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某磷矿区氡气及放射性水平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和评价贵州省某磷矿区磷矿氡气及放射性水平。方法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磷矿区周围辐射水平、氡气、矿石和土壤核素分析、水的总放射性水平分析。结果 磷矿区的γ外照射为7~18(×10-8 Gy/h),平均值为12×10-8Gy/h;氡浓度水平为105~246Bq/m3;矿石226Ra放射性核素水平为156.7~372.3Bq/kg,平均值为222.6Bq/kg;矿井水总放射性水平最大为总α为0.175Bq/L、总β为0.374Bq/L,饮用水总放射性水平最大为总α为0.0327Bq/L、总β为0.174Bq/L。结论 磷矿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矿井水和饮用水的总放射性水平相关无显著性意义;井下氡气浓度未达到干预水平。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区各种水体中总放射性水平检测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苏州市区各种水体中总α、总β放射性本底水平及动态变化,为开展环境辐射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自然和社会等因素选择水体种类和采样点,采用饱和厚样法和中等厚度相对测量法分别测定样品的总α、总β放射性。结果样品的总α放射性水平为3.56×10-2~8.89×10-2Bq/L,各种水体间差异无显著性;总β放射性水平为0.78×10-1~3.75×10-1Bq/L,各种水体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苏州市区水体未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不同种类煤矿作业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方法分别选取褐煤矿、有烟煤矿和无烟煤矿各一个,用ZYW-850型测氡仪和FD-71型闪烁辐射仪测量各矿井下采煤面、掘进面、回风巷、主巷道以及地面室内、外空气中的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每个作业点测3个平行样,用算数平均数±标准差来计算各作业面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量,并与全国地面室内、外及矿区地面室内、外辐射水平相比较。结果检测的3个煤矿井下氡浓度均值为31.5±16.9 Bq·m~(-3)(N=261),波动范围为4.9~46.3 Bq·m~(-3),低于全国室内氡浓度平均水平(44.1 Bq·m~(-3));三煤矿井下γ射线空气吸收率均值8.8±5.7×10~(-8)Gy·h~(-1)(N=264),波动范围为2.9~12.3×10~(-8)Gy·h~(-1),低于我国天然γ射线辐射室内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为11.95±1.7×10~(-8)Gy·h~(-1),波动范围为1.4~54.2×10~(-8)Gy·h~(-1))水平。煤矿井下氡浓度略高于矿区地面室内水平(15.1±3.5 Bq·m~(-3));井下γ射线辐射水平略低于矿区地面室内水平(13.6±3.4×10~(-8)Gy·h~(-1)),但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煤矿井下氡浓度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煤矿井下空气中氡浓度和γ射线辐射水平未见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和评价贵州省某铝矿区放射性水平。方法 对铝矿开采面及矿区周围地表、土壤辐射水平进行测量;对地下铝矿氡气、钍气浓度进行累积检测;实验室对铝矿石、矿区周围土壤进行核素分析。结果 铝矿区的γ外照射为(8~36)×10-8Gy/h,平均值(21.7±3.9)×10-8Gy/h。地下铝矿开采面γ外照射为(77~99)×10-8Gy/h,平均值(87.0±8.1)×10-8Gy/h;氡浓度水平为73.3~208.0Bq/m3,钍浓度水平为57.2~349.0Bq/m3;铝矿放射性核素226Ra为438.6~511.9Bq/kg、232Th为454.3~536.7 Bq/kg、40K为小于探测下限~363.9 Bq/kg。结论 此次调查的地下铝矿,采用机械和自然相结合的通风方式,通风情况较好,故所测量的氡浓度未达到干预水平。而地下开采面γ天然辐射,明显高于贵州省γ天然辐射平均值,按采矿工人每年工作2 400 h计算,将对该矿的矿工增加约2.09mSv/a的附加剂量。  相似文献   

5.
