护理知识、循证护理态度、循证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92.44±5.17)分、(94.18±2.92)分、(90.75±4.61)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ICU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文书书写质量、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别为(92.18±2.86)分、(91.57±4.55)分、(93.73±4.61)分、(94.98±3.67)分、(93.79±4.13)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在ICU开展循证实践护理层级培训可有效提高ICU护士的循证能力,提高ICU护士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7S精益常态化管理在体检科人员及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7月开始实施7S精益常态化管理,选取实施前后1年本院体检科体验者各200名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体检科的护理质量、设备管理水平、对体验过程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后健康体检者对就诊秩序维持、流程指导及体检环境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设备应用人员对设备管理基础及维修和综合评价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健康体检者对体检环境、人员、设备及检验过程的满意程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7S精益常态化管理用于体检科能够完善就诊秩序及流程,提升体检满意度,满足设备相关人员对设备管理及维修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路径在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体检中心的12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体检流程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体检流程。观察组行健康体检路径流程。比较两组体检效果。结果观察组体检时间(59.41±30.42)min,短于对照组,体检效率(8.74±0.76)分、可信度(8.79±0.54)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礼仪(9.06±0.42)分、沟通能力(8.26±0.54)分、服务主动(9.36±0.41)分、健康教育(8.63±0.74)分及总分(35.23±0.62)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1.67%(P0.05)。结论健康体检路径可提升体检中心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并缩短体检时间,提高体检效率及可信度,促进体检者对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系统化护理教学对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技能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6年6月对该院新入职的40名新护士应用系统化护理教学,并与2014年6月~2015年5月采用常规教学的38名新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及职业技能比较.结果 实施后新护士在健康教育、文件整理、基础护理、病室管管理、危急患者处理、风险识别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新护士留置针、吸氧、洗手、心肺复苏、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铺床等护理操作成绩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生对患者护理技能满意度及患者对护士护理质量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教学能有效提高新入职护士职业护理技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护士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科实施分组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急诊科情况和护士的知识、技能特点,按照急诊种类对31名护士进行分组管理.随机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急诊医生对诊治过程中护理工作及患者的满意度,对比实施分科分组前后护理人员的专科业务考核情况,评价分组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分组管理后,急诊科医生及患者对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显著增高(P<0.05),护理人员专科考核的得分显著高于分组前(P<0.001).结论 实施分组管理有利于急诊科护理质量、护士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急诊科机能的优化发挥,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在神经外科病区实施扁平化管理,落实责任制整体分组护理患者,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医师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辞职率及科室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患者、医师对护士工作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的辞职率低于实施前(P<0.05),科室的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应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医师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改善医院专项护理水平的运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5年11月开始实施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为界,2014年11月~2015年10月为培训前,护士未接受专科护理培训,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2015年11月~2016年10月为培训后,护士接受专科护理培训,并为患者提供专科护理。比较培训前和培训后护士糖尿病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培训后,专科护士糖尿病理论知识、实务操作和健康宣教评分分别为(94.82±10.44)分、(93.76±13.53)分、(93.11±12.85)分,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27、4.878、4.389,P0.05)。培训后,患者对健康宣教、护理态度、业务操作和总体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3.63±10.82)分、(94.40±13.78)分、(94.20±12.56)分、(94.07±13.75)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3、4.766、5.127、4.815,P0.05)。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能够改善非内分泌科糖尿病专项护理水平,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品管圈主题,制定品管圈活动计划,对ICU护士疼痛护理质量进行调查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临床护士疼痛护理相关知识调查得分为(59.21±10.85)分,高于活动前得分(44.22±10.75)分,且护士疼痛评分使用正确率、疼痛管理标准化流程合理实施率(72%、62%)均高于活动前(1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后,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宣教、护理服务总体满意度(98%、96%)均高于活动前(8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到ICU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疼痛管理能力,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本院手术室特点将手术间、手术室护士分成7个专科组,同时依据每组手术难易程度、手术量及护士个人意愿、能力对护士进行再分配,形成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手术室护理质量、医生满意度、患者服务体验(手术室服务体验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量表(MBI)]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专科知识、手术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对护理配合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手术室服务体验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MBI量表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服务体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实行HIS系统下数字化分布式护士站的方法,系统介绍其对护理效能的影响。方法:我院心血管内科自2014年1月起实行HIS系统下数字化分布式护士站应用。从护士角度、医师角度、患者角度三维度评估实施前及实施1年后护理效能。结果:HIS系统下数字化分布式护士站实施后医师角度及护士角度护理效能分别为(118.9±12.6)分,(89.4±7.10)分,实施前分别为(92.5±8.34)分,(72.3±6.52)分,实施后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内科实行HIS系统下数字化分布式护士站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效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强医护协作能力,增加护理工作的便捷性,减少医疗纠纷,有着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层次管理对护士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大内科40名在编护士为研究对象,以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为分界点,比较实施前后该组护士工作能给力和工作成就感的变化。结果: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后,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理论知识、健康教育能力、规避风险能力、护理观察能力,感染防护能力、应急能力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分层次管理后,护士对职业的满意度、自我实现愿望、自我价值体现和综合成就感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是增强护士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护士实现自我价值,提高工作成就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对护士人文素养的影响效果.方法 该院2014年11月~2015年7月对846名护士分批进行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采用关怀能力量表(Caring Ability Inventory,CAI)调查培训前、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调查患者培训前、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后,护士在勇气维度、认识维度、耐心维度及CAI总分技能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在护士服务态度、倾听诉说、用药解释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训可提高护士人文关怀素质与能力,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士长支持对护士工作积极性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40名临床护士进行护士长支持管理,比较情绪管理前后该组护士的工作压力和护理质量的变化。结果:管理后,该组护士的压力总分显著低于管理前(P0.05),对职业的满意度、自我实现愿望、自我价值体现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管理前,护理差错显著少于管理前(P0.05)。结论:护士长支持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士分层次管理在精神科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四个封闭病房全体护士为观察对象,2008年3月~2009年2月采用传统管理方法2,009年3月~2010年2月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比较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情况。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后病人在基础护理、健康教育及专科护理三个方面8个项目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且护理工作质量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01)。结论:实行护士分层管理,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及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人参与式授权管理模式在急诊室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建立各类专项检查小组并各设组长一名负责专项质量检查,鼓励全员参与专属项目检查.同时,建立值班组长负责当班的质量控制.比较授权管理模式实施前和实施后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 授权后护士的“三基”考核分数为(90.2±5.35)分,急救知识技能考核为分数(92.58±4.33)分,对工作的满意度评分为(93.86±2.57)分,均高于授权前的(86.48 ±7.11)分,(89.33±6.40)分,(88.31±4.13)分,授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49,-3.22,-6.03;P均<0.01).授权后基础护理质量为(96.85±1.46)分,专科护理质量为(97.00±1.17)分,医疗文件书写质量为(98.20±1.51)分,抢救器材药品质量为(99.45±0.69)分,环境管理质量为(98.5±1.43)分,创新服务质量为(94.20±1.51)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02±1.90)分,均高于授权前的(93.90±1.68)分,(93.00±1.97)分,(93.90±1.52)分,(94.20±1.51)分,(94.25±1.25)分,(90.95±1.54)分,(95.55±2.30)分,授权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10,-7.12,-10.15,-15.13,-9.40,-7.94,-4.90;P均<0.01).结论 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人人参与式授权管理模式有利于激发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稳定护士队伍,此模式是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