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对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效果,并对其耐受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65例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频繁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5mg,1次/d,对照组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2mg,2次/d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术后膀胱痉挛次数(1.87±1.45 VS 2.98±1.24)次、膀胱痉挛平均持续时间(35.2±12.5 VS 54.3±26.8)h、膀胱冲洗转清时间(21.5±4.5 VS 32.4±5.7)h及痉挛程度平均分级(1.58±0.72 VS 2.03±0.75)级,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经尿道前列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2):260-262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予索利那新片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相关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置管期痉挛次数及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排尿期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及OABSS评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次排尿量、最大尿流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可有效减少患者膀胱痉挛及过度活动、缓解尿频尿急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采用经尿道二次电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首次手术后采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观察组在首次电切治疗4周后进行二次电切治疗,并进行丝裂霉素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平均(13.5±4.6)个月,对照组总体复发率60.0%,观察组总体复发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高级别肿瘤的复发率为68.2% (15/22),观察组高级别肿瘤的复发率为21.7% (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二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可明显降低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术后复发率,更准确地进行肿瘤分期和发现残存肿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TUR-P术后膀胱痉挛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早期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对早期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临床实验设计,将入选40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0例)于手术当日起口服索利那新,5 ms/次,至拔管后3 d停药.对照组(20例)膀胱痉挛出现后予以吲哚美辛栓直肠栓剂25m...  相似文献   

5.
王燕 《大家健康》2016,(9):240-240
目的: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患者术后膀胱痉挛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48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随机分配为干预组(术后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膀胱痉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轻度膀胱痉挛率(54.2%)明显高于对照组(37.5%),而干预组患者重度膀胱痉挛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8.3%,P <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膀胱痉挛程度,帮助患者尽早康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复发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24h内即用吡柔比星(30mg/50mL)灌注1次,术后1周开始进行膀胱内定期灌注,每次药物在膀胱内保留32min,每周1次,连续6次,后改为每2周1次,连续6次,最后每月1次,共8次,并随访14~24个月。结果:48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全身性药物不良反应,仅6例出现轻微膀胱刺激症状,复发5例,复发率为10.42%。结论:膀胱灌注吡柔比星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复发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手术效果.方法 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30例患者的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经治疗后3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好转,病人无并发症出现.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术后静脉化疗的有效性.方法:2012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62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其中79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行静脉化疗处理,为A组,83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行膀胱灌注处理,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无复发生存时间.结果:A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多余B组(P<0.05),但B组尿路刺激症状、耻骨上区不适、血尿及尿常规异常均明显多于A组(P <0.05,表2).A组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2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15个月.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复发患者TURBT术后联合静脉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无复发生存时间,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行膀胱灌注者降低.  相似文献   

9.
任宇 《辽宁医学杂志》2011,25(5):224-225
目的探讨琥珀酸索利那新在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痉挛方面的作用。方法 TURP术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琥珀酸索利那新组30例,对照组30例。琥珀酸索利那新组服药剂量均为每次5mg,每日1次,手术24小时后开始服药,拔除导尿管当日停药。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记录术后第1~5天的膀胱痉挛每日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琥珀酸索利那新组与对照组膀胱痉挛发作次数比较,术后第1天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2~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果具有显著性。琥珀酸索利那新组不良反应:口干5例,便秘2例。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均排尿通畅,无尿潴留。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对缓解TURP术后膀胱痉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TUPKBt)治疗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治疗的50例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时照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膀胱肿瘤电切术,对照组给予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术后均行持续膀胱冲洗和膀胱灌注盐酸比柔吡星化疗.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为(26.9±5.5) min,术中出血量为(31.1±5.1)ml,平均住院时间(5.0±1.7)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81.5±15.8) min,术中出血量为(101.1±18.6) ml,平均住院时间(11.2±2.5)d,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共发生并发症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其中尿道狭窄1例,不稳定膀胱症状1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0%,尿道狭窄1例,伤口感染2例,膀胱穿孔2例,不稳定膀胱症状3例,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胡海峰  陈刚  岐宏政  汪自力  杨进  易炜  王云汉 《西部医学》2012,24(8):1525-1526,1530
目的观察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0例诊断为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琥珀酸索利那新每日1次,每次5mg,早饭后口服,疗程为4周;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每日2次,每次2mg,早晚口服,疗程4周。对两组患者均使用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的3个储尿期症状指标进行服药0、2、4周评分。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尿急、尿频、夜尿增多、尿失禁症状均有明显好转,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琥珀酸索利那新比酒石酸托特罗定的口干、视力模糊、心悸、皮疹、便秘副作用出现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酒石酸托特罗定相比,琥珀酸索利那新是治疗OAB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厚朴通闭汤口服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治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厚朴通闭汤口服,总疗程均为1年.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癌复发情况、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尿常规指标、血常规指标、肝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术后经过1年的辅助治疗,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8.37%,9/49)低于对照组(36.96%,17/46),整体中医证候改善率(79.59%,39/49)高于对照组(41.30%,19/46),生活质量各项评分中情绪功能、疲倦、疼痛、总健康状况及尿路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其他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尿白细胞和红细胞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观察组患者尿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36.73%,18/49)低于对照组(60.87%,2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厚朴通闭汤口服联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学治疗可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改善由肿瘤带来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轻化学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摩西钬激光切除术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8月徐州市肿瘤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61例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患者,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摩西钬激光组35例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组(TURBT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膀...  相似文献   