1988~1989年广州市饮用自来水中α、β放射性检验结果: 一、9个管网末梢水样的总α为(1.2~9.0)×10~(-2)Bq/L,总β为(3.4~25.1)×10~(-2)Bq/L。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海南省六大江河水系放射性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法》等国家标准。结果 海南省六大江河水系总α范围为(0.3~5.8)×10~(-2)Bq/L,均值为(2.5±1.9)×10~(-2)Bq/L;总β范围为(5.0~14.5)×10~(-2)BqL,均值为(9.8±2.6)×10~(-2)Bq/L。结论 海南省六大江河水系放射性水平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在正常天然本底范围,未受到放射性核素污染。其变化规律是丰水期高于枯水期,同一江河不同断面及同一断面不同位置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掌握辐照装置清污治理后的辐射环境状况,最终核实该装置治理完毕后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而达到无限制开放。方法 采用便携式X-γ剂量率仪进行现场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采用α、β表面污染仪进行现场β表面污染监测,采用高纯锗γ能谱分析仪进行60Co核素比活度分析,采用四路低本底分析仪进行水中总β分析。结果 辐照装置治理后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贮源井测值为(10.0~19.9)×10-8 Gy/h,辐照室和附属建筑物(7.1~16.8)×10-8 Gy/h,辐照室以外的区域测值为(4.9~14.1)×10-8 Gy/h,辐照厅排水口测值为(13.5~20.3)×10-8Gy/h;治理后β表面污染贮源井测值为未检出~0.06 Bq/cm2,辐照室和附属建筑物测值为未检出~0.12 Bq/cm2,辐照室以外的区域测值为未检出~0.08 Bq/cm2,辐照厅排水口测值为0.17~0.25 Bq/cm2;治理后水样中未检出60Co,地下水及地表水中未检出60Co;水样中总β测值为0.18~0.21 Bq/L;固体样品中60Co比活度辐照室出水口土壤样品中为15.4~23.0 Bq/kg,辐照室周围其他位置土壤样品中为未检出~1.7 Bq/kg,对照点土样未检出60Co,贮源井表面瓷砖60Co比活度为1324.7 Bq/kg,1#水池(贮源井水排放池)底泥60Co比活度110 Bq/kg,2#水池底泥未检出60Co。结论 经过退役及环境治理,各源项均已达到《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及其他相关标准限值,整个项目区域已经达到无限制开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云南楚雄州鱼子甸铁矿放射性水平,为矿山开采进行放射性环境影响评价及辐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环境γ辐射剂量率测量,矿山铁矿石、围岩及土壤放射性核素分析,地表水中放射性分析及环境空气氡浓度测量,给出矿山开采对放射性环境的影响分析。结果 鱼子甸铁矿采区环境γ辐射剂量率在76~237nGy/h之间;铁矿石、围岩及周边土壤主要天然放射性核素238U、232Th、226Ra、40K测值范围分别在51.6~141.7 Bq/kg、36.1~98.3 Bq/kg、36.6~207.5 Bq/kg、33.6~1004.2 Bq/kg之间;矿区饮用水、地表水总α、总β均小于0.12 Bq/L;室内、外环境空气氡气浓度分别小于200 Bq/m3、100 Bq/m3结论 鱼子甸铁矿的开采,对区域放射性环境影响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部分煤矿氡浓度及放射性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评价贵州省地下煤矿氡气浓度和放射性水平。方法在贵州省4县、区13个地下煤矿进行矿井内氡浓度、煤矿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煤矿γ外照射水平测量。结果此次调查的煤矿矿井内氡浓度为31.7~351.7Bq/m3;煤矿放射性核素226Ra为14.1~1573.5Bq/kg、232Th为13.8~40.2Bq/kg、40K为小于探测下限值~497.2Bq/kg;煤矿的γ外照射水平为4~48(×10-8Gy/h)。结论此次被调查的煤矿均采用效果良好机械通风方式,故所测量的氡浓度未达到干预水平[1,2]。部分放射性核素较高的煤及产生的煤渣将会对堆放的环境以及煤渣的再利用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苏州超市生鲜食品放射性水平抽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苏州市场上出售的生鲜食品的放射性水平,为开展天然辐射源食入照射内计量估算提供基本数据。方法 采用中等厚度相对测量法测量食品样本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食品样品中蔬菜(韭菜、土豆、茭白)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分别为0.219~1.349Bq/kg和56.977~127.916Bq/kg,β/α值为1.49×102。肉类(猪肉、鱼肉)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范围分别为0.185~0.880Bq/kg和60.311~148.463Bq/kg,β/α值为1.42×102结论 本次所采集食品样品均未受到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水平在本底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和掌握稀土矿环境放射性污染现状,为加强环境管理,防治放射性污染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稀土矿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方法 对稀土矿开发利用单位的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进行现场监测,并对实地采集的稀土矿样品、外排废水废渣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 稀土矿厂区环境、尾矿坝、原料场、晒矿场的环境γ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分别为(15.21~29.96)×10-8Gyh-1、(11.54~25.49)×10-8Gyh-1、32.04×10-8Gyh-1、(27.24~81.69)×10-8Gyh-1;稀土矿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铀-238、钍-232、镭-226平均含量分别为3.78×102Bq/kg、3.44×103Bq/kg、1.27×103Bq/kg。结论 稀土矿环境放射性水平明显高于当地的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应加强对稀土矿的环境管理和执法力度,防止放射性污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饮用水(包括自来水,地表水及市售矿泉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为环境放射性监测积累本底数据。方法 根据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测量水样中的总α、总β放射性。结果 北京地区饮用水中总α比活度为(0.01~8.57)×10-2 Bq/L,总β比活度为(1.39~55.45)×10-2 Bq/L。结论 北京地区饮用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州市环境样品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基线资料。方法采集苏州市空气中气溶胶、沉降灰、饮用水及食品样品,采用BH1216Ⅲ型低本底α、β放射性检测仪,检测样品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结果 2015—2016年样本的总α和总β放射性,蔬菜为0.034 3~1.070Bq/kg和25.19~242.1Bq/kg,水果为0.140 7~0.165 0Bq/kg和13.96~54.00Bq/kg,肉类为0.140 0~3.300 0Bq/kg和29.29~131.0Bq/kg,奶类为0.069 8~1.030Bq/kg和61.80~184.1Bq/kg,谷类为0.132 5~1.4900Bq/kg和64.79~242.1Bq/kg,坚果为0.177 0~3.540 0Bq/kg和23.60~138.4Bq/kg,茶叶为2.160 0~3.283 0Bq/kg和86.06~169.8Bq/kg,饮用水为0.008~0.062Bq/kg和0.132~0.180Bq/L,沉降灰为12.78~44.97Bq/kg和18.47~104.2Bq/m2,气溶胶为160~1 800Bq/kg和212~306 3μBq/m3。结论苏州市环境及食品中天然放射性与其他市存在地域性差异。为进一步掌握苏州市环境样本中天然放射性的基线值,需要扩大样本量和种类,继续进行动态的监测。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福建海域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钍状况作了调查,揭示了海水、海泥、海生物中铀、钍的水平。海水中铀含量平均为2.2×10~(-6)g/L,钍含量为0.35×10~(-6)/L;海泥中铀含量为2.5×10~(-3)/kg(干),钍含量为18.22×10~(-3)g/kg(干),海生物中铀含量范围在0~59.46×10~(-6)g/kg(鲜),钍含量范围在0.38~195.5×10~(-6)g/kg(鲜),并探索了它们之间的积累和转移规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了解皖苏两省地下煤矿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对两省煤炭主采区的地下煤矿进行抽样调查。方法 同时采用瞬时法和短期积累(活性炭被动吸收)法测量井下氡浓度,直接和热释光法测量γ辐射剂量率,并对煤及矸石进行取样分析。结果 两省4个典型煤矿的井下氡浓度为6.6~102.3Bq/m3,γ辐射剂量率为9×10-8~24×10-8Gy/h,煤及矸石的238U为74.6~135.6Bq/kg、226Ra为55.8~98.3Bq/kg、232Th为18.4~112.8Bq/kg、40K为41.6~544.3Bq/kg。估算地下煤矿矿工接受的有效剂量为0.22~1.05mSv/a,其中氡及其子体产生的剂量为0.04~0.57mSv/a,γ外照射产生的剂量为0.18~0.48 mSv/a,两省总的集体剂量为91.7人·Sv/万t。结论 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辐射照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核医学科工作场所的放射性水平及防护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主要介绍了核医学科的各个工作场所辐射水平。方法 对工作场所的γ射线、α射线和β射线的辐射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 各个不同场所的γ射线辐射水平的变化很大,从5.5×10~(-9)C·kg~(-1)·h~(-1)到360.2×10~(-9)C·kg~(-1)·h~(-1),β射线的辐射水平从0.11Bq·cm~(-2)到0.29 Bq·cm~(-2),α射线的辐射水平很低,与天然本底水平相当。结论 γ射线辐射水平最高的场所是淋洗分装室,γ射线辐射水平最低的是放免室。另一方面,值得引起注意的问题是,已经注射放射性药物的患者的周围的γ辐射水平也非常高。文中也讨论了有关防护来自于患者的照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其生活环境中始终受到天然辐射的照射,天然辐射主要来源于宇宙射线和地球上的天然放射性元素。天然放射性核素广泛地分布在自然界,毫无例外,建筑材料中也含有一定量的天然放射性核素,铀、钍、镭、钾以及镭的衰变子体氡。从而构成了一个人类生活中的放射环境。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EAR)1982年报告书中表明,全球室内和室外γ外照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分别为6×10~(-8)Gy·h~(-1)和5×10~(-8)Gy·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目前南京市环境中的放射性水平,以及为今后开展外环境辐射水平评价积累数据。方法 通过对近年辐射环境专项监测数据和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汇总,掌握南京市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南京市土壤和水体中的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气溶胶中的核素水平。结果 2008-2012年南京市主城区68个测点的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在(26~85) nGy/h之间,南京市上元门和北河口自来水中总α活度浓度范围和总β活度浓度范围分别为(0.016~0.05) Bq/L和(0.057~0.137) Bq/L;长江南京段水体中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草场门测点土壤和气溶胶中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均未出现显著变化,在江苏省天然本底范围内。结论 2008-2012年南京市辐射环境质量平稳,土壤、水体和大气均未受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
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沿线土壤放射性水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监测了广州地铁一号线工程沿线土壤放射性水平,讨论了放射性核素在不同类型、不同线段土壤中的分布。土壤放射性水平均值:地表天然γ辐射为13.17×10-8 Gy/h,土壤气氡几何均值为325.5 Bq/m3,226Ra为37.5 Bq/kg,232Th为48.7 Bq/kg,40K为501.5 Bq/kg,属正常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州军区部队生活饮用水的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方法 对广州军区部分部队生活饮用水进行采样,应用MPC9604型四路低本底α、β计数器测量仪,用241Am和KCl作为α、β放射性测量的标准源,采用中等厚度相对测量法测定样品中的α、β放射性活度浓度。结果 各种样品总α放射性水平为(2.04±1.00)×10-2~(5.06±4.15)×10-2 Bq/L,总β放射性水平(3.79±3.41)×10-2~(6.54±1.78)×10-2 Bq/L,β/α值为0.95~3.21。结论 本次监测样品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未见人工放射性核素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