14.
李耀宗  李玲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5):73-74,76
目的通过分组疗效对比为琥珀酸索利那新在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提供更多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良性行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琥珀酸索利那新组)、对照组(安慰剂)各30例,观察术后膀胱OAB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膀胱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比较、两组膀胱冲洗转淡、拔管、每日排尿次数、排尿量以及急迫性尿失禁次数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索利那新为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理想药物,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膀胱非上皮性良性肿瘤中的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7~2015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为膀胱平滑肌瘤的患者10例,其中存在血尿表现的患者2例,存在尿频症状的患者1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因体检偶然发现的患者7例。行B超、CT等相关辅助检查,10例患者影像学提示膀胱内病灶生长。行膀胱镜检查,9例患者镜下可见膀胱内局部黏膜隆起,表面光滑、完整。1例患者镜下未提示明显异常。其中8例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术+膀胱肿瘤剜除术,1例患者于全身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术+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  10例病灶均完整切除,术后病例回报均确诊为膀胱平滑肌瘤。术后随访1~8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在膀胱肿瘤中,膀胱平滑肌瘤的发病率较低,是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预后一般较好。目前对其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膀胱镜检查,确诊则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通常情况下外科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熊思维 《广州医药》2010,41(5):15-17
目的探讨膀胱颈瘢痕狭窄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07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TURP术后膀胱颈瘢痕狭窄患者28例。3例患者行尿道镜下冷刀内切开+电切镜下膀胱颈瘢痕电切术,25例患者行电切镜下膀胱颈瘢痕电切术。结果 27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1例患者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梗阻症状。结论联合使用尿道镜下冷刀内切开及电切镜下瘢痕电切是治疗TURP术后膀胱颈瘢痕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根尖切除术对于种植体伴邻牙慢性根尖周炎病例的骨组织修复及愈合的影响研究。方法 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符合种植适应证,且种植区邻牙伴有慢性根尖周病变的患者2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1例。实验组在行种植手术的同时,对邻牙的根尖周病变行根尖切除手术及根管治疗术。对照组则进行种植手术,对邻牙的根尖周病变行常规根管治疗术。术后6个月及1年复诊,追踪观察种植体与邻牙根尖周病变的状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临床检查显示,根尖病变患牙对照组1例出现松动度,1例出现牙周袋,与实验组相比,P<0.05;种植体在实验组及对照组均无临床症状,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病变患牙实验组中两组骨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种植体对照组中,2例种植体无骨结合,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临床检查结果显示,根尖病变患牙对照组各1例患者出现黏膜红肿及窦道、脓肿,与实验组相比,P<0.05;种植体对照组中,分别各1例出现叩、触诊异常,松动,牙周袋,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病变患牙实验组中两组骨愈合率无统计学差异;种植体实验组中,11例种植体骨结合正常,对照组中,1例种植体无骨结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种植体邻牙伴有慢性根尖周炎时,在实施种植手术的同时,对邻牙进行根尖切除术,有利于种植体的骨修复和提高临床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次电切对T1G3膀胱癌复发的影响。方法130例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病理证实为T1G3期膀胱癌患者,按不同治疗方式分成两组:实验组65例患者为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4~6周行第二次膀胱电切术外加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对照组65例患者为首次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化疗。所有患者术后每3个月行膀胱镜复查,记录肿瘤复发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实验组复发24例,复发率为36.92%,对照组复发38例,复发58.4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二次电切后其复发肿瘤与对照组相比数目少、体积小、无疾病进展、生存期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电切可降低T1G3期膀胱癌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